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标志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标志
吉献忠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整体闪耀着解放思想的光辉。在主题问题上,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旗帜和动力体制方面,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而对基本纲领的表述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显得更为丰富、完整、全面。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论断、崭新观点,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由此我们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十七大报告成为第三次思想解放标志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第三次思想解放,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热潮。前两次的标志分别是: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整体闪耀着解放思想的光辉,成为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标志。
一、主题问题:从建设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一以贯之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这一主题是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的。
从1982年到2008年,26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而不懈奋斗。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一度就被冠名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03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主要指的是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006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强调,科学发展观是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拓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提出来的。可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党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基本贯通了改革开放近30年党的全部奋斗历程。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和新的发展实践中,“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讲话首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上提出“发展”。并且作为十七大报告的重大战略思想和贯通十七大报告的思想红线鲜明地提了出来,这表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和新的发展实践中,不仅要继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而且要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从而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可以说,整个十七大报告,通篇都渗透着紧紧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比如,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等。
再如:报告强调,在经济建设上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在社会建设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表述上:“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通十七大报告的主旋律,也是十七大精神的主题词。鲜明地体现出继续解放思想的要求,明确了党在新的发展实践中继续解放思想的指向之所在。
二、旗帜和动力体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十七大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报告第三部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理论体系做了全面的阐述,鲜明地体现了我党在新时期继续解放思想。
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统一的旗帜,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论断。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用来指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伟大实践的。或者也可以说,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孕育和催生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深入贯彻落实,又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为什么可以这样讲呢:因为,1、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对我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2、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深厚的现实基础及理论基础,十七大报告这样总结: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具体而言,我们党在新时期成功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又以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标志,成功地探索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这既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又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又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实践中,所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如果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我们党通过倡导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着重解决的是在原来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起来的问题;那么,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要求全党深入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则是要在继续解决把中国发展起来问题的同时,着重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这是个动力和体制的问题。而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理论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在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各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思想,尤其在社会体制方面的思想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无疑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因此,我们应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在继续解放思想过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齐心协力地完成发展的战略任务。
三、基本纲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关于基本纲领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提法的缘起。从那以后,一直到党的十六大,沿用的均是这个提法。比如:十五大报告这样表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十七大报告是怎样表述的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这是一个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它表明我党以解放思想的精神,扩展了基本纲领的内涵,使基本纲领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显然这样表述更丰富、更完整、更全面。十七大报告以专门的篇幅论述了民生问题,把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了这个报告的显著特点,反映了我党把立足点定位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
1、在经济建设上,报告强调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强调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用“转变发展方式”代替“转变增长方式”,虽然报告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 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强调的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多年来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践表明,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人本化”的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怪圈存在。比如“人民币怪圈”:近年来尤其是2007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在攀升,但我们却感觉不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购买力增强,较多是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人民币升值和贬值是方向截然相反的词汇。又如:“繁荣而不富裕”怪圈:近年来,中国始终以较高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出现繁花似锦的经济形势。因此,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中,仍然保持飞速经济增长的中国被誉为神话的创造者。而这其中的一部分功劳则要归功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外资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是我国的GNI(国民总收入)水平并没有取得与GDP 同步的高速发展。也就是说,在我国较高的GDP下,居民的收入并没有达到同等的富裕水平。2001年我国GDP为 9.5933万亿元;2007年达到24.9530万亿元,短短6年时间,增长了2.6倍多。可我们感觉我们的生活和前几年没多大差别,差别不太大,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国较高的GDP水平,很大程度是依赖外资达到的。外资企业良好的经营效益拉动GDP增长的同时,由发展形成的大量利润也由外商占有。在此情况下就出现了国家繁荣,人民不富裕的怪现象。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十七大报告提出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意义。
2、在政治建设上,有两个亮点,一是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这是我党第一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国家政治框架,表明我们党对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使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得到了更好地体现,也充分展示了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二是把邓小平同志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深化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一提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内在规律的新认识、新论断,深刻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境界,胡锦涛同志旗帜鲜明地把人民民主看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设定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深化了民主政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升了民主政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价值,标志着我党已经充分掌握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规律,也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局面的坚定信念。
3、在文化建设上。近些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集中表现为文化之间的竞争。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竞争是一场“概念战争”,是一场软实力的“战争”。其内涵是能够让多数国家服从于某一个国家思想、方式和制度体系的一种影响力输出。面对这场战争,我们必须按党的十七大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文化国际竞争力;因为如果当我们不得不按照“概念同化”的思路来与世界相处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在修订自己的过程中浪费机会,还会在他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中失去主动。实际上,每个人、每个国家的利益都建立在一种标准之上,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标准。缺少创造力并不可怕,毕竟培养一个创新型国家,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事情;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创造力缺失,却热衷于附和他国的话语体系,恍然不知建立在自身价值标准上的利益出现重大损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学者周庆安认为如果没有一种能够产生创造力,进而赢得国际话语权的机制,那么我们同样无法在打造“文化软实力”这一个现实问题上更进一步。这就需要我们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良好文明风尚,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这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提出,无疑是十七大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最大贡献。
4、在社会建设上,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与此相适应,十七大报告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民生建设的指导性措施。包括:(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这六方面是我们党针对国情、民情、社情实际而提出的,而且都是我们党切切实实已做或正在做的事。六个方面涉及教育、就业、收入、医疗、生活保障和安定团结这些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关系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这里仅谈前三个方面: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从强国的需要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就是要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从社会建设的需要看,就是要从基础上促进社会公平,给公民以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要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得起学、上好学,不能因为上一代的处境差异而造成起点不公。报告针对教育公平的许多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力度的举措,比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等,这对于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形成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意义深远。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使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早日实现。比较1998年我国开始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日本二战以后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同样是重视教育,却有许多不同的东西使我们深思,仅提供两个话题请同志们探讨:1、日本早在上世纪中期就提出“科技兴国”,而我国却在上世纪末才提出“科教兴国”,说明了什么?其导致的结果是什么?2、在日本,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是很高的,日本教师的身份是国家公务员,教师的收入水平是国民平均收入水平的1.5—3倍,教师职业在日本是真正的“圣职”。我国能不能师法日本呢?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据统计,我国每年由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新的就业岗位有900多万个,而我国每年有多少人等着就业呢?仅就学校在校学生而言,中等职业学校2000多万;高等职业学校860多万,普通高校专科以上1800多万,这就是说,每年要毕业学生人数:中职633万,高职286万,普通高校近500万,合计有1400多万。如果再加上进城的农民工需要工作、下岗人员再就业需要工作等等,严重程度不言而喻。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是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一个公民而言,政府能为他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能为他提供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不仅为他和他的家庭提供了生活保障,而且为他点燃了生活的希望,融入社会大家园的乐趣,增添了社会的和谐因素。仅此,我们便可以认识到党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了。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关于我国的分配制度,我们非常熟悉的有两句话:一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一句话表明了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第二句话表达了分配的原则。这个原则在改革开放初期发挥过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进入现代制度建设时期,它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从政府职能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型政府职能定位;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初次分配仅讲效率不讲公平,导致整个社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现在已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而且也增大了再分配的难度。当代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真的是很大的,比如城乡之间: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40元,前者是后者的3.3倍。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反映不公平的指标一般用的是“基尼系数”, 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9,日本为0.25,印度的基尼系数为0.33, 俄罗斯为0.35,美国为0.41。显然我国已突破了0.4的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严重的是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马太效应”。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现在迫切需要确立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观,并依此来评估和纠正现实制度安排与政策中的疏漏。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一些难题的根源就是收入分配不均。我们党看到了这些问题,也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十七大报告特别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十六大提出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分配原则的调整和完善。报告反复强调收入分配的公平原则,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旨在加速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党对低收入群体的政策倾斜,这是向“公平”目标的渐趋靠近。
社会建设的六个指导性措施,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充分显示了我们党与时俱进,思想解放,认识新时期新矛盾的能力,说明了党中央与老百姓心连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表明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由上述可以看出,十七大报告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基本纲领,无论从总体布局的广度还是每一方面建设的深度,都比之前的“三位一体”基本纲领大大拓宽和加深了。因此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在继续解放思想的推动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确实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党也确确实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次解放思想的一个很大特点是:真正采取面向时代实际、国情实际、民情实际、党情实际的求真务实的思维方式。而只有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指导继续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不断实事求是,而不断实事求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继续解放思想。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要用继续解放思想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要用继续解放思想来坚持和完善改革开放;既要用继续解放思想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型化,又要用继续解放思想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化。回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确立,到“两个凡是”的破除;从摆脱姓“社”姓“资”的争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不是我们党坚持不懈解放思想的结果。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之所以愈发充满勃勃生机和空前活力,经济社会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关键就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不断解放,使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真正活跃起来。这也表明:我们党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善于体察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敢于突破陈规,敢于正视现实,无私无畏,大胆开拓,锐意创新。
我们党的脚步从不停顿,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我们党的理论从不封闭,历来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这些可贵的品质,集中为一句话就是思想解放。
2008年6月19日 楼主是什么专业的啊。现在研究这些的人很多,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似乎又不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