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患者盲目忌口有害
http://health.sohu.com/20120831/n352033866.shtml胃肠道疾病与饮食营养有特殊关系:胃肠道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所以当胃肠道疾病发生时,势必影响食物或营养摄入。就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而言,他们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的困境:胃病不愈,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导致进食减少,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摄入不足反过来又会不利于炎症或溃疡的愈合。很显然,消除感染、填补溃疡灶,需要充分的营养供应。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饮食摄入很差、非常消瘦的胃病患者。从某种程度上讲,慢性胃炎和溃疡的治疗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使患者能摄入充分的营养,加快胃病愈合。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都有很多忌口,生、冷、凉、热、粘、硬、粗糙、刺激性的食物全在禁忌之列,很多患者在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如腹痛不适或腹胀等)出现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了吃硬的米饭,宁愿选择喝粥或只吃馒头;放弃了高脂肪的肉类,只吃素食。更糟糕的是,有些患者不是积极地寻求药物治疗,而是靠只吃(注意,是只吃)那些好消化的食物(如粥)避免腹部疼痛等症状,其结果可想而知,不但无助于慢性胃炎和溃疡的治疗,还因营养不良而不利于慢性胃炎和溃疡的康复。
这些错误根源在哪里呢?这不得不从医学界对慢性胃炎和溃疡的认识说起。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幽门螺杆菌还没有被教科书确认为慢性胃炎和溃疡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医生们普遍认为胃粘膜的防御机制受损是慢性胃炎和溃疡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加强对胃粘膜保护是最重要的治疗原则。很自然,人们认为生、冷、凉、热、粘、硬、粗糙、刺激性的食物会伤害胃粘膜,为了保护胃粘膜,必须忌食这些食物。
现在已经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才是导致慢性胃炎和溃疡最重要的病因,上述食物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无关系,而且上述食物对胃粘膜的伤害并不大,甚至不能算作损害粘膜防御机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尽可能忌食上述食物其实是不必要的。相反,忌食上述食物或忌口太多,势必造成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从另一方面讲,像人的身体需要锻炼才能健康一样,人的胃肠也需要“锻炼”,即适当吃一些生、冷、凉、热、粘、硬、粗糙或刺激性食物是有益的。
这里所谓“适当”有两层涵义,首先要以不加重慢性胃炎和溃疡的症状为前提,即胃肠道可以接受。不过,反过来讲,如果哪怕只吃稍微有一点刺激性的食物,如生的蔬菜都导致胃部疼痛,说明胃炎或胃溃疡症状比较严重,需要服用或调整药物加强治疗,不能单纯依靠忌口避免疼痛。其次要以能增加营养素摄入为目的(比如吃生的新鲜蔬菜或水果),不要为了刺激而刺激(比如吃雪糕、喝生水等)。
总之,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只要不加重疼痛或其他症状(试吃过就会知道),应尽可能选择各种各样的食物,以达到均衡饮食的要求,不宜有很多忌口。在实际工作中,用药控制疼痛等症状,并积极摄取营养,使消瘦的胃炎或胃溃疡患者体重增加,通常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看来胃不仅要养,还要锻炼,尽可能选择各种各样的食物,以达到均衡饮食的要求,不宜有很多忌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