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云烟
我看一本叫《洗衣船》的励志书,讲故事一般,一个修士(教士,神父?)写的,讲在加州一个年轻人有梦想却被现实挫折,所以他要圆一下发财梦。他就去四处找求助。他一个有钱的伯父,告诉他一些真理,比方要有爱心等等。但养成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其实没有什么良好习惯,这是最差的习惯了,因为早年间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就不知道如何审视一下自己。结果就没有养成什么习惯。而今我也要养成些好习惯了,尝试将自己写的东西再看个一遍,起码修改一下错别字。这也是版主说的,我又在听话,看来我听话是个好习惯?呵呵。
习惯这个东西,有好有坏,有时候关键从那个角度看,所谓价值评判的相对性。也罢。容我在养成好习惯的时候,残存一些不那么好的习惯,就像日神性格中参乎点酒神的沙子。呵呵。
所以。可能语焉不详,可能思维逻辑混乱,可能只是点到为止,还请看过君子原谅则个。反正我也不大可能向钱钟书先生那样,塞在笔记本上的草稿也被人扫描和阅读(《容安斋札记》),所谓过眼就是这个意思吧。 今天下午读了朱苏进的《金色叶片》。按,将军的肩章是金星和叶片。主要从一个秘书警卫的角度讲一个军区首长及家里人的故事。此类故事讲法,在白先勇的《国殇》中用得极好,这篇小说也算不错,只是格局小些。但也有触及人物内心(首长)的地方,比如他亲手掐死一个年少的日本鬼子及长征中被人抛弃,触及了人性的不同侧面。基本上,这个老首长是有些内心封闭的,所以这个秘书就是最靠近他的人了;她女儿叶子爱他父亲也似乎爱上了这个秘书,但秘书不过是个影子(这一点来自《国殇》),所以叶子就撤身了。
故事从已经不是秘书的我接到叶子的电话开始的,引起了我对那些往事的回忆。原来她母亲要死了,死前想各处走走,看看熟人。在首长的家庭里,首长是冷的日神的代表,而神秘的母亲则是神秘的温的盖亚,开始是日神一直统治着这家;后来他死了,儿女们走出阴影,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所以这小说结束在首长的死亡和“我”的离开。
像《半张纸》那个通过回忆来“感悟”一样,最后主人公也领悟这一道理,并似乎走出了首长的阴影,他不再要代表首长做派的“吉姆”车,而是接受了“奔驰”车,就是这个道理。
90年创作的不错的作品呀,朱苏进最新的作品大约是《顺溜》,一个蹩脚的电视剧,里面没有个像样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人,而这似乎是他的力量所在。他仿佛从《鸦片战争》后就走了邪道,写了些历史小说,已经是他末路的表现了。
他的最好的地方在于他的诗意,就像王蒙一样。但诗人不能常作,所以他就算废了。 终于将朱苏进这本《金色叶片》都看完了,以前买的书,印刷质量差。个人感觉《金色叶片》还是其中比较好的,其他的相对水一些。两篇狂人类小说《绝望中诞生》和《接近无限透明》,后一篇仿《狂人日记》。《孤独的炮群》就更像通俗小说了。比较生活化或者写实的是《咱俩谁是谁》,有些象王朔靠拢的趋势。
作为一名通俗小说作家,或者一个写军事题材的通俗小说家,他已经算好得了。这又是比较遗憾的事情,因为我以前竟然不这么看。 一篇文章要是读了几句就有几个错别字,就感觉吃饭的时候忽然碰到沙子,或者其他不能让人下咽的东西。
练习书法的人,一气呵成写完后,总要再仔细审视自己的作品,字的运笔等等,有时候还为自己的“大作”沾沾自喜,有种自我的陶醉感。
我想写文章一气呵成之后,也可以慢慢再读读自己所写,或许也有不少喜悦在里面,毕竟这是自己码出的字。
这文章倒更像是读书随笔,呵呵 大文豪既然能把读过的咚咚写出些子丑寅卯来那就不是什么过眼云烟了,因该叫做那个什么绕梁三日什么的了。
俺大老粗瞎说的,不要见怪。 很长时间不见josephe了,不由想念呀,呵呵。
今天看《文学批评方法》,谈到哈姆雷特通过演戏来测试其叔父的罪恶,属于罪恶的侦查与发现吧。让我联想到赵敏用演戏的办法来告知张无忌赵敏的罪恶,可惜张无忌是无知而且被愤怒蒙了眼睛,他是什么都没有领会到。
又看四圣试禅心,颇有趣,可以写点什么来着。
重心放在一个演与试里。 好像笔误了吧,大文豪? 引用第7楼josephe于2009-10-25 21:26发表的 :
好像笔误了吧,大文豪?
笔误的让人读了蒙在鼓里,晕在雾里。
布兄写的仿佛极有未尽之意,欢迎布兄写的详细些然后发来。
其实有些文学评论类的杂志很不错,推荐布兄阅读:) 我看得其实也很粗糙来着,感谢呀。最近看书少,都不好意思了。如果兄能够评点分,我是很积极写一些的。呵呵。
祝贺当值版主呀。 我每天都会抽空上来看看的。各位朋友只要肯写,我24小时内基本都会评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