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的乐趣
淘书的乐趣要是周日,只要这个周日是中山特有的圩日(集市),我都会兴致勃勃的同爱人到圩日去,爱人几乎都是为了买一些水果和蔬菜,偶尔也会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衣服,而我只有一个目的:淘书。有一个旧书摊固定在每个圩日出来卖旧书,我的乐趣就是在那成堆的旧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心满意足的买回去阅读。
过年期间去了两次圩日,每次都收获颇丰,看看清单就知道《小逻辑》《经理人情商》《影响力全集》《佛教哲学》《四书小品》《关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等等。销售类的书籍不是很好找,毕竟拿出来卖的都是一些原来的主人感觉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书,偶尔淘到的,要不就是全新,要不就是破旧不堪,有时候我也要看下品相,实在破旧的就暂时不去购买。很多时候翻阅着被主人卖掉的书籍,自己不禁联想:原来的主人为什么把你抛弃了呢?很多书的扉页上还记录着原有主人的购买记录,有些书上还有阅读过的标注,但基本都是七成新,也可以推测主人并没有怎么看。就像上次看到的一篇文章里说的那样:很多人书架上的书只是为了标榜,并不是为了阅读,那些书里有的只会是没有裁开的连页而已。
我小的时候也卖过书,那是自己一些小学的教材。就因为那个事情还被母亲责骂过。当时的年龄哪里能体会到什么是记忆呢。当我们与一本书相遇相知之时,这本书就已经承载了我们的记忆,所有读它时的喜怒哀乐都无声的记录在书页之上,就算你把它遗忘在角落,你的笔迹依然倔强的停留在自己曾经浏览过的书页上,不会因为时间而消逝,除非是被彻底的烧毁了,直到我们再次拿起这本书的那一天,就能回忆起自己当初与它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然而那个时候,我是没有这样的感悟的,于是很多的记忆就这样被遗失了,当自己还想抓住它们的时候,它们已经远离了我的脑海。现在我淘到的这些旧书上,又承载了谁的记忆呢?
童年一直喜欢看郑渊洁的童话,有几个系列故事印象很深刻,比如一些描写纸币经历的,一度的让我感觉生活中所有的物品都有生命。其实这些“生命”就是物品所承载的记忆。这些旧书有着怎么样的遭遇呢?我曾经淘到一本《了凡四训》,开心的给一些朋友分享自己的成果。书的成色很新,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没有被阅读过。每一本书出生的时候,应该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有一段辉煌的经历吧?或许这本书的价值还没有来得及被原有的主人挖掘就被丢进了旧书摊,我暗暗的为抛弃它的人惋惜,他可能还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为什么说我们要认真的度过每一天,就是这个道理。只有用心去生活的人,才有机会享受生活。
在网络上与一些爱书的朋友接触的多了,自己对书籍的鉴别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目前的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如果再没有对信息过滤的能力,就有可能产生信息焦虑。选择过多的时候,就可能会让我们失去方向。小到对待一本书,大到对待自己的人生,道理都是一样。有位大师说过:生活就是一本大书,需要我们的一生去阅读。然而我却看到很多人连这本书的目录都没有搞清楚,就盲目的翻阅,最终一无所获。或许我这个比喻不是很贴切,但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人真的是比比皆是。
淘书的时候,仿佛就是在寻找一种久违的感动,当一本好书被自己无意发现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自己能节省多少金钱,更多的是庆幸这本书又有了新的生命,因为我会善待它,阅读它,让它陪伴在我的左右,伴我入睡。
后记:今日又去淘书,收获颇丰,翻出旧文一篇,与大家同乐。
中山若水 2011-2-21QQ空间首发
地址: http://user.qzone.qq.com/282631617/blog/1298264631
2011-07-23 转发于园地 引用第0楼中山若水于2011-07-23 14:28发表的 淘书的乐趣 :
淘书的乐趣
有些书上还有阅读过的标注,但基本都是七成新,也可以推测主人并没有怎么看。.......
不好意思,我读过一至两遍的书,看品相的话,标9成新估计问题不大。
我的一个朋友,看书很仔细,他看过的书,常常比我买的新书还要新。 回zs2k 朋友:感谢你的回复。
以前我看书,也是非常爱惜的,甚至没有一张折页。现在依旧是没有折页,但是对于常看的书,已经无法保持在9成新了,因为经常会忍不住在书中做一些批注。有些旧书更是写的到处都是。新书的话就只会标记重点内容。
对于爱书之人,如果是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很少会拿出去卖废纸的。在我的猜测,或许就是其本人对于这本书的内容没有读懂或者是自认为已经读懂。我经常会收集到一些签着孩子稚嫩笔迹的精装书,比如有一次买到的《小王子》,如果是爱书且懂书之人,书的命运估计就是另外一种了吧。 淘书是我曾经的无穷的乐趣,每周必去。可惜随着家里可怜的空间日益被我侵占,便渐渐去少了。
以前淘书算计着节省吸烟,如今省下的书前,都在烟雾之中了,可叹无奈。 我把烟戒了,用来买书,深有同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