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elarrow 发表于 2009-11-29 17:47:03

我的个人总结:手机辐射与健康
接电话时,不要一接通就拿到耳边。
手机快没有电时,尽量不接打电话。
上班时,手机尽量不要放到上衣口袋。
下班后,手机放到门口的鞋柜上。
睡觉时,手机一定要关机,而且不要放到枕头边上。
这些对于我们的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reddeer 发表于 2009-12-3 12:51:16

我觉得电磁辐射主要对大脑神经的危害比较大。小孩子最好不要近距离的接触。

oops1 发表于 2009-12-4 22:31:32

手机辐射与脑瘤的关系

http://www.ca-doctor.com/Article/1206.html

.


中国癌症医生在线
作者:cadoctor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截止2008年7月份,我国的手机拥有量已高达6亿多部,然而,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手机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健康隐患并没有让我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接受,或者说,没有人愿意正视这一严肃的问题。

在解放军304医院的神经外科病房,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首都脑胶质瘤治疗中心李安民教授称,这位患者患了一种罕见的恶性脑瘤———学名“脑胶质瘤”———被怀疑是由于长期的手机辐射引起的。

李教授说,普通的胶质瘤呈团块状,像月亮一样边界清晰;这名患者的瘤子呈弥散型,界限不清楚,如同大米里掺了沙子。李教授由此推断:“这有很大可能由手机辐射引起的脑胶质瘤。”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病因,李教授从桌子上拿起一个头盖骨标本指给笔者看:“患者肿瘤生长的部位恰恰是手机天线电磁波辐射最集中的区域,而通常情况下,脑胶质瘤很少会发生在这个部位。”这一脑瘤混合体 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难度比普通的脑瘤大得多。刚来304医院时,患者已经下不来床,说话也很困难。运用化疗等办法,经过近1年时间的治疗,病人目前已经大有好转,但能否治愈还很难说。有关研究证实,使用手机时,会有40%至60%的辐射量直接渗透到脑部一寸到一寸半的深度,而且手机辐射会不停地在脑子里累积。

手机辐射可能致脑瘤的发病过程:脑细胞由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细胞受到辐射加热会死亡,这时胶质细胞就会增殖。增殖出来的胶质细胞如果有一部分属于异常,那部分就是癌变。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的研究人员,曾对100多名公司职员进行调查,发现使用手机能引起神经方面的不良反应。比如要求手机使用者和不使用者同时按按纽,测试他们的反应情况,使用手机的人比不使用的人动作需要的平均反应时间延长,与此同时,反应正确的次数则要少。

该监测所所做的一项“移动电话手机对健康的影响调查”进一步表明,长期使用手机会引起胸闷、恶心、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同时对睡眠质量有不良影响,每天使用时间过长会引起多梦,并可能导致失眠。国内外的很多报道认为,手机电磁辐射引起的普遍现象是神经衰弱,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能证明脑瘤是由于电磁辐射引起的,但电磁辐射如果超过一定强度、持续一定时间就对人体有害,这是国际上公认的。为了避免手机辐射,在拨号时不要急于将手机靠近耳部;尽量使用耳机接听电话;尽可能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不要将手机放在胸前口袋或者挂在腰间。

.

oops1 发表于 2009-12-4 22:33:09

“手机致癌”或成残酷事实 学术之争还是利益博弈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428163341490205928.html

..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作者:米艾尼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发布时间:2008-4-28 15:37:14


●手机响过一两秒或两次铃声间歇中再接听
●手机信号不好的时候,不要一再拨打
●选择信号比较弱的通信网络
●选用新型号的手机
●不要长时间用一只耳朵接听
●不要盲目信任“蓝牙耳机”

澳大利亚堪培拉医院脑神经外科专家维尼·库拉纳最近预测:从2008年起,人类将迎来脑瘤高发期,这都是手机惹的祸。中国304医院脑外科主任李安民则告诉记者:“手机辐射对大脑的危害就像香烟对肺的危害一样。” “手机就是手雷”——这不再是一句电影对白,而可能是残酷的事实。

脑瘤暴发高峰即将来临?

手机致癌的警告并不新鲜,但因为近年脑瘤发病人数并未激增,人们曾经悬起的心也就放回了肚里。库拉纳则提醒说,这种“表面的平静”是“爆发之前的假象”。 “从开始频繁地使用手机到被诊断为脑肿瘤,大约需要10至20年,”库拉纳说,“手机和脑瘤的关联之所以尚未得到确切证明,只是因为广泛使用手机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因为时间尚短,它的危害还没有完全显现。” 芬兰研究人员很早就认为,使用手机10年以上的人,如果总是把手机放在脑袋一边接听,那么这一边大脑罹患脑瘤的可能性比常人高40%。美国无线技术研究机构也证明手机辐射同人类脑瘤发生率增多有直接关系。 2007年,麻雀为手机的危害提供了新的证据。英国麻雀在1970年左右顶峰时,大约有1300万对,但是现在还不到那时的一半。以前人们认为麻雀数量减少是因为失去栖息地,但研究人员在调查了150个地区后发现,什么地方手机基站的信号强,麻雀就少。 李安民就手机对大脑的影响解释说,手机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微波炉,它所发射的电磁波,会造成大脑细胞的高频震荡。因为水分子的结构是最松散的,而人的大脑有75%都是水,所以大脑的细胞受到电磁波的影响最大。“微波炉能够把食品烤熟,手机也可以把人脑‘煮熟’,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苏州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磁学教授对记者说,从物理学角度来讲,“电磁波辐射会产生热效应。当身体受到电磁波辐射时,首先的反应是出现发热症状,而发热则会破坏生物体的细胞和组织,从而导致脑部细胞癌变。” 库拉纳预测,手机导致的脑瘤病例将在2008至2012年之间第一次出现高峰。记者就此致电世界卫生组织询问,得到的回答是:“我们至今还没有相关问题的专家,不方便发表任何意见。”世卫组织此前曾说:“我们在此领域有知识上的空白。” 世卫组织的犹豫缘于,手机是否有害人体健康还有一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手机真实面孔在硬币哪一面?

“手机和脑瘤没有必然联系”,美国马里兰州联邦地方法院2000年9月作出一项宣判,驳回医生克利斯·纽曼的诉状。 纽曼认为,自己因长期使用摩托罗拉手机罹患脑瘤,要求摩托罗拉公司赔偿1亿美元,另外还要求这家公司缴纳7亿美元罚款。 法院的判决并非毫无依据,与相信手机有害一样,同样有一群科学家认为,没有证据说明手机有害,妖魔化手机并不恰当。 英国研究人员阿兰·普瑞博士在研究微波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后说,目前看不出使用手机有什么危险。他的支持者有瑞典查尔摩斯大学教授莫尔德。针对手机致癌的说法,莫尔德坚决否定说,“那是没有的事儿!” 科学家出现相互矛盾的结论并不奇怪,目前多数研究采用的抽样调查跟踪方法,类似于瞎子摸象,只能得到局部事实,很可能挂一漏万。 另外,关于手机致癌的争论,也不能排除金钱的作用。这一点可以对照人们正视烟草危害的过程。 1950年,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联系的科学证据就被提出。但欧美的烟草公司在强大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各种手段鼓励学术界进行烟草无害的研究。结果有关成果也是汗牛充栋,颇能眩人耳目。巨额投入的回报是,直至20年以后,世界第一烟草大国美国才开始部分禁止烟草广告。 在关于手机危害的讨论中,金钱是否再次成为科学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呢?李安民多年来一直收集有关“手机与脑瘤关系”的中外学界观点。“争论进行了20年,最显见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集中在欧美国家,二是各方的结论都建立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这个立场有学术上的,也有金钱上的。”李安民说。 对“手机引发脑瘤”持肯定态度的人群,通常包括环保主义者、从事辐射研究的物理学家和医生们。说“手机无害”的则往往是手机运营商资助的科研机构,李安民认为,“基于后者服务的对象,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客观性令人怀疑。” 经济利益与手机安全之间的矛盾同样困扰着中国,并导致国家手机辐射标准迟迟不能面世。早在2001年,限制手制辐射量的《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草案已经拟毕,但在随后的日子里,正式文件却千呼万唤难出来。 据内部人士透露,草案争论的焦点在于:手机辐射的峰值到底规定在2.0瓦特/千克,还是1.0瓦特/千克。通信行业倾向于2.0;而环保部门、卫生部门更倾向于1.0。目前,我国大部分手机厂商能够达到2.0的标准,但是如果使用1.0的限值,则很多生产厂商将可能被淘汰。同时,实行后一标准要求手机基站的密度增加,运营商的成本会相应增加。

手机用还是不用?

如何找到手机和健康之间的平衡点呢? 首先是不能恐慌。轻微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没有特别大的伤害。实际上,太阳正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另外,手机致癌有一些特别的条件。李安民说,他所接触到的患者中不乏因为手机辐射导致恶性脑瘤的疑似病例。不过,这些病例都有一些固定的特点:工作环境中有强电磁场、用陈旧的高辐射手机和错误的接听习惯等。“通常一个人只有符合了其中两条以上的情况,才有可能成为脑瘤的高危人群。”李安民说。 其次是要重视。手机侵害人体的背后,隐藏着电磁污染这个大问题。 为了减少家庭电磁污染,专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正确使用手机、电脑、微波炉等电器。电器摆放不能过于集中。在卧室中要尽量少放,甚至不放电器。电器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台电器。此外,在日常饮食上,应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第二是多学使用手机的窍门。李安民说:“使用手机有许多小窍门。其一是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所以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或两次铃声间歇中接听电话;其二就是当手机信号不好的时候,不要执著地一再拨打,因为那个时候的辐射最强;其三是选择信号比较弱的通信网络;其四是选用新型号的手机;其五是不要长时间用一只耳朵听电话;其六是不要盲目信任“蓝牙耳机”,虽然它的工作方式是音频发射,而非微波发射,但是它所接收的电磁波的总量仍然在有线耳机之上。 第三是关注特殊人群。孕妇、13岁以下的小孩、患有甲亢和糖尿病的人、患有神经衰弱的人、带心脏起搏器的人,癫痫病患者、白内障患者、大病初愈的人和超过60岁的老人等都要慎用手机。对于这些人来说,手机有时可能是致命的。 第四是政府要有管理办法。库拉纳呼吁,“工业界和各国政府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人类与可怕的电磁辐射的接触。”李安民说:“中国人使用手机没有欧洲早,所以我们这方面的研究和案例都少。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一个可行的行业标准。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meee 发表于 2010-1-5 18:13:17

随着电子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电磁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由此产生的辐射对健康的影响也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日前,这一话题又成为法国射频圆桌会议的中心议题。

  生物学家若埃尔·德·罗斯奈说,目前人类完全被电磁波笼罩,不可能不受到辐射的影响。癌症专家多米尼克·贝尔波姆引用自己的研究数据表示,经常处于信号中转站周围会增加罹患唾液腺癌的风险。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是,法国政府一直都对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法国卫生部曾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证明手机辐射的危害,但这种可能性并不能被“完全排除”,负责生态环境事务的国务秘书尚塔尔·茹阿诺甚至提议禁止儿童使用手机。

  一些环保组织也提醒人们,即使科学无法证明电磁辐射会影响健康,人们也要防患于未然。此外,法国著名民调机构BVA今年年初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80%的法国人希望政府对建设信号中转站等有辐射危险的工程制订严格的法律法规。

wawang 发表于 2010-2-25 22:08:18

常坐在电脑前,确切地说背坐在电脑前,受辐射非常大。也会影响睡眠。

经常看电视也受辐射。

oops1 发表于 2010-3-18 12:40:27

..



MOTO机型最多 辐射最强20款手机排行榜
http://mobile.people.com.cn/GB/157849/11167592.html

2010年03月18日09:05 来源:手机中国

 前段时间,美国非盈利组织环境工作组EWG发布了人们手机的辐射排行榜,在十款上榜的手机中,很多高配置的流行机型都“榜上有名”,其中黑莓Bold 9700成为辐射最高的手机,苹果iPhone3GS也不行收入其中,使得手机的辐射问题成为一大关注热点。近日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CNET网站又评出了20款辐射量最高的手机,那么这20款手机又涵盖到哪些机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排名11-20名:

  第20名:T-Mobile Dash 3G SAR值:1.47

  第19名:Palm Pixi Plus SAR值:1.47

  第18名:18. 诺基亚2320 GoPhone SAR值:1.47

  第17名: LGChocolate Touch SAR值:1.47

  第16名: 索尼爱立信W350a SAR值:1.48

  第15名: 摩托罗拉Droid SAR值:1.49

  第14名: HTC SMT5800 SAR值:1.49

  第13名: 黑莓Bold SAR值:1.51

  第12名: LG Rumor 2 SAR值:1.51

  第11名:诺基亚E71x SAR值:1.53

  排名1-10:

  第10名:Pantech Matrix SAR值:1.52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00318/36/11264698667952580872.jpg第9名:摩托罗拉CrushSAR值:1.53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00318/4/68127691718590648.jpg第8名:黑莓Curve 8330 (Sprint)SAR值:1.54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00318/4/5209852470693558888.jpg第7名:黑莓Curve 8330 (U.S. Cellular)SAR值:1.54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00318/97/14142388093701964809.jpg第6名:黑莓Curve 8330 (Verizon)SAR值:1.54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00318/13/6405786687606222265.jpg第5名:摩托罗拉Motorola VU204SAR值:1.54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00318/40/17558828530318753648.jpg第4名:Kyocera Jax S1300SAR值:1.55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00318/92/8001572192066508480.jpg第3名:摩托罗拉RivalSAR值:1.59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00318/40/13479952610635335072.jpg第2名:摩托罗拉Zine ZN5SAR值:1.59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00318/64/11139455750909467056.jpg第1名:摩托罗拉V195SAR值:1.60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00318/68/446276356372967424.jpg

  在这个最新的高辐射手机排行中,摩托罗拉很不幸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在20款辐射最高的手机中,摩托罗拉机型也高达6款。其次是黑莓品牌,共有4款在内。大家一直关注的诺基亚手机有两款上榜,其中E71X是比较热门的手机。另外还包含了2款LG手机和1款索尼爱立信手机,而比较意外的是像三星这样善于打机海战术的手机品牌,却并没有进入本次黑榜。

  了解到了哪20款手机成为了辐射最强的手机,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手机辐射式按照何种方式定量,以及手机辐射的标准和危害。通常,手机辐射使用SAR值来定量,实质辐射被人类头部软组织吸收的比率,单位是W/kg(瓦/千克)。按照国际非电离性辐射保护委员会ICNIRP和欧洲的相关规定,手机的SAR值上限标准为2W/kg,(美国为1.6W/kg)。

  我国对于手机辐射标准的制定已经进行了多年,国家环保局和卫生部曾提出,只有手机辐射值低于1W/kg,才能保证人体没有危害。如果按照这个提案,目前手机产品还很难达到这个标准。据了解,如果长期处于辐射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诱发脑癌或者其他疾病,而很多产品的辐射因为“看不见”而被大家所忽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这些容易忽视的问题,在挑选手机的时候也要意识到这些细小的问题。
(责任编辑:贺尔馨)
...

oops1 发表于 2010-4-2 17:07:10

.


http://news.sina.com.cn/h/2010-03-30/100419970609.shtml

手机致癌性比香烟强 直板机型辐射最大

http://www.sina.com.cn

制瓷名家 发表于 2010-5-9 19:32:08

http://bbs.wangjing.cn/thread-40422-1-1.html

电场和磁场的传播过程生成一个作用力场,这个作用力场就叫做电磁场,而这样的传播过程就叫做电磁辐射。如手机、电话机、输配电线等都有电流,有电流肯定就存在辐射的问题。比如电脑、电视、手机、微波炉离人体都很近,所以危害也比较重,像灯、高压线等虽然有辐射但是离人体比较远,辐射也比较小。

  生活当中辐射量比较大的常见物品有哪些?

  包括电脑、电视、微波炉、手机等,辐射源发出的电磁强度越强对人体的危害越大,电磁辐射还有一个累计的效应,偶尔一两次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是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慢慢对人体产生危害。

  电磁辐射三大要素:1、 辐射源的强度;2、 受辐射的时间;3、 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电磁辐射是怎样作用到人体,然后对人体产生危害的?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一个同步振荡的过程,比如过去我给一百个学员讲课时让同学们向左转、向右转,如果我喊得速度慢同学们可能会很自如地配合我,如果我一秒钟以内喊很多次那么就会不同步了,就会互相撞击。冬天穿棉衣时间长了会脱掉就是因为引起机体分子的振荡然后产生热作用。国际上普遍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就是致热作用和非致热作用。电磁辐射包括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作用在机体分子里面可以把有机分子正负电荷给拉开,然后就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器质性病变。非电离辐射就是一般讲的无线电类的辐射,它的量子携带能量很小,不足以把分子正负电荷分开,在去掉外部作用场或者在场强低的情况下还可以恢复到有机分子。

  电脑对人体有那些危害?

  电脑辐射从电脑屏幕、主机、机箱、甚至连鼠标都有辐射,当然最主要的辐射是来自于屏幕,通常做好屏幕的防辐射工作就可以了。电脑辐射有三钟辐射量包括静电、射频辐射、X射线。防护措施包括1、缩短一次性接触时间2、使用防辐射护肤霜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电磁辐射的侵害?

  通常受到电磁辐射的人都会感觉到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体征变化也可能有脱发、掉发的情况,眼睛通常会发涩、发干、大强度的会导致白内障。血象上还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血压时高时低,白血球有时候也发生过高的现象,另外检查心电图还可能发现心悸、心律不齐的症状。

  台灯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现在市场上的护眼灯实际上是把频率从50赫兹变到5万赫兹,5万赫兹就是一种高频振荡,高频肯定有高频的电磁感应,如果用高频监测器进行检测,高频护眼灯就会发出叫声。来看一下这个监测器,很直观地就能看到高频线圈,只要有高频电磁场通过线圈就会有感应,然后通过仪器的蜂鸣声就可以实施报警。

  如何防护

  对于电磁辐射应该采取主动防护的方法,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办法可以防止电磁辐射。比如在微波炉上加上微波炉专用罩,可以给电脑加上防辐射屏,还可以穿一些防辐射的服装等。我们可以用微波炉来看看防辐射肚兜的防护能力,在没有放孕妇防辐射肚兜的时候可以测到微波炉的辐射,而放了孕妇防辐射服后电磁辐射就几乎不存在了。

  孕妇防辐射要领

  1、 远离辐射源

  2、 及时切断发射源

  3、 穿着孕妇防辐射服

  最理想的方法还是切断辐射源,孕妇如果外出是很有可能受到辐射影响的,因此个体防护是很必要的,比如穿上个体防护服装包括防辐射肚兜、防辐射裙等等。

  (资料来源:CCTV-健康之路)

制瓷名家 发表于 2010-5-9 19:34:51

http://www.yygpzx.com/gzpd/jxzyg/sw/2/31/1/kzzl2.htm

电磁辐射与健康

  吸烟有害健康,被动吸烟更加有害健康!不过我们已经知道在他面前如何保护自己!电磁辐射有害健康,但面对电磁辐射,我们无处可藏,甚至不知道如何做来保护自己!在我们利用电磁波推动我们的社会前进时,我们自己却又受到它的伤害!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请记住,各种各样的电磁波无时不刻地在我们身边的盘旋,穿越我们的肌体,损害我们的健康。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我们必须去知道、去了解这些电磁辐射究竟是怎样伤害我们的身体的。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吸烟有害健康已是不争事实。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仍然处于调查研究阶段,仍无明确的定论。因为相比尼古丁,对电磁辐射的研究工作更加困难和艰巨,别忘了它可是高科技的产品!需要用更高的科学技术去研究、去探索。

  所以请不要急于盲目乐观,也不要急于否定一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在这里密切关注与电磁辐射、健康有关的一切。

  最后提一个问题:这里有一些水,这是你仅有的水,但这水有可能被不明物质污染了。是否被污染了,不明物质是什么,它究竟有害吗?这一切谁也不知道,因为正在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还没有出来。那么,喝还是不喝,你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电磁辐射

  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存在形式,自从一百多年前麦克斯韦用理论形式证明其存在以来,人们对其的认识和应用在不断扩展着。它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从古至今她就存在于我们周围。比如:阳光,闪电,被加热物体散发出来的热能等等。阳光,波长在 100nm一760nm,是我们视觉系统感知这个世界的信号基础,是万物生长的能量来源;是地球生态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而人体本身就是个生物带电体,生物电流无时无刻不在人体的组织细胞间传递着信息。它产生的电磁场与天然电磁辐射因人类自身的进化繁衍有着良好的适应关系。就如同眼睛蛇可以感知红外线,蝙蝠依靠超声波来指导飞行和捕食一样。

  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架设的电源线越来越多,电视,电脑,移动电话,微波炉走入我们的生活;这一完美的生态和谐被打破了。波长更长,频率在30000MHz内的电磁辐射充斥着我们的空间,破坏了良好的电磁生态环境,构成了现代社会新的隐型杀手。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一、诱发基因突变、促使变异细胞产生

  1、皮肤衰老加快。

  2、白血病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增加。

  3、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B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白血病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增加。

  4、精子活性降低、数量减少导致不孕症。

  5、胚胎细胞产生大量变异细胞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孕妇流产率升高、畸胎发生率升高。

  二、激素分泌紊乱

  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抗损伤能力降低。

  2、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减少导致发育迟缓。

  3、甲状腺及旁腺分泌出现异常导致发育障碍、骨代谢异常。

  4、松果体细胞产生松果体素少导致免疫力降低、生物钟紊乱。

  三、神经衰弱

  1、头痛、头晕。

  2、失眠、健忘、多梦。

  3、食欲差、心悸、心律失常。

  四、热效应

  1、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乏力、嗜睡。

  2、眼中晶状体变混浊导致白内障甚至双目失明。

  电磁辐射损伤人体的机制

  人体是个导电体。电磁辐用于人体可产生电磁感应,并有部分的能量沉积。电磁感应可使非极性分子的电荷再分布产生极性,同时又使极性分子再分布;即偶极子的生成。偶极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的取向将导致生物膜电位异常,从而干扰生物膜上受体的表达酶的活性,导至细胞功能的异常及细胞状态的异常。

  人体的感受器如眼、耳,皮肤上的冷、热、触、疼感受器等等接受外界刺激将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由周围神经系统再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反馈,反馈信息传给人体的效应器,产生人的有意识的行动。而这里所讲的神经冲动及所反馈信息,实质上就是神经细胞上的电传导。

  当电磁辐射改变了生物膜电位时也就改变了神经细胞的电传导,扰乱人的正常电生理活动。日积月累会导致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腺体细胞功能状态的异常,将导致激素分泌异常。

  电磁辐使生物膜功能紊乱甚至破坏会抑制细胞活性,如精子生成减少及活性降低, 产生不育症,脸部皮肤细胞代谢障碍而产生色素沉着等。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其遗传物质是 DNA。母细胞复制于细胞的过程就是DNA的复制传递及表达的过程。当这一过程受到电磁波及其它因素干扰时,就会诱发基因突变、促使变异细胞产生。例如诱发癌基因表达,导致癌细胞及其它变异细胞的产生。

  电磁辐射作为一种能量传递方式,还会直接将能量传递给原子或分子, 使其运动加速,进而在体形成热效应。当微波作用于人的眼睛,眼睛晶状体水份较多,而更易吸收较多的能量,从而损伤眼的房水细胞。晶状体内无血管成份,代谢率低,很难将损伤或死亡的细胞吸收掉,日积月累在晶状体内形成晶核,导致白内障的产生,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目前我国电磁污染状况

  电磁阴影响笼罩在我们的周围,然而电磁防护这一本来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领域却落伍了。据浙江医科大学微波研究室对开机使用中的移动电话进行测试表明:键盘,耳机,耳机上部及无线中部等释放出来的电磁辐射功率达160pw每平方厘米, 350pw每平方厘米, 950pw每平方厘米, 440pw每平方厘米。而中国电磁辐射测试中心和哈尔滨医科大学连续两年的测试表明中国口前的移动通信设备频宽为400--800MHz, 其中对讲机和手机辐射剂量达2S00pw每平方厘米和600pw每平方厘米分别为国家标准的15和70倍。 黑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在《电磁辐射危害现状及对徽的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射频设备约24万台,其频率在200KHz-300MHz,其中22万台设备运行中处于电磁辐身超标状态!1994年2月《宇航计策技术》刊物中《计算机泄密机理及其防护措施》一文指出,计算机工作在低电压,大电流和高速开关工作状态,因而尽管其工作频率为十几兆赫,而实测电磁辐射频谱达500MHz以上,而显示器电平则高达几百伏。

  关于电磁污染危害的研究状况

  早在50年代科学家们就发现:从事微波工作的人员在无防护的条件下工作半年,则白内障的发病率增高。1974年,从事儿童白血病课题研究的流行病学家南希沃特海姆多次发现:白血病患儿家庭的庭院内往往装有电力变压器。而一份来自加拿大-法国的联合调查表明电磁辐射与白血病的发生有着相关性。当今的人们也有一种共识:在视屏前工作或在电磁场强大的地方工作,人会更易有疲乏无力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的产生。而198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个科研小组对视屏作业的妊娠妇女进行跟踪调查,结果为:孕妇如一周内有20小时在电脑前工作,其流产率会增加一倍。 Mitchel等人用频率2450MHz的连续波:吸收比率为2.3mW/g辐射大鼠,用食物强化的方法来研究其辨别行为和动物自发活动。每个动物在接受了10次辐射后(1周内辐射5天),在进行上述实验。发现动物表现自发运动增加,辨别行为变差。 在整个实验时期内测定动物的直肠温度均未见变化。Thomas等用频率为2860~9600MHz,调制脉宽1us和频率2450MHz的连续波,功率密度为5mW/cm的电磁场照射动物,用压杆食物强化实验来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微波辐射前二次压杆的间隔为18~24s。实验表明,微波辐射后的动物二次压杆时间间隔延长,而且错误的动作次数增加,在辐射时和辐后均未见动物肛温有所变化。

  Miichell和Thomas的实验,可由Macgregor的工作得到解释。Macgregor是一位研究神经网络学说的学者,他应用一个功能神经系统模型,使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微波辐射对神经细胞跨膜电阻的影响,以及对神经功能和行为的影响,他认为调制的射频电磁场能使一个神经元产生跨膜电位。当一个低功率密度的微波辐射于动物时,在他的颅腔内感应出电场,这个电场可以使大脑神经元产生十分之几毫伏的跨膜电位。而这种外电场可以干扰和破坏正常的神经功能。并指出,频率在兆赫范围内2V/m的电场,可以使神经元产生十分之几毫伏的跨膜电位。他用数学公式推导得出,当射频电磁场落在UHF频段时,所诱发的跨膜电位具有最大值,而且,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集中密度愈大,神经元体积愈大,也愈容易受外加电磁场的影响。

  马里兰州大学的放射生物学家伊利莎自·贝克和乔治·哈里森实验证明,接触微波并与致癌TPA接触使细胞癌变率增加且与微波照射剂量成正比。 据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有一家农场,1978年上空架设了376.5万伏的高压输电线,由于输电线所放出来的强大电磁能的作用,电线下面的植物叶子枯萎,在下面劳动的人,常常毛发竖立,感到身上有蜘蛛在爬似的。又如,美国、苏 联、操纵电子理疗设备的人员,相继出现头痛、头昏、失眠梦多,白血球总数升高等症状。

  在我国,电磁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扰民事件比较突出,,个别地方提出,不解决该单位的电磁污染,就不准工作。有的人将 “电磁烟雾”称为无形的敌人,说明电磁污染确是当今世界环境的一大公害。

  据报道,×××电视发射台下的居民,手拿着日光灯管,灯管就会发亮,即所谓不用电源的“高周灯”,这些居民常感全身无力,头痛头昏等。

  成都××/研究所,有一台8KW400KHz左右高频设备,该设备以前没有任何屏蔽设施。一工人的工作台离高频线圈1M左右。由于长期在较强的电磁辐 射下工作(经测试,平均值为:电场70~80V/M,磁场5~10A/M),几年 后,该工人出现头痛头昏、严重失眠,几天甚至1周不能人睡,人异常消瘦,进而出现肠胃功能紊乱。后来对该设备进行了屏蔽防护,电磁场强度小于国家卫生标准和环境标准,并将工人调离该工种。经治疗、休养,目前该工人基本恢复健康。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199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功率密度30-40mw每平方厘米、频率在21-22Ghz的辐射场下照射30-110分钟则小鼠的生精细胞破坏且证实为非热效应所致。而浙江医科大学微波研究室,在微波辐射对小鼠下丘脑的影响研究中发现,1mw每平方厘米的微波辐射短时间即可引起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和介质代谢异常。新疆学医院劳动卫生教研室与新疆地区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对视屏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表明,长期小剂量的电磁辐射,精神紧张,强迫体位是影响工人集体健康的主要原因。并认为妊娠妇女应暂时脱离视屏作业。

10089q 发表于 2010-5-10 23:31:48

用手机接或打电话,能用耳机尽量用,如果有防辐射的手机袋,尽量把手机放到里面。

oops1 发表于 2010-5-25 15:33:13



http://news.cntv.cn/society/20100506/104325.shtml
视频
CCTV [每周质量报告]“虚夸”背后的防辐射产品(2010.04.24)

简介: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电脑、手机、微波炉等智能化产品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智能化产品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看不见的隐忧,那就是电磁辐射。所谓电磁辐射,简单的说就是由于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类似于水波。正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辐射成为不少消费者新的担忧,他们担心电磁辐射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防电磁辐射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新宠,成为近年来增幅较快的一种新产品。那么市场热销的防电磁辐射产品的防辐射效果到底怎样呢?来看我们记者的调查。
创建:2010-04-24
视频截图:



   


   

“虚夸”背后的防辐射产品
2010-04-27 10:14:41 作者:江西家电信息网 来源:CCTV
http://www.jxjdxxw.com/2010/0427/4895.html

电磁辐射可能带来多种健康威胁;防辐射产品成为消费者防护武器;防辐射产品五花八门,商家宣称能防护几乎所有辐射;防辐射率高 防辐射面广,防辐射产品究竟有没有这么神奇。商家提供检测报告未必可信,多种花招只为迷惑消费者;标准不完善 管理不规范,防辐射产品市场如何走向良性发展。

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电脑、手机、微波炉等智能化产品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智能化产品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看不见的隐忧,那就是电磁辐射。所谓电磁辐射,简单的说就是由于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类似于水波。正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辐射成为不少消费者新的担忧,他们担心电磁辐射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防电磁辐射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新宠,成为近年来增幅较快的一种新产品。那么市场热销的防电磁辐射产品的防辐射效果到底怎样呢?来看我们记者的调查。

记者对北京的一些公司进行了走访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防辐射产品的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手机防辐射贴膜、防辐射卡、甚至防辐射面罩等都广受上班族的欢迎,在种类繁多的防辐射产品中,专门针对怀孕“准妈妈”的防辐射孕妇装无疑是最受青睐的一种产品。

记者在北京市的一些妇产医院了解到,很多孕妇都穿着防辐射孕妇服。一家的医生告诉记者,穿着防辐射孕妇服或者防辐射围裙来做检查的孕期妇女超过了50%。

一家大型网站的亲子中心对“准妈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近3000名受访者中,高达63%的人表示会选择防辐射孕妇产品。记者在上海市的调查也显示,有八成以上的准妈妈会准备1-2件防辐射服。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不少大型商场都由专门的防辐射孕妇装的销售专柜,这里出售的防辐射孕妇装不仅品牌众多,而且价格也都比较高。

这些防辐射孕妇装的价钱多在1000元左右,高的甚至超过1500元,尽管价格比同等面料的普通服装价格高出近5倍,但是由于号称能阻挡电磁辐射,所以还是受到了众多“准妈妈”的追捧。

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还发现,除了专门针对孕妇的防辐射孕妇装之外,还有一些电脑防辐射屏保、手机防辐射贴膜等产品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记者在一家专门经销防辐射产品的公司了解到,现在防辐射产品的种类很多,但是这些防辐射产品的销量却都是同样的火爆。

我们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防辐射产品之所以热销,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担心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尤其是对孕产期的准妈妈和小宝宝造成伤害。那么我们生活中电磁辐射的状况究竟怎样,电磁辐射又会给人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

记者从环保部门了解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中能够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增加,而电磁辐射源大致可以分为公共电磁辐射源和个人生活电磁辐射源,其中的公共电磁辐射源包括:变电站、移动电话基站以及遍布城市的地铁、电车和电气化列车等等。而个人生活电磁辐射源主要是指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个人电子电器消费产品,这类辐射源在我国的数量也非常惊人。据统计,全球几乎每4个手机用户中就有1个在我国;同时,我国还拥有3亿台以上的电视机,4千万台以上的电脑;我国每年新增的微波炉超过1千万台;这些产品和设备都在向生活在周围的人们传播着不同波长和强度的电磁波,导致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电磁环境总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赵玉峰,原国家环保总局电磁辐射影响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电磁辐射和人体健康的研究。

有大量研究显示,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辐射环境中,容易诱发神经功能紊乱、激素分泌异常甚至诱发白血病、癌症等严重疾病。

除了公共性电磁辐射源导致的高强度电磁辐射危害之外,手机等个人电子消费品对人体也可能造成潜在的危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曹兆进研究员,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记者首先对防辐射手机贴片进行了调查,在这个销售点,销售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卖的贴片防辐射率非常高。

这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防辐射率是衡量防辐射产品屏蔽辐射效果的最重要的考量指标,他们这里的防辐射贴膜防辐射率接近100%,也就意味着防辐射效果非常好,能防止几乎所有来自手机的电磁辐射。
记者在市场上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手机防辐射产品都宣称,产品的防辐射率高达99%以上,那么这些产品是否真有这么高的防辐射效能呢?记者购买了一种手机防辐射贴片,送到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这种手机防辐射贴片确实有屏蔽辐射的作用,但是屏蔽的效果远远达不到产品宣称的99.9%。同时专家还指出,就是这样的检测数值也并不能说明这种产品真正的防辐射效能。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不仅仅是手机防辐射贴片宣称防辐射率超过99%,包括防辐射孕妇装在内的几乎所有防辐射产品都宣称自己的产品具有极高的防辐射率,以此来证明自己产品良好的防辐射效果。
记者进而调查了北京市多家商场的防辐射服装销售区。在这家商场,厂家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孕妇服也具有极高的屏蔽电磁辐射的功能。

在商场的经销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防辐射孕妇服按材质分为金属纤维、银离子和多离子等几种,其原理是或者利用密度很高的金属网屏蔽辐射,或者利用金属离子吸收反射波。但是不管是哪种原理的防辐射孕妇装,销售人员都声称,其防辐射功均能达到了99.9%以上。
记者在北京等地的市场上随机购买了几种防辐射孕妇装,送到隶属于国家科技部的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进行检测。记者购买的这几种防辐射孕妇装都宣称自己的防辐射率达到了99.99%。
检测人员首先对这些防辐射孕妇装使用的面料进行了检测,经过检测发现,在记者购买的几种防辐射孕妇装中,除了其中一种面料防辐射率达到了宣称的数值,其他产品面料的防辐射率均达不到宣称的99.99%。

检测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防辐射孕妇装防辐射率都达不到宣称的数值,甚至有个别样品甚至只有不到75%的屏蔽效能。与此同时,专家提醒消费者,所谓防辐射率仅仅代表的是防辐射孕妇装使用面料的防辐射效能,因而用这样的防辐射率来衡量服装的防辐射效能是不科学的。

按照专家的说法,目前市场上的防辐射服装,无论成分是金属纤维的,还是银离子和多离子的,所标注的99.99%以上的防辐射率仅仅是指面料在专业封闭空间里的检测数据,并不代表成品服装的防辐射效能。
对于一些推销者渲染防辐射服装屏蔽效能达到99.9%以上的说法,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总工程师陆福敏认为,那除非用整块防辐射面料从头到脚包住人的身体。

据专家透露,因为服装的衣领、袖口等敞开部位并不能遮挡电磁波,检测一件防辐射服装的实际屏蔽功效存在技术上的难度,因而目前还不能获得防辐射产品的实际效果数据。

专家告诉我们的记者,其实不少防辐射产品确实具有一定的防辐射功能,但是绝不像商家宣传的那样神乎其神,能阻挡几乎所有电磁辐射的侵袭。无论是手机防辐射卡,还是防辐射孕妇装,所宣称的99.99%的防辐射率,都是不科学的,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噱头。而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我们的记者发现,销售的噱头还远不止防辐射率这么简单。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为了佐证所销售的防辐射产品具有良好的防辐射效能,不少商家都提供了产品的检测报告。在这家防辐射产品的加工点,推销人员就拿出了一份专业机构的检测报告。

记者注意到,在这家经销商的宣传资料上,确实缩印着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的测试结果,上面标明,在10兆赫到3000兆赫的不同波段,屏蔽功能均为99.99%。
专家认为,这种利用检测报告作为佐证来销售产品的行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事不可信的。

事实上,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的国家级名头,已经成了不少防辐射产品经营者的广告招牌,而测试报告的仅针对样品的事实,则被推销者刻意隐瞒。更有甚者,竟然连检测都不做,却利用正规检测机构的名义,做出假报告欺骗消费者。

除了利用检测报告作为销售手段之外,还有不少商家都声称自己出手的防辐射产品是“全能型防护产品”,能够屏蔽所有的电磁辐射,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而专家告诉记者,电磁辐射有不同的频段,不同频段的电磁辐射应该采取不同的防辐射产品进行防护。类似市场上所谓的全能防辐射产品,目前还没有出现。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不少商家还有特殊的仪器,利用这些特殊的仪器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种特殊的仪器叫做电磁辐射监测仪,通过数字的高低变化来判断产品的防辐射效能,销售人员说通过这种专业的仪器测试可以证明,她手里的防辐射服装屏蔽效果很好。在另一家防辐射产品销售点,推销人员也用同样的仪器进行了测试,同样得出了防辐射效果良好的结论。而当记者问及这种仪器准确与否时,这名销售人员却说,其实这只是一种推销手段。

100多块钱的仪器得出的结论是否准确,记者不得而知。检测机构的专家告诉记者,这种仪器测试的数据只是一种参考,并不能作为严谨的屏蔽效能数据。
夸大产品的防辐射率等关键指标,把原料的检测结果说成是成品的防辐射功效,用不科学的现场测试方法诱导消费者,一些生产者和经营者就是这样推销着防辐射产品。
而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品牌众多的防辐射产品市场,还存在着以次充好的现象。

在上海的一家防辐射服装正规企业,这位负责人烧起两块外观相同的防辐射面料,外面的布料烧尽后,记者看到了两块截然不同的金属网。

据了解,这种金属纤维的防辐射服装,其屏蔽效能主要就是靠金属丝的密度和均匀度,而个别厂家生产的劣质产品,因为肉眼难以辨别,也藏身于市场当中。
而在记者的调查中,以次充好的决不仅仅限于防辐射服装。在这家防辐射产品销售点,手机防辐射贴膜每张售价才三块钱,竟然也有正规检测机构出具的屏蔽效能测试数据,而且也高达99.99%。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推销人员透露了其中的秘密。

目前,防辐射产品市场存在的虚假宣传等现象,已经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的重视。上海市消保委曾经对15家企业的多件防辐射服装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发现,部分产品夸大实际防辐射效能,还存在着严重的虚假宣传现象。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仅在2009年12月出台了一个《微波屏蔽防护服》的推荐性标准,还没有针对整个防辐射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看完了我们记者的调查,我觉得有两点还需要强调一下,一个是多数防辐射产品或多或少都能起到对电磁辐射的屏蔽作用,从这个方面说这些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无疑是有好处的;第二个是目前无论是生产商还是销售商,采取的营销策略却大多是以欺骗消费者或者是诱导消费者为手段的营销策略;如果不对市场上的骗人伎俩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辐射产品这个新兴的行业的前景不容乐观。目前,上海市已经开始筹备建立防辐射产品的行业协会,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参与制定的防辐射产品国家标准也在加紧制定的过程当中,我们希望这些举措能使得防辐射产品的市场走上正轨,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oops1 发表于 2010-6-7 16:13:57



儿童大脑对手机电磁波吸收量超成人60%


http://news.sina.com.cn/h/2010-06-07/105820426738.shtml
.



http://i3.sinaimg.cn/dy/h/2010-06-07/U2108P1T1D20426738F21DT20100607105839.jpg
儿童大脑对手机电磁波吸收量超成人60%


  在大人们巴不得“关掉手机”甚至“扔掉手机”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乃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却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近日,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显示,75%的美国青少年拥有手机,这一数字较2004年上升30%。加拿大的统计则显示,在12—19岁之间的加拿大少年中,61%都拥有手机,不少孩子甚至用它“煲电话粥”。手机的普及的确给孩子提供了交流的便利,但其无线通信产生的辐射也无声地吞噬着孩子的健康。为此,很多国家发出呼吁:让手机远离孩子。

  用手机的孩子越来越多

  在美国的青少年手机用户中,31%每天发送至少100条短信,15%每天发送200条以上短信。每人每天平均发送50条短信。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8岁以下孩子中,每4人就有1人有手机。目前,英国拥有手机的孩子有450万人,其中,9-10岁的孩子里有58%的人有手机,11-12岁中89%的人有手机,13-14岁中约93%的人有手机,15-16岁有手机的人高达95%。

  中国的情况同样值得关注。本报近日进行了一项题为“你会给孩子买手机吗”的调查,参与的3500位家长中,88%的人给孩子买了手机。同时,本报进行的校园调查显示,学生中的手机拥有率为:小学1—3年级10%,4—6年级30%;初中生70%;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我们班一多半学生都有手机,上课时经常被手机铃声打断。13岁左右的孩子上课本来就容易开小差,有了手机就更容易走神了,低头发短信的、玩手机游戏的大有人在。”北京市崇文区一所重点中学初三年级班主任刘老师直言不讳地说。北京市东城区某中学初一年级赵老师对记者说,学生们曾跟她说过,用手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与家长和朋友联系,二是上网或打游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林丹华教授的团队成立了‘青少年手机依赖’课题组,他们在广西进行的调查显示,初二、初三学生中手机依赖率高达近20%。

  手机危害不可忽视

  本报调查中在回答“手机对孩子的危害,你最担心哪几点?”这个问题时,30%的家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辐射影响健康”。另有24%的家长选择了“沉迷游戏或上网”,14%的家长认为会“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科学研究也显示,孩子过早使用手机、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手机依赖,对身心带来多方面的损害。

  破坏神经系统。英国《微波理论与技术》期刊研究显示,儿童颅骨厚度显著低于成人,对辐射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成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赵玉峰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受到的潜在威胁更大。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指出,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英国华威大学的杰勒德·凯都博士警告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影响生长发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杜军保指出,大剂量的电磁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带来诸如哮喘、白血病之类的疾病。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专业专家任仪逊介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具有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的特点,因而,微波对人体眼睛的伤害最大。此外,长期发短信还可能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低头玩游戏等,会对孩子的颈椎带来很大伤害。

  影响思维模式。电话和短信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孤独、偏执。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流行病学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爱发短信的青少年,思考问题难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常用手机上的联想输入功能发短信,会使孩子们做其他事时只追求速度,而忽略准确性,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

  沉迷游戏,加深隔阂。林丹华指出,频繁给同学、朋友发短信,有可能让孩子们更不会对父母讲真心话,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同样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这就使得下载游戏更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会过度沉迷于游戏中,影响其成长。

  容易受骗,盲目攀比。手机行骗屡禁不止,让没有判断力的孩子接触过多信息,容易给他们带来危险。手机更新换代速度飞快,则容易让孩子贪慕虚荣、盲目攀比。

  和孩子签个“手机协议”

  “保持联系”、“担心孩子遇到危险”、“别人孩子都有手机、自己的孩子也得有”,是很多家长给孩子买手机的主要原因。“现如今,不让孩子用手机不太现实。”林丹华表示,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它。

  由于孩子本身自制力差,容易沉迷于手机短信,各国也想出很多办法,为孩子用手机“限量”。在日本石川县2009年通过的《石川儿童综合条例》修正案中,就增加了“家长应尽量不让处于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年龄段的子女持有手机”。石川县知事谷本正宪说,“重要的是,家长能否下定决心,即使孩子一个劲央求也不给买(手机)。”在美国,有电信运营商为父母们提供儿童手机监管程序,父母可以限制孩子手机的通话时长、短信流量,而父母和子女通电话或打紧急电话的次数,则不受限制。而在韩国,已立法规定孩子使用手机必须签订专门的协议,话费不得超过规定上限,以防止孩子过多用手机下载游戏。在以色列,父母可以限制孩子手机拨打设置好的号码,防止孩子拨打声讯服务或和陌生人聊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建议,12岁以下的孩子最好少用或不用手机。林丹华说,给12岁以上孩子配备手机,家长要格外注意两点。第一,手机功能不要太炫太花哨,能保证基本通话、发短信即可。手机功能太多,孩子一方面容易形成攀比心理,另一方面容易沉湎于复杂的功能当中,过度玩游戏和听音乐等。第二,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应该得到限制。

  在孩子使用手机时,父母可以与孩子签订一份“协议”。“协议”中规定,手机要在什么时间使用;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不要超过多久;一个月发出短信的条数有所限制;发短信的主要对象是谁等。此外,家长最好给孩子定个规矩,如果没接着父母的电话,应该在多久之内必须回电话。在这些行动上,父母和孩子达成共识后,孩子就不会总觉得爸爸妈妈反对自己用手机,而且会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话题讨论]电磁辐射与健康(2009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