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不孝有哪三
前些日子看电视剧,里面有句台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想起了另两不孝,这一查又发现了些有意思有出入的释义,我虽不是个读书人,但是一看百度知道的解释就知道不对,咱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学会说“不知道”“不懂”。《孟子·离娄上》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十三经注疏》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不 孝有三是哪三注疏中给予了揣度,我想说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是哪三人呢?这是不是个虚词到还在其次,更关键的是很多人受到注疏的曲解,把原文理解为 “不孝有三种表现,没有后代是最重大的。舜娶妻时没有告知父母,就是因为还没有后代。”真怀疑是不是日本人给出的解释。。。
其实读读《集 注》的原文“为无之为,去声,舜告焉则不得娶,而终于无后矣。告者礼也。不告者权也。犹告,言与告同也。盖权而得中,则不离于正矣。范氏曰:盖权出于不得 已者也,若父非瞽瞍,子非大舜,而欲不告而娶,则天下之罪人也”就明白了,《孟子·离娄上》的原文重心是在用最不孝的“无后”来描述对犹告的诠释,说明从权、权变的义理。
舜不告而娶,是违反礼数的,是不孝的,但是为什么“犹告”呢?是因为为了有后。防止无后是孝,不告是为了有后,所以不孝犹孝也。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尧及舜母关于对儿媳妇态度的传说,不敢说这是正解,只不过更符合正常的传统的思维罢了。仅供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