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担心小学青春期教育会变成“性鼓励”
去年年底,教育部制定了新《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青春期教育提前到小学阶段。时隔大半年,记者调查发现,该规定在沪上小学推广遭遇瓶颈,大部分小学并未将青春期知识纳入课程。部分家长表示,担心青春期教育会变相成为“性鼓励”。教材和师资较欠缺也成为难推广的原因之一。家长担心会适得其反
随着近年来未成年人性成熟的年龄不断提前,他们对“性”的好奇也增强。因此,为了科学引导,教育部制定了新《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其中,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要知道“我从哪里来”的有关知识;三、四年级学生要了解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学会保护自己;五、六年级学生要知道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和个人卫生知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但部分家长却担心,小学开设青春期教育课是否过早,最终是否反而会“鼓励”孩子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家长郭先生说:“一旦孩子知道了这些知识,他可能就会产生好奇心,很有可能就会通过别的途径接触到一些有害的、不良的信息。”
教材师资都较为欠缺
上海市青春期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戴耀红说,我国的青春期教育,就是国际上所指的性教育,而性教育应该是伴随人一生的。“很多人对小学开展性教育那么敏感,是因为他并不了解。其实,性教育内容很广泛,比如性别教育也是性教育的一种,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要学会‘男孩要像男孩,女孩要像女孩’。”但戴耀红说,不少沪上家长从未接受、或未系统接受过性教育,如今面对孩子总是开不了口。
教材和师资的欠缺,则成为小学青春期教育难推广的另外两大原因。一位小学卫生健康老师坦言,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系统的关于小学青春期教育的教材。“虽然也有健康教育课教材,但几乎派不上用场。”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沪上小学一般由校医、心理教师、班主任甚至体育老师兼授健康教育课,学校也不会特意安排青春期健康课。戴耀红说:“教授青春期知识,老师不仅要有知识的准备,更要有心理的准备。教师专业性不够,会使学生难接受。”
对小学生要注意方式
戴耀红认为,青春期性教育不该是简单地传授性生理知识,还要结合心理、伦理等多方面知识。“教育要适时适度适合,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讲授不同的内容。比如针对小学生,老师可以除了引导他对自己的性别产生认同外,还可以通过教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青春期发育知识。”戴耀红说,小学生还未进入性荷尔蒙发育期,反而会更纯洁、更科学地接受性知识。此外,教师讲解时还需注意方式,比如可以通过做游戏、讲童话等形式。(记者 马丹)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czfn/news/2009/10-13/1906951.shtml
点评:
家长的关心也是很有道理的,小学这样的普及教育其实对于教材和教授方式来说要求很高的,对于孩子来说,要他们当下理解爱和责任的关系,还有克制自己的青春期萌动,这样的知识是必须的,但是很多需要因人而异。
其实家长也要自己尽早做好配套工作,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任何行为都有相应的责任,自己青春初期的懵懂的爱是不完整不能承重的,什么时候孩子自己有能力承担一个自立的生活时候也就是他能承担爱的责任的时候。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难于像平常时候那样采用统一的管理形式,建议还是个性化的辅导更好,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独特的一个小世界,需要采用更多的细致的手段来辅导他们渡过青春期的初级阶段。 非常有道理,这种担心必然的。
最好在社会条件允许的地方,先做做试点,摸索和借鉴别人的经验,
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何做教育的内容,方式,及其注意内容。
千万不要一下都放开了,我觉得我们中国人还是不同美国人,
在这方面的教育要适度,要结合现在的条件去疏导。 小学开设青春期教育课不能算过早吧。
因为很多女孩已经发育了,碰到青春期的诸多问题怎么办?
关键是怎么教育,包括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方式等。
一定要家长参与,不要搞得神神秘秘的。
除了进行身体结构等方面的教育,一定不要忽视性方面的严肃性,这个是不能放开的。
最后要告诉一些自我保护措施等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