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札记一则
【摘 要】 本文根据《宋史夏国传》的一则史料,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和今人著作以及出土文物三者结合起来,从文字的勘误、标点的勘误以及对句中词语辨析的角度,对这句史料反映的史实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对这条史料的在今后研究中的价值进行了说明。并就管中所见,谈了谈自己对这次地震的影响。【关键词】 地震考辨史料价值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夏国传》:
(绍兴)十三年三月,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湧出黑沙。歲大饑,乃立井里以分振之。
一,对史料的分析
1,黑沙 。黑沙是什么?这里的黑沙应该是地震之后,低下蕴藏的石油在上升过程中和地表的沙子混合在一起,所以叫黑沙。证据如下:
(1)古代文献资料有很多地震时出现黑沙的记载。例如:《清史稿灾异志》:“咸丰二年四月十八日,中卫地震,涌黑沙”。《元史五行志》:“(大德)七年八月辛卯夕,地震……汾州平遥、介休、西河、孝义等县地震成渠,泉涌黑沙”。这证明西夏时期的这次地震之后出现的黑沙,并不是特殊现象,而是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的,在很多地区都有黑沙的出现。
(2)地震发生的银川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今天宁夏灵武马家滩地区就是长庆油田的一个重要产油基地。同时在宁夏地区沙子更加普遍。清代地震档案史料记载:“乾隆三年十一月,平罗银川,平地裂出大缝,地中黑水带沙上涌。”,这就更直接证明了黑沙就是黑水和沙子的混合物。《新元史外国传》中记载:“石油臭恶而黑色”。加之宁夏地区就石油资源,黑水在此应该就是指的是石油。
2,史料中的“振”应该是“赈”的俗体字。
《西夏书事》卷三十五又云:“灾荒轻重,广立井里赈恤”。清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是月,夏国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涌,出黑沙。岁大饥,乃立井里以分赈之”。清代周春编撰的《西夏书》:“十三年三月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湧出黑沙歲大饑乃立井里以分赈之”。可见这里应该是赈。
如果用《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西夏书》这三部清人编著的书籍尚不足于证明振应该是赈,那么《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仁孝残碑的录文:“王奉仓藏开以赈”(即奉王开仓以赈),更说明了仁孝时期地震后确实是赈灾,此则史料中的应该是“赈”,而不是振兴的“振”。
在《甘肃通志》中,对于“赈灾”也写作“振灾”,其他地方志中大多亦如此,不再一一列举。
3,井里一词,在西夏政区组织中应是乡里的意思。
在武威小西沟岘出土的西夏文书中就有“依中□各乡以属行遣”的记载(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发现一批西夏文物》,《考古》1974 年第3期)。武威地区是西夏典型的农业灌溉区域,这就说明了西夏在灌溉农田区域也有乡一级的基层组织。这次地震发生在银川平原,也是西夏重要的农业区,因此这里的井里就是古籍中常见的乡里的意思。这样这句话的句意也就明了了,西夏以乡里为单位,根据受灾程度进行赈灾。
故笔者以寡见之识大胆猜测,这里的“井里”一词,应该是西夏语的读音,历代所指的井里是市井乡里的意思,但这个意思在这里明显讲不通,西夏文里面“灾”的读音是“里”,“官”的读音是“井”。(此处该列出西夏文,只是不方便输入,故此作罢)。由此而知,“井里”即“官灾”的译音,元末脱脱修宋史,混杂不堪,对很对史料不加审视,随意引用之现象亦极普遍,就这里的井里一词,当是错用。西夏文的特点就是动词形容词在前,名词在后,(此处亦应举一西夏该类的词语,也是不方便输入),“白马”,西夏人直译为“马白”,此处“官灾”,就是指的“灾官”,官为动词,官,管也。灾为名词。
4,标点.。
若仔细发现就会发现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与中华书局点校本《续资治通鉴》对这段史料的标点不同。《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夏国传》:“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湧出黑沙。歲大饑,乃立井里以分振之”。清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是月,夏国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涌,出黑沙。岁大饥,乃立井里以分赈之”。二者的不一致在标点上主要分歧在:“地裂泉湧出黑沙”。史料的意思是:地震后,大地出现了裂缝,泉水里涌现出了黑沙。前文已述,古代文献资料对地震时黑沙的记载。例如:《清史稿灾异志》:“咸丰二年四月十八日,中卫地震,涌黑沙”。《元史五行志》:“(大德)七年八月辛卯夕,地震……汾州平遥、介休、西河、孝义等县地震成渠,泉涌黑沙”。这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泉涌出黑沙”,不能断开,显然中华书局本《续资治通鉴》的标点有误,使人不明所以。
5,地震发生的时间。
《宋史》:十三年三月,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湧出黑沙。歲大饑,乃立井里以分振之。将地震的时间确定在绍兴十三年。清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著作,卷一百二十五:“是月,夏国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涌,出黑沙。岁大饥,乃立井里以分赈之”。却将这次地震,编在了绍兴十二年里面。《续资治通鉴》的价值虽受质疑,但是,为了严谨,还要从其他资料里面佐证《宋史》和《续资治通鉴》哪一个准确。但苦于缺乏资料。由于《宋史》成书的时间要远远早于《续资治通鉴》的成书时间,似乎宋史更可信一些。
二、这次地震的政治影响
地震之后,石油从地下涌了出来,石油流过的地方寸草不生,这对当地的环境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大灾之后,必然会产生灾荒。灾荒的出现导致西夏的统治出现了危机。这里仅谈两个人一是西夏仁孝,二是任得敬。
1,西夏皇帝仁孝,西夏仁宗而且通过赈灾,获得了好名声,《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中就有歌颂仁孝施行“行赈法”的诗句。
2,春季的灾荒发生之后,当人民余粮吃光之后,陷于饥荒,威胁到了地方大族的存在,秋七月,这些 “诸部无食,群起为盗。多者万人,少者五、六千,四行劫掠,直犯州城。” [《西夏书事》卷三十五]。 而面对这些成千上万的盗贼,“州将出兵击之,不克” 。“郡县连章告急” [《西夏书事》卷三十五]。这时“西平都统军任得敬讨诸州盗,平之” [《西夏书事》卷三十五]。任得敬也捞足了政治资本,为以后的列土封疆打下了基础。
三,该则史料的价值
1,地震之后,必然会产生灾荒,这次地震是西夏灾荒史的重要参考资料。灾荒史属于经济史的范围,这次地震又是西夏经济史的一条重要资料。
2,地震之后,石油从地下涌了出来,石油流过的地方寸草不生,这对当地的环境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又是西夏生态环境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3,是中国赈灾史,或者救荒史的重要资料。地震发生后,西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赈灾,这些措施应该被收入中国灾荒史。但很遗憾的是1993年再版的邓云特主编的《中国救荒史》收入了历代的救荒措施,但是对西夏时期的救荒措施却没有提到,中国史没有了西夏历史就不是完整的历史,同样中国救荒史没有了西夏救荒史就不是完整的救荒史。
参考资料:
1,(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2,(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
3,(清)吴广成:《西夏书事》。
4,(清)周春:《西夏书》,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5,(民国)赵尔巽:《清史稿》。
6,李范文:《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7,袁林:《西北灾荒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8,邓云特:《中国救荒史》。
9,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发现一批西夏文物》,《考古》1974 年第3期。
原创,这是我的一篇作业。
首发在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310262838/infocenter?ptlang=2052 对史料的分析的2、3尚有不妥,楼主还得改改。。。
路过,随便说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