f117a 发表于 2012-11-4 21:16:38

上海翼码的赚钱模式:6年从未拿过风投钱

本报记者 徐婷 上海报道

  “现在几乎天天有投资人来公司考察,媒体采访也多得排不过来。”上海翼码品牌经理肖军成向记者描述着自己幸福的烦恼。尽管在二维码产业链里,上海翼码已经低调奋斗了6年,可此番二维码的火速蹿红还是让这位“业内老兵”有些始料未及。

  翼码的突然忙碌,在二维码这个庞杂的系统里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的是一场巨大移动互联网的盛宴。

  6年从未拿过风投的钱

  上海翼码的商业模式乍一看并不复杂:他们帮助商户将二维码像短信一样发送到客户手机上,并向商户收取服务费,二维码起到一个电子凭证的作用,可以换取实物商品、优惠折扣、门票,还可以充当超市卡一类的代金券,或者是电子会员卡。相比于短信这种目前比较常见的电子凭证,二维码可承载的信息要多得多。

  “而且将短信出示给商家,商家拿到的是一堆手工数据,少还好,多的话很难处理,但是出示二维码,商家只需要配一个读码的机器,就可以将信息直接收录进电脑,便捷高效。”上海翼码产品部总监林缙解释说。

  上海翼码的第一桶金来自敢于率先吃螃蟹的大商家,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和银行的信用卡部是上海翼码的首批客户,因为他们都要向客户送积分,让客户来兑换礼品。此后,上海翼码逐步将业务拓展到了加油站、航空公司、餐饮连锁和百货零售等领域。去年,他们累计发送了近1亿条二维码信息,承载的交易金额超过60亿元。

  让林缙颇感自豪的是,这个他们自创的商业模式在上海翼码成立的首年就使企业实现了盈利,而且6年来,公司现金流一直为正,且从未拿过风投的钱。

  可是,如今二维码火了,之前一直在闷声发财的上海翼码是否担心蓝海迅速变红海呢?

  林缙认为,这一看似简单的商业模式,进入壁垒其实并不低。“我们核心的技术人员来自银行系统,所以我们是比照银行系统的级别来打造我们的系统,这就能保证客户信息资产的安全,因为我们的电子凭证有些是金额很高的有价凭证。”

  除了技术这个“硬实力”外,林缙表示“软实力”也很重要。

  “把一串信息编成二维码其实没有技术难度,但是把哪些信息放进二维码,怎么组合最合理,消费者使用二维码之后,会留下数据,怎么将后台的大数据进行管理和开发,这些业务难度很高,除了技术,还考验我们对于商户需求的理解,对行业的认识,以及如何与移动互联网结合。”

  来自企鹅的威胁

  在TMT领域的创投圈里,有一个著名的问题,就是“如果腾讯做了和你一样的事情,你怎么办?”这个问题,走到第六个年头的上海翼码终于也碰到了。

  在微信推出“扫一扫”功能后,二维码概念被迅速普及,甚至有用户以为扫二维码是微信才有的功能。面对来势汹汹的巨头,林缙表示,腾讯所搅热的领域和他们虽有相通,却并不相同。

  比如同样是优惠券,微信的“扫一扫”是让用户主动去拍二维码,而后靠微信的读码功能,生成文字版的优惠券,出示给商家,商家并不需要用读码机来读取。而上海翼码的二维码,是用户被动接收到,然后商家用读码机读取,完成兑换。

  林缙将前者称为主读模式,后者称为被读模式。在他看来,被读模式,他们已经成功探索出可行的商业模式,而主读模式,价值点比较分散,单纯的一个扫码软件还很难盈利。

  林缙认为,拍码防伪、拍码溯源、拍码抽奖、拍码报名、拍码看说明书等等主读领域的应用,拍码只承担了一个信息入口的作用,价值链的重头是入口后面的信息。“这就好比喝河水,门槛很低,但很难拿下整条价值链。”

  虽然主读模式盈利尚不清晰,可是上海翼码也在半年前,推出了两款读码App进行试水,扎进了强手如林,推广成本很高的App Store。

  “我们的重点仍然会放在被读市场,但主读市场我们也希望尝试,因为其应用空间想象力很大,会比被读还大,如果试水顺利,可能我们会考虑抓入口后面的价值链。”

http://tech.sina.com.cn/i/m/2012-11-03/00347765696.shtml

好的IT企业不差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翼码的赚钱模式:6年从未拿过风投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