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shijun 发表于 2009-6-23 10:26:47

一位大学老师的心声,好象有点"痴人说梦"的感觉

邦文同志:

本人周泽,曾经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交过辞职报告,因展江教授的一再挽留并动员诸多师友劝阻,而本人又情感脆弱,故滞留中青院至今。

邦文同志,我比你早到中青院若干年,算是你的前辈了。虽然不很适应,数次准备离开,但为中青院服务了这么多年,对中青院还是有感情,有很深的感情,也有关心中青院前途和命运的道义责任。因此,现就最近媒体广泛关注的著名传媒学者、中青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教授辞职的事,专门跟你谈谈心(你要耐心听,我可能比你忙,而且忙的都是正事,都事关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

对在新闻业界和学界,以及在其他领域都享有较高声誉,你也认为在社会上“有比较高的威望”的展江教授,要求辞去中青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职务,你有什么想法呢?

我想,你对展江请辞,应该很开心吧?

你到中青院任职以来的种种作派,很多教职员工都感到无法理喻,难以接受。但很多人都只是心怀不满,而展江教授却公开对你进行过抵制。展江的《告老还师书》虽然没有提到你,但中青院的师生都知道,展江的请辞,主要是在对你入主中青院以来的作种种作法,表达不满和抗议。对这样一个人,你恐怕巴不得他从本校消失吧?!

对展江的请辞,你接受媒体采访时虽然也表示,他在学校是学术骨干,在社会上“有比较高的威望”,你们“非常尊敬他”,在“极力挽留”,但你的表态分明让人感到很假!挽留展江,无疑是学校很多领导和老师的心愿,也是广大中青院新闻系学生的心愿。很多领导和老师,也包括新闻系的学生,确实在努力挽留展江。但这些却未必是你的心愿,也代表不了你。你关于“会尊重他的选择”的说法,谁都知道那言下之意:“他要走就走,我们不会留他,地球离了谁都转!”

是的,地球离了谁都转,但对于中青院这样一个稚嫩的高校,如果享有较高社会声望的教师,一个个渐次离去时,剩下的就是你这样的官僚自己转地球仪玩了。

邦文同志,你是否知道,像中青院这样一所根本没有什么资本可以吸引来著名学者和教授的高校,有著名学者存在,是多么的重要!?你是否知道,展江教授这样的著名学者,能够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长起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对于你这样习惯于玩人的官僚,特别对你这个组织部长出身的小官僚来说,可能只会考虑所使用的干部是不是自己的人,听不听话,任用一个人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好处和利益,而根本不会去考虑一个教授、一个著名学者对于高校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一个并不年轻的教师,我到中青院执教的时间不算长,却也经历了褚平(现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兼秘书长)、陆士桢以及你三任书记的领导。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大家都很怀念褚平和陆士桢在任时的情景,而对你却不敢恭维。你要好好想一想啊,褚平、陆士桢和你,都是党的干部,大家对你们三人的评价,差异咋就那么大呢?是大家的评价不准确,还是你们之间在做人做官上,就那么不一样呢?

很多教师反映,通过学校前几届班子,特别是褚平、陆士桢两任领导,用了多年的时间,学院已经从机关风气中逐步改变过来,有了点高校的样子。但从你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担任党委书记以后,学校似乎又在走回老路上去了。

据很多老师反映,自你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任职以来,学院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心在涣散,官本位在回潮,溜须拍马之风在滋长,教学科研环境在变坏。而这些变化,完全是你玩人的结果!

你到中青院后提拔了很多干部。据知情人反映,你提拔的这些干部,多半是要么会溜会拍,要么有人脉关系。

据了解,在2008年的中层干部聘任中,考核不合格(学校以前不合格的标准为不称职比例达到30%或基本称职及以下的达到50%)的人继续留在领导岗位上,更离谱的是有的原中层干部无论是部门内部还是部门之间以及综合测评中,基本称职及以下比例高达60%以上,同时不称职比例高达40%以上的人,换个部门继续当官。民意测验中,本部门不同意和弃权比例为100%,而部门不同意和弃权比例高达70%以上的人还能到重要岗位上工作。

除了提拔任命领导职务干部,你还违背中青院人事管理常例,提拔任命非领导职务干部,而以你提拔任命的某个非领导干部职务为标准,在学校里,无论是从学历、资历、岗位、业绩、表现、贡献等各方面来看,符合提拔任命条件的人比比皆是。

在干部聘任工作中,规则是不应不聘。而在这次干部聘任中,你无视规则,在干部报名竞聘之前,就一个个找人私下谈话,要这个报那个岗位,要那个报这个岗位。其中一位在原中层干部岗位上深受欢迎的干部,你竟然在一天之内,要求其变换三个竞聘岗位,直到最后受到这位干部斥责,才由其竞聘原岗位。而不少人没报名竞聘,最后仍受到了任命。

对你主导的学院领导班子在干部任命上的不公正,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而这也造成了受任命的干部与其他同志的矛盾,破坏了学校的和谐氛围。

“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是由展江教授发起和组织的一个由新闻实务界和理论界,以及法学、社会学等领域专家学者广泛参与的、旨在推进中国舆论监督的年度盛会。这个会议至今持续召开多年,每年都以近年和当年国家高层有关精神为主题,确立具体议题。会议受到新闻实务和理论界,以及法学等其他相关领域的重视,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各界精英参加,社会也通过这个会议认知了中青院和中青院新闻系。应该说,这个会议给中青院老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学术交流机会,也给中青院的广大同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对这个会议,中青院前两任书记褚平和陆士桢,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使会议能够连续多年召开。而你一到中青院,就试图阻挠这个会议的召开,虽经展江教授全力争取,2008年的“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得以召开,但会期却成了一天在学校举行,作为以前历次会议重头的舆论监督个案研讨被迫移到校外、以其他名称进行。2009年是否还能继续,已经成为一大疑问。

不久前,展江教授赴哈佛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一个教授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对于他所在的学校来说,是一种荣誉。而你竟然决定成立“专案组”对其进行调查!这样的事发生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发生在中青院这样一个因为含有“青年”字样而本应更开放更开明的高校,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邦文同志,你知道吗?高校不是官场,你的以上种种作派,对于成长中的中青院来说,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面对中青院今日的局面,你应该明白,你在中青院的任职已经失败了!

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你其实并不适合做一个高校领导!对于一个高校来说,你这样的领导存在,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其他的我们先不谈了,让我们一起来想想如何将展江教授留在中青院吧。

虽然展江教授目前只是要求辞去系主任的职务,但可以预期的是,如果学校的环境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你还在中青院担任党委书记,展江教授离开中青院是迟早的事。

我们怎么办呢?

邦文同志,我想,作为中青院党委书记的你,应该跟我这个为学校服务的老师一样,对这个学校是有感情的,而且我认为你应该比我对中青院更有感情。毕竟,你来学校短短时间,就捷足先登,从学校弄了一套四居室的大房子,而我在中青院服务了这么多年,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跟你说住房问题,显得我有点俗气。展江教授在其《告老还师书》中直陈学校未解决我的住房困难作为原因之一致我可能离职离校并感到遗憾。对此,我自是心存感激。但基于我对中青院的感情和道义责任,面对展江教授请辞系主任并最终可能离开中青院的局面,我个人住房困难的解决实在算不上什么,尽管当年展江教授把我作为“人才”引进中青院时对我作了解决住房困难的承诺。

我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把展江教授留下来,如何帮助自己服务多年的中青院,把展江教授这样的柱石之才下来。

我有一个方案:你离开中青院,干别的去;我留下来,继续在中青院做教学工作。你看这如何?我想这是非常可行的。展江教授不是对学校不解决我的住房困难作为原因之一导致我想离职离校而感到遗憾吗?那我不要求学校解决住房困难了,也不要求离职离校了,不让展江教授遗憾了,为了让他留下来,不致使中青院失去展江教授这样的人才。光我留下来肯定还不行,还得你离开中青院才行,而且你离开更重要。

邦文同志,为了中青院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善中国高等教育的环境,我建议你立即辞去中青院党委书记的职务!这样,或许还能将展江教授这样的著名学者留下来,甚至还可能将更多的著名学者吸引到中青院来!

邦文同志,我相信你作为党培养多年的干部,一定明白,党的教育事业比你个人的职位和名利要重要得多!离开中青院吧,算我求你了,我估计也能代表中青院广大师生求你。中青院再也经不起你的折腾了!

言尽于此,盼邦文同志三思。

2009年6月22日



(感谢周泽先生惠寄)


www.acriticism.com

liushijun 发表于 2009-6-23 10:29:08

好象高校的领导都是上级任命的,小老百性是没有发言权的

liushijun 发表于 2009-6-23 10:35:47

展 江:告老还师书
时间:2009年6月21日 作者:展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学院管理层:

本人以半百老人的身份,向学院提出辞去已担任8年的新闻与传播系系主任职务,告老还师、即回到专任教师行列中来的迫切要求。

一.理由

1.本人是新闻系第一个专任教师,从1996年创办时任教至今,早已身心疲惫,没有功劳,只有苦劳和疲劳。

2.本人年过半百,进入老人队伍,在一个青年类的高校显得老化,不符合“干部四化”中的“革命化”和“年轻化”要求,尤其不能适应“联席”要求。

3.本人自感不符合“干部四化”中的“知识化”和“专业化”要求,知识日益陈旧,跟不上形势,也与“专业化”要求渐行渐远。

4.本人担任系主任已满八年,在全校系主任中年龄最大、任职时间最久,自觉不宜再做此繁重工作。

5.本人教学工作量不低,此外虽为残疾军人,但坚持并要求本系所有教师给本科生站立上课,导致自己身体状况不佳。

6.本人从2001年任系主任之初就申报并获聘任的教学岗,转为专任教师顺理成章,不至于就此给学校增加麻烦。

7.本人已做完本学年的所有行政和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授课任务,有利于顺利移交。

二.致谢

1.向我入校以来比我年长的两届学院主管褚平先生和陆士桢教授致谢。

2.向我入校以来与我在新闻系共事、比我年长的王丽娟、刘小力、李庚、戚鸣老师致谢。

3.向本系其他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宽容表示感谢。

4.向其他教学单位的老师、尤其是为本系授课和已退休的老师表示感谢。

5.向帮助过我和提供服务的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诸位女士先生表示感谢。

三.遗憾

1.我对两年来教师职称不能当年评定感到遗憾。

2.我对两年来教师岗位不能按期聘任、考核结果不予公布感到遗憾。

3.我对教师岗位考核合格、超额完成工作量者有关报酬至今不能发放到人感到遗憾。

4.我对风闻教师岗位考核不合格将不按照制度扣减报酬,以及由此给学校和大部分教师的潜在负面冲击感到遗憾。

5.我对学院管理层不执行上学期末对教代会、职代会的承诺,也就是在本学期之初就开始教师岗位聘任、然后匆匆启动、留下诸多后遗症(包括导致本系刘继业副教授等人未能申报)感到遗憾。

6.我对前国务院新闻办三局领导、新闻系特聘教授任一农先生四年来不遗余力地推进本系和本校与国外高校、尤其是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的全面合作劳而无功、倍觉心寒感到遗憾。

7.我对两年前陆士桢教授以花甲之年从党委书记和常务副院长职位上退下来时没有受到惯常礼遇、连个送别仪式也没有感到遗憾。

8.我对为我校带来很大声誉、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之一的本系周泽副教授没有分到住房感到遗憾。主要是因为如此,周泽老师很可能就要离职离校,尽管我们一再挽留长达一年多。

9.我对本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影视传播方向)2008年引进国家二级导演刘烈雄博士(后)被否决、乃至该专业方向至今没有学科带头人感到遗憾。

10.我对我本人主持召开的近两届“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举办之后先得到分管院长肯定、后被官阶更高者否定感到遗憾。

四.要求

1.把本人的因私护照给我,还它以“人身自由”。

2.新闻与传播系显然与学校宣传部门和“新闻中心”的诉求不同,要求该中心改名为“宣传中心”,以免他人将校宣传部辖下的一级建制误以为是与新闻系有关的机构。

3.本人身为残疾军人,为学校的减免税做了贡献,本人腰部骨骼问题比较严重,尽管医生一再建议,但是从来没有做过CT和核磁共振检查,希望能够免费接受检查和相应治疗。

4.本人谢绝以官事名义和佯称私人谈话、实为官事的“沟通”、“交流”和“仪式”。

务请在本周五(6月19日)前批准辞呈和归还护照。 what i pity!!!!!!!!

swell 发表于 2009-6-23 11:04:07

教师岗位考核合格、超额完成工作量者有关报酬至今不能发放到人?大学当局也会玩这种打白条的小把戏?超课时一节课算多少钱?

我校规定,超课时按照超额部分的一半支付报酬,呵呵

星小目 发表于 2009-6-25 08:41:18

好像多数高校的行政设置和教师队伍都有不小的矛盾?这件事像是行政力量和学术力量的角力啊~~

无论如何,把老师逼上这路的“邦文同志”做人为官都挺失败的,至于两位教师能否得偿所愿就看我们的行政对学术的重视有几何了~~对一些人来说,只要还有表面成绩在,还有福利待遇在,大学少了大师反而是好事吧~~

gbg2000 发表于 2009-7-8 08:37:37


倪邦文
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
1963年5月出生
1985年7月 四川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
1985年7月—1991年9月 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1985年9月—1988年7月 杭州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1991年9月—1994年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
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4年7月 到团中央工作
2001年3月 任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2005年1月 任团中央组织部部长(2004年9月-2007年3月在中
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社会学学科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7年5月 兼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社会学




展江
  男,1957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法学博士。曾在海军部队服役9年,从事记者工作8年,1996年7月起任教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新闻媒介运作机制和战时新闻传播事业。已发表论文有《新闻事业成因论》,《新闻宣传异同论》,《<纽约时报>编辑机制探析》,《美国主流政治文化与普利策新闻奖》,《从<焦点访谈>看中国大陆的政治表达》,《当代局部战争与新闻传播类型》、《反恐怖战争与新闻传播类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等50余篇。2001、2002年组织了有海内外多学科学者参加的“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
  主要成就 :
  论文有《新闻事业成因论》、《新闻宣传异同论》、《 < 纽约时报 > 编辑机制探 析》、《美国主流政治文化与普利策新闻奖》、《从 < 焦点访谈 > 看中国大陆的政治表 达》、《当代局部战争与新闻传播类型》、《反恐怖战争与新闻传播类型》、《哈贝马 斯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警惕传媒的双重封建化》等。 2001 、 2002 、 2003 、 2004 、2005、2006、2007、2008年组织了有海内外多学科学者参加的八届 “ 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 ” 研讨会。
  主要学术成果:
  (一)著作:
  1 .《战时新闻传播诸论》,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9 年版。
  2 .《正义与勇气 —— 世界知名战地记者百人传》( I 、 II )(第一作者),海南出 版社 2000 年版。
  3 .《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合著),新华出版社 1999 年版。
  (二)教材:
  1 .《新闻传播学原理》(合著),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2 .《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英语教程》(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版。
  3 .《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4 .《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英语》(第一作者),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三)译著:
  1 . [ 美 ] 迈克尔 · 埃默里:《美国新闻史》(第八版,主译),新华出版社 2001 年 版。
  2 .《新闻与正义 ——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集》( I 、 II )(主译评),海南出版社 1998 年版。
  3 .《新闻与正义 ——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集》( III 、 IV )(主译评),海南出版 社 1999 版。
  4 .《新闻与揭丑 —— 美国黑幕揭发报道经典作品集》( I )(主译),海南出版社 2000 年版。
  5 .《新闻与揭丑 —— 美国黑幕揭发报道先驱林肯 · 斯蒂芬斯自述》( II )(主译), 海南出版社 2000 年版。
  6 . [ 美 ] 杰克 · 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新华出版社 1999 年版。 7 . [ 美 ] 迈克尔 · 埃默里:《美国新闻史》(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版。



周泽简介

周泽:法学副教授,执业律师,供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

1990-1994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

1994-2002年,在《法制日报》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担任《法制日报》任记者、编辑期间,连续多次获评报社先进工作者(或年

度考评优秀等次),并两次获评全国省级以上党报舆论监督好新闻二等奖,一次获一等奖。

2002-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

2002年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执教。执教期间,发表了大量的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文章。多篇文章被作为

学科领域年度新成果受到有关专家好评对立法和司法实践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律师和学者身份参与了大量法律实践。多次上书最高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并在诸多公共事件和案件中积极言说,为完善法制

、促进民主、维护人权鼓与呼。曾因挑战养路费征收制度引发持续时间长达半年的舆论风暴,促使全国人大法工委及国务院法制

办首次回应公民上书;曾因与贺卫方等法学家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为邱兴华做精神疾病鉴定,引起社会对刑事被告人权利的关注

……

曾被多家媒体评选为“公益人物”和“年度人物”。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9-7-8 10:11:34

看了这些老师的文章,还真是好文笔

第一这些老师其实都是很无奈,写这些文章已经几乎于哀求,不过夹枪带棒的,不愧是教授级别的专家

第二这些文章应该不是给那个小官僚看的,人家作为官僚那种人生修炼已经超凡脱俗,写这些动不了这位管理者分毫

第三这些老师写公开信向外界呼吁,其实他们自己已对在体制内沟通极度失望,把这些事情向外呼吁,希望借助外力来达到目的,但是我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一封信就扳倒官员,这样学校领导的权威何在,就管理上讲这些教授不在本校内部解决反而外销这些事情,这个事情在组织程序上面就不合规定,应该不会得到上级目前立即支持

所以这事情我感觉最后就是拖着,等双方当事人都被公众渐渐淡忘了,那时候可能以其他方式解决问题

我想这样拖着事情对校方和这些教师都是目前最省成本和最没有杀伤力的解法吧

尽量还是多多和管理者沟通吧,面子里子大家都要得到一些的,何必这样撕破脸呢?

伊犁老狼 发表于 2009-7-12 08:59:10

撼山易,撼体制难。
中国目前的这种管理体制,只要是你的顶头上司,你就不能随便咋地他,
而他可以随便拿捏你。
一个小老师随便提议罢免党委书记,休想,即使是全体党员开会罢免也不行。党委书记是任命制,不是选举制。党不同意,你休想撼动他。而提议者却难逃被赶走的厄运。

幸佳宾 发表于 2009-7-12 09:51:55

官场与学术界应当是经渭分明,为什么一个作学术的清纯的地方多了些官僚主义!
希望中青院能够早日恢复一所高校的姿态!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muntzer 发表于 2009-7-12 13:28:22

文笔倒也谈不上多么突出,但是,的确很有专业色彩。我已经注意到,这两篇美文,都出自法学专家之手,且明显可以嗅到一股相关职业从业人员身上特有的狐骚味儿。

矛盾冲突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激化。

看看,弱势的一方破釜沉舟了!想要上演大逆转?

现在,大家等着看看那强势的一方究竟是真的强还是外强中干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大学老师的心声,好象有点&quot;痴人说梦&quot;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