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建立高校教师退出机制
今年年初网易报道北京广东将要开展事业单位工资和退休制度改革试点,当时我把消息说给我的医疗系统的一些长辈听,他们明确表示不可能,别信这些网上消息!但是接着下来北京找了几个小的行政区域开始全面实行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实行类似企业的制度,这块的改革终于正式开始了!今年在园地教学相长板块的版主也是提出了一个现在还在讨论的议题:大意是我们学校入学学生在这两三年内到达一个高峰后将随着出生人口数量下降而随着下降,教育口讲面临学生不足的境况!当时我们这些网友也是提出很多自己的看法,也找了一些国外比如日本大学关闭的相关新闻!
今天早晨看到了这个消息,说明我们教育管理机构已经开始逐渐推出应对以上变化的办法,我们的教育系统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了,高校教师是人才金字塔上最顶级人才,我们怎样改革,怎样分流,怎样保障一线教师的权益,我们拭目以待!!!
新京报7月11日报道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表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在进一步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实现方式,更加有效地发挥以教授为主体的教师在学校治学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这也意味着在《国家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教育部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划定了一个路线图。
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日前举行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陈希表示,在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至少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其一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二,进一步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实现方式,更加有效地发挥以教授为主体的教师在学校治学中的作用。
其三,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人员的分类管理,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建立退出机制,保障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投入,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分配体制。此外,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http://news.163.com/09/0711/02/5DTKNM3C0001124J.html
网易广东廉江网友 ip:219.129.*.*: 2009-07-11 05:36:16 发表
高校改革,改来改去,无非就是高校利润增加了30倍,教学质量倒退了30年。
网易陕西渭南网友[迷糊] ip:61.150.*.*: 2009-07-11 07:24:40 发表
听话的进来,不听话的退出 教育部的手也伸得太长了吧?高校教师如何退出应该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由高校自己决定,什么事情都要你教育部来做,那你兼任各个高校的校长算了。这种事情一再发生,估计高校也已经出离愤怒了。前些年一个刚退下来的高校领导跟我们说,高校没有指定专业课程的权力,什么都要听教育部的,那就让教育部来办学好了。什么叫瞎指挥,这就是瞎指挥。你如果想管具体的事务,那就拜托你管到底,制定出明确的细则章程说明教师如何退出,可你又不说出个子午寅卯,你让下边的高校该如何作呢?赶上学术氛围浓郁的大学还好一些,要是赶上那些内部斗争横行,阴暗事件不断的学校,这种狗屁规定立马就可能成为权力集团打击异己的工具啊?最终的结果是权力再一次得到加强,学术自由再次被削弱。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组织内部变异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组织也越来越松散,那就只好依靠权力的触角不断搜索组织内部变异的部分并把其剔除,通过权力把组织紧紧抓在一起,殊不知权力触角的运动本身就会撕裂组织,造成组织的分裂。看你能撑多久! 呵呵,教育部也应该实行退出机制,尤其是一些说干话,吃干饭的人,也应该实行企业管理 引用第1楼dspcan于2009-07-11 08:59发表的 :
教育部的手也伸得太长了吧?高校教师如何退出应该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由高校自己决定,什么事情都要你教育部来做,那你兼任各个高校的校长算了。这种事情一再发生,估计高校也已经出离愤怒了。前些年一个刚退下来的高校领导跟我们说,高校没有指定专业课程的权力,什么都要听教育部的,那就让教育部来办学好了。什么叫瞎指挥,这就是瞎指挥。你如果想管具体的事务,那就拜托你管到底,制定出明确的细则章程说明教师如何退出,可你又不说出个子午寅卯,你让下边的高校该如何作呢?赶上学术氛围浓郁的大学还好一些,要是赶上那些内部斗争横行,阴暗事件不断的学校,这种狗屁规定立马就可能成为权力集团打击异己的工具啊?最终的结果是权力再一次得到加强,学术自由再次被削弱。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组织内部变异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组织也越来越松散,那就只好依靠权力的触角不断搜索组织内部变异的部分并把其剔除,通过权力把组织紧紧抓在一起,殊不知权力触角的运动本身就会撕裂组织,造成组织的分裂。看你能撑多久!
您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对教育部来说:
第一要教育部真正提高教育质量或者提高教师待遇的强力措施,教育部一般办法不是太多,另外这种措施见效慢,要出钱,难啊
第二这种裁减教师员额或者扩招政策一般是立杆见影,效果和影响很大,教育部做起来驾轻就熟,对下面是加强自己权威,对上面是减轻负担增加绩效,对外是缓解家长教育矛盾的好手段,所以我判断这个退出机制要实现起来不会太慢,反抗的力量不会太强,因为打着汰弱留强的名号,所以会很顺利的
第三这样措施也是为了减少扩招的直接影响的不得已的措施,就像股市一高涨,我们证监会就会出台政策打压指数了,所以这也算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的一个体现了
所以这个我想也算是事业机构待遇改革的既定政策会继续推进的 联想前段时间搞的事业单位(基本上是医院和学校)养老保险改革(就是把事业单位变成和企业一样的养老机制了),教育质量在九十年代末随着扩招和教育投入的大规模下降,已经越来越被群众不认可了,这一点在家长和就业市场上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来,那么提高教育质量是否只有采取将教育机构企业化这唯一的出路呢?
如果要建立退出机制,那么前提之一是要有一个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然后这个机制和体系目前是否存在呢?
简单的说,虽然副部长的发言中称要保障教师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但这个投入更多的应当是由国家来进行,包括保证进入高校的学生的质量,但这似乎又与之前多年的扩招政策和一直以来的教育思维有些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退出机制,目的也就是类似于美国华尔街经济危机下的大裁员了。 引用第4楼zk555于2009-07-11 13:20发表的 :
联想前段时间搞的事业单位(基本上是医院和学校)养老保险改革(就是把事业单位变成和企业一样的养老机制了),教育质量在九十年代末随着扩招和教育投入的大规模下降,已经越来越被群众不认可了,这一点在家长和就业市场上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来,那么提高教育质量是否只有采取将教育机构企业化这唯一的出路呢?
如果要建立退出机制,那么前提之一是要有一个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然后这个机制和体系目前是否存在呢?
简单的说,虽然副部长的发言中称要保障教师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但这个投入更多的应当是由国家来进行,包括保证进入高校的学生的质量,但这似乎又与之前多年的扩招政策和一直以来的教育思维有些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退出机制,目的也就是类似于美国华尔街经济危机下的大裁员了。
我看网易报道广东和北京先搞得这个事业单位改革的启动原因是地方财政不堪负担事业单位的养老医疗负担,所以率先全国开始改革,北京这个试点区是个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已经开始将近半年了!
只要高教还是商业化,不作为一项公民福利的话,这样的高校高教企业化趋势不可避免,我就举一个例子:
余世维的讲座风靡全国,很多时候也给高校领导做讲演,余世维的很多招数和套路是公司的绩效啊这类传统五百强的那种套路!
这样教育部出台这种政策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企业化核算和企业化雇佣不可避免,这样的话我相信近期高校教师购买现在市面上面的职场小说学习招法将不可避免,我想高校教师作为顶尖的人才,这样的规则是小菜一碟,呵呵 如果想要教育部管不到高校普通教职员工头上,那就得向欧美大学那样,高校教师员工是劳动合同制,而不是财政支付薪水以及在职或退休后全额医疗养老待遇的事业编制 ,更加不是参公管理制 引用第6楼nceva于2009-07-11 16:46发表的 :
如果想要教育部管不到高校普通教职员工头上,那就得向欧美大学那样,高校教师员工是劳动合同制,而不是财政支付薪水以及在职或退休后全额医疗养老待遇的事业编制 ,更加不是参公管理制
这个教育部的表态的起源刚刚找到,现在摘录给大家参考:
代表呼吁推行高校教师退出机制
2009年03月12日08:10 南方日报
本报北京电(特派记者/谢苗枫 徐林 黄超) 高考制度应该废除吗?大学生就业难是否扩招造成的?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如何推行?这些问题依然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在分组讨论后接受记者采访,就大家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
今年中大入围怪才仅一人
每年的两会,都会有些代表提出废除高考制度。黄达人认为,在整个社会诚信缺乏的大环境下,用较为严格的选拔方法来选才是应该的,“至少现在没有比它更好的选拔方式”。
他介绍,在高考的刚性制度和自主招生的柔性补充下,中大这两年也花了很大的精力招收特长生,为“偏才”、“怪才”留一扇门。他举了个例子:“特长生在某个方面可能有不足,比如老是被人拿来作例子的钱钟书先生。”这样的学生,只要在其他方面有突出才能,总的成绩要求可以考虑降低。但他介绍,去年很多人报名、推荐,但最终才录取3个人,今年更大规模的宣传,最后入围的才一个人。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阶段,有特长的学生生存环境不是太好,应试教育把这些有特色学生的棱角都铲平了,留下的学生实属凤毛麟角,要么是老师非常特别,愿意引导这个‘怪才’,继续培养这样的学生,另一个就是家长很宽容,支持孩子的成长。”
教师聘任制改革难实施
前几年轰轰烈烈的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被称为打破教师“铁饭碗”之举。黄达人谈到,目前中大的教师聘任制的改革已经推行了6年,除了寥寥几个因为考核不好自动离开的教师外,学校也没有办法真正解聘那些不适合在大学里任教的人。因为目前国家尚未有健全的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大学里教师一旦被解聘,社保、再就业等问题都很难解决,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他透露,正在拟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里已经提到“要建立起教师退出的机制”,他认为国家应当尽快在部分高水平大学就人事退出机制“先行先试”,“但这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怎么做,如何做试点,可能还有一个探索的过程。”
扩招导致就业难?不认同
对于大学生就业的“老大难”问题,黄达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还是结构性的就业难。
有人认为大学扩招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更进一步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黄达人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指出:“扩招对于国家总体而言,使得国民教育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http://news.sina.com.cn/c/2009-03-12/081017391485.shtml
今年三月份人大会议代表提案的,这和今年国家对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改革是一个事情开始推进的,可以看做是一个事件推进的一个环节!!! 自己在网上搜索到了三个有关的背景新闻,看样子是这次把这个机制给造势,最终浮出水面了,现在看来是已经接近水到渠成了!!!
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现已引入
2009年05月08日 09:5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記者彭冰 實習生李琤)日前,9名來自國內外知名學府的應屆博士畢業生和博士後,前往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參加該院對新聘教師的面試。引人關注的是,本次招聘引入了退出機制,被聘教師在合同期間如考核不合格,將被“請出”教師隊伍。
據了解,東北師大生命科學學院此次招聘打破了以往非“211”和“985”高校畢業生不招的標準,但設置了嚴格的退出程式——對於新聘任教師,學院將與之簽訂3~5年的合同,並制定詳細考核指標,在合同中期或期滿後,對新聘教師的授課情況及學術研究水準等進行考核,考核不過關者,屆時將被淘汰出局。
“設立退出機制,可以實現高校與人才間的雙向選擇,激勵教師的教學科研積極性,有利於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準。”東北師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王麗教授介紹。
“大學教師‘能進,不能出’,一直是制約我國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的一個普遍問題。隨著國內人事代理制度和各項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建立高校教師退出機制的可行條件也日臻成熟。”東北師大人事處副處長姜明說。
新闻:据中国青年报5月8日新闻报道,日前,9名来自国内外知名学府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前往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参加该院对新聘教师的面试引起关注。原因是,本次招聘引入了退出机制,被聘教师在合同期间如考核不合格,将被“请出”教师队伍。东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此次招聘打破了以往非“211”和“985”高校毕业生不招的标准,但设置了严格的退出程序——对于新聘任教师,学院将与之签订3~5年的合同,并制定详细考核指标,在合同中期或期满后,对新聘教师的授课情况及学术研究水平等进行考核,考核不过关者,届时将被淘汰出局。
http://www.cns.hk:89/edu/jsyd/news/2009/05-08/1682545.shtml
上海交大管理学院推出年薪制和“退出”机制
上海科技 2004年02月24日
解放日报讯(记者徐敏):年薪最高35万元,最低2万元,上海交大管理学院近日列出一份差距悬殊的教师2003年度年薪排行榜,并予以兑现,有的讲师年薪超过了教授;同时,学院里有5位教师因不适应教育科研发展需要,而转岗或流入其他高校就职。年薪制和“退出”机制,成为交大管理学院推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两块“探路石”。
激励冒尖,年薪制让教师有了更明确的动力和目标。交大管理学院在本市高校中率先推行年薪制,该学院的年薪制包括两部分:基本年薪和浮动年薪。基本年薪一般根据岗位和职称而定,在2—10万元之间;浮动年薪根据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课题、发表论文情况等确定,在0—25万元之间。学院在年初将各类考评标准“明码标价”公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报“身价”,到年终统一参加考评,只要考评合格就能获得所报“身价”。但如果考评与所报身价不符,第二年就必须降级评定。年薪制是个大平台,“土”博士和“海归派”,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同台竞争,有的讲师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分数”一下子升格,年薪甚至超过了一些教授。在新制度的激励下,教师们纷纷自我加压,今年春节放假期间,管理学院许多办公室里依然有教师“留守”,抓紧时间撰写论文。
相对于年薪制而言,高校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更难。交大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认为,高校的发展是动态的,对教师的要求也应不断提高,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是必须的。但“退出”不是让这些教师资源“赋闲”,不是对他们放手不管,而是帮助他们在其他领域或其他高校发挥作用,做到人尽其才。
交大管理学院在实行“退出”机制时,首先列出教师的考核内容,包括教学、科研、社会工作三方面,并给予打分,排位落后的教师自然是压力重重。两年来,院里已有10多位教师因不适应新的岗位要求而“退出”。“退出”后,学院根据各人的特点,帮助他们转岗或分流:有的转岗教师承担了资料研究工作,为学院科研发展提供支持;有的当上了专职班主任,全身心的付出得到学生一致好评;有的教师分流到其他高校后,成为教学骨干。在一部分教师流出的同时,学院积极“招兵买马”,两年来从各地引进30多位高层次人才,使学院教师队伍成为“一湖活水”。
http://www.stcsm.gov.cn/detail/detail.aspx?tbno=202&id=55013
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农村教师缺乏退出机制
2008年7月15日,“资教生”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集体宣誓。当天,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岗前培训班结业典礼在湖北经济学院举行,从全国范围内选招的2600余名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完成了专业培训,将赴湖北省乡镇农村学校进行为期3年的任教工作。“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自2004年实施以来,湖北省已选招6107名来自全国99所高校的大学生(“资教生”)到1200多个乡镇学校任教。新华社发杨宏斌 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昨日(12月25日,下同)作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农村教师补充退出机制不健全,致使一些不合格人员占据岗位,影响补充新教师。
路甬祥介绍,检查组发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中的问题,农村教育的问题占了大部分。路甬祥表示,农村教师培训经费严重不足,一般只占公用经费的5%,有的甚至更低。长期缺乏系统培训的农村教师,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同时,农村教师补充退出机制不健全,一些不合格人员占据着教师岗位,缺乏正常的退出渠道,无法腾出编制补充年轻、优秀教师。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4年至2006年,全国约有10%的县连续三年未补充公办教师。一些农村学校五六年没有录用新教师。公众广泛关注的代课教师问题依然存在,有些边远、艰苦地区派不进公办教师,聘用代课人员费用较低,出现了对教师队伍有编不补、低薪聘用代课人员的现象。
检查组建议,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逐步扩大到省属师范院校。要严把教师入口关,确保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对不合格的教师,可开展提供退养补贴、一次性退出岗位的试点工作。
http://www.hsw.cn/edu/2008-12/26/content_10499218.htm 我愿意退出,请把我分流吧,我不仅教学、科研、社会工作这几方面不行,在身体素质、学习上、思想上都比较落后,经考察,适合去教育部的办公室。。。 我记得事业编制聘用合同,貌似是3-5年一签的,连录用低级别的公务员编制聘用合同也是3-5年一签的
不知为啥就不能退出了,聘用合同到期,不续签不就行了
难道还有条款规定,是必须强制给对方续签至退休
或者招聘高校教师录用后啥协议都不签吗,直接说来上班吧,上到退休?
如果高校能自己遵照按当初所签的协议或合约上的年限办事,貌似退出机制本身就存在的吧,不管你这名教师是不是啥编制,
编制是固定的,但不一定,编随人动吧,似乎是人走了,这个空出来的编制还能继续再填一个人进去的,只不过那个走了的人没有编制罢了
另外高校教师不基本都是博士以上学历吗,难道除了冷门专业,其他的还在市场中找不到工作?那其他未进高校任教的博士不照样还得去市场上找饭吃嘛 引用第6楼nceva于2009-07-11 16:46发表的 :
如果想要教育部管不到高校普通教职员工头上,那就得向欧美大学那样,高校教师员工是劳动合同制,而不是财政支付薪水以及在职或退休后全额医疗养老待遇的事业编制 ,更加不是参公管理制
和欧美比,我们差远了,如果有欧美那样的福利,我完全赞同退出机制,当然我赞同也没有什么用。 今天消息出来的,呼吁重视退出机制的极端化的弱点:
肖隆平:谨防高校教师退出机制走向极端
日前,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表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在进一步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实现方式,更加有效地发挥以教授为主体的教师在学校治学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师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人员的分类管理,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建立退出机制,保障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投入,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分配体制(7月11日《新京报》)。
高校教授治学的呼声一直未曾减弱,但为何迟迟无法到来?这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释得清楚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个无法三下五除二就能解决的问题——在这样一种教育现实之下,建立起来的教师退出机制能否达至初衷?这或许是个应该预想的问题!
确实,在高校存在很多不合理的人事和分配问题,比如有水平能够进更好高校的教师,因为未能发表足够的学术著作而无法如愿以偿,或者因为曾经是大专毕业而被拒之门外。还有“脚踏两只船”的,即人事在一个学校,而人却在另外一个学校等怪相。这些现象数不胜数,究其原因,难道说只是因为人事制度问题?
教师退出机制自然是为了让高校教师能更顺畅地流动起来,让高校学术氛围活跃起来。中科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曾在“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06”上指出,有调查显示,大陆高校六成教师毕业于本校,即62%的高校教师是在最高学历毕业后,直接在母校任教。日趋严峻的近亲繁殖现象危害了大学的创新能力。而与此相对的是,海外高校极少留校教师。
很显然,在近亲繁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建立起教师退出机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时机是否成熟?换句话说,如果这个退出机制无法让优秀的教师真正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而是让他们在这样一个新的机制之下,成为流浪教师,荒废学术,则是改革的另一种悲哀。因此,建立高校教师退出机制,还须考虑到在这个机制之下的种种不良后果,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机制真正完善起来、可靠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有能力退出的教师有处可去、能去也进得去,让暂时无能力退出的教师能够安心教书、搞学术研究,而不至于沦落成苟延残喘,乃至蝇营狗苟之辈。
这虽然离美国的倒金字塔权力大学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但也不失为一个可以开始接近现实的梦想。毕竟,在一个纷繁复杂的教育“大缸”里,想要一日便让整个“缸”立马干净、透亮起来,难度也是相当的大。但如果能够在今天撒点漂白粉,明天引进一套净化技术,这便有了让“缸”干净、透亮的希望!当然,这样一个希望也必须有所有高校教师参与进来努力之,否则就算有一个再好的框架,而无奋力践行之人,便也枉然!
稿源:荆楚网
作者:肖隆平
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0907/t741639.shtml
质疑退出效果源自“旁观的焦虑”
2008-12-04 09:35:54
□乾羽
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不称职”等级的公务员将被辞退,“公务员队伍将建退出机制”的说法终于首次落到了“纸面上”。昨天,国家公务员局连发 《公务员培训规定》、《公务员奖励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三个试行规定,并于即日起生效实施。 (12月3日中国新闻网)
退出机制是保证系统新陈代谢,运转正常的有效途径。因此,当公务员退出机制推出时,人们应该看到公务员管理的完善。但奇怪的是,仔细浏览新闻的网络跟帖就会发现,很多网友对退出机制的效果,似乎并不感兴趣。他们的表态是:公务员的考核是否会公正?公务员的退出是否会正常?
公众对公务员退出机制为何难言满意呢?问题到底在哪里呢?如果我们从参与程度的角度考虑,就会发现人们的质疑其实来自“旁观的焦虑”。毫无疑问,公务员群体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人,他们的服务对象就是公众。因此,他们的现实表现直接决定了公众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公众的利益是否得到保证。
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参与渠道,密切关注公务员表现的公众,却没有能力去了解公务员考评的进程和结果。所以,处于旁观位置的公众只能以将信将疑的态度,对事情的结果做推定。自然,质疑也就难免成为他们的主要意见。
要消除人们的“旁观的焦虑”,就需要将公务员的考评置于更透明的环境中。一方面,对公务员考评的细则进行细化,让各个方面的考评能够落实到细节中。另一方面,对公务员的考评中增加舆论调查的环节,考虑到服务对象的意见。至少,应该将考评的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检验,并警惕和杜绝由退出机制而滋生的新型腐败。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摆脱因旁观而产生的习惯性焦虑,以充分的信任接受公务员考评的规定。 作者系高校教师
http://news.lnd.com.cn/htm/2008-12/04/content_439203.htm
养老金“均贫”式改革或将引发提前退休潮
2009-02-27本报记者:陈圣莉来源:经济参考报
林老师是北京某高校教授,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近日他不时就去学校人事部门咨询提前退休的事宜。“我担心未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退休金会缩水很多。”
根据人保部日前下发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广东、山西、上海、浙江、重庆等5个省市将于今年正式启动这一改革。此后,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将按照企业模式计发,这意味着长期与公务员挂钩、处于较高水平的大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将大幅降低。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改革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退休金“缩水”,学校医院或现“提前退休潮”
“虽然此次改革试点不包括北京,但实际上很多老师为避免未来政策调整会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都在衡量是否要提前退休。”林老师直言不讳地说。
而首批试点的广东省在日前发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更是在省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不少处在退休年龄前期的高校教师、医务人员都表示非常担忧。“我们学校的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日前开座谈会,500多人里有280人要求提前退休。”广东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康模说。
据了解,此次改革之所以如此牵动人心,主要还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在退休金待遇上的天壤之别。举例来说,一个正厅级企业干部退休后每月社保养老金约为3000元左右,这只相当于正科级公务员的退休金标准。
“当初制度设计时,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每月退休金的替代率(即占最后工资的比例)约为80%,若工龄满35年者,替代率可高达90%;但如果与企业并轨,这个数字立刻就骤降到了58.5%。”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说。“而且,由于收益率太低等多种因素影响,事实上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一直在逐年下降,目前平均已经不到50%。”
“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让更多人共享改革的成果。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合理方向,是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全国一盘棋’考虑,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养老标准,向更高的标准取齐,而不是降低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尤其是在当前提振经济、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情况下,对事业单位的员工减薪,无异于进一步增加这一群体的后顾之忧。这不是让更多人共享改革成果的‘均富’,而是向更低生活水平看齐的‘均贫’。”庹国柱说。
职业年金谁出钱不明确,或加重“上学贵(难)”“看病贵(难)”
我国企业现行的养老保险费分为个人账户基金和统筹基金。个人和企业分别按职工本人上年工资总额(保底数为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封顶数为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下同)的8%和20%缴纳保险费,并分别计入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
据了解,此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包括五方面内容,其中,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尤为重要。专家指出,它将决定事业单位人员最终的退休金数额。“以往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仅仅来自于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的建立可以使退休金来源多元化,用市场化运作的途径把基本养老金降低的这一块收入给补回来,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也就不会因此出现大幅下降的现象。”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教授说。
“但实践总是比理论复杂得多!现在的关键是职业年金,以及基本养老金中社会统筹的20%部分由谁来承担?”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朱俊生介绍,职业年金类似于企业年金,其在设计上并不复杂。即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分别按两种退休制度来计算,只要通过精算将其中的差额补齐,那么最后的退休水平就不会下降。“但这部分差额到底由谁来补?如果按照企业年金那种单位、个人各缴一部分的模式,改革后事业单位员工的实际福利肯定是下降了,这还不算在基本养老金那块,个人必须缴纳的8%;另外,单位的负担也由原先的零支出,变成承担基本养老的社会统筹部分,以及部分职业年金。”朱俊生说。
据了解,在目前3000多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里面,大概有2000万左右的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如果让学校交,就意味着学校要通过‘创收’来解决福利待遇,按历史的经验,这个口子一开就很难控制,‘上学贵’、‘上学难’将进一步加剧。医护人员也一样。医改方案刚刚出来,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医护人员的劳动报酬或曰人工费用从哪里出。但在医改方案中,这个问题依然明显存在。如果再往上加养老金的费用,看病怎能不贵、不难?”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坦白地说。
作为改革的决策群体和执行者,公务员不应排除在改革之外
此次改革将公务员排除在外,也是颇为人所诟病的一点。
“且不论当初将机关事业单位另立一套制度是否合理,至少现如今在国家持续促进转型升级,并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之际,将公务员排除在改革之外,更加难以服众,也在出发点上就丧失了合法性。”朱俊生指出,养老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方式,和基本的保障制度,应最大限度的体现公平、公正和共享,对其进行任何改革,都应围绕这一主旨。公务员作为改革的决策者,更不应排除在改革之外。即使改革必须始于事业单位,最终要把公务员纳入,也应有一个详细的改革时间表。
有人则表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公务员与企业职员的养老保险确实沿用的是“双轨制”,这样一来,似乎单独为公务员制订一套制度也无可厚非。
但复旦大学教授王克忠认为,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出现一些新的潮流和方向,值得中国借鉴。“比如,为了充分促进人才的流动性、社会的稳定性与利益的公平性,以美国、智利、爱尔兰、卢森堡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行了社会养老保险‘并轨’。这不仅促进了社会公平,也打开了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绿色通道’。”
http://jjckb.xinhuanet.com/gnyw/2009-02/27/content_146120.htm
这几篇文章都是站在另外的角度,为了这个政策的其他效应做了考虑,建议大家也看看,这些担忧和出现的现象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必然反应!!! 看看我们中国台湾省的经验,请大家注意时间点上和我们这边也是很巧的想到一起了:
台湾省经建会 速定高校退出机制
作者:
根据台湾省经建会8月18日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推算,未来20年,台湾省的初中与大学入学人数将较目前大幅减少37%~38%。经建会强调,台湾省的教育部门必须积极面对此问题,尽快制定高等教育退出机制。
受到晚婚、少子化等影响,台湾省人口增长连续拉警报。经建会指出,台湾妇女的初婚年龄,2001年为26.4岁,到了2007年已延后至28.1岁。从妇女的结婚率来看,35~39岁的妇女结婚率,从10年前的82.6%降至2007年的71.2%,换言之,这个年龄层的女性未婚率将近三成。由于晚婚的影响,妇女生育第一胎的年龄,也从10年前的26.3岁延至2007年的28.5岁。“由于晚婚,所以迟育,进而出现少子化!”经建会官员指出,台湾妇女总生育率,已从10年前的1.77人,降至1.1人。
在少子化的影响下,台湾省内的学校未来也将面临数量过多、找不到学生就读的窘境。今年台湾省进入小学、初中、大学的人口,分别为24.6万人、32.1万人、33.3万人;而根据经建会的估计,未来10年,分别将减少16%、36%、9%;而20年后,更将分别减少22%、37%、38%。其中,台湾省内未来10年、20年后进入大学的人数,将分别只剩下30.4万人、20.1万人。
经建会指出,在20年前,经建会即建议有关教育部门,要建立高等教育退出机制,如今在少子化冲击下,大学院校招不到学生的问题将更严重,必须尽快拿出措施应对这一问题。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XI200809010.htm 建议国家人保部,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联合研究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建立类似参军退伍转业的制度,保持高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先进性,行政事业单位、企业除了进新毕业生外,要拿出相当部分接纳“退伍教师”
呵呵~~大家可以讨论,完善,也可以批评我提法不严谨,但是希望大家能完善这个提法,使既保护了教师生活、工作利益,也推进国家各类单位实力上升,改进和完善补充国家组织人事制度。 建立退出机制本意是好的,
但是在此之前,要建立公平的绩效评价机制,以及相关的评价机构.
要确定退出的是教师,还是高校里的行政人员,那可是1:1啊,不会只针对老师吧,
再说退出后,各种保险怎么解决......................这都是问题,
现在高校的问题就在于过于行政化, 什么时候在中国在高校实现了真正的政权和学术权分离,那一切就好办了, 【要拿出相当部分接纳“退伍教师” 】
新闻联播报道过,五百强很多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候,往往是采用大家轮流休假的办法,保障各个部门不裁员,换句话就大家把工作平摊出来,每人有份,保障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还有就是退出机制的教师保障,教师教书也是有所谓生熟,一个老师一旦离开教育一线太久了,教学的那种敏感和技巧或许会退化,所以这套机制怎样保障教师对于教书的鲜活感觉也是应该考虑的
接纳老师还要考虑教师适应岗位的问题,这点上企业不能按照自己用工标准来强求一个教师,所以怎样保障高级人才-教师的权益还是要制度保障! 引用第14楼golden21c于2009-07-16 10:06发表的 :
建议国家人保部,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联合研究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建立类似参军退伍转业的制度,保持高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先进性,行政事业单位、企业除了进新毕业生外,要拿出相当部分接纳“退伍教师”
呵呵~~大家可以讨论,完善,也可以批评我提法不严谨,但是希望大家能完善这个提法,使既保护了教师生活、工作利益,也推进国家各类单位实力上升,改进和完善补充国家组织人事制度。
我 收回我的提法,我不赞成贸然推进推出机制,我赞成结合国家上下开展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将这些单位相当一部分事情放到高校去做,这样高校既做了事情,服务社会,完成技术水平,科研水平的提升,也通过做项目,做事情锻炼的队伍,培养好了学生,社会上行政事业单位的事情也做得有水平,能够客观公正,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应当压缩的是社会这些单位,特别是吃皇粮的一些单位,压缩这些单位,膨胀高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