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mvp 发表于 2012-3-3 20:02:17

《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

人大本科、哥伦比亚博士、哈佛博士后,剑桥讲师,清华大学副教授....诸多头衔被一位75年的江西女人囊括。写的是在美国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既有突发对制度主义的批判,更多的是呆在宿舍吃饼干的芝麻牢骚,在牢骚中又夹杂博士级的思维跟理论,调侃得恰到好处,离矫情若即若离,总差那么一点,远未达到让别人反感的地步;庆幸这本书是在她回国任教清华前的作品,前段时间无意看到她现场对学生们的讲座,客观地说,说话远不如码字水平高,比现实中周星驰的境界稍高;此书宣扬的自由主义对于未婚大龄女青年,如苍井空对于大学宿舍男生,相见恨晚。刘的另一部较早前作品《余欢》又是一部力作,相当于余秋雨较早前的《文化苦旅》对本人的意义。
http://img3.douban.com/lpic/s4243447.jpg

caleb1025 发表于 2012-3-4 09:03:04

Re:《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

最近网络有人认为刘不是做学问的。发的学术文章太少。
写的都是杂文,并质疑她的副教授怎么来的

就是不明白 发表于 2012-3-4 17:49:54

Re:《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

他的父亲是省长还是省委书记,其叔叔也是省政法委书记!

seamvp 发表于 2012-3-4 18:27:16

Re:Re:《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

引用第2楼就是不明白于2012-03-04 17:49发表的 Re:《送你一颗子弹》刘瑜 :
他的父亲是省长还是省委书记,其叔叔也是省政法委书记!
不太可能吧

就是不明白 发表于 2012-3-11 23:16:50

Re:Re:Re:《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

引用第3楼seamvp于2012-03-04 18:27发表的 Re:Re:《送你一颗子弹》刘瑜 :

不太可能吧
网上早就纰漏,她还承认了!被方舟子挖出来的!

就是不明白 发表于 2012-3-11 23:32:40

刘瑜,其父是河北省政协主席刘德旺,其叔为江西省政法委副书记刘德意

xuanzhai 发表于 2012-3-12 03:50:06

引用第5楼就是不明白于2012-03-11 23:32发表的 :
刘瑜,其父是河北省政协主席刘德旺,其叔为江西省政法委副书记刘德意
搞得这么清楚?看来你也是高人啊!

陶梦 发表于 2012-3-12 14:06:45

官员二代,愿意混在穷酸文人的队伍中,也还算行吧。不管她想做什么,总比用名牌,去非洲扶贫好一点吧。

就是不明白 发表于 2012-3-13 11:57:15

引用第6楼xuanzhai于2012-03-12 03:50发表的 :

搞得这么清楚?看来你也是高人啊!
我是围观。打酱油的。

wangpeng692 发表于 2012-3-23 00:06:35

这本书怎么样 ,好还是不好?

4545 发表于 2012-3-28 19:47:35

Re:《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

整体感觉深度不够
杂文性质、突发性的对体制的批评、自由主义、芝麻牢骚,可谓点评得紧
办公室的一位同事女孩竟然买了一本看,莫明其妙

=========
有一枚叫魏来的同志推荐所有女生必读,晕


=========
刘瑜: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
  
  她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图书馆、gym,几点一线”。
  
  我说我没什么好招,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我觉得,快乐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充实是可求而不可遇的。
  
  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不可遏制的怜悯。你看,这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他两项都是可以“强求”的,都具有耕耘收获的对称性。
  
   我的快乐很少,当然我也不痛苦。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就说昨天一天我都干了什么吧:
  
  10点,起床,收拾收拾,把一本书看了一大半的明史的书看完。
  1点,出门,找个coffee shop,从里面随便买点东西当午饭,然后坐那改一篇论文。(期间凝视窗外的纷飞大雪,创作梨花体诗歌一首)。
  7点,回家,动手做了点饭吃,看了一个来小时的电视,回email若干。
  10点,看了一张dvd,韩国电影“春夏秋冬春”。
  12点,读关于冷战的书两章。
  2点,跟蚊米通电话,上网溜达,准备睡觉。
  
  这基本是我典型的一天:一个人。书,电脑,dvd。一个人。
  
  一个星期平均会去学校听两次讲座。一周工作日平均跟朋友吃午饭一次,周末吃晚饭一次。
  
  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谁跟我接近了都有高原反应。
  
  我这人其实一点也不孤僻。生活中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多么平易近人开朗活泼。有时候,我就是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我老觉得自己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子集。我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一望无际的人。
  
  有时候也着急。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对故事、冲突、枝繁叶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向往,也因为一个人思想的先锋性总是通过碰撞来保持的。我担心,我老这样一个人呆着,会不会越来越傻?
  
  好像的确是越来越傻。
  
  但另一些时候,我又惊诧于自己的生命力。在这样缺乏沟通、交流、刺激、辩论、玩笑、聊天、绯闻、传闻、小道消息、八卦、msn……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竟然保持了创造力和战斗力,竟然写小说政论论文饱博客而且写得如此饱满热情,我刘瑜又是何等顽强的一株向日葵。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
  
  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
  
  真正的绝望跟痛苦、跟悲伤、跟惨痛都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绝望让人心平气和。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任何人,得到快乐、充实、救赎。那么,你面对自己,把这种意识贯彻到一言一行当中。
  
  它还不是气馁,不是得过且过,不是“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这样的狗屁歌词,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那天偶然想起我过去几年写的这三个小说,《孤独得象一颗星球》《那么,爱呢》《烟花》,吃惊地发现,这里面其实有一个轨迹,从忧伤到怨恨,然后再到绝望。
  
  绝望,就意味着自由。
  
  以前一个朋友写过一首诗,名字叫“一个人要象一支队伍”。我想象文革中的顾准、狱中的杨小凯、在文学圈之外写作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象一支队伍,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现在看来,我也只能面对内心招兵买马了,一个人成为一支队伍。人家一个人象一个军,我象一个营,一个连还不行吗?
  
  当然我的队伍没有他们的那么坚定,肯定有逃兵,经常嚷嚷着要休息,但是,我还在招兵买马呢,还前进呢,还边走边唱南泥湾呢。
  
  我想自己终究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那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为上帝给我的顽强和禀赋。它告诉我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教我用虚无、骄傲、愤世嫉俗超越那种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生活,然后教我用是非感、责任心来超越那点虚无、骄傲、愤世嫉俗。
  
  当罗素说知识、爱、同情心是他生活的动力时,我觉得这个风流成性的老不死简直就是我的亲哥。
  
  因为这幸运,我原谅上帝给我的一切挫折、孤单,原谅他给我的敏感、抑郁和神经质,原谅他让X不喜欢我,让我不喜欢Y,让那么多人长得比我美,让那么多烂书卖得比我的好,甚至原谅他让我长到105斤,因为他把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给了我: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咦,怎么说到这儿了呢?本来是想谈谈自己克服寂寞的经验的,结果活活写成了一篇自我吹捧的范文,就当是本营长写给士兵们的战斗动员书吧,分析当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

   刘瑜,网名drunkpiano,75年生,本硕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政治系讲师。

   为《南方周末》写时评专栏、《新周刊》写书评影评专栏。书:《民主的细节》(美国政治观察专栏集)、《余欢》(小说)、《送你一颗子弹》。

   兴趣:民主与民主化、政治经济学、各国革命史。

小猫出发 发表于 2012-3-28 21:31:09

引用第7楼陶梦于2012-03-12 14:06发表的 :
官员二代,愿意混在穷酸文人的队伍中,也还算行吧。不管她想做什么,总比用名牌,去非洲扶贫好一点吧。
确实。比李刚之子等其他官二代要好,起码表明她厕身知识界,没有利用关系去搞啥房地产开发等等的(是不是幕后就不知道了,起码表面上如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