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分离究竟是利还是弊?从学生成长角度,利在何处,弊在何方?
今日翻到一个旧闻:江苏省教育厅:初高中分离是为了均衡义务教育
其背景是江苏省的“四星级”高中(即重点高中)评审及复评中,要求相关高中必须完成初高中分离,否则将暂缓或取消四星级称号。教育厅也说了理由:
评星标准中为何坚持初高中分离?
回应:为了普通高中的发展,更为了均衡义务教育。
实际上1999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中改革发展的意见”当中,就提出了初高中分离的问题。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当中,再一次提出了初高中分离的要求。
但当时提出这个问题,仅仅是为了促进普通高中事业的发展,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随着教育公平的深入人心,这几年来初高中分离更深刻的意义,大家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初高中分离更是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因为热点高中举办的初中势必成为热点初中,势必成为学生和家长追逐的对象,势必造成义务教育的不均衡。
前一段时间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的学者,分析了国内部分城市义务教育不均衡、义务教育择校热的现象之后,指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初中、特别是热点高中没有实现高初中分离。
不过,这些个理由似乎总有些牵强,因为我们见过太多的打着惠民之名,而行扰民之实的“政策”,初高中分设是不是又一项“看起来很美”的措施?
各位能否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这一角度,分析一下初高中分离的利与弊,在分析之前,是否能表明一下态度:你是支持/反对初高中分设? 我这里的趋势恰好相反,好的高中纷纷重新办起了初中校,原因就是在生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把握好生源的数量及质量
跟义务教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九年义务教育,把高中含进去成十二年义务教育啦,
zf怎么给孩子收钱?高中学费可不少啊。 我在江苏做教师,先来说说江苏力推初高中分设,在学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各位发言可以做个参考。
1.我所在的中学基本上是所在地区最好的高中,分数线最高,但招收进来的学生普遍不会学习——不会听课、不做笔记、不愿思考——问及原因,是初中、小学养成的习惯——不需要思考、老师会反复地讲直到听懂、听不懂的一定要背出来(是理科而非文科)。至于笔记,学生不知道要记什么、怎么记,还质疑说为什么初中不记笔记一样能考好!学生还普遍反映高中教得太快、听不懂,原因是初中一个内容会反复讲、反复练,直到掌握——但高中没有这个时间。由于不记笔记,学生遗忘率高,经常是月初的教学内容,月底已忘记得差不多了。
2.新高中生解题差错多,有计算错、有方法错(理解题意错或用错方法),问及原因,初中试题运算简单,且类型明确(一节课通常只有一个题型),因此在教学时常常会让学生针对题型做大量训练,以至学生读题、审题较为随意,看到一个词可能就开始动笔,速度虽快但正确率低。此外,初中还存在着所谓的训练,即针对某个方法做大量训练,因此,学生看到类似问题就只会套用方法,而不会在众多方法中选用与题目匹配的方法。
3.我居住地边上有一所示范初中,我吃完晚饭、散步回来(基本上是晚6点半),还看见有学生放学回家,我班上也有此初中毕业的学生(目前在我校读高中),问及其初中作息时间,他表示目前高中放学要早得多,初中时,初一、初二是6点,初三是6点半。要知道,江苏省对各类基础教育学校有在校时间规定,初中的规定是不超过7小时,并且明确此在校时间包含教学时间及在校休息时间,但此初中校从7:40到校,到18:00放学(按初一算),在校时间超过10小时——可是教育局不管。而大多数初中校均如此,原因是中考的压力大。
参见:江苏“五严”规定已成“无言”规定!
4.中考难么?我所在地区中考数学平均分超100分(满分130,未有数据佐证),优秀率超过85%,可高中录取率只有60%,这就说明中考不难,因为有大量考进职中的学生其数学成绩也是优秀。在本地,只有总体优秀的学生才能被高中校录取(未有数据佐证)。中考不难,但初中校却狠逼,原因被一所初中校校长无意间说破:“……教育局要以数据来考核学校办学成绩,我们也没办法”。
综上,初高中分设,只是“看起来很美”,其政策的出台,也许圆了部分学生接受“公平教育”的梦想,却造成了多数学生无法通过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事实,表面的公平最终造成了集体平庸,让智优生、资优生丧失了进一步拔尖的机会。表面的公平看似顺应了民意,但却人为阻断了教育的内在规律,造成教育的浪费,让国家和民族遭受损失。 现在的教育行政部门,就是犯混,一个比一个更混。
实在忍不住了,天朝有史以来,所仅见啊。 国内目前在进行初高中的分离实验,不知为什么近20多年来日本却一直在进行着“中高一贯制”,也就是初高中结合的改革?
个人认为如果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初高中分离改革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其他目的的话就需要商讨了。 引用第6楼changchun于2011-05-18 06:53发表的 :
国内目前在进行初高中的分离实验,不知为什么近20多年来日本却一直在进行着“中高一贯制”,也就是初高中结合的改革?
个人认为如果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初高中分离改革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其他目的的话就需要商讨了。
感觉应该注意下大学或者大型企业下边办的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初中、附属高中这种多年连贯的在大学或者大型企业主导价值观和文化氛围下浸泡的学制,也许这样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培养的人才后劲才足。不知道有无教师把这种学制与分段制的学校教育做过比较呢? 引用第7楼golden21c于2011-05-18 08:07发表的 :
感觉应该注意下大学或者大型企业下边办的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初中、附属高中这种多年连贯的在大学或者大型企业主导价值观和文化氛围下浸泡的学制,也许这样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培养的人才后劲才足。不知道有无教师把这种学制与分段制的学校教育做过比较呢?
没有比较,我在北京八中有位朋友,他教的一个班级是招收10周岁的学生,经测试后入学,初高中一共读四年,然后高考、升入大学。他在教学中,必须打通初高中相似、相同的内容,否则来不及,但从学术体系上看,对学生较为有利。估计他的学生今年应该参加高考了吧,到时我会问一下。 引用第6楼changchun于2011-05-18 06:53发表的 :
国内目前在进行初高中的分离实验,不知为什么近20多年来日本却一直在进行着“中高一贯制”,也就是初高中结合的改革?
关于日本的“中高一贯教育”,补充一些资料供参考:
1.中高一贯教育的解释:
中高一貫教育 wiki 链接【日语】日语好的请翻译,一般地,其中的汉字可以看个大概,但不能保证意义理解正确。
2.中高一贯教育考证:
1998年4月起,日本确定教育改革四大主轴:
(一)充实心的教育;
(二)实现发展个性且能多元选择的学校制度;
(三)推动尊重现场自主性的新学校;
(四)推动大学改革改革与研究之发展
其中,(二)中的做法有:
一、导入中高一贯教育制度
二、舒缓大学入学年龄限制
三、改善大学入试及高中入试制度
四、允许专门学校毕业生编转入大学
五、公立小、中学校适学区域的弹性化
六、强化幼儿园与保育所的联系
参考文献: 日本臨教審後的教育改革評析
3.国内对中高一贯教育等义务教育手段的评论:
日本以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提交《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与整顿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告和1984年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成立为标志,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积极推进学制的灵活性,实施中高一贯制,高中教育多样化、综合化等改革,提出了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强健体魄的个性化创造性人才。
这一阶段,日本开始关注内在的、内容层面的、实质的公平与均等,改变了过去认为的“人人一样就是平等”的教育平等理念,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丰富个性,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给每个人以最适合的教育,从而使得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
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途径
注意到了国内的教育官员们还在坚持“人人一样就是平等”的教育平等理念,而这一理念已被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就否定了,是我们无知还是短视?
个人以为,我们不能坐视有些官员能够“顿悟”,而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做些改变。有良知的人不应该放纵恶行! 这个涉及国家教育政策问题好像是我们常人左右不了的…… 引用第10楼brianleeeee于2011-05-21 13:07发表的 :
这个涉及国家教育政策问题好像是我们常人左右不了的……
常人左右不了政策,但作为教师,应该明白怎样做改变。高中的教师,别总高高在上,在明白必须主动与初中沟通、衔接;初中的教师,别总以为完成义务教育的要求就算完事儿了,因为这些学生还要升学,还需要成长,漠视他们未来成长的要求是短视的,是不负责任的。 我觉得现在不好说,不过希望所有的教育改革到最后通变成真正教书育人就行了。 对学生来讲,还是初中高中在一起比较好。1.环境熟悉,过渡比较快,不再有适应期;2.一个学校上来的学生,老师上课有针对性。 根据实际情况,只有一部分初中毕业生能到普通高中继续学习,也就是说,高中生人数和初中生人数存在较大的差别!大部分中学不可能有人力、物力、财力撑起一所“完中”。 无论分不分,要自然发展,不要搞成一刀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