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
核心提示:《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引起网络大讨论,发帖人称写这个帖子希望能够唤醒大学里沉睡的那部分人,让他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教育的关注和反思。编者按:中国从来不缺乏对教育倾注无限热情的人,大师、学者、作家,不一而足,而学生作为教育最直接的产品,却往往失去了话语权。近日,一篇万言长帖《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备受中国人关注。一时间对于教育质量的讨论再次达到了一个高度。帖子如此之长恐怕会花费你的一些时间,但可以保证,真正将该帖完整读完,你一定会为作者所写的最真实,最露骨的大学所揪心不已。你也可以保存,或推荐给其他朋友。
一年半以前,我自以为已经看清了中国大学的本质,不愿意再继续自欺欺人地“学”下去,主动放弃了学校保研的名额,退出了用青春和热血换取一纸毫无真实内容和分量文凭的游戏,退出了中国虚伪可笑的“精英学历社会”。决心进入企业,踏踏实实地从事“实业”,站到中国经济第一线,为国家和社会以及自己作真实的努力和贡献。因为我不想用镀金的“文凭”和“文化”来糊弄我自己,也糊弄其他人。
五年多以前,我进入了全国重点名牌大学:武汉大学读书。我抱着最理想的热情,以为从此走上了一条报效祖国,报效父母的人生坦途,以为我的人生即将要大展宏图!
三年以前,抱着对“我的大学”最大的疑惑和不解,我辞去了分团委副书记的职务,开始认真地大量阅读和思考我的人生,我的大学,我的未来。试图找到对周围一切我无法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一次的决定,也意味着我放弃了原来一直抱有的,通过“从政”来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一年半以前,我自以为已经看清了中国大学的本质,不愿意再继续自欺欺人地“学”下去,主动放弃了学校保研的名额,退出了用青春和热血换取一纸毫无真实内容和分量文凭的游戏,退出了中国虚伪可笑的“精英学历社会”。决心进入企业,踏踏实实地从事“实业”,站到中国经济第一线,为国家和社会以及自己作真实的努力和贡献。因为我不想用镀金的“文凭”和“文化”来糊弄我自己,也糊弄其他人。
今天,在毕业工作一年多后,在我的工作和能力已经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肯定,马上就要派我出国任职的时候,我却辞职了。我不想违心地接受这个光荣,我决心到远在大山中的一所规模很小的,志在探索中国新教育模式的私立学堂,试图通过投身中国最缺乏,最需要的教育,来实现我人生最大的价值:为我热爱的中国,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我自己,做一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在无望的等待中浪费掉自己的生命。
因为,中国真正缺的不是钱,我缺的也不是钱。中国缺文化,缺教育。我也一样!
周围的人都认为我疯了,鬼迷心窍阿了。放弃了中国人从小就灌输的,从小就追求的“最正宗”、“最正确”、“最理所当然”的道路的确令人不解。我也在认真地思考我这样做的理由。在这里,把自己对家人和朋友质疑的回答写出来。你们也可以自己评析:到底是我疯了,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一、精神缺乏、游戏成风、学生忙着贴金、老师忙着项目——你认识这样的大学么?
当我从那古朴典雅的建筑旁走过,再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其他地方后,我发现这个地方与我之前在书中读到的宁静的大学校园不同,这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妈悠然自得。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大学里却寥寥无几,大学怎么竟然不如小学?这些大学生们都不读书么?我很困惑。
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爬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
晚上十一点后,应该是夜深人静、正值休息的时候,如果你此时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你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打游戏、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好不热闹。鲜见一起读书、共同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去网吧包夜,或者在寝室联机打游戏,他们的日常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为了和同寝室的哥们“打成一片”而“学习”打游戏。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学里男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
当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级的学长寝室楼里看到凌乱的宿舍,散发着异味,一抬头就会看到一个蓬松的脑袋和迷离的眼神,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我的心中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空洞的眼神昭示着灵魂的无知和内心的空虚,在终日游戏的日子里打发自己的青春岁月!这是大学生么?这些人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新一代?我的内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告诉我:我绝对不要成为这个样子!
我的一个同学,从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时间,除了考试和教室见个面,其他时间全部在寝室打游戏或者看武侠,反正大学里也没有人管。后来因为挂科太多被学院劝退,家长过来求情延缓时间,但于事无补,游戏照打不误,直到大四时无法毕业。另外一个同学,也是因为打游戏挂科太多被劝退,母亲来到学院跪在学院领导面前说:“我自己在家里吃剩的菜叶在供他读书,求你们给他一次机会吧!”当时我听到学院领导讲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受震撼。父母吃菜叶供孩子在城市里打游戏,混日子?还要求情“给机会”?给他继续游戏的机会吗?
都说可怜父母心,我想起我辛勤劳作的父母,我想起那千百万把孩子送进大学的天下父母,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子女在大学里“努力学习”,辛苦地赚钱,无私地供养儿女“上学”,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殊不知如今大学校园里,有多少人是在游戏人生。用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位同学的话来说:“如果他的妈妈来在大学住一个星期,就一定会让他退学回去”。因为在中国“上大学”,可能是人生中一段最轻松愉快的时光了。大家可以游戏,看电视,逃课,武侠小说,这是很多大学男生的全部生活。
女生呢?看韩剧,不少女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看韩剧等各种连续剧,感情剧,一部接着一部。你能想象这就是“我的大学”么?很不幸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且就发生在武大这样的名牌重点大学里。这些人考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家里的骄傲、很多同学眼羡的对象,可是为什么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里,行为如此令人费解?当时的自己不得而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混日子,大学里还是有很多人依然比较用功地学习,但是他们也一样困惑:让他们努力学习的原因主要是“恐惧”和压力:怕找不到好工作,怕考不上研究生。
大家都听说就业很困难,武大每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都很多,因此不敢“放纵”自己。但是很少有学生努力学习是因为追求智慧,追求真理,为国为民而学。这些用功的学生虽然没有“游戏人生”,但是却生活在沉重的压抑心理状态下,思维往往呆滞,慢慢地走上一条被大学生们嘲笑的“越学越傻”的“傻博士”道路。实际上,每年大学里自杀的大学生,往往不是“不用功”的“坏学生”,而是这种心理严重压抑,用功学习的“好学生”。他们一样,从一进大学开始就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困惑,同时被灌输着一些所谓“正确的发展方向”,他们只是愿意服从这些“权威结论”,以自我的压抑而不是以心灵的呼唤来“学习”,这难道就真的比“玩游戏”“看影碟”更好吗?大学的学习到底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
照本宣科的老师 一学期也见不到几次
首先是专业的学习让人迷惑: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大学里面真正关注教学、关心学生,有上课水平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不知道老师都在忙些什么。
老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传业授道解惑,可是有的老师一个学期学生也见不了几次,派他的研究生来上课。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项目和课题。大一的时候,我们通信工程专业有个博导带物理,学生的评价是这样:“还博导呢,都博成个啥了?讲得稀里糊涂,还经常不来上课。”。大学选用的教材令人费解,明明有很好的全国通用教材,比如高等数学的同济五版,却偏偏要选用自己学校编的教材,艰难晦涩,连选用的习题都是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数一类,可能是编排教材的老师想提前让我们进行考研准备吧?
后来才知道学校选用这种“自编教材”的原因,是老师们因为要“评职称”。需要“科研成果”,就东拼西凑的乱编一些“教材”来“完成任务”,这种放到书店里根本没有人会要的垃圾教材,他们就利用自己教学的权利,发给大学生们上课用。据说老师们也很可怜,每年都要完成所谓的“科研成果”,要写论文,出书来完成任务,否则就可能降职。有些老师没办法就自己花钱在外面找刊物发表文章,这种可以不花钱出教材,让学生买单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了。
大学里的学生生涯,除了要求学生的专业学习之外,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能够让大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为什么活的课程。我自己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类,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在必修的公选课如高等数学等认真学习,但是我在每天的专业学习之外内心十分彷徨,我不知道这个专业适合不适合自己,不知道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
不知道这个专业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主流是什么?也不明白这个专业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要求?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学习,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那里。我该怎样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碰到过很多的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了解甚少。其实我觉得老师也根本不了解这些专业到底要做什么,后来知道大学里的管理人员,看专业叫什么名字容易吸引学生,就改个名字。看什么专业热门好找工作,就赶快“上马”一个专业,拼凑一些“课程”出来糊弄人就完事了。
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就业的方便而“选择专业”,但是当他们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时候,就反而陷入了“专业思维”而不能自拔。多数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读一个热门的专业,却忘了去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理想的思考。
《大学重建》让我开始了解大学的起源、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大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和思想发动器,大学应该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勇气和智慧的学子,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有能力去逐步改善这个社会中不好的东西,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不断致力于人类物质社会的改造,以及科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
我听到了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也似乎抓住了一些东西,但是我的内心依然彷徨,方向不明确,理想似乎越发遥远,而不知如何下手。同时,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么多的学生缺乏精神思考而且没有老师指引?除了在一些讲座上偶尔能够听到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外,为什么大学里的老师讲完课就像是打工混日子,无趣无内容,讲完就走人?为什么大学老师从来不与学生探讨人生智慧?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大学生对此熟视无睹?这些问题我不得而知,而我自己也在从事学生干部工作的道路上,碰到了更多的困惑。
二、为什么要辞去团委副书记?
大一时我参加学生会新闻部,然后做部长,和一群志气相投的朋友激扬文字,度过一段难忘的日子。在大二下的时候,成功竞选为分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然而在半年后,我就毅然辞去了这个光鲜的职务,你可能会很惊讶,我不是有“总理的梦想”么?为什么要辞去呢?这可是走上“官员之路”的正途呀?在我最开始做学生会一个小小的部委时候,我只是抱着开阔眼界、锻炼自己的想法。到了后来做部长,在我的本职工作之外,我开始思考我做的事情作用在那里?到底能够做那些有价值的事情去服务同学?
大学里的学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引导帮助,就像我自己内心就有很多的困惑需要解答,学生会做得这么多活动能够解决了么?没有。从我进学生会开始,我就抱着相机在各种各样的活动跑着,班团会、运动会、文艺比赛等等,在开始我很兴奋,因为生活很充实,活动的确还比较丰富多彩。但是慢慢的,我的内心开始不明白,我发现这些活动组织了、举办了、精彩了、笑过了,却没有更多的智慧启迪,似乎只是一个“政绩”的记录。那些游戏的大学生继续游戏,我内心对于理想的迷惘更没有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解答。
于是我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要花很大力气很多精力组织这一些形式上的活动,而不去关注学生真正的问题、做学生和大学里真正应该做的工作?那个时候我还是学生会的新闻部部长,在面临换届的时候我想过退出,我的内心已经隐约地告诉我这个地方不适合自己。但内心那个朦胧的梦想让我思考:如果我的“地位”更高一些,“权力”更大一些,如果自己可以领导团委和学生会,是不是就可以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了?自己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锻炼自己,以明确自己的方向。有很多的学生干部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的。
于是我开始努力“提升自己”:凭借自己比较不错的实力和老师的信赖,我成功地竞选为学院的分团委副书记,这可能是学生中地位最高的“官”了。我的内心鼓足了干劲,我要做出一些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事情。可是当真正到了这个位置时候,我才发现我是多么的天真:各种各样的活动,不是我们能够“安排”的,我们只是按照“上面老师”布置的既定程式和内容去走,想要改变其形式上的作用几乎不可能;学院的老师有自己的安排,校团委的领导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达到一个目的:活动要精彩,形式要多样!可是没有一个人去思考这样的活动带来的实际意义在那里。
我发现自己更加没有个人的“自主权”,必须要面对更多的无聊会议,要去组织很多无意义的活动,这些会议、这些活动大多数对于服务学生或者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更没有办法去解决我所碰到的诸如沉迷网络游戏、缺乏精神风貌的现状,我甚至还失去了思考和学习提高的时间和空间。
我的内心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中切实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什么不在他们沉迷网络与游戏时加以规劝和引导,甚至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难道非得等到他们挂课后给予处分、开除学籍么?更有甚者,与其他学院的一些学生干部打交道后,我发现大学学生会里面的学生干部,有不少本人就是“游戏大学”的优等生,但是他们却因为和辅导员老师关系不错而成为学生干部,来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这样的学生干部能够引领学生走向哪里?同时,这些人似乎非常自信自己是一个“精英团体”,个个都感觉良好。
学生干部中开始有很多的饭局来“拉进”彼此的关系,喝酒甚至吸烟,所谓的“烟搭桥,酒开路”这样的话,我第一次就是从学生会主席的口里听到的,我很困惑,这是在读大学的有志青年学子么?这就是要引领国家未来的“精英集团”嘛?我们国家就缺这样的“人才”吗?
当面对着这样的现状的时候,我的内心开始痛苦:我可以选择若无其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下去,反正都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熬一两年就会有各种优秀的荣誉、保研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但是,我也开始明白了,无论我将来的“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我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是一个人在与一个庞大的,堕落的,只关心物质利益和为自己捞好处的集团体系作对。
我如果想当上“总理”或者其他能够有决策权的位置,就必须跟他们一样混下去,否则早早就会被这个体制踢开。但我真的希望这样么?如果我把宝贵的时间都花在了一些根本不能起到实际作用的事情上,来收获一些所谓的荣誉和好处,我内心的困惑将怎么办?我之后的道路该怎样继续?难道这就是我的理想?
在经历了深入的思考后,任职半年我就毅然申请辞去这一职务。当时学院的老师很惊讶我的举动,在明确我执意要辞后,非常好心地建议我可以挂名不做事,这样在大四时候就可以获得保研的机会。我不愿意占这个便宜,告诉老师,既然要走就走个彻底,不需要挂名,我的内心不喜欢这样的方式。
于是,我很高兴地脱离了很多无聊的“学生工作”,回到了没有会议,没有那么多我看不懂活动的自由日子。自己读书、听讲座、听武大的“周末艺苑”,让自己的内心自由自在地成长。我努力去重新定位自己的理想,因为我发现从政似乎不适合自己。剩下来的选择还有两个,一个就是大家都很热衷的,也是很传统的“实业救国”之路,我可以去帮助我们国家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也帮助自己成为一个“经济英雄”,做“李百万” 另外一条就是冷板凳的“学术之路”:考研,攻博,成为一个学者。
我很敬佩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当年作为热血青年,做为一个台湾军官,由于反对蒋家王朝的政治腐败,他“叛逃”到大陆。他当然可以享受“义士”级的待遇,在我国的“党政军”系统里快速地升职。但是,他当时叛逃台湾,绝对不是为了谋取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心中的热血理想。我想他后来离开政治圈子,走上学者之路,是不是跟我一样,发现在中国“从政”不能解决“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只好去研究学问,去当学者。否则如果他叛逃的目的,仅仅是想当一个学者的话,当时的台湾条件更好,所以一定有他的难言之隐。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学界最好的学者之一,还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
到底那条路更有意义和价值呢?我努力去大量阅读,努力去思考,去发现各种线索和事实来帮助我决定,去解决我内心所有的困惑。
三、读懂“大学”,我发现“做学问”在大学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我真的能够专专心心去做一个学者吗?像林毅夫那样?在不断地阅读和思考中,我对于大学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个曾经安静和充满追求智慧风气的象牙塔越来越千奇百怪。商业中逐利的浮躁气息充斥着整个校园,学术与商业的挂钩和教师职称评定的畸形化,使得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老师不重视教学而忙于自己的项目,忙于发表论文。因为有了论文,有了项目,才会有职称和金钱,才会有房子、车子和各种名誉,这样的老师那里有时间去传业授道解惑呢?
但是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老师。因为“理想型”的老师注定要被现实“淘汰”。别的学校不了解,但是全国有名的易中天,在武大的时候却因为个性独特,不愿流俗而被排挤,出走厦门大学。后来是学生们敬仰的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学教授赵林也要离开武大,引起学生轰动。
后来据说校长看民意沸腾,才执意挽留赵林老师,勉强留了下来。但是根子上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我最近又听说专注学问的知名哲学教授邓晓芒要去华工。一个文科教授,却要离开以文科着名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宁愿去一所工科大学任职,武大到底怎么了?珞珈山还是个做学问的地方吗?四大名嘴的尚重生教授也说:当年与他一起留校任教的早期很多有才华的老师,都离开武汉大学了。而且很多离开了大学,离开了学界。难道在中国,学者之路也同“从政”之路一样,是一条不可行的“梦幻之路”?中国之大,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吗?我很不安地探讨自己从事“学问之路”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地发现:所谓的“名牌大学”里,真正的学问根本没有地位。
老师不关心学问和学习。在这样的大学里,缺乏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因为老师在大学里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被一群根本不懂教育的教育官员们“管理”着,迫于生存压力,为了职称,为了提级,为了饭碗等等,不得不向畸形的评定机制屈服。能够独立思考和具有独立人格的老师,可能根本就不见容于这个教育官僚体制。
连知名的教授如赵林,邓晓芒都不得不屈服于“体制”,连四大名嘴尚重生都不断地抱怨无法发挥所长,我一个小小的后生,真的能在“学问”的路上实现理想吗?很多博士生导师会派自己的研究生替代自己给本科生上课,自己忙项目,当老板,追逐金钱和权力地位,这与“官场”和“商场”又有什么不同呢?真正的不同,就是这里更虚伪,贴了一张“教育”的皮,所以更害人。
校长把老师当打工仔 谁也不关心学生
大学的领导不关心学问。他们不关心教师,仅仅是把教师当做打工仔。他们也不关心学生,不理会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很多管学生的“大学领导”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一副“官员”的样子。他们也不关心自己的毕业生到底受不受社会的欢迎,不关心学科的设计是不是符合教育和社会的要求。他们只关心“如何保住位置”,“如何捞取好处”,如何“买卖文凭”,如何与社会上的官员们“交易”。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武汉大学授予了很多官员“特聘教授”的头衔拉拢他们,还送出大量的“博士学位”给各级官员,仅仅因为他们是有实权的“官员”,学校愿意“证明”他们“很有学问”,让他们捞一笔“学问资本”。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大家都知道前几个月武汉大学的两个校领导被抓,其中一个还是享有“国家荣誉”的获奖“杰出领导”,这暴露了大学一系列问题的冰山一角,据说出事以后,很多有实权的“大学领导”们都惶惶不安,生怕有一天查到自己头上来。我相信这不是武汉大学一家的事情,可能其他大学更腐败。
可是,我关心的是:这说明了什么?这样的大学,难道真的有“大学精神”吗?真的是一个我要做学问的地方吗?
1.我缺钱么?我们的社会缺钱么?我的人生需要去做一件没人需要的事情吗?
现在我们的国家里,大家都在努力创造着物质的财富,每一个城市里可以看到很多忙忙碌碌的人,每个人都在辛苦的追逐着。特别是我在深圳工作,这个节奏很快的城市就是金钱驱动的城市。每一次,我坐公交车的时候,我都会留意下那些等车的和街上走过的人们,很多人的脸上都写着焦虑和疲惫。
大家都在追求金钱以为会带来幸福,可是为什么都这么不快乐?望着车外的人们,我就问我自己:会不会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跟他们一样? 我问自己追求的幸福是什么?是更多的物质财富,不是,我想幸福于我而言,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开心有价值的工作并能保障物质生活,一个和睦的家庭。并能把这个幸福的圈子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推广,那么我实业的梦想能够带给自己幸福和更多的人幸福么?
再看看我们的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已经诞生了很多的企业,华为、联想、等等,人们已经创造积累了很多的物质财富,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优越。而我们却越来越齐心协力地追求金钱,我们创造了很高的GDP,但同时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环境污染,大都市白领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每况日下,都市女性白领越来越多的人不能走进婚姻的殿堂,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都市人在物质富足的表象里精神匮乏,借以酒吧、网络游戏、聚餐等打发时间,青少年儿童以及高校大学生自杀比率升高,流行文化越来越庸俗甚至恶俗化,以及我在大学所碰到的种种困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怎样去解决?靠追求金钱可以么?
而这些问题却很实在地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我们这个社会的整体幸福。但这一切,靠钱都不能解决,是要靠文化,靠智慧。如果金钱可以解决,那我们可以用钱买来生理和心理健康,可以买来家庭的幸福和谐,可以买来优秀的文化,我当然应该多赚钱。可惜这一切都买不来。
2. 为什么说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
靠文化,靠智慧,人才能够得到幸福,国家才会真正强大。为什么一定要去做教育?答案是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素质,而我们目前的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说?看看教育和社会的现状以及我们传统文化的断层现象我们就可以明白。
我们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教育都在教学生不断地考试,关注考分,然而,做了那么多的试卷,考了那么多的试,拿了学士、硕士、博士文凭就能解决人生和幸福的问题吗?看一看现在的大学生面貌,有多少人不过是在混一张文凭而已,还自欺欺人地以为:这张文凭会给自己带来一份不错的工作和钱途,可能么?那么多经过高考的学生,走进大学为什么就失去了青年人本来应该有的朝气和活力?为什么他们沉迷网络游戏、在无聊中打发着自己最宝贵的年华?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找不到工作呆在家里成为“啃老一族?”还有工作之后很多成为“月光一族”?
我们最终都要走上社会,我们最终都要独立地去面对生活和生存,我们最终都要为人父母,我们最终都要赡养自己的父母,真正关乎我们人生幸福的问题,诸如怎样去强身健体,怎样去规划人生方向,怎样去处理婚姻问题,怎样去教育孩子,我们的教育有去关注或者启发我们去思考这些问题吗?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学校里培养一群考试的机器,然后出来成为一个工作的机器?老了成为一个等死的废物吗?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此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
问一问亲爱的朋友们,在中国目前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校园里,有这样的教育么?没有,中国太缺乏真正的教育、缺乏真正的大学了!同时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做的,宋朝一代大儒张载曾如此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此以后,这句话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而现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多少这样的学者?我们的大学里有多少这样的教授和博导?我们可以看到为各种利益集团说话的所谓“专家”,可以看到为了金钱奔波在官场和商场的教授和博导。
现在我们的社会很多人都在一味地追求金钱作为人生最高目标,从让我们痛恨的房地产商到现在的医院,从老师到卖奶粉的,很多人都忘了自己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一味地拜金。缺乏文化和责任的富人们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越来越高的交易成本和越来越多的危害。我们可曾知道美国的清洁工人的工资可以达到年薪五六万,但是他们的房子只需要三十万左右的美金?而我们国内的老百姓却需要耗费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积蓄去买一套房子,就因为一些人昧着良心攫取高额利润,而让多少大学生一毕业就要面临这个严峻的人生大事,房子真的值那么多钱么?孟子曾经告诉过我们:上下交征利,国危矣。三鹿奶粉、各地不断的儿童血铅案例已经用血的事实不断地印证着这句话,而我们的社会还需要多少这样的例子来唤醒大家:如果仅为了钱而忘记了道德,昧了良知,我们的社会将走向何方?
在这么一个逐利的社会里,究竟还有多少中国人会静下心来学习和传承我们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老子》、《论语》、《大学》、《金刚经》、《资治通鉴》等等,这些经典的遗产我们继承了么?我们该怎样把这些东西交给我们的下一代,如果不能交给,如果不能完成五千年里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们何以有颜面自称为中国人?
曾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国家破亡而文化存在的民族,一定可以恢复国家(比如以色列),但一个文化破亡了的民族,无一例外地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比如古巴比伦等。而正是由于这些精髓的传统文化丢失,我们的社会才变得越来越千奇百怪。
学校缺乏真正的教育导致了社会上很多人盲目逐利、精神空虚、各种社会问题曾出不穷,传统文化精髓遗失,后面两者又反过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如此的恶性循环回把我们带向哪里?我们的后代将会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
究竟是这个社会在疯狂地走向一个危险的境地,还是我是一个疯子在危言耸听?
3.为中华之崛起做教育
考虑到如此的地步,我对于自己做实业的想法又发生了深深的怀疑,我对于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深深地担忧。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写下《少年中国说》,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更加严重。只有从教育上去入手,培养优秀和有良知的公民及社会领袖,我们才有希望去改变我们社会中丑恶的一面,才能传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子孙后代才会健康、幸福地生存在这块土地上,才能自豪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因此我决定走进大山,去一个小小的私立学校做一名普通老师,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习武修身,传播智慧。为我热爱的这个国家,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自己,去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因为唯有文化方能立国,唯有真正的教育才能树人!唯有智慧方能让一个人拥有真正的幸福,让一个社会真正的和谐,让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
注:没有想到文章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在此说明下——由于体制内教育的失败,我不可能加入任何一所官办的应试学校来实现自己做真正教育的理想,而选择了在大山里的这所私立精英学堂(别误会,不是农村支教,那样我再努力也只是为体制培养几个低级打工仔),不提学堂名字的原因,是因为避免有人说我是商业炒作(毕竟是私立的),玷污了这个神圣的教育理想。
同时,这所学堂目前因为超前的教育理念,虽然规模不大,但影响力已波及全国,她必将成为中国未来先进教育的一个范例,因此我也不想借名生辉,借学堂出名。我更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自己踏实的努力来让学堂因我而更荣耀而非相反。希望大家理解。
另外,我开始新的工作才两个月。在这里,我第一次尝到了“挫折”的感觉,相对于我一贯的“顺风顺水”,我在这里明显感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和思想的浅薄。相比一起工作的,跟我同年毕业的同事和朋友,我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差异,我需要有更多的努力来提高和完善自己。但是,这反而让我更加高兴,更加认定了自己选择的正确:这是一个可以让我不断提高的地方,这是一个可以让我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教育强国之梦----去不断提高自己和需要我帮助提高的人。
写这篇文章目的有两个:
1. 能够唤醒大学里沉睡的一部分人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自助者天助之。
2. 引起更多的人对于教育的关注和反思,因为这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我们不能因为老师、大学和社会对我们不负责任就放任自流,相反正因为学校和社会没有为我们负责,我们更要加倍地为自己负责,更要认真地思考和选择自己人生。如若能达到此两者,足矣,谢谢各位。 这是一篇值得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反思的文章。希望园地的有识之士各抒己见。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和现在的一名小学生的家长,个人看法如下,欢迎讨论和指教。
1、诚如作者和hpudqx兄所说,这是一篇值得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反思的文章。
2、作者的经历丰富,做法值得钦佩(几次辞职,几次重新选择),该文章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也会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3、教育,就不得不涉及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面的参与和配合。
首先是社会这个大环境,当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大家争着向“好”学校拥挤的情况,好在,
国家的教育改革,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
提到社会大环境,也就必须提到工作机会,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择校,选择专业,选择学习方式……
大环境不能改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向作者那样,尽自己的力量,去推动改革。
回到作者提到的哪些情况,我相信,每个学校都会有一批“懵懂”状态的同学,没有珍惜好自己的时间和
机会,没有珍惜好父母的劳动和付出,没有珍惜好老师的付出;但是,这并不是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做,至少
我们周围的学生们不全是这样。
这些学生的表现,需要反推到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家长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的作用够不够?
我们在同情家长下跪的同时,也应该提醒家长们,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这是很重要的,是对孩子一辈子
都有影响的。
4、只要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作者能力强,眼界高,这是一种综合素质好的表现,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
对于其他人,由于在社会立足的方式不是足够多,足够好,因而大家更要去上大学,开拓自己的视野,增强
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是无可非议的。我们也祝福这些学生们。
5、让我们也尽自己的一点力,为了我们孩子们将来的学习环境,为了国家将来的竞争实力,做好自己孩子的教育,
有可能的话,给身边的人提供一些帮助。
黑丝带都飞起来了,国家始终都是在进步的。 hpudqx兄推薦,額認真看了。
最近呢,亂看亂說,四處湊熱鬧哈。
感覺呢,熱情可敬,但也因熱情太多,真可稱作反思的似乎不多……
自古而今,“文憑”等等都並非才能的充要條件,而“大學”本身似也並無一個不變的本質。換言之,“精英學歷社會”是否“虛偽可笑”其實是個偽命題。決定要素不是某社會,是你,是我,是叫做自己的身份。
不敢認可作者所說“一纸毫无真实内容和分量文凭的游戏”,額也不敢說自己去哪裡就是在“为我热爱的中国,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呵呵
缺不缺文化與教育,話題太大,意氣也太多。不是說不得,而是難說清。於是做好自己手頭事就好。
隨著作者思路走哈。
大學該啥樣子呢?不好說。
但作者說“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
教論文寫作時候,額曾經跟孩子們說,此類全稱判斷,絕不可出現在理性分析文字中。
而作為情緒,說迷失好似還有點輕呢。
對好多老師不屑,這個……學生有混子,老師也有,不稀奇。
為天地立心誠然可貴,但反面說,大家都不為稻粱謀了,另一場文化革命就不遠了吧。世間大惡多以善為旗號,以謀他人之幸福為的,幾個可信?
言辭可以激憤,但謀事,激憤更多是負面力量吧。
什麽是真正的教育……
這個有好多答案,不同背景下,這些答案有不同的恰切性。
選擇到大山的私立精英學堂,可以。但額很不厚道的說,如果作者是因為”不可能加入“官辦而去大山,如何還叫做選擇?
總之,額尊重神聖的教育理想,但額在世俗,只做世俗的……呵呵 引用第3楼lamses于2011-01-13 15:15发表的 :
hpudqx兄推薦,額認真看了。
最近呢,亂看亂說,四處湊熱鬧哈。
感覺呢,熱情可敬,但也因熱情太多,真可稱作反思的似乎不多……
.......
看问题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我转载此文是想请大家讨论此文揭示出的高校教育中的问题,而不是文章作者的某些做法或出发点是否正确。至于文章中诸如“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这样的偏颇之词,lamses兄尽可以在您的论文写作课上引为反例,但在此就不必讨论了。 引用第4楼hpudqx于2011-01-13 15:34发表的 :
看问题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我转载此文是想请大家讨论此文揭示出的高校教育中的问题,而不是文章作者的某些做法或出发点是否正确。至于文章中诸如“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这样的偏颇之词,lamses兄尽可以在您的论文写作课上引为反例,但在此就不必讨论了。
額是歪樓帝,八要在意哈,呵呵 我来讲点看法
第一文章作者个性不适合研究和长期从事一项活动,可以肯定他的所谓教师日子不会超过五年就会再生出感慨改换跑道。
第二文章作者喜欢追求新奇的刺激,不喜欢固守成规,就是说适合自己不断的创业开拓,但守肯定守不住,而且他也知道所以就是不断的转换。
第三文章作者心态还是处于孩子状态,他用不断的离经叛道和脱离来换取大家的惊奇和肯定,但是要长期坚持做事,他基本不可能,因为他还想让大家来像在学校一样肯定他所作所为
第四这个作者有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看别人的状态,但是对于自己的目标,基本没有概念,总是不断喜欢从源头来回溯问题的原因,但是要他解决现实的问题,估计多半他会离开而且有特别漂亮的理由
坦率讲我不觉得这位码这些字数有什么作用,因为社会的趋势已经很厚重的情况下,试图拿一己之力来对抗整个社会气氛基本就是堂吉歌德挑战风车一样效果。
我们的教育目前确实问题很多,而且大多数孩子在校的时间确实浪费了不少,但是想想我们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给孩子灌输的东西远超美国及西方国家很多,那么在大学时候确实不用太费力去搞其他国家孩子入大学后才玩命学我们高中就已经玩烂的东西了,这休息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再说了所谓心理指引,这个是给心理弱者和竞争失败者做辅助用的,需要丰富的心理知识和阅历,另外就是自己有一定成绩来做更合适,本文作者毕业做了不到两年就撤的这种经历,就一个公司来讲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完全深入了解一个公司程度,而且也没有什么真实业绩支持情况下确实有点权威成色不足。
另外大学了,培养的是自己自立自学能力,这时候还把一大堆抱怨给自己大学老师,这样的人要么就是一个高中生心态,要么就是没有在专业玩转给自己找台阶,要么就是根本没有自己方向而且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迷路者。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全球五百强而且是某行业的第一公司)说过,我没法以我的学校自豪,但是将来总有一天我的学校以我自豪,目前他是这个学校唯一一个在这个公司的管理干部。 古人说的好,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现在的孩子都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独子风潮产生的孩子,多数被父母呵护太多,心态极其脆弱,而且依赖思想极其严重,用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就是根本扛不住事情,在家久了父母什么都罩着,到了大学,什么都要自己去争取自己去弄,很多就不适应了,就自我放逐了
那么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候,不是积极想办法弥补或者去曲折解决问题,通篇文字里面看到的是对老师的抱怨,对校长的抱怨,对教育制度的抱怨,对社会的抱怨,他的解决办法就是用一种近乎职业生涯自杀的办法放逐自己去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这些问题怎么办,只能通过时间来解决,孩子父母呵护之下孩子没有接触的社会真实要孩子自己去花时间了解学习,自己磕磕绊绊付出血泪代价之后慢慢心态厚重慢慢成熟,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青春期会延长,到社会上补上小时候缺失的----团体协作/面对困境自己解决的这些功课,这是必须要经历的痛苦,别啥都要往学校老师身上靠,啥问题都要往大学老师身上联系。
自己缺钙最后还靠自己补钙,这是我对本文作者的建议 引用第7楼henry2000888于2011-01-13 17:32发表的 :
自己缺钙最后还靠自己补钙.......
henry兄认为大学主要靠自己,这绝对是正确的。
那么兄认为大学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呢? 引用第8楼hpudqx于2011-01-13 17:38发表的 :
henry兄认为大学主要靠自己,这绝对是正确的。
那么兄认为大学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呢?
一线大学教授的责任就是把如何自学如何自力更生的方法途径给孩子指明就行了,其他的就是要靠孩子自己和孩子家长的觉悟了,不能把中国教育的什么问题都推给一线教师教授
再说现在各地大学条件比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如何,
现在还有互联网全球最先进的教材多媒体教程都在网上看得到,
网上书店也是非常发达,
但是(以我有限的看中华网新华网教育新闻的这些年印象看到的)这样条件下我们的相当部分学生目前发展最多的似乎是如何抄袭论文,如何搞到考试题再找人做答案,如何作弊等等,如果这些东西也一股脑也算一线教师的问题的话,我真的不知这些学生有何脸面去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都推给自己的小学中学大学老师,再说人家一线教师拿工资按照大纲教学,没有义务为这些本来就是扩招垃圾的学生的人生负责,路在自己脚下,图书馆也开放给所有学生,互联网上网络书店网络现场教学视频也大把,没有人刻意去限制这些学生这样那样的求知途径,学不会了就不要再找一线教师麻烦了,拜托了
顺便说个真事,我前几天出差,会议上遇到一个大学老师(某重点师范大学自动化的老师),他说自己现在监考时根本就不敢管这些作弊学生了,原因是前几年他们学校一个老师恪尽职守在某理工科重点课期末考试时候抓了一个作弊生,该生被抓后目光呆滞嘴里念念有词,然后准备跳楼,幸好被这个老师一把手抓住,该生家长和该生大闹教导处说自己孩子一直很乖这次打击让孩子无法接受,学校必须给一个完善的解决该生学位问题的方案(这个学校规定这个理工重点课没过就没有学位),最后学校妥协了,说该生可以毕业时候考研究生,考上了就给学位。 我明白兄的意思了。教师把书教好就足够了,“育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去领悟。 引用第10楼hpudqx于2011-01-13 19:36发表的 :
我明白兄的意思了。教师把书教好就足够了,“育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去领悟。
看了这篇文章,我只看到这个作者的一种宣泄情绪
像做个项目实施,项目管理者要关注项目利益相关者,要看项目实施目标,要随时调整资源配合项目,育人这个大问题大项目谁是主要责任者相关利益人呢?显然就是孩子家长和孩子啊,看了本文作者的这些话,明显感觉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问题,一股脑的把诸多问题都归结到中国教育这个大画面上面,一个劲的给大家上眼药说很多问题都是教材教师的问题,这是什么精神啊
如果看问题都是转载文章作者这位这样,只能无语了 看来在教师责任这个问题上,我和兄的观点偏差太大。
我没什么可说的了。 我接着批本文作者的一个问题
他文章里面口口声声说看不上教授水平不上研究生了
我就特别纳闷,孔子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个小本连研究生都没上,就大言不惭的说什么看透了中国教育不上了,可笑不
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完全不同,老师就是再差,你研究生平台上资源比本科平台资源如何,真的能坐下来搞研究,本校看不上可以看北大清华或者直接考国外的名校啊
再说任何一个教授能带研究生都有可取之处,如果方法得当,教授的各种资源能能为我所用。
讲个我经历的事情吧
原先我在公司里面因为一次晚加班给我们公司看门的师傅一瓶康师傅绿茶,这个看门的师傅之后给我讲了公司很多故事:
公司几个领导平时做什么车,哪位开车师傅是领导办大事时候开车的
我们的总经理平时都是坐车出门,但是他高兴的时候从车库推出自己存的自行车,自己骑车出去狂飙
这位看门的师傅告诉我了很多公司的事情,我从此知道公司领导什么时候算是高兴,什么时候有大事,什么时候领导会查岗,公司里面办事的基本规则和应急办法(他管钥匙)。
一个看门的师傅都能有这么多的经历和故事,我们生活里面有心的话,就算再烂的导师也能从中学习很多知识和自立的本领,因为生活就是一个课堂,可惜从转载的文章作者这边我看不到他的领悟,只看到了一堆对教授的抱怨 再分析一些情况
扩招前能上武汉大学的都是什么程度的孩子,至少也是百个高考生选拔出一个吧,那样算是考试精英去武大这样的全国重点了
扩招后能上武大的孩子那路子就多了,各种加分的特长的,各种政策照顾的,加上各地高校本地化政策,现在武大的学生相比起来学习能力来说千姿百态,水准也是远远不及扩招前的平均状态了
为了高考扩招,减少账面的待业人口数字,各地把多少本来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也不喜欢高校的孩子都一股脑送进各种高校了,这样学校里面各种奇异现象也就多的不足奇
再说了,高校扩招,高等教育收费,不包分配,这些措施一个个都来了
很多家长是看了广告相信高校的疗效的,但是广告和现实其实差距蛮大的,学生也是这样,以为上了高校就能解决人生一切问题,这样拔高宣传的结果就是幻灭,后果可想而知
再说了,现在生产实际里面很多设备的投资巨大,操作十分麻烦,但是高校没有这么多钱来购置,但是为了热门分配又上了这些专业的课程,这个能赖到一线教师的授课上面去吗,一线教师能决定这些事情吗。再说了就算差距,迎着困难上去自己解决问题有什么不好,何必躺着赖着说自己老师没有教好,对这样的学生来说老师真是人生一杆枪,啥时候都拿来说事啊
还有俺们上学时候老人常念叨的事情就是:师傅拎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人生没有什么都给这些孩子准备好的好事情,除非你爹赛李刚啊 引用第14楼henry2000888于2011-01-13 22:10发表的 :
再分析一些情况
扩招前能上武汉大学的都是什么程度的孩子,至少也是百个高考生选拔出一个吧,那样算是考试精英去武大这样的全国重点了
扩招后能上武大的孩子那路子就多了,各种加分的特长的,各种政策照顾的,加上各地高校本地化政策,现在武大的学生相比起来学习能力来说千姿百态,水准也是远远不及扩招前的平均状态了
.......
~~~我的个朋友曾经开玩笑地和我说“学生是另外一种动物”,国外叫大一学生freshman,呵呵~~~~还不能说成熟。 至此,我只能用震惊来形容我的感受。
教育出了问题,肯定是多方面的责任。但作为高校教师不从自身反省,反而一味指责学生的过错,实在与“育人”相去甚远。
学生固然是不成熟的,很多想法和做法有不切实际之处。这正是我们这些为人师者需要去指导、引导的地方,而不是袖手旁观,等着他们碰壁后自己去“领悟”。 引用第16楼hpudqx于2011-01-13 22:35发表的 :
至此,我只能用震惊来形容我的感受。
教育出了问题,肯定是多方面的责任。但作为高校教师不从自身反省,反而一味指责学生的过错,实在与“育人”相去甚远。
学生固然是不成熟的,很多想法和做法有不切实际之处。这正是我们这些为人师者需要去指导、引导的地方,而不是袖手旁观,等着他们碰壁后自己去“领悟”。
呵呵,我想作为过渡到社会生活的高等教育生活一定要让孩子清楚社会现实,而不是在所谓虚幻的所谓象牙塔里面自欺欺人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就是很残酷的,不要指望像美国大片一样危机时刻超人来帮你搞定一切
我们很多孩子在高校里面没有压力的,家长的种种做法其实延缓了孩子真正接触竞争的时间
我上个月去实施一个项目:
我这边要培训的两个操作手和指导出一个项目操盘手,只有两个学生:
一个刚刚毕业软件专业,显然刚刚毕业感觉良好,男孩手指纤细白白嫩嫩
一个学历低拖家带口父母在内蒙,经历过沧桑
两个人年龄相仿
但是几天下来,学历低的问寒问暖,主动制造各种机会和工程师联系,利用各种公司资源帮助我们,但是他提出来我们一定要教教他怎么操作,这个设备使用是将来他增值的关键点,我们当然倾囊相授,给予各种操作指导
刚毕业的秀气害羞,同时特别自恋,觉得自己正宗软件毕业,刚刚下班就走,从来不在现场帮忙,但是对我们比较客气,我们也是照章办事,但是他有个小习惯,呆一会就发困要睡觉
培训结束时候,大家都会了操作,但是学历低的家庭压力大的学到更多和我们成了哥们,我们知道了他没有更高的学历(高中学历)但是操作经验和技能一流,知道了他为了内蒙父母远离家乡去漂泊(去年刚刚给父母买房),我们毫不犹豫的给了他更多资料,而且跟他们公司领导推荐他作为这个项目执行者和跟我们技术接口的负责人
我这里不是指责谁的问题,而且说生活就是这样,总有胜出的总有落后的,但是扛得住压力的往往都是那些经历过惨痛低潮而且自立的人,这些跟学历无关,跟学校无关,跟老师也无关,全部是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行动
自助者天助,我相信孩子的路不在什么教师反思,更多的根子在于孩子所处保护环境在于孩子的父母,更跟什么高校跟什么教师没有多大关系 引用第16楼hpudqx于2011-01-13 22:35发表的 :
至此,我只能用震惊来形容我的感受。
教育出了问题,肯定是多方面的责任。但作为高校教师不从自身反省,反而一味指责学生的过错,实在与“育人”相去甚远。
学生固然是不成熟的,很多想法和做法有不切实际之处。这正是我们这些为人师者需要去指导、引导的地方,而不是袖手旁观,等着他们碰壁后自己去“领悟”。
如果教师们也缺乏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精神财富呢? 当教育成为所谓的人才生产线,急功近利而失去心灵之术?
我想首先是武汉大学应该反省,如果在我们学校,是我的学生我会负责的,但是“鞭长莫及” 。 引用第18楼golden21c于2011-01-13 23:14发表的 :
如果教师们也缺乏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精神财富呢? 当教育成为所谓的人才生产线,急功近利而失去心灵之术?
我想首先是武汉大学应该反省,如果在我们学校,是我的学生我会负责的,但是“鞭长莫及” 。
我觉得教师缺乏人生丰富经历也没有关系,即使为人才生产线配套也没有关系,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基本上单个人只要有基本沟通交流的技巧,他一定能从其他地方找到路径指引,这点不是太难。
武汉大学也好,其他大学也好,只是一个基本交流平台,怎么用怎么发挥自己优势,怎么做个人SWOT分析并且有效行动,根子在这个孩子和他的父母教育这边,真的和老师关系不大
我们这个世纪如果说有什么教育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指导教育:
孩子在社会上生长,最开始要有个打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冲突教训挫折,而我见到多数的父母从老三届开始算起,都有个本能的反应就是说绝对要尽力保护孩子不让他接触这个社会的真实一面,努力呵护的结果就是孩子变成宅男宅女这个类型的,对外界刺激缺少迎战的勇气,这样父母就包办了孩子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到了大学阶段,父母不能陪护了,相当部分孩子就处于一种散养状态,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对于外界一切又本能的恐惧和抵抗,于是在学校出现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毫不足奇
父母的呵护下,互联网不仅没有成为个人知识储备和技能增长的利器,反而成为相当部分孩子的避风港,孩子在学校没有家长监督情况下面出现问题很正常了,因为本来他父母就没有教育好
本文作者有个极其明显的毛病不知大家注意没有:
就是那种随处可见的攀比从众的心态,做什么事情,他一定要比一比,看看周围大家怎么干,如果大家都不干,他也发发牢骚自己也没有坚持了,这其实就他从小受到的不完善教育导致的一种行为模式的盲区,一定要随大流,一定要看看别人干了自己再照葫芦画瓢,比如他号称要做老师,也是别人搭好平台他来跟着做,而且还没有做到比较职业,我判断这个山区教师岗位他一定会离开而且会有相当漂亮的理由来解释他为啥干不了了
我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即使在人生最灰暗的时刻,主导你的仍然不是外在的什么老师好不好的这些硬件,主导你的依然是你内心的方向感和目标,如果一个人不断的放弃学校给机会公司给机会还要大言不惭的指责他毕业学校的老师,我觉得他根本不配来谈什么教育问题
学校也好老师也好,都只是你生命里面一个驿站的点滴回忆,如果一个人充分利用环境利用好了条件,他不会对自己曾经的老师有那么多的抱怨,因为大家萍水相逢道路不同,至少在一个平台上共同做了一些事情,学到了也好没有学到也好,老师确实没有义务给这些不知利用条件的孩子的人生承担更多责任了。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