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建构”之辨
“构建”和“建构”近年来在党政公文、新闻报道、学术著述等书面语体中的使用频率显著提高,《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均收入了这两个词,前者的释义是:[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
[建构]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
后者的释义为:
[构建]构思并建立。
[建构]同建立2(开始产生,开始形成),不同于“构筑”。
《现汉》对这两个词的释义简单明了,但缺点是把“构建”、“建构”这两个意义、用法上都有一定区别的单位划了等号,没有体现其“异”的一面。《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注意到“构”语素义的复杂性,但“构思”适用于写作或制作艺术品,许多“构建”的客体并不属于这个范畴。在实际运用中,这两个词也出现了一些混用现象,需要进一步加以辨析。
我们于2006年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79—2006)进行了检索,发现在题名中,“构建”和“格局”相搭配的用例共419个,其中包括“格局”做“构建”宾语(如“构建区域经济新格局”)和定语(如“现代农业格局的构建”)的两种情况,而“建构”和“格局”搭配的同类用例仅7个。题名中“美学”和“构建”搭配的用例(也含上述两种结构)只有6个,而与“建构”搭配的用例却达49个。题名中“认同建构”共出现8次,而没有“认同构建”的例子。这种统计虽不全面,但能够大致反映二者具体用法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说明和阐释。
从语素义层面看,“构建”的“构”包括两个意义:“构想”和“结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构建”在“构想”义上,“构”与“建”组成连动式,有“先构后建”之义,在“结成”义上,“构”与“建”组成联合式,语义基本等于“建立”。有时语素义可作两解,如:“育人机制的构建”,“构”可指“构想”或“结成”,但显然作前解时强调了决策过程,内涵更为丰富。“构想”常与决策相关,“社会”、“制度”、“体制”、 “机制”、“政策”、“格局”、“网络”等的建立发展都需要宏观的决策,而“建构”中的“构”不会被赋予“构想”的语素义,因为那样不符合“先构后建”的“时间顺序原则”。由此可见,“构建”具有强调决策的功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医疗保险费筹措机制”、“整体作战的刑侦大格局”、“市县乡三级治安网络”等更适宜同“构建”搭配使用。
《现汉》解释的“建构”为联合式复合词,实际上,“建构”包含两种结构:一是将“构”视作动素,取其“结成”的语素义,得到的是联合式;二是将“构”视作名素,组成了“建立结构”的支配式。哪种结构最先产生,难以判定,在实际语料中这两种结构都有所体现。前者的用法和“构建”有一定的重叠,如“素质建构”和“素质构建”。后者凸显了作为学术文化概念的“结构”,源自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学说,后广泛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术语色彩较强,在学术界的使用比“构建”要普遍。从风格意义来看,“美学”、“认同”等本身的术语色彩更适于和“建构”连用。
《现汉》将二者的搭配特征都注为“多用于抽象事物”,实际上,从“建造”、“构建”到“建构”,搭配对象的语法抽象度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我们可以这三个词的搭配对象所属的文化层来分析这种趋势:文化的基本层面包括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建造”的对象为物质文化范畴中的房屋、设备等,“构建”倾向于和总体性的“社会”、“文化”以及制度行为文化范畴内的“制度”、“体制”、“机制”等组成概念结构,而精神心理文化范畴内的概念抽象度最高,倾向于和“建构”为伴。如“哲学”、“美学”等属精神心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内容,和“建构”更为“兼容”。
词典在释义时,应注意到某个词中的语素义有时会蕴涵由该语素构成的其他词的意义,这样能使解释更加精准,如“构建”中的“构”含构想义,“建构”中的“构”含“结构”义。“构建”、“建构”中的“构”都是多义语素,只有当其中的“构”仅取“结成”义时,才形成基本同义的同素逆序词,在其他情形下它们的意义差别和使用分工是较为明确的,这些差别和分工是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应当掌握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构群体行为理性。 建構(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構主要應用在文化研究、社會科學和文學批評的分析上。
建構是一個借用自建築學的詞語,原指建築起一種構造。
在文化研究、社會科學和文學批評上的使用,建構是指在已有的文本上,建築起一個分析、閱讀系統,使人們可以運用一個解析的脈絡,去拆解那些文本中背後的因由和意識形態。
因此,建構既不是無中生有的虛構,亦不是閱讀文本的唯一定案,而是一種從文本間找到的系統。
與建構相對的是解構,解構着重在對各文本間的剖析、閱讀,建構着重在系統的建立。
===================
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源自教育学,作为学习理论是为改进教学而提出的理论,主要的目的在于了解发展过程中的各式活动如何引发孩童的自主学习,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当如何适当的扮演支持者的角色。
但建构主义早已在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上广泛延伸,国际关系理论中,建构主义(又称社会构成论)已是主要的学派之一。
建构主义 (国际关系)
建构主义是被用来解释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方式。建构主义者认为,任何一个社会人的行为都被约定俗成的社会传统、社会习惯和个人身份来制约或改变。 个人对维基中“建构”的某些阐释表示怀疑:“建构”一词似乎并非借自建筑学,而是在文化领域翻译作为文化术语的“construction”而来的,另外说建构“……去拆解那些文本中背后的因由和意识形态”,这似乎又和“解构”(de-construction)混淆了。
至于说“解構着重在對各文本間的剖析、閱讀”,也没有揭示“解构”的本质特征——“活动”“多元”的意指。
补充一下:实际使用中的“建构”包括两种结构:一是动宾式,二是联合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