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位大学同事,曾经对儿子大声咆哮:“进北大、清华?你是不是想得神经病?想进疯人院?”他儿子在省级和市级的几次质检中,都是全市的前5名,高考时感觉发挥正常,估分能上这两所名校。可是我的这位同事就是不让他儿子填报北大或清华,因为他认为进去后,遇到的都是顶尖高手,各省的冠军,儿子要是要是进去了,和这些人为伍,肯定在心理上吃不消,迟早会产生自卑心理的。对将来的工作和事业很不利。再说了,越是名牌大学,学生之间的竞争越激烈,相应地,用于人格修炼的时间也就越少了,所以,越是名牌大学,出息的人越少,神经病越多。
嗯,分数出来后,他儿子是全市第二名,全省第8名。后来进了复旦大学 其实个人感觉大学还是选择自己家乡的大学比较妥当。。。。。。。。。。。。 引用第20楼swell于2009-05-17 20:01发表的 :
人才给蠢才打工?高分就是人才?名校毕业的就是人才?太搞笑了吧
去年,有一位大学同事,曾经对儿子大声咆哮:“进北大、清华?你是不是想得神经病?想进疯人院?”他儿子在省级和市级的几次质检中,都是全市的前5名,高考时感觉发挥正常,估分能上这两所名校。可是我的这位同事就是不让他儿子填报北大或清华,因为他认为进去后,遇到的都是顶尖高手,各省的冠军,儿子要是要是进去了,和这些人为伍,肯定在心理上吃不消,迟早会产生自卑心理的。对将来的工作和事业很不利。再说了,越是名牌大学,学生之间的竞争越激烈,相应地,用于人格修炼的时间也就越少了,所以,越是名牌大学,出息的人越少,神经病越多。
嗯,分数出来后,他儿子是全市第二名,全省第8名。后来进了复旦大学
博弈美国本科
内容简介
《博弈美国本科》通过在美国文理学院就读的三个中国高中毕业生的亲身经历,以纪实手法从不同侧面向我们真实生动地描述了美国综合大学、文理学院的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主要特色。作品文笔流畅、亲切感人、袒露了莘莘学子各各不同的心路历程和求学感悟,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该书对了解、研究当今世界第一教育大国的教学模式,以及办学理念和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同时也是有志于到美国就读和深造的中国高中学生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
目前还没有—本指导高中生到美国读本科的书,写得如此生动和具有操作性。
第一章 八月,放飞青春梦想
人生只有终点,很难有什么起点。
因为通常你以为是起点的事情,过几年回想,也只不过是一种过程的开始罢了,记忆深处很难留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唯独这一次——远赴异国读本科,放飞多年蕴藏心底的青春梦想的那一刻,让人有久久难以忘怀的感觉。揣着年轻人所有的憧憬,挥别相伴近二十年的父母,踏上远行航班的舷梯,义无反顾地朝那未知而遥远的西方天际飞去……崭新的人生经历就这样开始了,故事的第一行就这样写下了!
整整两年以后,再来回忆当初的心灵体验,确实可以说,这真是一个人生崭新的起点!
选择:从“备忘录”谈起
从确认我已被美国Bowdoin College录取的那一刻起,两年多来不断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美国完成本科教育?到美国读大学本科,又为何挑选文理学院?说老实话,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道得明的。
但是当我决定与两个合作者一同来写这本书的时候,就必须先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当初我们三个人赴美留学的选择是一致的,都愿意把未来四年的本科教育与美国的文理学院紧密联系在一起。
想当年,高中毕业后申请到美国读本科,我的目标十分明确,首选到文理学院读书。但是当我与父母沟通想法时,却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父亲是资深媒体人,他满脑子的知识中,简直找不到一丁点儿可以解释“什么是文理学院”的信息。而母亲咋听之下,也几乎就要脱口说出一个大大的惊讶:“怎么是大专啊?”
我曾经费了很大的工夫去说服他们,而且以我当时对美国文理学院的了解,以“解释几个问题”为题,弄了一个类似备忘录的东西给他们看。因为对于搞了一辈子文字工作的父亲来讲,只有白纸黑字才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最终,当然是以我为中心统一了意见。
我把当时写的这份解释什么是美国的文理学院的“备忘录”放在这里,目的也是希望所有看这本书的读者,特别是对于这个问题有着同样疑虑的中国高中生和他们的父母能理解这个不是个问题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备忘录上所引用的材料,基本上不是我的发现,我只不过把它归纳了一下。只要你留心,在网上还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介绍文字。
【备忘录】解释几个问题
美国是世界上的教育投资大国,每年对教育的预期投入通常会占到年,均国民生产总值的7,25%左右。作为美国大学的领头羊,闻名遐迩的常青藤联盟(The Ivy League)的教育资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qid=1243325040&ref=SR&sr=13-10&uid=479-6262918-9615912&prodid=bkbk951854
给大家参考,新书,读秀还没有的!!! 一般来说,能够考到全省第一的学生,应该是高智商的,是个才人。但社会人才标准与学校人才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两种人才不能一致起来。有句话说“没有偏执就没有天才”,而偏执的人很难见容于我们的社会。所以不够成功也是预料中事。
俞敏洪够人才,但若混迹于高校,也就泯然众人,或者等而下之。而杀出来了,出了那个圈,就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很羡慕他们(俞敏洪、王强、徐小平等),尤其是看到他们讲演时,那潇洒不羁的气度,那调侃自在的风格,那从容自信的笑颜,都让我艳羡。他们以自己的智慧与努力体验到了成功,在壁垒外面打造出了一片别有洞天的疆土,那是聪明才智井喷的必然。可是在里面,你才也白才。 高考制度一定要改革! 引用第23楼lsg003于2009-05-26 22:43发表的 :
一般来说,能够考到全省第一的学生,应该是高智商的,是个才人。但社会人才标准与学校人才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两种人才不能一致起来。有句话说“没有偏执就没有天才”,而偏执的人很难见容于我们的社会。所以不够成功也是预料中事。
俞敏洪够人才,但若混迹于高校,也就泯然众人,或者等而下之。而杀出来了,出了那个圈,就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很羡慕他们(俞敏洪、王强、徐小平等),尤其是看到他们讲演时,那潇洒不羁的气度,那调侃自在的风格,那从容自信的笑颜,都让我艳羡。他们以自己的智慧与努力体验到了成功,在壁垒外面打造出了一片别有洞天的疆土,那是聪明才智井喷的必然。可是在里面,你才也白才。
听长辈说起新东方原先在海淀中关村二小刚刚开始混的时候,教室破旧,教材要我这个长辈自备,但是教师就是有热情,四五十岁的老师自己已经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状态,讲课是敬业而且激情,那时候中关村二小对面就是电子市场两层小楼,那里卖一台电脑就是四五千的赚头,但是这些老师坚持下来,到今天笑傲江湖,连老柳都要想着投资成人培训这个市场(联想投资过金山和新东方)
所以说,精气神还在,自己就有了养身立命的骨头,就在风雨中间有了自己的地盘!!! 2楼 yyg680 的帖子言简意赅
现实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多少年来,这个产业养成了一条利益链,诸多人群从其中得益,其实受害最深的就是百姓(孩子和家长),投入巨大,产出很小很小,就如同眼下正在热论的医改,从业人员谁不知道其中的关键呢?问题是改革的推动力在哪里?改革需要平衡各方利益,最佳方案永远不是最优方案。
所以我们找了别的出路,比如移民,比如留学,无非是彻底脱离这种僵化的教育体制。 嗯,我认为改革如果只是平衡各方利益的话,那就不算是改革。改革,对于一个系统来讲,总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是系统的效率?成本?亦或是某项指标的最大化。其目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改革的到底是什么,关键是看掌权者的目标和现阶段的目的是什么。那估计有很多,比如:我在国内一定要始终是老大;尽量争取国内、国外的最大支持和拥护并争取作国际老大,这些都是目标。而现阶段改革的目的,则要根据目标以及国际、国内现状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其模式总是:问题------政策-----在政策背景下平衡各方利益----博弈----稳定-----问题。。。。通过这种形式,使得于目标不利的因素主观能动性逐渐降低或减少这些因素主观能动性所带来的影响。你比如说,我们军队由于走私问题严重,对改革形成了巨大冲击,最终在1999年退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舞台,能动性、影响都大大被削弱了。因此,很多行业、部门都是期盼着自己在社会博弈中能上台面,其目的就是扩大自己能动性的影响,谁也不想“人微言轻”,被人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这就导致许多人包括学生都是期盼着进入一个“台面”上的行业,相应的发展机会也就多一些。只是不知道,这种带有如此强烈国家意志的政策,对我们未来的发展究竟是好是坏呢? 【所以我们找了别的出路,比如移民,比如留学,无非是彻底脱离这种僵化的教育体制。】
人家教育部轻轻松松来个国家认可的大学文凭就把这个可能性给打发了
要么做个国外居民,也不用国家照顾了,算是自我流放吧
要买乖乖回来,老老实实的在国企或者国家机构体系之外自己漂流做个海带或者海龟
所以谁的地盘谁做主
绕是绕不开的,国家的教育部门已经把认证资格的这块给牢牢把握了
孙悟空的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呵呵 自我流放,呵呵,这个提法不错
即便是在国内,人才不也是往外企去么,不过就是走了曲线罢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