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技巧
我一直梦想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因为我一直梦想能写点漂亮的文章。尽管拜伦说过:诗的唯一要求是真实。可真实的东西,总是那么有限。半生岁月,30年的真情实感,要说三个晚上还写不完,那人肯定比唐僧还罗嗦。所以,要想每个晚上都有好文章写,必要引用。一年算300天,30年9000天,把一生前9000天积攒起来的真情分成9000份,平均分给后半生的9000天来用。就象味精,分量少点儿没什么,一点儿没有可不成。味精有了,但仅有味精还不是菜呀,其它的东西,全靠引用来填补。所以我们买书,我们读书,都是本着同一个目的——给我们的味精找点配料。也因此,世界上的书大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加了味精的书,一类是没有味精的书。关于味精的比例,也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比如,情色之类的书刊,味精多多益善;学术一类,不放味精才高。
真正读书的高手,善于发现书中的味精;读书的圣手,还能把别人书中的味精提炼出来,加到自己的菜里,化彼精,为我精,所谓精益求精。当然,后一境界,只是一种高山仰止的传说;前者,即使愚钝如我,通过[苦心修炼],也已初有小成。比如,我经常给人家推荐《罗马帝国衰亡史》,这书是大史家、散文家吉朋呕心沥血20余年方得完成的旷世杰作。在最终搁笔那天,吉朋写道:
“在1787年6月27日那天,更确切地说是那天晚上,在11点到12点之间,我在花园的别馆中写完了最后一页的最后一行。放下手中的笔,我在长廊里溜达了片刻。眼前开阔,平畴,远山,湖泊。夜空如洗,水面上映着一轮圆月。万籁俱寂。终于解脱,或许还能赢得大名——我无意掩饰最初的得意与快乐。但很快,得意被一种忧伤所取代。我想到,自己已经和一位老友诀别,并且,无论我写的历史最终命运如何,历史家本人的生命,却注定是短暂而又无从把握的。”
多么缱绻,多么深情,这就是味精啊!而且是特别好找的味精,翻开任何一种版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你都可以在前言里找到它。每当我给人推荐书目,或者撰文创造的时候,所引用的都是这段味精。或许,书中的味精不止这些,但我所了解的就到此为止了。21世纪,最可宝贵的,是时间。我们哪有时间去把每一本书看完呢?《罗马帝国衰亡史》,整整六大卷啊!看完它?那还不得精神病?要么就是因为有精神病。既不可能,也没必要——仅仅是书名,就够我们用个10几20回的了。不管写什么文章,把《衰亡史》几个字往里面一搁,活色生香。
事实如此。人们常提常引的那些名著,有几部,有几人,是真正看过的呢?麦考莱的〈英国史〉,六卷;〈24史〉,可能有好几百本吧?谁看过?你?他?或者她?
其实谁都没看过。但是引用过的人可不少。只引用书名的尤其多。毕竟,时间有限啊!读书又是太苦太累太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有几个人愿意与我一样,忍受折磨[苦心修炼]呢?正是因为[苦心修炼]太重要,又没有几人能够做到,所以在本文中我才把[苦心修炼]一词全部加了括号,以示重要。既然[苦心修炼]太难,便只有投机取巧——多记点书名,看看前言什么的。
有句成语,叫尝鼎一脔,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你给读者露一小斑,他便以为你看过全豹了。再者,大多数的书,精华部分,也就是味精,主要就隐藏在书名或前言之内了。拿别人的味精来做我的配料,能做到这一步,绝对就是一个好厨子了。
可是,懒惰是人类唯一的共同特征。即便是书名和前言,对大多数人而言,也太艰巨了。正是为此,有些很有天分的人,干脆放弃了写作,转而去教书、从政,甚至当了网管,总之是一些不需要很高智商的行当。
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的懒人,另辟蹊径,过河入林,达至写作的彼岸。其实简单。没有枪,没有炮,自有敌人给我们造;自己造不出枪炮,至少可以造出些文章的配料吧?
决不是编造和捏造。说得认真点,这才是写作中真正的创造活动。当你把本来就不多的味精放入锅中后,去哪里找合适的配菜呢?自然最合适的地方就是你自己的脑子。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只需在你自己的话前边加上别人的名字,比如歌德、马克思、萨特、拜伦一类。最好不要给门下有许多走狗的一类名人创造名言,狗都是死脑筋,可能逐字逐句去查对的。所以,小波、金庸之流,不要去惹。
这样的事,我在才思或诗情不那么敏捷的时候已经试验过多次,每试每灵,说来让我有些羞愧,那些没在报纸上正式发表,而是发到各个论坛的一些比较不重要的这一类小文,几乎全部被各论坛的斑竹加精或置顶,跟帖叫好的也不少呢。从来就没人识破过我的这手看家工夫,也没人能识破——谁有那时间和工夫去查对呀?不说别的,就以本文开头引用的拜伦“名言”为例,即便我告诉你那句话其实拜伦没讲过也没写过,而是我编的,估计你也不敢全信吧?你也只能是恍恍惚惚、半信半疑吧?拜伦真的没说过吗?或则拜伦确实说过?我究竟是在骗你,还是没骗你?
告诉你,从前和以后,这世上知道答案的只有我一个。
可是,一旦有人吉星高照,想从我烹制的菜里为自己的文章找配料,那可就不妙了。
想想吧,努力回忆一下,你自己写的文章里,有没有从网上查到的名人名言?有没有从网文里引用过名人逸事?
知道这些名人的名言和趣事,有多少其实是我的艺术创造吗?
你正走在悬崖的边缘,你随时可能葬身于幽暗。圣托玛斯的这句话,是你的最佳写照——如果你确实引用过网文中的名人名言。惶恐了吧?再也不能肯定自己引用的东西,自己菜里的配料,哪些是真货,哪些是毒药了吧?你的脉门已被我捏住,只需短短数行文字,便可揭穿你的浅薄,你的虚伪,你的欺诈。让你在天下人面前无地自容。
当然了,我也可以永远不揭穿你,永远不对人说,你渊博的学问,源头竟是我凭空制造出来的虚幻的泉水。 我还以为是reader大叔的原创呢,不过文章写的很真实,很实在,读书费时费事费力得不偿失,是经常的事,现如今又有多少读书的成富翁的,还是那些做生意的挣钱更容易。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喜欢读书的人趟这水呢?以致需要“苦心修炼”才能过河入林?我想还是读书的根本来说,读书只是一种手段,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生活的更舒心,要是有吃有喝,有事可做,你读书干嘛?所以读书不是生活终极目标,相反读书可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追求。
人的精力有限,这一本本的大部头、老古董估计再厉害的文章高手读完并领会透,人生也过参半,而采取采撷“味精”的方式来读,不失为一个读书得道的好法,“古为中用”,也算是一种拿来主义,就像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取得伟大成就,读书也是在学习继承前人的基础进行不断的创新。 我的帖子有“木马” 中毒啦偶不管哈 ^_^ 引用第2楼reader于2008-03-16 13:12发表的 :
我的帖子有“木马” 中毒啦偶不管哈 ^_^
本着学习的态度解剖、研究木马^_^大叔没责怪小生就很是高兴了。
以后还得多研究研究大叔的“木马”哦,请多指点
不过有个小马还是蛮好玩的哈,关键是让这“马”供自己使唤,冲锋他在前,享乐他在后,主人当个活神仙 做很多菜没味精是不好吃的!!!!!!!!! “你的脉门已被我捏住,只需短短数行文字,便可揭穿你的浅薄,你的虚伪,你的欺诈。”自古文人喜追根遂源,而历史往往不尽周详,留给后人的谜团实在不少,财神硬要让你在天下人面前无地自容,你大可以反驳,谁知道那些名人说没说过?
标题党,改为写书的技巧吧~~ hoho 余生亦晚,难见前辈大师读书之风仪,可是悄悄觉得,在泛读大多数书的情况下,精选一些真的喜欢的书细读,亦不失为一件乐事。说起读书与金钱的关系,得到财富诚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失去之后欲想再得,不可避免即得有大量知识(或说对生活的体悟),若是多读些书,领悟就会更深些。 看了个开头,做个记号,有空来摆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