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风云陡转平步青云
――树大招风,得宠之后的“固宠”尤如“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栽跟头。君臣关系要想不被离间,就必须牢牢抓住主子的心。和珅虽然饱读诗书,没有接受儒家的繁文缛节,而是凭借着狐狸一般处世智慧、苍鹰一样犀利和精准、豺狼一样的狠毒和狡诈,纵横朝野内外,达到了所向披靡的地步。
◎天机突现 脱颖而出
乾隆三十四年,和珅20岁的时候,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这在当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由于和珅人缘好,工作勤奋,三年以后,和珅被调到挑补黏竿处,负责皇帝出巡等一切仪仗事宜。和珅上进心强,肯动脑筋,利用一切时间读书,画画,捉摸着怎样更快地飞黄腾达。在这段时间里,他又积累了不少知识,增加很多人生的阅历。乾隆四十年,和珅从三等侍卫擢为乾清门御前侍卫,兼副都统。径直走近了乾隆皇帝的身边。只是像他这样的御前侍卫当时有几十个人,和珅被淹没在其中。可是正应了那句老话:“机会从来只留给有所准备的人。”终于等到和珅二十六岁的时候,一个独特的历史机遇,使和珅在众多的御前侍卫中脱颖而出。
正是秋高云淡的好时节。圆明园里的重重殿阁、层层楼台,都被初升的太阳镀上了一层桔红的颜色,这座西山脚下的皇家花园处处沐浴在一片温馨和喜悦之中,乾隆处理完朝政这天,乾隆处理完朝政,站起身来,说道:“今日朕感到神清气爽,很想试试臂力,众位爱卿,随朕去狩猎吧。
群臣随声附和。
这时大臣鄂桂起身,双手捧着奏章,举过额头,呈与皇上。太监上前接了奏章,递上。乾隆皱皱眉头,低声说道:
“看来朕这猎是打不成了?!”
乾隆翻阅奏章,神色不觉变得愠怒起来,低语道:“山东河堤泛滥,官吏克扣筑堤款项,竟没人察觉、没人奏报……虎咒出于押,龟玉毁于核中,是谁之过?”
户部尚书李侍尧听不懂后一句话什么意思,焦急得左顾右盼。突然,皇上龙颜大怒。大声质问:“虎咒出于押,龟玉毁于核中,是谁之过?”
李传尧不知皇上此话何意,左右张望希望得到提示,但其他扈从大臣也摸不着头脑,均低头不语装着没看见。
皇上又大声问了一句,这时远远地传来一声回答:“‘回禀万岁,典守者不得辞其咎。”皇上一愣,循声望去。文武百官也寻声望去,只见回答者在銮仪卫差役中,却不知是哪一位。
“何人答话!”乾隆探直身体,问。
“奴才斗胆。”和珅跪在地上,心脏剧烈地跳动地答道,手脚也在发抖。尽管他等待这一时刻等待了很多年,毕竟他这是第一次直接和皇上对话。几乎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个关系其成败得失的时刻,在此紧要关头作出的行为抉择代表了他所能采取的最高水平行为。
乾隆望着队列中的低头跪着的和珅,问“你是做什么的?”
“奴才是銮仪卫。”和珅战战兢兢地回答。
“上前来。”乾隆说。
太监大声喊:“万岁口谕,上前回话。”
和珅站起来,躬身碎步向前。周围其他銮仪卫侍卫都提心吊胆地瞅着和珅,为他捏着一把汗。和珅躬身低头,匍匐拾级而上,他觉得这段路程非常漫长,身外的世界离他十分遥远模糊,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踩着满朝重臣大殿中的影子向前走去,走向他梦境中最想走近的金黄色的光晕里;走向这个的权力的统治者--为了讨好他自己竟然准备了十几年;在他的眼前,只有皇上那一身耀眼的金黄色龙袍异常清晰。和珅在乾隆的御案前跪下。
乾隆皇帝站起身来,几步走到和珅的面前,问:“虎兄出于押,龟玉毁于核中,是谁之过,典出何处?”
皇上这句话既问身边的大臣们,也问和珅。李侍尧如芒在背,问鄂桂:“鄂中堂,皇上问的这个典故哪本书里有?”鄂桂厌烦地瞪了一眼李侍尧。不料,皇上也听见李侍尧问鄂桂的话,回头生气地瞥李侍尧一眼。乾隆对李传尧哼了一声。李侍尧惭愧地低下头。
“典出《论语》,万岁!”和珅答道。
“圣人意谓如何?”乾隆又问。
“圣人明鉴我们,修文德以怀仁,施礼治以仁宇。厚泽深仁,遂有天下。以德行仁,仁者,人也。治国、治家的根基就在文德仁术之上。”和珅低头答道,声音清晰,引文准确。
乾隆不由自主地称赞,道:“说得好。你一个銮仪卫如何知道这些?”
“奴才读完私塾,后入成安宫官学,本是文生员。蒙恩充当銮仪卫侍卫,恭奉圣舆,已经多年了。”和珅说着。
“原来如此。报上名字!”乾隆道。
“奴才和珅,钮枯禄氏,正红旗人。”和珅答道。
“和珅,既是文生员,充当这等差役,未免委屈了你。”乾隆说。
“能够侍奉圣上,奴才身心欣慰。”和珅说。
“话是这么说,你做差役未免屈才。朕耀升你为銮仪总管。”乾隆说。
和珅磕头行礼,道:“谢皇上知遇之恩!”
“朕准你抬起头来说话”
和珅这才敢抬起头来。
乾隆仔细的端详着和珅的容貌,觉得一定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他努力
去回忆过去的人和事,却无论怎样也想不起来。和珅长得一表人才,面如白玉,唇如涂丹;站起来的时候,更是如玉树临风,亭亭笔直;一双毛茸茸水汪汪的眼睛酷似善解人意的妙龄女郎,好像在向你倾诉什么心事。乾隆说道:
“和珅,你两个字如何写得?”
“回圣上,奴才两字乃是禾口之和,王申之珅。”
听到和珅这样的回答,乾隆的心忽悠一下。他看看满朝大臣,又看看那些在光与影里旋转不定的尘埃,定了定心神。乾隆尽量控制自己的心绪,走回御案前面,对众位大臣说道:
“朕忽觉身体不爽,今天不去打猎了。众位爱卿,跪安吧!”
群臣磕头之后,纷纷离去。
“一个抬轿子的!能回答一句《论语》,转眼猪头肉就能入席面了。”李侍尧说。
“李传尧,你在说怪话吗?”正要转身离去的乾隆听见了,责备地问。
“微臣讲笑话呢。”李侍尧道。
“哼!你身为汉员大臣,对四书五经知之甚少,还涎着脸说?!”乾隆道。
李侍尧羞愧地低下头。
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侍尧对和珅忽然得宠心怀不满,二人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强烈要求加分分啊,另外我还有个疑问,这么好的作品,duanbh前辈发出来不怕被盗版吗? 只要大家喜欢看就好。 引用第22楼duanbh于2006-03-09 14:01发表的“”:
只要大家喜欢看就好,别的不重要。
太伟大了,太精彩了,寥寥数语,没有广阔的胸襟和博大精深的见解怎么说得出来,建议应该给前辈加上99分,前辈一定是文曲星下凡啊,纵观古今,有文采的没有文品,有文品的缺乏才气,只有前辈二者兼具,让偶实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但是几个简单的句式让晚辈揣摩终身的了,前辈博古通今的历史更是让晚辈叹服,千言万语我只有用感动来形容,如果小说写得深刻读者又读不懂.反之,如果小说写得太肤浅,读者会认为不值得读,但如果小说写得太深刻,他们又没有耐心去读,而前辈的小说完美地处理了这个矛盾,不得不说这是美文,奇文,看过一遍之后,觉得荡气回肠,掩卷闭目,万千映像,笔墨难以尽数心中的心情,前辈用最平凡的句式制造了最不平凡的文字,这是我此刻唯一能想到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生动活泼,鲜明可爱,跃然纸上,能和前辈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真是一种幸福,或许现在的文学风气已经是气数奄奄,但是唯有前辈的大平凡才真正使我重生啊,太可贵了,这朴实无华的文笔如游龙走凤般贯穿我的脑海,使我愉悦,如果文字能够达到这个境界,还有什么可求的,恕我直言,现在主流文字已经是沉渣泛滥,到处是文字垃圾,只有前辈能带领我走出这物质的世界,重新找回精神的自我,平凡而伟大,此时我始信大隐隐于市了,前辈才是真正的绝顶高手,你的独孤一剑已然刺中偶的要害,我已经沉迷在这痛与快的边缘,不能自拔了,就让我随着前辈的文字共同呼吸,并肩前行吧! 谢谢kgbg评论,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电脑出了点问题,一个回帖重复了三次) 引用第27楼duanbh于2006-03-09 17:34发表的“”:
谢谢kgbg评论,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电脑出了点问题,一个回帖重复了三次)
前辈可以称得上是文字天才,我以前的老师经常说:写字是要靠天份的,今天我相信天分这回事了,虽然我也喜欢写,但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动用全部脑细胞还是一无所获,不成章法,我也努力想学习,但没有办法,任由一江春水向东流,生命变成用时间堆砌的废墟,所以我非常羡慕前辈,由衷的喜欢您的作品,看您的文字胜过饕餮大餐,胜过按摩桑拿,胜过卡布其那,胜过HIFI,总之是前所未有的愉悦体验,轻松、自由,好像有一种旋律在我的灵魂深处响起,轻轻揉揉地抚慰我浮躁的情绪,使我平静,我太喜欢了,之所以写这么多,是因为激情,看完前辈大作之后大口吸氧的激情,我相信您的劳动一定不会白费的 谢谢kgbg的热情赞美,能感觉到你是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的人。 读书要读前辈的书,做人要做像前辈那样的人。 其实我们年龄差不了多少,“前辈”不敢当,我们作朋友吧。 古人谓之挚友:缓急可共,生死可托;谓之畏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挚友的义务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畏友的责任是劝善规过,不是阿庚奉承。
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一篇散文里将朋友划分成四种类型:高级而有趣,高级而无趣,低级而有趣,低级而无趣。乍一看时,认为这种划分贴切而且通透,细一想时,又觉得有些疑惑,进一步推敲时,则惑之大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前辈怕也是不会反对的。群者,朋也,党也。假如此理成立,那么一个人就不可能同时拥有四种型类的朋友。想要有高级而有趣的朋友,你自己的趣味也不能低,否则交不上这种朋友,即使勉强交往一时,终究还是要弃你而去;对方如让你感觉高级而无趣,你就只可能尊他为师不可能亲他为友;你认为低级而有趣者,或许可以在熙熙攘攘的场合听他胡侃,或许可以在百无聊赖的时间借他解闷,绝不可能欢颜于表,莫逆于心,人走茶凉的事,不在思量之中,未必够得上朋友称呼;至于低级而无趣的人,既已入了低级的另册,又兼无趣,与其打交道定然出于某种迫不得已的理由,朋友之誉更无可轻许。私下认为,余先生划类的前提,若不是单指朋友而扩大至世人,也许更加科学精确,世界不正好由这四类高低不同参差有错的人组合而成的么? 忘了在一本什么书中看见过一句话:我们常常把一些并不是朋友的人当成朋友。此话不假。犯这种错误,不是因为我们傻,而是因为我们善良。有一种动辄就爱以“朋友”的桂冠馈赠他人的人,这种人多半貌似侠义,善于恭维,表面上一派拥护你的忠诚,骨子里常怀利用你的诡计。一旦你接受了他授予的荣誉称号成为他的朋友,就如同奴隶签了卖身合同一样悲惨。就物质而言,这种人像雨后山中的蚂蝗,一粘上身,不吃你喝你到身子撑得透明的地步决不肯滚下地去。“朋友之间不分彼此”是这号人的口头禅,但你尽可以放心,你的是他的,他的绝不会成为你的。他喧宾夺主,在你家出入如无人之境,口称“朋友来往一切随便”,你也可以放心,他绝不会给你提供哪怕是一次随便的机会。久而久之,你发现苗头不对刚要表示不满,他就立马大叫,你我朋友相交,如何这等计较。你要维护朋友虚名,只好一再迁就忍气吞声,到了忍无可忍割席绝交之际,落得不仁不义罪名的肯定仍然是你而不是他。以精神而论,这种人的表现是:你必须对他的任何情绪起落,乍喜乍怒乃至胡搅蛮缠全盘接受并且负完全责任,否则你就会伤他的心。同时你还要对他的一切行为,哪怕是虚伪狡诈、贪污营私、伤天害理的勾当,予以支持和理解。如果你不愿同流合污,甚至企图规劝一二,那便轻则被指责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重则去你的对头那里以知情人身份揭你几条莫须有的老底,叫做“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所以我说,交朋友最难的是甄别朋友。一旦被貌似朋友不是朋友的人骗作朋友,你是决不可能免受伤害的。当我们不幸被这种“朋友”亲近过,也许就会相信亚里士多德那句悲观的名言:“我的朋友们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故尔朋友之称号不可滥施,亦不可滥受,拿不准的时候,宁愿先称之为“老同学”、“老邻居”、“老熟人”,省得让人持有朋友信用卡前来讹诈。 古人谓之挚友:缓急可共,生死可托;谓之畏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挚友的义务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畏友的责任是劝善规过,不是阿庚奉承。所以我说,交结朋友的最好机会,在你失意落魄之际,亦在你得意忘形之时。事关朋友,首先是辨别,其次才是类别,蒋子丹说的,不知前辈是否赞同。 kgbg关于朋友的理解很有深度,不过,每个人对朋友的定义千差万别。我对朋友的理解是能够进行思想交流的人。至于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这门学科我充其量是个小学生。
另外,人性的善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你失意落魄之际帮助过你的人也不见得是你的生死之交,只能说他是个善良的人。换在另外的危及他最大利益的时刻,他也可能就是出卖你的人。
还是能感觉到你的热情和真诚。愿意和你探讨交流。 那我就斗胆称呼前辈为duan兄了,实在唐突得很,还请前辈海涵。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生命中已经没有了对朋友的向往了,人浮于事,所有周遭的人都带着面具做人,若不是因为某层藕断丝连的关系可以利用,早就老死不相往来了,感觉活得很累,还必须得活着,为了这个世界还爱着我的少数人,至少我有义务不让他们为我难过,人越多就越觉得寂寞,这纷扰乱世,竟然没有让我栖息落脚之处,而且价值观跟这社会格格不入,失败,一个接一个的,选择,总是在错误与背叛间艰难进行,所谓的朋友总在最紧要关头两刀插我软肋,落井下石之辈数不胜数,唯有透得半日闲,上网灌灌水,这样也能聊以自卫了。看到duan兄的文字也真实由衷的赞叹与喜欢,难得有这缘分,但愿能常常有如此机缘,吾便知足了。 太精彩了,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连载,duanbh楼主不愧是高手中的高手。不知是否连载完了? 谢谢前辈。 是楼主的原创吗? 1、ID:bookfun,截至2006年3月29日,共发0条主题贴
2、这是我的回复 3、=http://www.baidu.com]百度 文章精彩,期盼续集. ddddddddddddddddd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