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nu 发表于 2010-2-4 23:09:36

【读书检索,摘要】读《优婆塞戒经》摘抄

《优婆塞戒经》是一部非常重要也比较长的佛经,被选入《在家教徒必读经典》。《优婆塞戒经》中有很多很经典的话,摘抄如下。

在家菩萨先自调伏,若不调伏,则不出家。(自利利他品第十)
按: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出家的。

菩萨摩诃萨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无有是处。是故菩萨先应自施、持戒、知足、勤行精进,然后化人。菩萨若不自行法行,则不能得教化众生。(自利利他品第十)

菩萨所以求多财宝,为欲调伏诸众生故。(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按:菩萨可以求财宝,但不是为了自己求。

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何等为五?一者信心,二者悲心,三者勇健,四者读诵世论,不生疲厌,五者学诸世业,亦不厌之。(二庄严品第十二)
按:学佛的人对于世俗的学问也不能轻视。

不放逸者,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有德,复当供给兄弟、妻子、亲友、眷属,欲行之人及远至者。所有僮仆、作使之人,先给饮食,然后自用。(摄取品第十三)

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先当咨启所生父母。父母若听,次报子、奴婢、僮仆。此辈若听,次白国主。(受戒品十四)

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所不应游:屠儿、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舍。(受戒品十四)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受戒品十四)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所,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受戒品十四)
按:居士必须不怕路途遥远去听讲法。

凡所作业,要令毕竟。作时不观饥渴、寒热、时与非时。不轻自身。大事未讫,不生悔心,作既终讫,自庆能办。赞叹精进所得果报。如法得财,用皆以理。见邪进者,为说恶果;善教众生,令修精进。所作未竟,不中休息;修善法时,不随他语。(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按:做事必须一鼓作气,有始有终。

深信僧中多有功德,修习向道,得须陀洹果,乃至修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修金刚三昧、电光三昧。观 如是已,平等奉施。如是施已,得无量福。是故我于《鹿子经》中,告鹿子母曰:虽复请佛,及五百阿罗汉,犹故不得名请僧福,若能僧中,施一像似极恶比丘,犹得无量福德果报。何以故?如是比丘虽是恶人,无戒多闻,不修善法,亦能演说三种菩提,有因有果,亦不诽谤佛法僧宝,执持如来无上胜幡,正见无谬。若供养 僧,即是供养佛、僧二宝。若观佛法功德微妙,即是具足供养三宝。(五戒品第二十二)
按:在普通人眼里很坏的和尚,他也比一般人强得多,普通人没有资格去批评他。

若 人施时不求果报,即是供养无上菩提,具足成就檀波罗蜜,修菩提道,能得未来无量功德,亦能自利,及利益他。能修慈悲,为破他苦,自舍己乐。未得菩提,心无忧悔,虽闻菩提,久远难得,而其内心,初无退转。为诸众生,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亦不疲厌。乐如法行,不求世乐,乐处寂静,出家修道。未得出家,虽在家 居,如解脱人,不作众恶,得三种戒:戒戒、定戒、无漏戒。(五戒品第二十二)
按:世俗的快乐是很小很短暂的。

出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不为难,在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五戒品第二十二)
按:在家人受诱惑干扰太多。

若 於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若到三道, 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於道边、塔边、祠边、大会之处,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业品第二十四 )

若颠倒语,若发大声,不了了语,若有所说,前人不解,亦是妄语,不名具足。(业品第二十四 )
按:说话得特别小心,大声说话、说话别人不明白,都犯了五戒之一:不妄语。

他所不喜,不为说之。(羼提波罗蜜品第二十五)
按:别说让人讨厌的话,要多说让人高兴的话。

乐甘露味,虽处世法,身心不动,犹如须弥,不为四风之所倾动,正念坚固,亦见知觉有为、多过。若人乐修如是三昧,不休不息,当知是人能具足得,譬如钻火,以不息故,火则易得。(禅波罗蜜品第二十七)

能读如来十二部经,能除疑网;能读一切世论、世事,能善分别邪正之道,是名智慧。(般若波罗蜜品第二十八)

乐以世事,教于他人。所作事业,无能胜者,所谓咒、方、种种医药。能善求财,得已能护,用以道理,如法惠施。虽知一切,不生骄慢;得大功德,不生知足。(般若波罗蜜品第二十八)

按: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woi55 发表于 2010-2-6 00:16:59

还请您仔细阅读版规,及时作出修改:

发帖类型
……
【读书检索,摘要】
以在原文上用黑体字标明经典语言, 精髓思想描述为主. 应尽量避免任意展开. 如果有心得, 原文用'引用'标明.
对于任何原文书, 或转贴文章, 黑体字比例不应超过全文的20%.(设原文长度超过300字)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检索,摘要】读《优婆塞戒经》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