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yuan 发表于 2011-1-4 23:00:17

《屈原列传》的叙事节奏分析(原创首发)

《屈原列传》的叙事节奏分析

《屈原列传》中关于屈原生平史实的记载确乎是少得可怜而且模糊不清;(关于这点,冈村繁在《楚辞与屈原——论屈原形象与作者的区别》一文中有详细论述。《冈村繁全集》第一卷页55-5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也不能不承认,传记中塑造的屈原形象只能被称之为扁平人物;而且,在屈原生平的叙述中,作为主要人物的屈原又往往并非主要的被聚焦对象。可另一方面,如我们所熟知,《屈原列传》又是极其成功地塑造了光辉而伟大的屈原形象。历来的研究者通常将之归因于史公的“发愤著书,辞多寄托”,(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页304,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持这种观点者如李晚芳《读史管见》:“司马迁作《屈原传》,是自抒其一肚皮愤懑牢骚之气,满纸俱是怨辞。”陶必铨《萸江古文存》:“《屈贾传》顿挫悲壮,读之如见其人,《史记》合传中之最佳者也。虽然,史公亦借以自写牢骚耳。”参见杨燕起等编《历代名家评〈史记〉》页615、61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这一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屈原列传》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是否仅限于此呢?仅此说法又如何解释我们前面所提出的三点困惑呢?况且史公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巧妙地将自身之愤懑牢骚之气与屈原之生平、形象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呢?W•C•布斯在分析《十日谈》的一些故事时指出,在这些故事中,人物是平面的,没有揭示出任何深度;叙述者的角度在人物中变换而完全无视当今普遍盛赞的那种技巧的集中或一致。但是,在这种效果的单一之下,潜藏着一种绝妙而复杂的技巧。(W•C•布斯《小说修辞学》页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那么同样,在《屈原列传》之中,无疑也潜藏着一种绝妙而复杂的技巧。而这,显然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emppp 发表于 2011-1-5 09:37:09

俺占了个沙发,听课,幸福!

陶梦 发表于 2011-1-5 09:54:56

拜读,受教。
强烈期盼袁总谈谈研究经验,授人以渔。

hzyuan 发表于 2011-1-5 22:52:15

老陶你别臊我了,园子里藏龙卧虎的,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陶梦 发表于 2011-1-8 00:09:24

引用第3楼hzyuan于2011-01-05 22:52发表的 :
老陶你别臊我了,园子里藏龙卧虎的,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虽是谦逊,实则不然,如若不写,却也失去了向园地诸公请益切磋的好机会。
所以,还是从了吧。

hzyuan 发表于 2011-1-8 14:17:23

这个老陶,真是追着不放啊。其实真没什么,我写东西很随性,没什么通盘考虑,或某种计划之类的。只是因为那阵子看了些叙事学的著作,就想找个试验品操作下,刚好在上楚辞研究的课,就拿这篇来练手了。
其中的序列分析是借鉴了塔法勒诺斯的理论,人物语义轴的观念则来自米克•巴尔。整体上来说,我个人受到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影响较大,应该也有他的痕迹在里头。
模糊的时间指示词所造成迅疾的节奏感,更有利于我们将与此相关的前后事件视为有着直接的因果关联。这个观点的提出,则是受到一次课堂实践的启发。在讲到《春秋》和《左传》的区别,即事件和故事的不同,直接用了罗钢《叙事学导论》中的例子,昨天,王后死了。今天,国王死了。结果学生很自然地就赋予这两个事件以因果关联,由此而引起了我的注意。
对《渔父》的分析,则是来自于实习指导过程。一个学生报告说,高中语文课本中《渔父》一篇后有个问题设计,让学生选择走屈原的道路还是渔父的道路。按通常的想法,学生应该选择屈原。可事实上,课堂中大量学生选择的是渔父。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就做了一些考察,其中的一部分,后现代语境中的屈原,给一个学生做了毕业论文选题。还有一部分,即文本考察,就放入这篇文章了。另外还放到一篇人称代词分析的札记里,那篇具体题目我也忘了,就发在教学相长版块了,应该还能找得到。
总的来说,我更喜欢对文本做细读式分析,对宏观的论述兴趣不大。在文学版上发的唐律札记,词论札记,层深和虚词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

fenglong88 发表于 2011-1-9 08:38:05

引用第5楼hzyuan于2011-01-08 14:17发表的 :

其中的序列分析是借鉴了塔法勒诺斯的理论,人物语义轴的观念则来自米克•巴尔。整体上来说,我个人受到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影响较大,应该也有他的痕迹在里头。


谢谢陶兄的追问才有机会跟袁兄学习叙事学的知识。

hjqz1 发表于 2011-2-4 21:04:17

屈原列传的叙事学分析,打破了过去旧的僵硬的评论模式。因为我对叙事学理论不了解,而且兄也分析的很到位了,我们就不从这卖弄入手。
我只想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楚怀王为什么对屈原会如此残忍呢?一个人才在君王面前是珍贵的,特别是怀王自己也像壮大楚国,在这么一个求贤若渴的时期,怀王为什么会疏远甚至放逐呢?我想除了屈原在《离骚》中的自我剖析(即自己的耿直)的原因外,还有楚国的那些宵小所组成的小集团,外来颠覆势力的前锋张仪这种种原因外,更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怀王身上,所以屈原的这出美政悲剧的诞生主要是坏在怀王这一锅大汤上。
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怀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兄发现了一个字在史记中经常出现在怀王身上:“怒”。怀王易怒。一怒在上官大夫诬陷屈原后,王怒而疏屈原。二怒:在领地问题上,秦国不割地给楚国,王又怒然后贸贸然地向秦发动战争。三怒在秦国借联姻骗怀王进入秦境,以王为威胁要求楚国割地,王再怒,最后死在异乡。一怒说明怀王失之以明,二怒说明他没有认清敌友关系,同时也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动武。三怒说明他一生中两次踏进了同一条河里,对秦国意欲吞并楚国的虎狼本性没有认清。
为什么我要对怀王做这样的分析呢?这跟他对屈原的亲疏关系的产生有关。我们看起先楚怀王还是非常信任屈原的,后来楚怀王的态度发生变化,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有人进谗言吗?我们来看看司马迁对屈原的描述:“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有治国之才,能出色地完成外交任务。更关键的一条是他有着跟楚王一样高贵的血统。楚怀王对屈原当然是又敬又怕。自己一鲁莽,二贪财,三无能,他自己都知道,这样一比较,自己岂有不怕王位难保之理?所以应该说他一直在等待时机,而这个机会终于等到了,寻了屈原个不是,褫夺他的官职(左徒,大官),更重要的是褫夺他在楚国百姓中的威望。
屈原这条改革之路,一会损害到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等国内大臣的利益,二会严重影响秦国的吞并他国的狼子野心,更重要的是屈原改革如果成功了,那么怀王的君王之位就会一落千丈,甚至会影响到楚王的王位,所以屈原的美政道路在楚国会得到百姓的支持,但是绝不会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用句流行的话说:不怕遇到像狐狸一样狡猾的敌人,只怕遇到像猪一样蠢且像狼一样狠的君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屈原列传》的叙事节奏分析(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