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就业率确定办学专业是否保留或者支持力度是否科学?
近年来,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乃至市场择业之后,就业率越来越成为高校专业办学质量好坏的标准,如果就业率不达标或者不合规那么一些专业就可能面临关掉或者限制招生之列,另外这个指标还武断地与经费支持力度密切相关。笔者认为这个办法不科学,至少是放任自流、或者说对教育发展的不负责任!首先一个专业是有生命周期的,一个专业从兴办到发展壮大到转型可能需要10、20甚至更长的时间,一个新专业的兴办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这个需求是有波动的,需要办学方、企业和教育界认真有前瞻性地筛选,决定兴办后,从无到有一步步壮大,它是需要时间的,也许在发展中遇到经济危机或者一些情况就业可能不太好,但是如果以此为依据来关掉或者减少支持力度则无异于鼠目寸光、目光短浅。以笔者本科所学专业为例,从87年开始招生,一直到现在,发展了近24年,在学生可以分派的年代,学生们分配专业相关的工作有一定比例,也有相当部分转行或者从事其它行业,但是在取消分配后的近十年左右的时间,学生们如果没关系什么的大多在私人企业或者其它企业从事专业工作,或者考公务员、考研究生,直到三年前这个专业才火起来,社会的需求猛增,学生们开始供不应求,基本没有我们那个时候的滞留家中待业的情况出现。之后我相信随着国家新兴产业政策的稳步贯彻和落实,符合产业政策或者与产业政策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发展情况会越来越好,这些都不是简单能从最初办专业的就业率来衡量出来的。
其次,学校为了获得国家支持不得不造假,要拿毕业证必须上交签好的就业协议,至于协议怎么来的,没人管你,这点是全国的普遍情况不是几家学校的专利。
下边看到的一篇文章也是说这个事情的,欢迎大家交流。
---------------------------------------------------------------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1_01/27/4470012_0.shtml
就业率90.7%能说明什么
2011年01月27日 08:15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鲁珊
新京报报道,前日,人社部公布数据,截至去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自1999年我国开始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这个数据就屡创新高。
就像往年一样,面对就业率数据,普通公众仍充满疑惑,我家谁谁谁还待着业呢,我家谁谁,小区网吧开了个就业证明也算上班了——公众的感性认知与数据的理性概括,一如既往的差距很大。
差距的原由,在于统计的方法。在高校毕业就业率这个概念里,毕业生总人数,是本年度已取得毕业证的人数。而就业的概念,包括有明确接受单位、有正式报到证的,攻读研究生的、专升本的和准备出国并在校备案的,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自主创业的,都属此列。通俗地说,网吧开的证明当然能算就业。而在2010年,全国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就近50万。
从统计过程来说,全国的高校就业率,大多为高校自己报送,但是,近年来,央视等中央媒体不断有高校就业率造假的报道,似乎也在佐证公众的感性认识。确实,在有些学校,不拿一纸就业证明,就领不到毕业证已不是需要保密的事。
那么,就业率究竟有什么用呢?国家开始统计就业率的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就当时的经济形势而言,大学生不再有计划分配,就业率有风向标的作用。从学校而言,就业率可以检验学校教学质量,可以帮助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就业率是高校置于社会的一支温度计。对社会而言,就业率可以为学生选专业提供参考,也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但是,近年来,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加,就业率在逐渐异化。行政部门要求高校教出来的学生好就业,就把就业率当作指挥棒,很多政策与就业率挂钩,高校比拼就业率,已经近似中学比拼升学率,在数字上的比拼,自然可能出现数字上的掺水。
这是数的问题,还有质的问题。正如前所说,就业人数中有大量读研,和准备出国的人,严格地说,这些人不能算就业。再者,就业率一般统计的是“有事做”和“没事做”的问题,但做的“什么事”,做得“怎么样”,却少有提及。比如就业的层次、性质、专业、发展空间、薪酬和满意度等。
事实上,与其公布一个空泛的就业率,不如公布就业的数量与质量、公布不同层次的高校专业设置、就业率、签约率、升学率等,这样一份白皮书公之于众,既能挤干数据中的“水分”,也能实现一份数据的统计学意义。 如今已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高校专业的制定,当然需要通过市场的变化而确定专业取向。大批大学生赋闲等待就业,原因就是这种专业已经在现阶段趋于饱和,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很多家长就开始有了读书无用论的消极观点,其实读书还是有用的,因为知识创造财富不是直观的,也不会立竿见影的,这种脑力劳动财富的获得是需要一个过程去积累、消化最终变成真实的货币。而这一切的恶性循环的产生是与各种社会因素相关的,最起码的是高校与企业没有建立信息反馈的机制,市场需要什么,高校不清楚,企业和其他单位是站在市场的前沿,懂得供求关系,只有高校与企业建立及时积极的反馈机制,才是有利于中国人才的良性发展,否则就不过是白白浪费金钱和人才。就业率只是纯粹从高校能产生多少经济利益出发,就业率的高低不是决定一所高校能否良性发展的最终解决之道。唯有了解市场,依靠政府,连接企业,才能从保障高校的长足发展。 如果是真的,未必不可。
可惜现在真的东西太少了。
楼主之问,几乎和“小孩吃些奶粉对身体好吗?”、“小孩打疫苗是否有利于成长?”属于同类问题。 有的专业虽然有发展前景,许多学校抢着开设,但就业极差,多数学生要么考研,要么转行,比如生物,
的确应该开设,但开太早了完全没这个必要,而承担这个后果的,是学生(找不到工作),
需求决定去留,完全正确。造假的除外。 引用第3楼yjun于2011-01-28 09:38发表的 :
有的专业虽然有发展前景,许多学校抢着开设,但就业极差,多数学生要么考研,要么转行,比如生物,
的确应该开设,但开太早了完全没这个必要,而承担这个后果的,是学生(找不到工作),
需求决定去留,完全正确。造假的除外。
如果开的迟了恐怕师资是个问题,知识的积累和学科的建设都需要个过程,也许总量上需要控制,布局上需要合理,但是什么量就科学,怎么布就合理,很难说。 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做简单判断:
第一各个行业的给毕业生的初级就业岗位有波动曲线
第二现在各地进行的所谓农村转城市化其实需要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又往往有节能减排的限制,但是不安排又不能给农村转型,如果安排其实就是属于政府强行改变行业一般的就业规律,而学校往往要承担这类战略任务的
第三现在很多孩子出生就是独子或者受到父母呵护,对于职业的要求一般都追求舒适和省心,所以孩子自主选择时候也有羊群效应
请大家指教 就业率
记得上学的时候听我们老师说,北航有个专业是搞焊接的他说这个专业基本不怕找不到工作
因为他是航空焊接
所以说有些非常偏门的专业就业率肯定是好的,但是一旦扩招了,师资跟不上了
还有就是对于国家必须要有的一些专业,比如核物理
这种专业就不能拿就业率来说的,觉得有些专业可以按就业率走,有些不行 首先,我们撇开造假。就业率体现了需求状况。以就业率来确定支持力度或者办专业,非常有必要。有一些专业,就业率非常低,表明社会的需求很小,尽量压缩旧可以了么。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些专业隔年招生,有些专业每年招生的数量为个位数。在大学专业设置方面,现在大家不都是强调搞通识教育么?这样的教育,也能够保证相近专业人才的相互流通应用。我大学的同学,搞本专业的没有几个人,大多数人都从事其它行业去了。不知道其他园地同志是否有同感?以就业率为中心、核心,但是,也不是唯就业率。不能说,今年就业率不佳,专业砍掉;明年好了,重上专业。也要根据学校的师资等情况具体处理。但是,从整体上讲,就业率应该是核心。 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劳动者。给少数人读到硕士博士,去做一些基础研究。大学管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有没有理论的创新,这个跟就业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一个人读大学只是为了谋生,中学毕业就应该去读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学科的设置也不应该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有分化也有综合。现在的大学为了赚钱,盲目招生,其中有一半的人应该去读技能职业培训学校。 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社会的需求程度。依就业率来确定某一专业是否保留或是否支持就不那么简单了。个人认为这还至少要考虑该专业的就业率和其首要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就是本专业领域内的就业率如何。当然,这不等同于追求过去所谓的专业对口。 引用第4楼golden21c于2011-01-28 09:52发表的 :
如果开的迟了恐怕师资是个问题,知识的积累和学科的建设都需要个过程,也许总量上需要控制,布局上需要合理,但是什么量就科学,怎么布就合理,很难说。
哪会有什么问题。你见过缺生物专业教师,或者是硕士、博士招不到的学校吗?
五六年前我就预测过所谓“未来十大热门”大多数就是在忽悠人。 引用第5楼henry2000888于2011-01-28 10:03发表的 :
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做简单判断:
第一各个行业的给毕业生的初级就业岗位有波动曲线
第二现在各地进行的所谓农村转城市化其实需要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又往往有节能减排的限制,但是不安排又不能给农村转型,如果安排其实就是属于政府强行改变行业一般的就业规律,而学校往往要承担这类战略任务的
.......
您说这个节能减排和就业有什么关系我实在是看不懂。
引用第6楼mmh1于2011-01-28 13:18发表的 :
就业率
记得上学的时候听我们老师说,北航有个专业是搞焊接的他说这个专业基本不怕找不到工作
因为他是航空焊接
所以说有些非常偏门的专业就业率肯定是好的,但是一旦扩招了,师资跟不上了
还有就是对于国家必须要有的一些专业,比如核物理
.......
不航空的焊接就一点都干不了了?有些找不到工作的人主要原因是固步自封。 引用第10楼醉乡常客于2011-05-29 00:29发表的 :
哪会有什么问题。你见过缺生物专业教师,或者是硕士、博士招不到的学校吗?
五六年前我就预测过所谓“未来十大热门”大多数就是在忽悠人。
感觉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个个都是在忽悠人,360行行行出状元,那一行干的好了都可以的,不过干那一行干的好都要有积累,没有积累是不成的,对此我比较欣赏举国体制+让有实力的人才自由出入体制建功立业的灵活体制!国家保障国家和个人的这个积累过程,适度灵活的释放能量! “依靠就业率确定办学专业”
不能说不科学,但问题不是科学不科学,而是你怎么才能得到就业率的真实反映?
以前俺也是,不交就业协议,就不发毕业证,但一时间找不到工作咋办?答:“随便找个章盖了就行了,只有我们交的上差,就不拦你的毕业证……‘
但也不能只靠就业率,必须要强力的”手腕“和前瞻的”目光“划定专业的比例。
想起来美国,以前靠金融骗钱的光辉时光,最优秀的学子不去学数学,物理,都跑去学金融。不思生产物质财富,国家泡沫越来越大,如今泡沫灭了,发现创造财富的制造业被掏空了不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