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化格局的形成
——评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其实,本书更适当的标题应该是“近代大众社会中文化格局的形成”。
此书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说明现有的“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两极对立格局是如何形成的(而不是我所关心的“早期的大众文化是什么样子?”)。在1500年,二者之间曾经存在着中介文化,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交流。到1800年,因为工业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等等的影响,报纸、书籍等大众媒介的出现,使得精英的世界观发生巨变(世俗化、科学化、怯魅),他们不仅退出了对大众文化的参与,还将大众文化视为低等人的文化(文化本身开始变成身份的标识),而大众文化也因为新媒介的出现,面临种种危机(口述传统受到冲击,人们可以看,就不用再听故事了)。
作为一本写大众文化源起的书,写成了“近代文化格局的形成”,也还是情有可原。因为大部分可以查到的资料都是受过教育的精英留下的,要复原和重建大众的口述传统就只能凭借这些资料,于是便不得不将精英文化的变化纳入进来加以考察。任何一种观察都不会是客观的,总是出于某种动机。由此可见,伯克对史料的态度与福柯很接近,所不同的是福柯更重视权力的因素,更激进。
想到早期的大众文化,我们通常会以为最早的大概就是畅销书了,其实这不过是20世纪人特有的想法,因为识字率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只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从前的人大多数都不识字,他们的娱乐主要是看表演,听故事。刚开始有书有报那会,大多数人也是听别人念书念报纸。报纸一开始诞生的时候,是政治性的,是各政治派别争取人民来支持自己的手段,晚报、都市报是后来的事了。而那时,大多数人根本买不起书,只买得起、读得懂像今天的缩写本《巴黎圣母院》、恋爱指南、书信指南这样的东西。因此,像琼瑶阿姨的小说这种书,是很晚才有机会成为女学生读物的。
作者写到了1800年,后面就不写了,但我最想读的其实是这以后的部分。可能是学科分科的原因,作者大书特书的1800年以前的大众文化(行会文化、狂欢节之类),在我们这里只能算是民间文化,根本就不算大众文化,好像因为还不够“现代”。不过,看美国汉学界对中国早期大众文化的研究,他们研究的是“京剧”、“目连戏”、“白莲教”、“关公信仰”这样的东西,可见和伯克是一样的路数,只能说,大陆跟这太不一样了。
首发于豆瓣,已经做了说明http://www.douban.com/review/2300312/ “像琼瑶阿姨的小说这种书,是很晚才有机会成为女学生读物的”——所谓的大众文化,塑造了多少文化英雄,不过也如大浪淘沙一般,只具有文化史的意义了。大众文化虽然不能等同流行文化,但是总是后者的候选者 《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认为上层文化能进入下层文化,下层文化进入不了精英文化。但是,这个理论与欧洲过渡的实际情况有些出入。因为,在上层文化出现总体崩溃的时候,下层文化、民间文化是能进入上层文化、并进而改造上层文化,或者本身成为上层文化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写了很多书,在这些著作里面,反映出市民的观念,即如何用市民文化去影响社会,改变文化的各个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拉斐尔的画,都是大红大绿的,颜色用得非常艳丽。这样用色彩是深受民间文化影响的,不像是中世纪的贵族文化。中世纪文化强调禁欲,强调建造拉丁十字形教堂,绝对单调无味。民间文化与之相反,大红大绿。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市民精英是独立于封建宫廷的,他们直接来自于民间。另外,他们也独立于旧文化,不受学院派的影响。
市民文化是一个与市场、与民间文化很接近的文化,但是人文主义者所倡导的又不完全是大众文化。他们是一种市民文化。这种情况比较特殊,首先他们独立于封建政府,不像中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当官,和朝廷的关系很密切。欧洲的知识分子直接来自民间,受市场经济和民间文化的影响。这使得他们和民间文化息息相关。
史家的这种观点很有启发性。 现在的大众文化随着80年代文学一体化时代的终结,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格局。但这一改变并不意味着对历史经验的完全放弃。文化领导权的重建,仍然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文化传统的惯性延宕一是全球化、商业化、市场化的深刻影响。文化传统在不断建构的情况下,在社会文化生活结构中仍然具有支配性的功能。但全球化、商业化、市场化作为世界性的时代潮流,也具有解构传统、建立新的文化时尚和文化霸权的可能性。
在这种新的文化处境中,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商品性和最大限度地赚取剩余价值的目标诉求,成为它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具有消费性质的、软性的大众文化,被普遍认为是“带菌的文化”。它在夹缝中生存并腹背受敌。主流意识形态认为这种文化类型里经常含有的“不健康文化”,于社会来说是有害的,尤其对青年的毒害更是后患无穷;在知识分子文化看来,这是一种“低俗的文化”,是与学院文化和经典文化不能相提并论的文化垃圾。
大众文化的面目始终是“中性”的,它并不主动地去攻击什么。它的出现应该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90年代,北京大学开设了金庸小说的专题课并大受欢迎;在黄金时间,消闲性的影视作品几乎在所有的电视台播出等等现象。这说明,市场文化已被知识界和国家意识形态传媒部分地接受。因此,这一文化形态已经完全普泛化。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有巨大的解构力、浸染力和吞噬力。它以中性的面目出现,没有自己坚持的固定立场,它只有在市场规律支配下的利益原则。大众文化既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占有市场并获取事业利润就是它最大和最后的目的。在利益的驱使下,所有的文化资源都有可能被这一文化形态纳入市场,经过新的发掘和包装后,使其变成文化消费品。
以上来源于:http://www.bianjibu.net/jingjigailun/240.html
实际上,大众社会中文化格局的形成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并无直接关联,但是意识形态尤其是执政阶级的很多施行的措施往往反过来促进大众文化特色格局的形成,就拿欧洲的一本书《十日谈》来说,当时欧洲社会盛行女子贞操观念,从国王、伯爵到教皇都是对此非常严厉,凡是触犯此条例的人都受严厉惩戒,但是很多上层阶级的丑闻又不绝入耳,这也就是十日谈里很多讥讽统治阶级包括传教士的故事。中国文革时期也是一样,那时出现很多手抄本流行于当时的大众社会尤其是知识青年中,包括象少女之心、还有当时的针对时政的手抄本也很多,也有很多人因为这些受到牵连。而当时的政府是认为这些手抄本要麽是资产阶级风化的东西,要麽就是修正主义的东西。所以执政阶级的意识形态和大中社会文化格局形成有关,但影响不是正向而往往是逆向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