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正误三则
《漢語大詞典》為近年國內所編重要的工具書,嘉惠學林,功垂久遠。然則任何工具書,瑕疵不當之處,總是難免,有賴於今後不斷修訂補充。余生性疏懶,怠於書卷,不學無術,或於課餘飯後翻閱,偶見疏漏,輒隨手記之。今擇三則,覥顏就教。1、角列
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爲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其中“角列”二字,坊間一般解釋為“像獸角一樣並列”。曾於幾年前審讀某版中學語文課本,“角列”即作如是釋。此為望文生義。《漢語大詞典》收“角列”,釋為“卓然特立”,亦失之。所引書證,除柳文外,又引清劉大櫆《贈大夫閔公傳》:“故公之子孫,奮興角列,並登朝著。”今按,“角”有“較量,比較,比並”之義,此處即是。其他又如“角力”(謂較量氣力)“角技”(謂競技,較量技藝) “角氣”(謂鬥氣)“角射”(謂比射,較量射術)。“角”之言“較”也。所謂“角列”,是指競爭位次。這裏的“列”,意思是“行列”、“位次”。
2、放人
“放人”條下第一個解釋為“放浪於禮俗之外的人”, 並引隋王通《中說•立命》“或問陶元亮,子曰:‘放人也。《歸去來》有避地之心焉。’”為證。此釋不妥。這裏的“放”並非放浪、放蕩之義,而是放逐、隱逸之義。所謂“放人”,即隱逸之人也。
3、僵
“僵”字第四個義項“僵硬,不活動”下列句書證曹冏 《六代論》“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衆\也。”不當。此句中的“僵”應是本義“倒下”。見陸宗達《訓詁簡論》說。 僵
“僵”字第四個義項“僵硬,不活動”下列句書證曹冏 《六代論》“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衆也。”不當。此句中的“僵”應是本義“倒下”。見陸宗達《訓詁簡論》說。
关于此“僵”字,现在的研究比较多了,大多认为是“倒下”义。 引用第1楼伊犁老狼于2009-11-24 09:43发表的 :
僵
“僵”字第四個義項“僵硬,不活動”下列句書證曹冏 《六代論》“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幸病!辈划敗4司渲械摹敖?睉?潜玖x“倒下”。見陸宗達《訓詁簡論》說。
关于此“僵”字,现在的研究比较多了,大多认为是“倒下”义。
恩,當是詞典編者的疏失。 “僵”“伏”统言无别,析言之则“僵”为仰倒,“伏”为前仆。例如:
《吴越春秋》:姬光即得吴之国柄,患王僚子庆忌之在邻国。伍员进要离,王曰:“子何为者?”要离曰:“臣国东千里之人。臣细小无力,迎风则僵,负风则伏。大王有命,臣敢不尽力!”吴王心非子胥进此人,良久默然不言。
古人云“僵卧常愁”,“僵”字亦为仰倒义。 关于这个“僵”字:
僵:仆倒之意,而非仰倒。
语见《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三国时,魏国初立,魏帝曹丕广求治国良方,欲使魏国富强。大臣曹冏上谏,求多招纳贤才,培己势力,此举以防若有事变,可立於不败之地。冏犹喻曰:“泉乾则流尽,树腐则叶萎;枝茂者遮根,条凋者本孤。故百足之虫,虽死不僵,助之者多也。”力请魏帝纳众贤以固己也。
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蜈蚣或马陆之多足虫类,虽断其体,亦能屹立不倒。 楼主学养深厚,小弟佩服则个,深施一礼。 楼主学养深厚,老夫佩服佩服佩服!!! 为啥用繁体?
新文化革命不是成功了吗? 很高深!楼主厉害! 不错,谢谢分享 2、放人
“放人”條下第一個解釋為“放浪於禮俗之外的人”, 並引隋王通《中說•立命》“或問陶元亮,子曰:‘放人也。《歸去來》有避地之心焉。’”為證。此釋不妥。這裏的“放”並非放浪、放蕩之義,而是放逐、隱逸之義。所謂“放人”,即隱逸之人也。
同樣是本詞典:
【放浪】1.放纵不受拘束。 晋 郭璞 《客傲》:“不恢心而形遺,不外累而智喪,無巖穴而冥寂,無江湖而放浪。” 唐 吴筠 《高士咏·柏成子高》:“ 大禹 受禪讓, 子高 辭諸侯。退躬適外野,放浪夫何求。”《明史·文苑传二·唐寅》:“ 寅 恥不就,歸家益放浪。” 丁玲 《韦护》第二章三:“他早先对于她的印象,只以为是有点美好和聪明而放浪的新型女性。”2.指行为不检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韩樾子》:“適 小紅 送茶至, 韓 戲捻其腕, 紅 微笑睨之曰:‘小娘甫出門,郎君便爾放浪耶!’”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仿佛觉得自己的‘运气不好’和姨太太的放浪多少有几分关系:几曾见戴了绿头巾的人会走好运的?”3.浪游;浪迹。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孤舟小於葉,放浪烟水間。”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赵牧》:“有俊才,負奇節,遂捨場屋,放浪人間。”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陶庄》:“每午餐後,必芒鞋竹笠,放浪於山巔水涯。” 郭沫若 《蒲剑集·关于屈原》:“其实‘放流’只是放浪, 屈原 被疏之后居于闲位,曾向四处游历过而已。”
彼此印證,可知
這裏的“放”詞典本非放浪、放蕩之義……
本條正誤似可繼續商榷之,呵呵。 lamses兄,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
《词典》释义“放浪于礼俗之外的人”的“放浪”当然不是我们今天日常所理解的“放荡”的意思,这个毫无疑问。
《词典》既然把“放人”解释为“放浪于礼俗之外”,那么明显是将这里的“放”理解成“放纵,不受约束”的意思,我想,这一点应该也没有疑问。
而愚见以为,这里的“放”应该是“隐逸”的意思。从词义发展的脉络来看,“放逐”也好,“隐逸”也好,“放纵”也好,相互之间当然都有联系,属于同一个大的意义引申系列,但毕竟不是同一个义项。将别人驱逐、排斥,可以叫做“放”;自己主动避开,也可以叫做“放”。就好像“逸人”一般指主动避世隐居之人,但其人积极向上却被当权者无视的,也可以叫做“逸人”,所以“逸人”也可以很有功利心、很幽怨啊。~~~~~跑题了。我的意思是,“放人”之“放”,指的是其人有隐逸之心、避世之心,而非“放浪于礼俗之外”。
再把《中说·立命》相关上下文转引如下:
]子曰:“《大雅》或几于道,盖隐者也。默而成之,不言而信。”
或问陶元亮。子曰:“放人也。《归去来》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传》,则几于闭关矣。”
应该可以看出,这里的“放人”与上文“隐者”相类,下句“避地”、“闭关”可作为该词的注脚。
当然,如果非得说“放浪于礼俗之外”意思和“隐逸避世”差不多,没必要锱铢必较,呃,算我无聊好了,呵呵。
辞不达意,惶恐惶恐。 “放人”之“放”,指的是其人有隐逸之心、避世之心,而非“放浪于礼俗之外”。
放浪放蕩vs放逸
你我可能是認可需錙銖必較的一類,呵呵。
《文選 與山巨源絕交書》“又讀莊老重增其放”,李善注“謂放蕩”,呂延濟注“(增)放逸也”,二家有別,不為無異。所以異者,或在於呂注隨文釋之,李注稍作概括,詞典立義項究竟不同于具體文章。故此取概觀之詞吧。
《中說》一書上下文關聯是否可以比照倒是一個問題。考慮全書體例,“或問”二字之後,愚見以爲已是重開話題。且縱使有關,此處隱者也不便解作隱逸,似當作隱默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