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unuo 发表于 2009-3-16 20:08:47

生态小说:如何突破瓶颈与回归精神本位

作者:龙其林社会科学论坛 年24期 字数:3244 字体: 【大 中 小】
  [内容摘要] 《环湖崩溃》昭示着当代生态小说在思想与艺术性融合方面所能达到的可能性: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原点,思考的重心始终对准存在的终极价值;从人类的精神机遇出发,探询时代精神与人类终极精神之间的落差及其表现、补救的可能性;在人类精神的深层冲突中,引导道德、良知辐照内心世界,表达自身对终极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希望。
  [关 键 词] 生态小说;精神本位;终极价值;深层冲突。
  [作者简介] 龙其林,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已辐射至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戏剧、电影等各个领域,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大多缺乏对于生态问题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讨”①,这似乎成了当代生态文学创作的一个普遍的症状。那么作家们应怎样还原生态小说之为文学的思想价值和审美愉悦?内蕴丰富的生态小说的创作方向及其着力点又应该放在哪里呢?
  
  一、物质时代与“文以载道”
  
  我们处在一个物质主义席卷一切、欲望泛滥的时代,情感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人类的精神遭受来自经济、政治和商业文化各个方面因素的侵袭,日益呈现出疲软的态势。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市民社会的形成,更加快了都市大众文化的传播,以致当代的文学创作也带有了大众文化的某些共性——“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②文化产品。体现在包括生态小说在内的文学作品中,则是作家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平面化”“纪实化”表达和对浅层情感的嗜好、对深度探寻的浅尝辄止,从而导致了作品终极审美价值的缺失、精神超越性的遗忘,对形而下的现实的复制和对当下生活的即时性的、针对性的情感体验、表达成了作品的主要景观。
  “之所以会出现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其主要原因就是现实的、而且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文学家和文学研究者强烈的自然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促使了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③。这既是生态小说出现的契机和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也为生态小说(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限制和束缚。作家们对生态问题所作的思想和认识价值的重视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作品中的文学性的关注,他们对生态问题的聚焦和反思更多地是停留在生态事件及其背后隐藏的生态理念上,文学的精神性被放逐了。当代的众多生态小说几乎都表现出了某种类似的创作症结:生态小说停留于对生态事件进行全程描绘的、单一的结构层面;生态小说为了保证事件被清楚地讲述和生态思想得到完整性地表达,不惜对人物的心理、情感进行简单化处理;停留在事件本身的“事”上,就事论事,而缺乏对“人”的挖掘。在西方,文学艺术通常被认为具有“美”和“有用”两种基本属性。黑格尔在《理想国》中对文学的精神功能进行了形象地说明:“假如从诗人作品中把音乐所生的颜色一齐洗刷去,只剩下它们原来的简单躯壳。”“它们象不象一个面孔,还有点新鲜气色,却说不上美。”④无论是柏拉图对文艺能引起快感的重视,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但丁的“善美统一”说,都体现了对文艺作品精神性的强调。但在中国,则对此有所偏废,从先秦典籍中的“讽喻”说、“观诗知政”说到封建时代文学更成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从而将文学的教化功能奉为解读作品的圭臬。于是,当社会出现转型或新旧现象更迭频繁的时候,作为中国作家集体无意识的教化说便会浮出水面,使其在面对文学时更多地关注其社会功能、强化其思想意识,通过纪实性手法的运用,将生态事件、环境危机的过程、危害直接展示在人们面前,在对事件的直接评论和生态思想的阐述中,实践着文学的思想启迪和认识功能。尤其是生态小说创作传统的匮乏和精神资源的缺少,更是从根本上导致了作品的事件化、新闻化趋势,轰动效应强,而审美效果弱。
  
  二、精神的疲软与终极的缺失
  
  E.布洛赫(Evnst Bloch)在《论文学作品反映当代的问题》中认为:“不脱离时代而写作,并不等于按生活本身写作。因为许多看上去倾听现实脉搏的人,只接触到一些表面的事情,而没有感触到实际发生的事情。这样的作家描写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流行的见解,所以在读者中造成他们写了时代小说的假象。它们也许能供人消遣,但一定是短命的。”⑤贫乏的时代导致疲软的精神,缺少精神力度的文学最终只能导向浮泛、肤浅或者虚假。在当代的作品中,沉溺于个人小我的得失低吟、在浅薄的日常物象中徘徊、以耸人听闻的话题制造卖点似乎已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小说既是一种形式和内容、物质与精神结合得十分紧密、缺一不可的文体,小说文本同时具有意识形态、审美特质的双重属性。在审美特性中,文学作品离不开对生活情感体验、精神旨趣的反映,创作者自己的情感体验、精神旨趣也必然渗透至文本之中;同时,从意识形态特征来看,其中必然也包括社会道德、人类心理、哲学思想等内容。文学作品的最终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一种美学、社会学的意义,还在于它所蕴含的对人类存在的一种精神导向和超越意义。
  “东方思想的大限在于将一切内在的生存内容都转化成了外在的生存策略,表现在艺术中,中国的艺术家对形式方法能很快就掌握在手,唯独难以体验到人作为一种有限存在,面对与无限存在相冲突时的痛苦,因为东方思想中缺乏无限存在这一超验价值的参照。”⑥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中国当代作家普遍地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的情有独钟、对精神冲突的浅层图解和对无限存在的规避,因而造成小说中物质主义的盛行、对故事惊险性的兴趣和对道德、良心、终极价值思考的缺失。在《摄生草》《沙狐》《最后的鹿园》《大沟》《青箬溪之恋》《消息不宜披露》《水中的黄昏》《沙暴》《放生》《母狼衔来的月光》《老海失踪》《哦,我的可可西里》《狼图腾》《最后一名猎手和最后一头公熊》等一系列生态小说中,作家们大多采用纪实性的手法,从而使得本身能够多角度阐发、具有想象空间的生态事件沦为对现实生态事件的简单复制,作品的精神思考、文化阐释空间被对事件的直接评论和生态主张的阐发所代替,对现象的罗列更是从根本上对文学聚焦、关怀人、追求人的终极价值的精神性这一规律进行了规避,从而最终造成生态小说停留于对形而下的具象的堆积、艺术审美的欠缺以及人物形象的单薄。对精神超越性追求的放弃,正是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的致命缺陷。
  真正伟大的作品必然是在精神价值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蕴含和发现的作品,但这种终极价值绝不可能简单的现实生活提供,而是以此为契机辐射至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存在、良知本质,从而为人们重新认识、发现、升华自己提供思想文化、精神生活亟需的养料。文学的重要意义就是在于,它对个人存在这一精神命题的发掘来透视生命蕴含的无限内涵,没有对存在本相的精神发现和领悟,以及超越现实生活的终极价值的追求,作品的价值就无法涵盖生活本身的内核。这种精神超越性的存在,正是对人之为人的宣告和肯定。一个作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最终归宿,应该是人的存在的本质,这是人类存在的最大真相。
  
  三、《环湖崩溃》:生态小说艺术、思想融合的可能
  
  从小说存在的终极价值为出发点,我们能够发现伟大的小说所应具备的条件:它应该有着对真、善、美等终极价值的追求和这种追求在文本中散发的诗性光芒;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敏锐感悟和整体性的幻想,以超越世俗生活的侵蚀和束缚;从人类的精神机遇出发,探询时代精神与人类终极精神之间的落差及其表现、补救的可能性。相反,当代生态小说多的是对生态思想的直接阐释、对现实生态危机的聚焦,从《摄生草》《最后的鹿园》到《大沟》《狼祸》《狼图腾》莫不如是。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生态小说的流于浮泛和精神空疏,实质上来源于中国作家自身文化根源的匮乏、精神养料的稀缺和终极情怀的阙如。
环湖崩溃》最早发表于《当代》1987年第5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当代生态小说在思想价值、艺术价值上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经历了垦荒、诱虫等有碍荒原生态的行动后,小说中的“我”对环湖草原的认识由理性升华为情感,并由此而意识到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所应具有的自然责任,自己也从一个对草原充满无知的人成长为具有强烈生命意识和精神想象力的荒原人。小说将自己的触角立于真实、坚硬的大地,搭建叙事的现实根基,并不陷入空濛的幻境。小说从一开始就贴近现实地面,进而获得超越日常生活的力量,为“我”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幻景衔接紧密,融为一体。在物质与情感的双层表达、体验中传达作者对于真实的追求,从而获得了继续小说内容和精神拓展的空间。
  《环湖崩溃》中尤其令人怦然心动的是作家对于人、生命与自然、宇宙存在关系的思考。杨志军通过“我”四次环湖之行的所见、所感、所思,在小说中深刻地传达了关于宇宙起源、人类存在、生态危机、终极追问的思考,赋予了作品以宽广的心灵空间、精神深度。与一般小说追溯生态破坏前宁静、悠闲的自然景观不同,杨志军在这部作品的开头即从“创世纪——大荒启示”的角度思考着宇宙中生命的起源,其手笔之大气、深邃,在生态文学中极为罕见。从太初景象中的古大海,“喜马拉雅运动”的轰鸣一直到地球板块的碰撞、沧海桑田的变迁和生命的出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俯瞰整个地球生命的宏大、阔远的视野,这是关于地球及其中所有生命存在的最宏伟的描述。基于这种视角,小说对人类存在、人与自然关系、荒原生态失衡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审视,作品不是从人而是从生命的角度看待青海湖边发生的一切活动。更为重要的,从洪荒宇宙的高度来重新看待荒原上的行为,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世界存在的无限性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人意识到的存在与可能实现的存在、时代意识与个人意识、个人与个人意识乃至自己前后意识之间的距离、矛盾,恰如文中所言:“我们为了植被的绿色的意识,并不是社会的流行意识和老百姓的普遍意识。他们的意识是红色的,炽热得如同冶炼生铁的火炉。”这种立足有限而指向无垠的宇宙意识,超越有形而迈向无形的超越精神,对人类精神深处中良知、信念的挖掘、展现,对时代物欲侵蚀生命尊严的反抗,构成了小说对时代精神的揭示和对生命价值的坚守。与之相关的,小说洋溢着一股强烈的抒情氛围,瑰丽的语言、奇崛的想象,为作品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环湖崩溃》在当代生态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还在于它对此后作品的长久影响。在这部作品发表20年的时间里,其中所包含的许多素材给予作家们以不同程度的启发:小说关于狼群与垦荒队员的对峙,在《狼图腾》《藏獒》《狼祸》《大漠狼孩》等小说中得到了拓展,并书写出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追问和超越意识,在《怀念狼》《豹子最后的舞蹈》《大漠狼孩》中得到了延续;作品的诗兴色彩、瑰丽语言则为《红狐》、《空山》所拓展。事实上,一部优秀作品的问世总会为后来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多重资源。《环湖崩溃》是当代生态小说中一部重要的作品,这部小说有着对生活真实与生态真实的细腻表达,有着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人类存在的叩问,有着对终极价值的向往和努力,并以其创作实绩昭示着生态小说、文学不断创新、走向成熟的可能途径,而这正是我们应该总结、思考的地方。
  
  注释:
  ①杨剑龙、周旭锋:“论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②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第108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王 诺:《欧美生态文学》第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第30~3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⑤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第7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⑥谢有顺:“小说:回到精神性”,载《小说评论》1996年第2期。
推荐理由:图解概念还是为了钱,遥想上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学了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态小说:如何突破瓶颈与回归精神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