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载体】【原创首发】“复制”人生
“复制”人生有一种人生就是“复制——粘贴”的过程。他们只知道把自己认为好的知识与经验复制到自己的大脑里,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应用。不知道是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所致还是教育制度的悲哀,总之,在我的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人。
我记得曾在一篇文字中试图思考“自私”这样一个概念,最近正在看的《心理学批判性思维》里面有专门的一章内容在讨论关于“自私”的问题。假设上面提到的“自身的成长经历”是一个关键因素的话,来自于父母的教导无不影响着孩子的观点,这些教导都是出于无私的爱么?这里我不禁打了一个问号。很明显,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出于无私的爱的,特别是中国的父母,更多的人期待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这就使“无私”中多了许多“自私”的成分。
父母认为正确的东西,特别是自身的一些信仰体系的内容、价值体系的内容,无不影响着自己的子女。以前我也试图讨论过“模仿”与“借鉴”的区别,子女的成长经历,一部分是来源于对身边父母的模仿,比如父母的言行,父母的办事风格等等。俗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除过基因方面的遗传,我认为更多的则是来源于心智成熟之前的那些有意无意的模仿。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个观点:子女的模仿并不都是自愿的,有些模仿或许就是为了得到某种奖励。因为在他们模仿的过程中,子女的行为偶尔会与父母的某种价值体系重合,父母会鼓励这些他们认为正确的言行,而这些“正确”的标准正是以他们自身为衡量标准的。这样不断的影响之下,父母的价值体系不断的在子女的身上得到复制,最终就可能得到上面的结果:龙生龙,凤生凤。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经验的不断传承。对于社会生活来说,可以有效的让这些未曾步入社会的孩子们得到良好的经验教育。有思想的父母会尝试塑造自己的孩子,让其朝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这里不乏成功的例子。但是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样的家庭教育几乎是无法达成的,只能通过学校来完成。对于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而言,分数的力量过于强大了,导致很多孩子开始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的分数。为了分数而学习,这就已经偏离了教育的初衷。于是死记硬背成了很多人的不二之选。那些会解题的同学不见得数学学习的多好,我自己就有亲身体会,在大学的时候我的高数就是依靠背熟了的公式过关的,只要背熟了相关公式与解题的方法,应付考试足够。这里我并不是想去批判什么,因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我只是试图从这些外在的影响中找出造成“复制”人生的缘由。
从充斥在市场上的成功学类书籍来看,有着“复制成功”这样想法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要不唐某人的书刚出来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火爆。我不禁有个疑问:明知道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是不确定的,这样的复制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无论是工作的方法上,还是对待知识的吸收上,很多人都以为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复制”到自己的大脑里,就万事大吉。从很多人的博客与空间,我可以看出一些征兆,很多人的博客或者微博上没有一个是自己动脑思考后的结果,可以说是“惜字如金”,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转载。或许他们认为只要到了自己的博客上,自然就属于了自己。其实这些文章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对于知识的传承而言,我认为不仅仅是将前人的经典复制到自己的大脑里。而是需要用这些经典做基础而推陈出新。如果没有新的创造,那么上述的复制没有一点意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能够查阅到的资料我是从来不记的。(忘记是爱迪生还是谁了)或许有些人是为了证明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将大量的诗词复制在自己的大脑里。在我看来这完全的没有必要。对于记忆来说,适当的将必须的知识储备到大脑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能被这些逐渐固化的知识而影响。因为这样的固化所带来的很有可能就是对新知识的抵制。在我来看,适当的忘却倒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尝试将一些硬性的知识借助一些工具记录下来,而只需要记住我们如何检索并找到它们。
对于那些只知道“复制”的人生来说,他们失去了很多体验新鲜生活的乐趣。因为这样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数都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甚至会失去创新的能力。从目前很多走出校门的孩子身上可以察觉到。为什么苹果、微软这样的公司未能诞生在中国,为什么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都需要引进,就连高铁这类让政府无比风光的项目,其大量的技术都需要引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否就是这种“复制”思想在左右我们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不仅仅是复制,而是需要创新。很多人都知道,却很少人做到。看来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中山若水 园地首发
2011-7-27 人生,这样简单地ctrl+c和ctrl+v是可悲的,根源不应该是个体 环境有很大的因素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