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关注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的苦衷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对前段时间争议很大的“批评权”进行了回应:班主任和所有的科任教师要敢于管理学生。如果不敢批评学生、不敢管理学生,该管的不管,那就是不负责任,就是渎职,就是失职(9月1 1日《人民日报》)。对我们这个尊师重教的国家来说,老师批评学生竟然成为社会一时间关注的焦点,更让人愕然的是,我们没有听到教育部所发表的能够体现社会呼声的回应,倒是听到这句“不敢批评学生是渎职”,怎不让人长叹一声!
近日,媒体多次报道老师因管教学生,而受伤甚至遇害的惨剧:河南中牟县二中班主任因为严厉批评了一名学生,被这名学生及其同伙打成重伤;佛山一位教师在劝阻学生打架时被刺身亡;安徽省长丰县一名学生用菜刀砍断了班主任的4个手指,原因是前一天下午上学迟到后被老师批评……
这样的局面,岂是教育官员一句充满威严的“不敢批评学生是渎职”所能涵盖,又岂会仅因为官方要求而有所改观?对于这个涉及到法律法规及社会心理变迁的复杂问题,单凭一句“不敢批评学生是渎职”远远没有点到要害,倒是让因为管学生而惹来麻烦甚至招致伤害的老师们觉出憋气与委屈。
在新加坡,有一种对学生的惩罚叫“鞭打”,执行“鞭打”时学生家长也要在场;韩国《教育处罚法》对学生的处罚规定很明确,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对男生打小腿10下等;在德国,凡经2次记过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即可果断地予以开除,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管教……看到这里,我们该惊呼:敢用藤条打学生屁股?恐怕结局会是校长训斥、记者曝光、甚至法院被告的对象!虽然教育者强调说服教育,不轻易动用批评、惩罚手段,但校长、教育局长仍天天提心吊胆担心“家长来找”。
出现“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固然有部分教师不负责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与教师管理学生、处罚学生的手段、方式缺乏制度保障支持有关,最后表现为师道尊严弱化。这种弱化所包含的社会信息十分丰富,从法律法规到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再到国民素质、教育理念的正确培养与树立……无不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有关部门在批评“老师不敢批评学生”时,与其“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如拿出令人信服的细则方案来,明确规范教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让教师管得合理合法、理直气壮,切实维护师道尊严,树立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管他做什么嘛,就为了那几个稀饭钱糊口而已。
长大了要当罪犯等他自己去,为了几个垃圾整天提心吊胆不值得,图个清静为上。 也许年长点的老师会这么想,但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心中总是有一份责任在心中啊。。。。。。。 看情况吧。如果家长不闻不问,无所谓,不重视,或者一直偏袒自己的孩子,那么,教师就没有必要费太多的心思了。否则,好心没好报。 我觉得有点问题,现在连学生都不敢批评,那那是老师。
虽然老师多应该以鼓励的方式去激励学生,但现实之中有
太多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水平,都好高骛远,若还加以鼓励
可以想象结果如何。我觉得老师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对信心不足的:加以鼓励;对过于自负的:加以批判
毛主席都说了:团结批评团结,可以看出批评是一种教育方式
若现在放弃这种方式,可以说明教育方法的倒退。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责任心的老师会造出什么样的学生~ 现在老师都是在应付着上课, 不敢对学生怎么样.
有些学生在学校摔断了手或脚, 学校就要赔钱. 上课不听讲, 随着去吧, 尤其是乡下, 一些家长的受教育程序低, 跟你动粗. 很多人都把批评与鼓励对立起来,这是学校老师批评学生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教育成全人的角度看,无论是批评还是鼓励,都应该是为学生的成人服务的。换个角度说,这批评不能仅停留于对所出现的问题的指责和对相关学生的惩罚,而应该从帮助其养成习惯、改变观念、端正态度、担当责任等方面来考虑批评的场合、方式以及言语态度及内容,最终帮助学生真正进步和发展。
也可以这样说,从成全学生健康发展角度看,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鼓励学生认识自己、反思自己、评价自己、发展自己等。
当前很多学生因被批评做出很多不全情理的异常反应,原因不在于批评本身,而在于对学生进行批评的老师自己对批评的认识有误,进而选择的批评场合,采取的批评方式,表现出的言语态度,以及批评的言语内容出了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