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10-3-21 10:44:22

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

http://img36.dangdang.com/25/13/20783986-1_o.jpg


基本信息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
·ISBN:7561349068/9787561349069
·条形码:97875613490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大众
·丛书名: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
·图书品牌:北京博集天卷


内容简介
《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一贯印象,清王朝的最后改革是以“皇族内阁”的骗局和闹剧作为收场的,充满了荒诞气氛。海外学者雪珥将自己定位于“历史拾荒者”的角色,以新闻记者的敏锐和律师的严谨两项从业训练与经验,从堆积如山的史料中爬捡出许多被忽视和遗忘的真相。正如他的比喻,追寻历史真相如盲人摸象,许多人摸到了象的屁股,他却拽住了象的尾巴。 时至1909年,改革已前所未有地成为大清国的全民共识及主流话语体系的主旋律,意欲在国内挺腰,在国际昂首。然而对于摄政王载沣来说,最为郁闷的是,精心设计的改革,在经过官僚体系的执行后总是会“烂尾”:明明是利国利民的仁政,最后却被大小领导干部转变为扰民和敛财的工具。新的社会矛盾纠结缠葛,旧的官僚体制处处掣肘,大清国这艘巨大的航船行驶至暗礁林立的险滩。1909年这个春天的故事,竟是一步步演绎成了王朝悲剧……

--------------------------------------------------------------------------------

作者简介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太平绅士,非职业历史拾荒者,职业商人。曾任公务员、记者、财经评论员、律师,现从事地产、金融、电子商务等热门俗务。除了花费必要的时间去赚取必要的金钱外,其余时间都投入了文物收藏、历史研究和写作,以海外史料解读中国近代史,在华人文化圈中广为流行。和讯博客、搜狐博客、网易博客文化名人。海内外多家报刊专栏作家,著作有《大东亚的沉没》《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看中日战争》等。


媒体评论
\"醇亲王是个年轻人,他成长的时代正处于现代思想在东方世界取得立足点之际,他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西方世界,其心智和视野并没有因为紫禁城的城墙而受到限制。因此,他可以做到中国其他统治者所没有做到的事情,即立足于现代观点,以透视的目光,从与其他世界强国的对比中来认识自己的国家。           ——《纽约时报》,1908年11月22日   袁世凯和慈禧太后的宪政改革正在由摄政王加以筹备,在执行预备立宪上,他显然是真诚的。的确,很有可能他感到无力逆潮流而动,相信缓慢地往前走,试图减少一些风险。但对于中国引入代议制的不安,不仅限于保守派,相反,一些最开明的官员,由于了解中国人的性格,也担心宪政运动很可能失控。   ——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费莱齐(Henry P. Fletcher),1909年8月28日   中国初办宪政,一切正在艰难,民意断难即恃,更不可妄恃强力……贵国办理新政,外面极为安帖,一旦有意外不测,危险不可不防。              ——伊藤博文,1909年10月23日   清政府开始搞改革时姿态很消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之后,它对改革的活动就越来越认真了。可是在这时候,改革并不如康有为和梁启超所主张的那样是为了富国强兵以防御列强的侵略,改革的目的勿宁说是为了保卫清政府不受汉人与外国人两者的攻击。换言之,改革是为了保住清王朝。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等,《剑桥晚清史》



读书体会:

因为雪珥刚刚在和讯开博时候就关注这个女孩的文章,从和讯到凤凰开博,到现在雪珥这个小丫头已经是名满我耳朵的民间研究晚清历史的专家了。

从甲午海战到现在这部晚清的1909改革突围,这短短几年,雪珥的研究功力和文字渗透能力大涨。

推荐给大家看看本书,有时候觉得很有意思

比如晚清的山西煤老板,比如晚清的上海证券交易,比如晚清的各种政治博弈的新闻,还有就是当时满清贵族为了维持做出的各种努力,历史有时候也特别清晰和叫人感叹,本书还是相对冷静客观的展示了晚清的那段风云际会。大家花钱看看本书也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