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突破了自己
傲慢是维系和保存自己的硬壳,也有人称作尊严的,也有人唤做身份的,也有人叫做自我的,总之,保存了自己,也束缚了自己。我竟然解开了这锁链,也许。
在我设计检验自己的几个阶段的读书里,我敢说自己已经踏上了第3个阶段,不容易呀。当然原意分享:
第一个阶段叫做经典或者教科书阶段,其实我在这个阶段徘徊时间很长,很浪费的。教科书是用来诠释经典的,呵呵。这大约是一种化繁就简的过程吧,三秋时节,树木都落尽了叶子,可以看到树干了,多好,看到的东西很清晰而明确,只是看得明确的却不是自己的眼睛而已。但仍然了不起,可以借助前人的知道看一棵树的真形态。好多天前我再一次翻看《小说史》的时候,我仿佛明白了,只是觉得奇怪以前的时候为什么看不清楚轮廓,只记得那一片片的叶子?教科书里的叶子太完整,仿佛是标本样的,也难怪,一下子也记下那么多的东西,舍本逐末很难免。但我竟然也能读到暂时放弃叶子而多摸树干的幸福感觉。我还要感谢严家炎先生,他的《流派史》我又没有读完,但也激发了我去找本真的书消消毒的感觉。
在读《夏济安》选集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明显了。夏是位好老师,或者说,他仿佛是为当老师而存在的。说话罗里罗嗦,反复强调重点什么的。《落月》评论也许连批评都谈不上,却是最好的教科书,叫你一步一步读小说,叫你分清那些好,那些坏。我仍然要感谢钱理群等的《三十年》这本从来不谈美的文学批评史。我读这本书大约有十多年了,却怎么也记不住认不清,开始还以为自己天分差,后来才明白,呵呵。
现在想想,这个阶段本科就应该完成了,可惜,惭愧……
经典阶段能够给你一双好眼睛,虽然视野未必那么大,却看得仔细,辨别得清。知道了那些是好,那些是差。
第二阶段叫好书或者自由市场阶段。从夏志清先生那里,你能获得一个好大的谱系,很多人,台湾的,香港的,美国的华人,他们关心中国,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文艺工作。他们的水平有高有低,但提出来的东西总能引发你思考,让你觉得读完书就有收获。
在评论家的谱系的关照下,作品也构建了谱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派别,不同的人,面临相同的遭遇,相同的困境,却有着相同或不同的态度……
好书是要自己去发现的,所以叫自由市场,看你淘书的本事了,也看你的缘分了。我承认电子书帮了我大忙,虽然我很多时候只是摸摸,但也搂几眼……。
好书丰富了你的视野,也在逐渐行程你自己的看法。你可以在一个观点的论述里,看到那些是作者的独创,那些是前人传承。哪里有那么多的独创呀,呵呵。重复的边界让你有了信心,原来世界并不是那么大,这的确跟你刚接触好书的时候不一样。
我很遗憾的是,在这个更为广大的世界的招书过程中,外语的限制是最大的拦路虎,我也许可以学更多而不是老看翻译的。我其实应该自学一下日语,听说挺容易的,孙楷第先生没几天就能读了。
在找好书的过程中,你能发现更多的烂书,还有更多的不平。我最大的不平就是为什么人家港台及日本及美国出的学术书好书的比例这么大?这的确是让人伤感的事情。没有个性没有独立见解的烂书太多,甚至让我必须用骄傲和大砍刀来限制自己的阅读范围。
第三阶段是杂书和难书阶段吧,我还没有销得人憔悴。我还是比较佩服钱钟书先生的,他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批评哲学,并由此行程了自己获取信息的模式。
读书也许是和作者在交流,你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探讨的话题是有个庞大的话语背景,你在听他话的时候,是将自己的心理预期与他的话在重叠(具体情形参见matrix第2部里最后neo和计算机灵魂的交流)。如果缺乏这种预期,只能任凭作者在你的头脑里挠斥,理解多少就看造化了。
我承认自己看书还很少,但DX了这么多天,我发现以前看不起的那些中国人(49年以后的大陆)也有可借鉴的内容,或许可以提取出来,或许可以做参考,或许可以摸摸他的头骨,看看这是怎么出来的。我看到了他们的艰难,他们想努力表达清楚一个别人早就表达清楚的想法,真的很不容易,特别是在独立思考被压抑了多少年的情况下,草一样的思考,上面还有个大石头。
我仍然要真的感激陈思和先生,他的《当代文学教程》在努力寻找文学激情与政治正确之间徘徊。起码你能感觉到他的激情,这点火苗也能温暖不少人。只是他的理论有些勉强……
在我设想的第4阶段,也许我可以向钱先生那样,看古今中外的书,回荡我心,缀连成文,那是一种多幸福的境界呀。
PS:在构建的世界和我的复杂关系里,世界(时间,空间,国家,家庭等),自我(爱,认同,创伤),重生都是关键要素呀。呵呵。可参考的书bloom的《影像的焦虑》和《西方正典》。 引用第0楼bulunuo于2009-03-07 23:50发表的 终于突破了自己 :
傲慢是维系和保存自己的硬壳,也有人称作尊严的,也有人唤做身份的,也有人叫做自我的,总之,保存了自己,也束缚了自己。
我竟然解开了这锁链,也许。
.......
这话讲的太好了 引用第0楼bulunuo于2009-03-07 23:50发表的 终于突破了自己 :
教科书是用来诠释经典的,呵呵。这大约是一种化繁就简的过程吧,三秋时节,树木都落尽了叶子,可以看到树干了,多好,看到的东西很清晰而明确,只是看得明确的却不是自己的眼睛而已。
经典,说出了我们读书人的诸多心声。比较形象。其实每个读书阶段都要面临一个选择的过程,好像来到菜市场或超市面临琳琅满目的货架而手足无措,或许还有手舞足蹈的兴奋感、兴许还有饥不择食、如饥似渴的可笑状。
其实,叔本华为我们如何阅读提供了两点比较重要的箴言:
一是“生活先于书籍”,因为“别人思想的不断涌进势必会限制和抑制我们自己的思想,最后使我们自己的思考能力陷于瘫痪。大多数学者因用力吸取别人的思想而使自己的思想走向贫乏。因此,我们自己不先去思考某个对象就来阅读有关他的文字,会是危险的。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别人在替我们思考,我们只是在重复别人的心理历程。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都在读书,他就会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在文明历史的绵延中,前人为我们提供了汗牛充栋的浩瀚书海,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伟大平台,但亦有一大缺憾,那就是文化的包袱,生活于文明书房的我们与大自然、社会越加疏远、隔离。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吧,这样才理解我们之所以为“我们”,先人为何为“先人”,才能产生思想的共鸣、形成伽达默尔所谓的“视角融合”,做一番跨时代的“换位思考”,了解其中的文化变迁,感知其中的“物是人非而吾心依旧哉”。
二是“文本先于注解”。就是说,只有通过作者本人及其原著,我们才能得到真正思想。“一部天才的著作抵得上一千条注释。”尤其生活在有着“我注六经”传统中的我们,重在前人思想的注解、诠释,但很多已失却本色而附着上后人的“作伪”,面对各种诠释版本,我们有一种慌乱感。其实,还是要去读大师们的原著,但是一定要有自己心灵的在场,这样才有自己的所感所想,才能产生思想的火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