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huan23 发表于 2011-10-28 13:32:09

我的读书体会——写给我的学生

本人一名中学教师,教文科,有学生问我读书方法,遂写了一点东西给他,请大家斧正


有同学问我读书的方法,其实我没什么成体系的方法,只能将自己平时总结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归纳和总结一下。读书方法很多,其实和学习方法一样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其他人,读书学习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事,我反而觉得只要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感悟和总结,当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后就成了属于自己的方法。这里我可以说说我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读书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兴趣,回顾自己的中学生时代,当时读书方法的缺陷主要有:一、读书不求甚解,缺乏思考。其实这是阅读面狭窄造成的,中学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读到的书只是文学类书籍,文学类的书籍多以作者的思想或者情感为主线,作为读者尤其是年少的读者,缺乏足够的阅历和社会生活经验,对小说中的情节不能反思,也不能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小说人物和社会大环境做出深刻的评价。由此读小说只能停留到简单的知道,而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或者说简单的文学评论。二、读书方法死板。其实文学类的作品也可以做出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对某些人物性格的体会往往不能忽略作者的一些细节描写(也许作者也只是不经意的描写),及故事情节前后的关联。三、读书面狭窄。在那个时候如果有机会接触一些有较强的学术性质的读物,一定可以大大开阔自己的视野,将自己的读书方法及时改正。这个缺点和外部的环境因素有关,一方面母亲就是读文学的不是搞研究的,她的读书方法也有缺陷,另一方面小城市中没有专门的学术单位,在书店中科普性质,有较强的学术性和趣味性的书籍太少,学校老师也没有推荐过什么书。总之在中学时代的读书经历非常简单,也无所谓什么方法。

进入大学学习时才知道书的种类很多,自己以前读的书只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而且读书方法很有问题。我开始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选择学术性较强的读物,如《全球通史》当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到原来历史并不枯燥,美国人写的历史教材和我们的中学教材完全不同,而且这本书不是单纯的对史实的记载,其中还有作者精辟的分析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反思。我彻底被作者的智慧折服了,原来读书的乐趣是要自己体会的!从此我在读书的时候开始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读那些能够让自己思考的书,读书的时候要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答,当然要言之成理。刚开始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总是很幼稚也很简单,有些甚至不能被称为问题,但是坚持久了,随着阅读量的加大和阅读面的延伸,很多问题可以和其他的书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在思考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理性思考的好习惯。现在翻一翻以前写在书上的笔记,发现居然有些问题问的很有深度,自己回答的也有理有据。当然有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于是在闲暇时,如走路的时候,无聊的时候可以静下心思考这个问题。进入大学学习后自己的变化很明显,我常常对朋友说,在大学里自己总觉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因为我感觉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每年都在变化,比如对楚辞的研读,让我相信了世界上有屈原这样 “芳泽杂糅,昭质未亏”的人物,对哲学史、哲学著作的研读和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让我坚信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不是空话,是我们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读书塑造了我。

下面就是一些购书的经验或者是读书方法的总结:

逛书店是很美好的事,如何选择一本好书并用优惠的价格得到呢?

首先,逛书店的时候找到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后先看看序言,这是必须的。序言往往是作者请学界的前辈或者是对书中研究或者探讨的内容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学者所作,序言的作者通常会通读书稿,对书中涉及内容和作者写书的优缺点做一探讨。通过对序言的阅读既可了解到书中的内容,又可获知其在学术方面的含金量,同时又节省了时间,可谓一举三得。

其次,要看作者,如果购书往往是有目的的,慕名购书对作者肯定是了解的。如果你有足够的阅读量,当你看到一本书的作者你就会想起这个作者曾经在哪本书中被提到过,而且也对这部书或者作者有一定的评价。或者平时在读书的时候就注意在各个专业领域比较有影响的人物。所以一些好书或作者往往是在其他你读到的书中被“索引”出来的。

最后,购书时要选择比较好的出版社。如果你是做学术研究或者购买权威的学术名著,那么商务印书馆是个不错的选择,商务作为老牌的出版社曾经出过一个系列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此外商务基本上是走在学术界的前沿,有一些较好的学术专著及博士论文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若你不是做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又有一定的钻研学术的兴趣,三联书店出版的书似乎就具有这样的特点,除了学术性之外它还注重书的可读性,容易提起读者的兴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史学专著,可选择中华书局的版本,如二十五史、四书五经、古代文学作品都以中华书局出版为佳。如果是纯文学类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似乎是精于此道,比如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国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近现代国外的文学作品,则以译林出版社较好。一些大学的出版社出版的书质量参差不齐,因为大学的出版社会优先考虑为本校老师出书。但是也有些大学出版社也出过一批好书,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书都不错,从选书、印刷和价格都不错。

购书时价格是一个问题,一般书店里的书都是以书后的标价出售,但是在淘宝网、当当网购书价格就要便宜的多,所以可以在书店里先选好自己的书,记住书名、作者、出版社,然后去网上购买。

我自己的体会到的读书方法有以下几点可做参考:

一、读哲学类书籍要有合理的联想和较宽泛的知识背景。如读同一个作者的书可以参照他的其他作品,由此可以相互印证,也可知道作者成书的背景。比如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在只读过此书的人看来马氏是一个独裁者和暴君的导师,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他还有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李维史论》,并且进行阅读之后至少我们不会形成这种狭隘的看法。而且我们还会更深一步地领悟到马氏为什么奋笔疾书,写出这样一部惊世骇俗的《君主论》。再如尼采最重要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此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要有宽泛的阅读面,最起码中外大家对此书的评价及对尼采其人的态度应该有所了解。《查》书中的难以理解的句子在他其他较为易懂的著作中可以找到,作者自己的著作相互印证不会产生太大的误读。

二、史学书籍要注重积累,也要注重前人的治史方法。历史观不是速成的,而且史料当中其实有很多细节值得推敲,其次,切忌心浮气躁,试想二十册的《资治通鉴》形同流水账一样,如果不能平心静气,根本就无法阅读。如果做学术研究,则更需要细心并要勤于思考。在读史时如遇疑问则可辅助阅读历代文人的读史笔记,此类书籍中华书局也曾出过。当然我自己不是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经验是治史出身的老师传授。

三、文学类作品看起来似乎简单,但内涵深刻。所以要学会简单的文学评论的方法。我们虽然不是专门的文学评论家,写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都是可以做到的。在这里还是要注意文学作品特定的时代背景。如上文所说,我们作为普通读者没有特定的评论方法(其实文学不是理学,若有固定的模式,那也不能称之为人文学科了),在总结和归纳作者写作手法时要注意体会文学作品的作者要表达什么?是如何表达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最大的体会就是不管读什么书,都要思考,善于发问,善于联想,如若有所悟最好动笔记录,且分析问题要有理有据。

以上只是我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当然肯定有很多不当之处,还是要大家自己体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zhaoshua 发表于 2011-10-28 19:39:27

写的很好,我支持你一下,爱书的人啊

zhaoyunwai 发表于 2011-11-27 15:55:34

书当快意读易尽

wensoe 发表于 2011-11-30 20:21:25

此师言必纳,如何读书的确该是门学问

frlxh_cn 发表于 2011-12-1 13:43:31

写得不错

217896 发表于 2012-1-23 18:57:08

说的真好,是过来人。

1802134 发表于 2012-1-26 21:30:35

有时候还是觉得书非借不能读也

wensoe 发表于 2012-1-26 22:02:18

呵呵,还是看电子书来得方便,不然借的书过期了都不知道放在哪里了,爱读电子书

vonfreeman03 发表于 2012-1-29 18:58:26

爱读书,更要藏书。文科的书当然要读要记住里面的内容,但文科学生自己手头必须要有一定的量藏着,不然书要用时真的是方恨少了。

lovexiuxiu 发表于 2012-1-30 09:45:20

不错,帮顶,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读书体会——写给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