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代的“忽悠诗人”(愚人节胡话)
李白,他的诗歌创作多产而且大多是精品,正是这些诗歌成就了李白在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哥的地位。既然是一哥,那么他的“忽悠技术”肯定是鬼斧神工的,否则如何能长居这块熠熠生辉的宝座?李客,李白的老爸,一个富商,没有留下过多的文献记载,只知道他是一个亦儒亦商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在现实中也不乏其人。因为他本身就带有商人的热毒,所以多少都沾染上一些不良的品质,李白的“忽悠”是有遗传的,当然了,别人的忽悠是在现实的权益博弈中孕育而生的,难免带有过多的功利性、诡谲性、隐晦性,而这种在人世间结出来的果实一旦用在文学创作中,它就很奇怪地变成了一种美。
那么这种“忽悠术”如何移植到李白的诗歌创作中?
1、酒精的麻醉作用,使他处于一种半醉半醒的精神状态,以酒来“忽悠”自己,继而“忽悠”读者。不信就看“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牵萦着作者的眼球,其实作者牵挂的不单是故乡的山月,更重要的是故乡的人们。而这暴露了李白天真浪漫的真性情,他是一个纯人。
2、过多的性幻想作品,使得作者做了场白日梦,“忽悠”自己漫游时孤寂的逆旅生涯,最典型的便是《长干行》。男欢女爱是人性,没有人性的就不是人,要么是不完整的人,要么就是超凡脱俗的和尚或尼姑。而李白在作品中大胆地唱响爱情、婚姻的最强音,不正透露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后人在评价我时不要将我束之高阁,仰视没有必要,因为我老李不单是一个名人,更重要的我也跟你们一样是人。
3、道教文化在唐代的膨胀,使得很多人包括当时的名流一味地好道,学道蔚然成风。李白是人,也一样不能免俗,到各地漫游之余,还有另一种目的,那便是求仙。仙人、仙物经常出现在诗歌作品中,庆幸的是作者大多没有流露出颓废的思想倾向,也没有醉心炼丹成仙的幻梦,在这里这些仙物、仙人被李白积极利用起来,营造了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想象奇特,仙乐飘飘。
4、唐朝是个尚武的朝代,很多人都怀揣梦想,建功立业,李白也不例外,公元761年,李白不顾年老体衰,毅然请求从军,但因半道得病未果,一年后病卒于当涂。李白的一生没有参过军,却能写出《塞下曲六首》,以自己的博学想象成一幅幅战斗的画面,“忽悠”着当时的有志之士与他们一起驰骋战场,马革裹尸。这份激情通过他诗歌,让很多人都热血沸腾,蠢蠢欲动,“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他以诗歌的“忽悠术”,赢得了自己的粉丝团。
这不是“忽悠术”,这是诗人独有的感受,是诗人聪颖的诗歌秘诀,因为另类所以长青,因为长青才能永恒。 很好,视觉独特,传说李白文武双全,还是小李飞刀的鼻祖。 引用第1楼桃子于2011-04-01 16:15发表的 :
很好,视觉独特,传说李白文武双全,还是小李飞刀的鼻祖。
李白剑术不错,不过李寻欢太颓了,一点也不像乃祖。 李白毕竟有诗仙之称,所以李白拥有自己的粉丝团也是应该的,除了他的洒脱和才情之外,说实话咱其实对李白也只是从历史上了解的,俺还是很喜欢他的放荡不羁,感觉这样的性格真的让人觉得特过瘾。
当然俺这只是瞎掰,跟鸿渐兄所说所写的根本不着边,只是因为俺也喜欢李白,所以忍不住写了几句,兄别介意哦! 引用第3楼emppp于2011-04-02 10:10发表的 :
李白毕竟有诗仙之称,所以李白拥有自己的粉丝团也是应该的,除了他的洒脱和才情之外,说实话咱其实对李白也只是从历史上了解的,俺还是很喜欢他的放荡不羁,感觉这样的性格真的让人觉得特过瘾。
当然俺这只是瞎掰,跟鸿渐兄所说所写的根本不着边,只是因为俺也喜欢李白,所以忍不住写了几句,兄别介意哦!
忽悠一词用在这里绝不含有贬义,偶就是于愚人节突发奇想,想到这样一个话题,挺好玩的,就顺便写出来,确属管窥之见,贻笑大方了。为李白1310周岁,举杯庆祝! 李寻欢不行,根本就是个爱乱决策又婆婆妈妈的二傻子。 引用第2楼hjqz1于2011-04-01 16:23发表的 :
李白剑术不错,不过李寻欢太颓了,一点也不像乃祖。
我特喜欢,hjqz1 兄“李白剑术不错'有没有考据之类的?还是后人想象的? 《唐才子传》中是这么介绍的:“击剑为任侠”,《新唐书》本传同。魏颢居然还有一个更为夸张的说法:“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 》)。再看看李白自己怎么说:“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综合这他证本证,相信剑术还可以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