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茗 发表于 2009-5-15 20:14:31

读书笔记——张爱玲全集

这个学期来了看了一下刘若英演得《她从上海来》,是张爱玲的故事,所以想看看张爱玲的东西,可惜一直没有时间,后来,同楼有人买了张爱玲全集,借来看了看,共六卷,只看了三卷:《对照记》、《流言》、《倾城之恋》,小女人的文笔,温情的很,细腻的很,不是很喜欢,比较起来还是喜欢《流言》多一点。把记得的一些东西写了下来,全当自己的笔记了,也算看过张爱玲了。
1、《对照记》
这本集子大多数是照片加忆语,这本是我最不喜欢的。大概老了,没什么东西了,拿出自己的一些照片来显摆一下。不过,可以看看当时人的穿着打扮,也是很有趣的。很多都忘了。只记得下面的几句话:
(1)越是发展了,反而越是返回原来的地方了。
注:是其姑姑打官司的时候没钱送礼输了官司的感慨,原话是什么,记不清了,大意如此,好像是法国的谚语。这倒是深有同感。社会发展了,好多观念并没有发展,五四时期的给与国人民主、科学的启蒙,现在看来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现如今的社会和封建社会没什么区别。譬如,大多数人都还是官本位思想,每年考公务员的事让我想起了儒林外史。再如,现在有事,也要找关系送钱,没有这些很难办成事。多数官员把国家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花,开会大吃二喝,观光旅游,美名曰为老百姓办事,事没办多少钱却花了不少,写个报告要住五星级宾馆,好几万的花,有时自己的事也要报销,当作公家的事,当然买单的是老百姓了。冰心见别人开着公车接送孩子,办私事,说怎么能这样啊。那是冰心女士太天真了,这在中国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官,大约原因就在于此吧。我们发展了吗?好像在后退了吧。
(2)周作人翻译的有一首著名的日本诗:夏日之夜,有如苦竹,竹细节密,顷刻之间,随即天明。我劝姑姑看一遍,我姑姑是“轻性智识分子”的典型,她看过之后,摇摇头说不懂,随即又寻思,说:既然这么有名,想必总有点什么东西吧?可是也说不定。一个人出名到某一个程度,就有权利胡说八道。
注:其姑姑的这句话倒是挺有意思的。人出名到一定程度就有权利胡说,这句话很有道理。比方说李敖。再如王朔。故作惊人之语。其实不见得他们就多有思想。现在很多当官的就是开会在那儿胡说,有几个能实现的啊,反而把各社会搞得乌烟瘴气的。现在很多名人的话是越来越不能听了,前一段时间余秋雨就在其博克上大放厥词,说老百姓不要追究四川地震中出现房屋倒塌问题,说什么其孩子在天堂过幸福的生活,保佑着大家。真是狗屁话。记得本科时有个老师更做了个惊人之语,说除了高级知识分子可以生孩子外,其他的不让生,说是优生。真是狗屁不通。所以越是名人的话越不能信,越是当官的话越不能信。
2、流言
刚听这题目的时候,以为是流言蜚语之意,原来是写在水上的话的意思,就是说长久不了,也是要广为传播之意了。
(1)更衣记中有这么一段话: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入衣服的区域里去。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注:大体来说,这句话还是对的,没有思想的人,只能靠衣服来装扮自己。漂亮的人往往是肤浅的,因为他可以凭借美貌。所以,穿的好不一定就是有内涵的,漂亮的多是金玉其外而已。大多数贫乏的人,想要用漂亮的外衣掩饰自己的庸俗,可惜只能更加庸俗。思想匮乏的时候,就是垃圾泛滥的时候。
(2)女人取悦于人的方法有很多种。单单看中她的身体的人,失去许多珍贵的生活情趣。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的妇女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这也毋庸讳言——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没多大的区别。(谈女人)
注:不过用思想悦人,要有味道的多。女人的可爱大约在于其思想,而不是肉体,李渔说,女人要看神韵,三分相貌,七分神韵就是美人了。要是七分相貌,三分神韵,那是最丑的了。思想才是真正美的。没有思想的,只靠身体谋生的和动物是没多大区别的。太多的追求物质要求的以及靠漂亮身体谋生的,除了庸俗之外在没什么了,这种女人大多是不能要的,男人也一样。可惜现在很多人不懂,追逐漂亮的外表,而把真正能体现自己美的东西丢了。漂亮的外貌与衣服掩饰下的丑陋,美是有点,可惜只能看一眼,多看一眼就乏味了。
(3)雨伞下:下大雨,有人打着伞,有人没带伞。没伞的挨着有伞的,钻到雨伞底下去躲雨,多少有点掩蔽,可是伞的边缘滔滔流下水来,反而比外面的雨更来得凶。挤在伞沿下的人,头上淋得稀湿。当然这是说教式的寓言,意义很明显:穷人结交富人,往往要赔本。
3、倾城之恋:
张爱玲曾经说:传奇是写普通人的传奇,是写传奇中的普通人。这部小说集可以说就是写不正常世界中的人。心经这部小说好像是描写恋父情结的。波普尔认为,人世间唯一重要的是单个的人,是“那些被遗忘的,默默无闻一个人的生活;是他们的悲伤,他们的欢乐,他们的疾苦以及他们的死亡。”这便是人类经验的实际内涵。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我们的历史除了帝王将相和达官贵人之外,谁关心过普通人呢。在上面的人表演着他们的话剧,以为下面的人都是傻子,嘲笑这些普通人供他们玩弄,殊不知下面的人只不过把他们当作一群猴子在表演。猴子为了掩饰自己的红屁股,老想往高处爬,可是爬的越高,红屁股漏出来的机会越大。可笑!!!

白草折 发表于 2009-5-16 19:32:24

引用第0楼吴茗于2009-05-15 20:14发表的 读书笔记——张爱玲全集 :
1、《对照记》
这本集子大多数是照片加忆语,这本是我最不喜欢的。大概老了,没什么东西了,拿出自己的一些照片来显摆一下。.......
《对照记》是张氏自写传记的一部份,属图像类。文字部份,为近日出版的《小团圆》,可以对着看。张氏为自己作品画过插图,她在英文杂志上写〈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专论服饰,自己绘文中人物的发型與服裝。该篇就是後来收入《流言》中的〈更衣记〉,张自己翻译,重新写成中文。她的传记,算的上是一位「民国女子」传吧,家族部分成员刚好又是满清遗老,还是有一些纪录价值。我对她的母亲尤其感兴趣,那样走在时代尖端。

早年也有一部电影,三毛编剧的《滚滚红尘》。林青霞与秦汉搭档,根据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改编,个人认为是部烂片。林青霞美则美矣,不会演戏。她好像还是得了奖(并非评审一致通过的)。编剧与张正好是两路人,张虽早年也穿奇装异服,生活上还是低调不能再低调……。

parivraj 发表于 2009-5-17 00:39:38

白草jj老没见了啊。

aquoibon 发表于 2009-5-17 03:35:06

引用第1楼白草折于2009-05-16 19:32发表的 :

《对照记》是张氏自写传记的一部份,属图像类。文字部份,为近日出版的《小团圆》,可以对着看。张氏为自己作品画过插图,她在英文杂志上写〈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专论服饰,自己绘文中人物的发型與服裝。该篇就是後来收入《流言》中的〈更衣记〉,张自己翻译,重新写成中文。她的传记,算的上是一位「民国女子」传吧,家族部分成员刚好又是满清遗老,还是有一些纪录价值。我对她的母亲尤其感兴趣,那样走在时代尖端。

早年也有一部电影,三毛编剧的《滚滚红尘》。林青霞与秦汉搭档,根据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改编,个人认为是部烂片。林青霞美则美矣,不会演戏。她好像还是得了奖(并非评审一致通过的)。编剧与张正好是两路人,张虽早年也穿奇装异服,生活上还是低调不能再低调……。

我倒是非常喜歡這部片子,林青霞是公認的不會演戲,自不必說,但像張曼玉的月鳳,吳耀漢的余老板都是極出彩的人物。而且電影在諸如戲中戲的安排,蒙太奇運用及對史實的隱喻方面都做得很到位。倒是很難想象這部電影竟然是一位香港人拍的。

weiwei530530 发表于 2009-5-20 16:05:42

流流十八春,愁愁半生缘

sss612 发表于 2009-5-22 09:07:37

回首前尘似梦,碧玉女子落花。奈何奈何!

失望 发表于 2009-5-22 12:34:58

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阿月浑子 发表于 2009-5-22 21:36:27

楼主觉得那笔触是温情细腻,但我读到的,却是刀锋般的冷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笔记——张爱玲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