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中秋节盼望看到月亮,月亮却多是害羞不肯出来。为了安抚一下失落的心情,人们发明出这样的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总而言之,仿佛变成了一种新的精致。过中秋也有这么多年,想来也没有特别,除了吃饭上可能丰盛一点。我小时候在姥姥家的宣传画上看到这样的图片,背景是个大月亮,正面是一张桌子,上面摆着葡萄,西瓜和月饼,也算是新民俗。从此以后,就对中秋(我们叫八月十五)有了一份期待。小时候的月亮,总是很特别,我记得当初拿小凳子去村里看电视(村里就一台电视,放在大队),回来的时候,月满村落,仿佛一切都皎洁如银,很是神奇。这种情形后来就再也没有碰到。上高中晚上回来,已经是10点多,有时候是一轮冷月在高而远的空中睨眼,我也报以冷笑。听说,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我后来就没有感觉到。
相对于圆月,其实我喜爱残月,特别是那种下午就出现挂在西边的银白的上弦月,或者是上午在东边留恋人间不肯离开的下弦月。他们仿佛是心急的值班的,或者是心不在焉的值班的,或早或晚,跟太阳纠缠不清。
给家里打电话,妈妈问我有没有拜过月亮,我说有。其实我从来都没有拜过,也不晓得如何拜。在电视上看到在月坛上有清朝衣服的伪皇帝大臣们拜月的镜头,然而我又怀疑是否真是这样。对月亮的崇拜,远不及太阳。前者既无用又胆怯,被想象成一个逃妇。然而,它是诗人的好伴侣。
我的确是看过几次红月亮的,弥漫着神秘的光辉,非人间的…… 俺小时候,城市里的天空已经被“城市化”了,看不到那种原始的、纯洁的月亮,后来,在新疆,在西藏看到它们时,好惊喜,好幸福的感觉!那种才看到,才知道它的真美,才知道古人为什么那样形容和赞美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