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对乡村的回望与消费【原创首发】
——评张艺谋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因为要讲课,把《我的父亲母亲》找来看了一遍。发觉它和《山楂树之恋》很相像,都是从女孩的角度讲她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文革时期的某个小山村,而男方都是城里来的知识分子,都死在女方前头,成为被缅怀的对象。
比较一下两个片子中的情节也许会很有意思,但这里暂时不想讲这个。我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母亲》里触及却又绕过了太多东西,比如文革,启蒙,父亲的缺席,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剩男剩女问题(当然这未必是张艺谋拍片子时就想到的)……影片里的母亲是乡村的化身,她用乡下女人特有的方式爱着父亲:为学校盖房子织一块最好的布,变着花样做饭菜给他吃,跑几十里山路送他一碗蒸饺,绕远路去学校旁挑水只为见他一面,天天在山坡上听学校郎朗的读书声。父亲的知识与身世都是城市文明的一部分,一个城里人为什么要到乡下来教书需要理由,而爱情这个理由却又太过单薄(从母亲的母亲打击她时所说的话可见一斑:你就死了这份心吧,他不属于这里。),所以故事就被放到了文革时期,那时的城市是个充满批斗的危险场所,乡村变成了知识分子避难的世外桃源,这样,一个农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爱情才得以成立,这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简直是异曲同工,都是尽量淡化大时代,关注个人的小悲欢。可是,母亲对父亲的爱又究竟是什么呢?那是失学的儿童对上学的渴望吗(如果母亲再小一些)?父亲对母亲的爱又是什么呢?那是一份因为无知而远离于政治利害的温情慰藉,在不静好的岁月里找到的现实安稳?在父亲教书育人的一生里,有没有过对大时代的不满,对自身命运的后悔呢?影片里没有说,影片只告诉我们,父亲希望读了师范的儿子能继承父业继续教书,看来父亲对此并不后悔,而是怀有理想主义者的信念,这一笔无疑增加了父亲的道德魅力。但一个人并没有理由把自己的理想强加于人,即使那个人是自己的儿子。何况山村正在衰落,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守的只剩下妇女、老人和儿童,即386199部队。儿子背离了父亲当年的道路去了城里,尽管城里并没有一段拴住他的爱情。父亲的死亡因而像是对他,也对所有的人提出了一个疑问,这样的一生有意义吗?张艺谋想告诉我们这是有意义的,因为母亲爱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因为学生们都纷纷从外地赶回来冒着大风雪给父亲抬棺。然而无论是儿子还是学生,他们都只是暂时回来,迟早要离开这里,城市的逻辑是物质利益的逻辑,物质的逻辑早已打败了启蒙的逻辑,人们都已被那逻辑俘获,要去追求成功,爱情也不复纯粹。父亲之死唤起的思考是一时的,很快就会失落,只有母亲的爱才是切实的安慰。
母亲家的墙上贴着《泰坦尼克号》的海报,现代文明以这种方式在乡村出场。张艺谋为什么要在这样的时代讲一个过去的故事?因为当下的城市生活五彩纷呈,人们已经找不到那种简单淳朴的乡村爱情。因为城市生活节奏快得让人心慌意乱,花那么多时间来谈情说爱实在太奢侈。因为当下的乡村早已满目疮痍,不再是什么世外桃源。所以只能回到过去,回到不太遥远的文革时期。然而,张艺谋又不想探讨文革,故事里的山村也不像是文革时的山村,它没有批斗封资修,也没有批斗破鞋,在其中政治和性都是缺席的,它更像是八九十年代的山村,在希望工程的摄影记者解海龙镜头下,失学的孩子睁着一双迷茫的大眼。在各种条件促成的“纯美爱情”背后,我们最终还是能发现那个启蒙时代日渐稀薄的背影。然而张艺谋并没有把它推到前景,他所关心的,只是那个乡村少女穿着大笨红棉袄不断在山野奔跑的景象而已,那是城市男人看厌了涂脂抹粉凹凸有致的城市女人后,用来调剂一下的新鲜口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