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梦 发表于 2010-8-9 08:29:23

学术研究与知识普及的完美结合

学术研究与知识普及的完美结合
——评莫砺锋教授的《漫话东坡》


学术研究与知识普及原本是人文学者的分内之事,不知从何时起,却分化成两个阵营。做学术研究的人从事普及工作竟被视为不务正业;而经常从事普及工作的学者,其治学能力往往受到怀疑,成为取笑或攻击的把柄。学术研究与知识普及的脱节,其结果就是“学术著作”与“通俗读物”的脱节,这是学术界分化所带来的最大恶果。目前,人文领域的学术研究颇有在学术圈子里自我封闭的倾向,很少有优秀的学者积极参与普及工作。除了学术界自身的原因,高等学校与教育管理机构对于“学术成果”的数量化管理更加剧了这种倾向。从这个角度看,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的《漫话东坡》(凤凰出版社2008年5月版),虽然如其所述是“向东坡献上一瓣心香”,也即借此书向东坡表达热爱之情,但他在如何处理“学术著作”与“通俗读物”的关系上,也做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

《漫话东坡》是一部通俗读物,作者以叙述的方式娓娓道来,介绍他所热爱的苏轼的生平遭际和喜怒哀乐。与相关学术专著甚至是同类普及读物有所不同,这本书除了记述东坡的政治、文学业绩,还津津有味地介绍了他的家庭生活、平民朋友和生活爱好等内容。在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最接近历史真实的东坡,他不仅是朝中大臣、地方长官、文人学士,也是深情绵缈的丈夫、慈祥可亲的父亲、诚恳坦率的朋友、好饮而易醉的酒徒、喜爱纸笔的书法家、披簑戴笠的逐客、至死不肯皈依佛门的世俗之人……在作者的指引下,我们可以从东坡的文学作品和书画创作中汲取滋润心灵的源泉,从他的生活道路和人生态度中获得铸造健全人格的力量,也可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的至刚至强!

说《漫话东坡》中展现的东坡形象最接近历史真实,是因为作者莫砺锋教授“不愿有丝毫‘戏说’的倾向”而力图“言必有据”。这就使得本书在力求通俗易懂的同时,也积极追求学术的严谨、深刻。首先,在内容方面,本书广泛参考了学术界已有的著作,诸如林语堂《苏东坡传》、曾枣庄《苏轼评传》、李一冰《苏东坡新传》、王水照《苏轼传》、《苏轼评传》、孔凡礼《苏轼年谱》等,同时也把作者本人学术研究的成果加以转化。仅以第十一章“东坡与文艺”为例,第四节写苏轼诗歌的“奇趣”,就是从《论苏诗的“奇趣”》、《苏诗札记·用典》等论文(见《唐宋诗歌论集》)转化而来;第五节写苏轼的“以诗为词”,则吸收了作者的论文《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中的成果,只不过更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莫教授对前人成果的参考并非简单的引证,而是寻根究柢,辨明是非。《漫话东坡》中对古人笔记和现代论著中的疏漏、错误多有订补。为了不影响叙述的流畅,此类考订大多被写进注释。比如《楔子一》的注释指出,《孔氏谈苑》描写东坡在太湖中意欲自尽的当晚“月色如昼”不合事实(第2页);第一章《东坡的家庭》的注释指出,孔凡礼《苏轼年谱》对东坡自述贬谪海南时“过子不眷妇子,从余此来”的解读有误(第13页);第三章《东坡的弟子》的注释为孔谱补充材料(第48页);同章另有注释质疑《宋史·李廌传》(第55页);第七章《乌台诗案》的注释质疑并驳诘元好问《东坡乐府集选引》中的引言(第117页);第九章《东坡在惠州、儋州》的注释指出王水照《苏轼传》对苏轼“父既可施之子,子独不可施之父乎”一语的误读(第171页);第十章《东坡与人生》的注释对林语堂《苏东坡传》中误认“磨蝎座”作“天蝎座”的疏失(第195页);第十一章《东坡与文艺》的注释中对王文诰释诗过于穿凿的批评(第210页);第十二章《永远的东坡》的注释中对曾枣庄《三苏研究》关于梁师成自称“苏轼出子”一事之真伪的论断的质疑(第288页)等等,虽然都是一些细节问题,但正是对细节真实的潜心考订才使全书的叙述真实可信,为我们更进一步地走近东坡、理解东坡铺平了道路。

在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莫砺锋教授始终坚持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并能做到融会贯通,从而使《漫话东坡》既具有普及读物的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又体现出很高的学术价值。在这本书中,莫教授秉承导师程千帆先生关于“考据与批评相结合”的治学理念,在文献考订的基础上深入解读东坡的作品,切实推动了苏轼研究的发展。第十一章的第一、二两节,总结出苏轼兴会淋漓的艺术气质和灵活通脱的文艺思想,分析切中肯綮,语言亦引人入胜。第十二章分析苏轼在后代的影响,多有发前人所未发之处,勾勒出东坡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意义,指出东坡在人生经历和创造活动的深远影响,以及在人生态度乃至生死观等方面对后人的无穷启迪和沾溉。

在结构方面,《漫话东坡》以新颖的编排引人注目。诚如作者在《跋二》中所言,“这本书虽以东坡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却不以岁月为序。换句话说,本书在结构上有意用共时性取代了历时性,所以没有取‘东坡小传’之类的书名。我觉得这样可以让读者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观察东坡,从而获得更加全面、更加鲜明的印象。”与其他苏轼传记截然不同,《漫话东坡》以共时性结构介绍了东坡的家庭、交游、弟子和敌人,分别交代了东坡在朝廷和地方官任上的事迹,总结了东坡对人生和文艺的独特态度和贡献。这种共时性结构的叙述模式相当成功。首先,正像东坡本人读书时所采取的“八面受敌法”一样,本书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走近东坡,从而有助于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东坡。其次,这种叙述模式有利于展示东坡人生经历的方方面面及其时代背景,使传主形象不再扁平化。加上生动流畅的文字表达,东坡的音容笑貌就跃然纸上。我认为《漫话东坡》的结构模式,为人物介绍一类的普及作品引进了比较新颖的叙述手法,值得推广。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共时性结构的使用,是莫砺锋教授对学术论文写作中的经验的移植和发展。莫教授曾经撰写过《论苏轼在北宋诗坛上的代表性》一文(见《唐宋诗歌论集》),将苏诗与北宋诗坛其他六位重要诗人梅尧臣、欧阳修、苏舜钦、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之诗歌风格进行比较,既分析了苏轼对于诗坛前辈欧、梅、苏的历时性超越,又分析了对同辈的王、黄、陈的共时性超越。该论文采用的论述方法就是共时性结构模式,从而实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创新。《漫话东坡》在结构安排上显然吸收了作者本人的论文写作经验,这也可看出作者善于把学术研究和普及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古典文学的研究如何创新?学术界对此议论纷纷。由于学术积累越来越丰富,论文选题之难日益成为整个研究界的普遍问题,有些学者转而把研究兴趣转移到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作家。因此《文学遗产》的编者在2009年第3期加按语呼吁:“对于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仍应深入研究,做出具有时代性、学术性、独创性的新阐释”。事实上,钱钟书先生早在《〈宋诗选注〉序》中就曾宣言:“假如冷僻的东西已经僵冷,一丝儿活气也不透,那么顶好让它安安静静的长眠永息。一来因为文学研究者事实上只会应用人工呼吸法,并没有还魂续命丹;二来因为文学研究者似乎不必去制造木乃伊,费心用力的把许多作家维持在‘死且不朽’的状态里。”作为古典文学研究的方家,莫砺锋教授一向高度关注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的论著基本上都以经典作家为研究对象。如今,莫教授又用较多的精力从事学术普及工作,为专治古典文学的学者走出书斋,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做出了表率。这种以精深的学术研究为根基,以“不愿有丝毫戏说的倾向”为准则的普及读物,其写作难度并不亚于学术论著。莫教授自承《漫话东坡》的写作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谓深知甘苦的经验之谈。但我相信,广大读者对作者付出的努力是不会熟视无睹的。《漫话东坡》初版时就印刷了10000册,不到两年又加印5000册,说明它已经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它还将得到更多的读者的欢迎,因为它确实是一本既能使读者得到审美愉悦,又能获得准确知识的普及读物。《漫话东坡》既是苏轼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古典文学研究界服务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它的出现是具有典范意义的。

本文即将发表。

lizgok 发表于 2010-8-9 10:40:01

不错的帖子,学术研究确实不能高高在上,完全成为象牙塔里的事情,也要注意普及。

陶梦 发表于 2010-8-9 11:02:29

多谢。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想吹捧。
在强调普及的同时,
更是表达一种担心:学术研究过于追求功利、追求创新,以至难以自拔,钻进象牙塔,出不来了。

欧阳静茹 发表于 2010-8-12 17:52:55

莫砺锋教授讲杜甫听过几回,还不错,相对而言如楼主分析,感觉比较贴近历史真实,如果没有对文献资料的精读研究和思考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样的,值得尊敬!唯一的不足是缺少点激情,不喜欢的人容易瞌睡,喜欢的人听来还有些味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术研究与知识普及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