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美国人狄金森曾经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文字简约,却道出了读书巨大的育人作用。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往往陶醉于各种便利和舒适的生活方式,有意或无意地摈弃了许多生命本原的东西。车轮替代了双脚,网络替代了信鸽,键盘替代了笔墨,甚至电子书也在一步步替代着实体书。这是时代的进步,我们无可否认,但是,当我们注目于刺眼的电脑屏幕,拨动着旋转的鼠标滚轮,敲打着满是字母、符号的键盘,内心中是否会偶尔产生一种异样的感受?这一刻,如果我们置身于图书馆,轻柔地翻阅着纸质的书籍,轻轻地书写着方正的文字,轻盈的书香缕缕传来,该是一幅怎样的美妙场景!所以,有些东西是不能被替代的,正如一曲经典的旋律,一缕大漠的孤烟,一处纯洁的自然,一函布满素蟫灰丝的旧书,一砚盛满炭黑松烟的新墨。华丽的外表、便捷的通讯、高新的科技也湮没不了红袖添香的雅致、夜雨诵诗的风流。
读书,是一种成长,褪去稚嫩的外衣,汲取成熟的营养;读书,是一种浸润,涤去灵魂的污垢,升华心智的高尚;读书,是一种幸福,沁入温馨的书香,积储成功的食粮;读书,是一种情怀,冀修身齐家之近愿,仰治国平疆之远望。读书,还是一种浪漫,在宁谧的书屋,捧着溢香的黄卷,倾听春日的莺歌燕舞,体味夏日的电闪雷鸣,愁感秋日的绵雨落叶,骋目冬日的银装素裹。
读书,贵在捧于手中的那份虔诚,贵在虔心品读后的那份收获,贵在获取后的那份致用。诸子百家,志于简端;三教九流,缩于尺牍。一本书籍,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让我们打开书本,陶醉其中,读出宽广光明的心灵,读出五彩斑斓的人生。 看见孩子想起了自己孩童时代 这幅图画令人难忘====太可爱了! 有道理,但是我们都太“忙”了,忙上班,忙家庭,忙孩子,忙我们自己,读书...... 嗯,有一则故事这样说,我不知道它的真实性:
说是以前印度的学生,经常一个班才共用一套教材上课,但是因为印度官方语言是英语,所有就有很多的学生去美国,继续计算机的学习或者工作,结果学生去了美国之后,她们惊讶地发现,在自己硕士研究生们上课时候,居然是每人拥有一套教材。
其实多人拥有一套书,不仅会珍惜学习过程,更可以相互交流心得体会的。
正如袁枚先生在《黄生借书说》说到的那样:“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倘若书并非是借来的,而是自己的,多半就不能静心阅读。假如是借来的书,读来有紧迫感,更会认真尽心的阅读,细细品读,慢慢咀嚼,直至把它消化掉,因为你不能保证下次再到何时才能再次有机会去阅读,借来的书必须是要还的,那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而读了一半的书总是让人牵肠挂肚地、惴惴不安地、心思痒痒地,于是,我们为了赶在还书之前,想尽办法要把书读完,就会腾出空闲,挤出时间,用心用力去读完它。但是如果自己花钱买的,就不会很紧迫地读咯,学习效果和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自然也就不如借来的那种效果了。
当然过去的书可能是昂贵的,用竹帛、简牍等制作的,属于上层富裕阶层的奢侈品,所以我们现在历史记载的多半也是那些富裕人的观点和想法,如今,我们接触世界的途径多了去了,网络、电视、手机电话、朋友闲聊等,广大普通人也有机会读书,虽然很多人读书是有目的的,尽管囫囵吞枣地乱嚼一通,市场上的书也是良秀不齐,学生时代读书的时间又很宽松,遇有喜爱之书,爱不释手购之,待到回家之后,有心读书却无力去读,读完一本书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而且是粗略地翻看。所以有人戏称,何谓名著,答曰就是那些总想去阅读。而从来没有真正去读的书(至少是没有去理解和体会)。现今的人们总会多买新书,先睹为快,自然也就感受不到“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深刻含义了。人们往往不能好好珍惜自己眼前现成拥有的!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羡慕别人有而自己却没有的东西上了。
多么渴望现在的我们能像图中的孩子一样,无忧无滤。很静下心心品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