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 发表于 2009-1-14 22:44:39

[非首发]《南齐书》良政——虞愿传

首发: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42607&page=1&extra=page%3D10#pid1969952

  虞愿,字士恭,生活在南北朝时期,间与南朝宋与南朝齐之间,会稽余姚人也。虞愿很小的时候他老爸就翘辩子了,没了老爸的孩子,生活本来应该是很困苦的。不过还好,他爷爷虞赉是当官的,有钱,所以童年的小虞愿有爷爷罩着,日子过得还算滋润。那时候家里后院种了很多橘树,冬天橘子成熟时,那些个三姑妈、八大姨的小孩就通通杀到虞愿家,都冲后院这些橘子去了。在小孩眼里,好吃的东西就是宝,管你三七二十一,吃了再说。那一个个跟猴似的,东蹦西窜,疯狂采摘,如入无人之镜。
  虞赉在那看得心里偷笑:“小屁孩就是小屁孩,贪吃。”岂料“愿年数岁,独不取。”就是他那个才几岁大的孙子虞愿,独独不去取橘子吃,站在那一脸成熟。不是有句话叫作“哪个少女不怀春”?哦!不对不对,应该是“哪个小孩不馋嘴”。小孩贪吃是天性,何况大家都跑去抢着吃,你不去,那不是傻瓜吗?
  这样想你就错了,这说明人家虞愿早熟,不乱来。孔融让梨,让完后他自己还要摸个小的吃呢,虞愿大的小的通通都不拿,有性格吧。当时老头子虞赉和家里的那些大人就都惊讶这小子真是与众不同啊!
  虞愿长大后去当官,“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宋明帝刘彧登基,因为虞愿这小子学得东西又多又杂,儒学吏治样样都会,再加上在藩国时有恩于他,所以对虞愿很是厚爱。给虞愿的官是“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领五郡中正,祠部郎如故。”这么多个官名,看得都有点眼花。
  这个宋明帝也是个搞笑的人物,生性好猜疑,“体肥憎风,夏月常著皮小衣。”大家想想,什么人最容易出汗?就是胖子。你说这天气要真热起来,瘦的人兴许还行,但胖子就肯定是大汗淋漓。火某从前读书时,身旁就坐了一胖子,夏天一到,那个汗啊,就算你把教室里的风扇都开到最大,也是于事无补。别人没甚么汗,那胖子却像个落汤鸡似的。这里绝对没有排斥胖子的意思,只是想说明胖子怕热,见谅见谅。
  话说热了怎么办?散热呗!古时候没空调,那散热的唯一方法就只有靠风了。可是您瞧瞧,这宋明帝刘胖子他倒好,憎恨风,恨风恨得要死。夏天不吹风也就罢了,身上还要披个皮小衣,皮的呀!热死你。
  或许刘胖子他是个特别的胖子,所以他不怕热,只憎风。憎风之后,就叫来两个亲信,任命他们为司风令史(官名也很有特色啊),说哪个方向要是有那么一点点的风吹草动,立即就要前来报告,不得有误。
  刘胖子还“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天文星象、災异变化这些事,他刘胖子就信不过那些专管天文的太史官,连你的奏折,他都不看。就在天文台中找了两个懂星象的人,归虞愿管。让虞愿带着他们,长期在宫中值班,要是一看到有啥异常现象,马上回来报告。我想那会虞愿值班,肯定就是整天吃饱饭没事就盯着天空看,也忒无聊。跟现在整天对着电脑的上班族朋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您还能上网不是,人虞愿就只能发呆了。
  那位说了,太史管的就是天文,是专业人士,刘胖子居然不听专业,而去听外行,也太傻了吧?告诉你,人刘胖子生性好猜疑知道不,专业人士怎么啦?不信就是不信,哪有虞愿来得可靠。从这点也顺便看出了刘胖子很信得过虞愿。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刘胖子爱豪宅,要在自己的故宅那造个湘宫寺,那是有多气派就要造多气派,只要气派了,花钱算个鸟!当时的设计师一听这命令,都把自己平生所学施展出来,凑一起设计出了一套十层楼高的豪华大寺。刘胖子拿过设计图这么一看,高兴地大叫一声:“中!”忽然想到,他那死鬼老哥宋孝武帝的庄严刹也才只有七层楼高,按照当时的礼仪,是不能超过先帝的楼层的。没有办法,刘胖子十层的楼是盖不了。但人刘胖子怎么肯认输,就把十分为二,一个寺变成两个寺,每寺五层楼。嘿嘿,这样也不错,造出来的寺也是又高又靓。刘胖子很得意,于是有天就对着前来朝见的巢尚之说:“尚之啊!你有没有到朕的湘宫寺走走看看啊?朕造这座湘宫寺,那可是大大的功德啊,哈哈哈哈。”
  当时虞愿就在刘胖子身边,看宫外的天空,没啥异象,正打哈哈。乍一听刘胖子的话,当场就怒了,说:“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有何功德?”你刘胖子造这个湘宫寺,用的可都是老百姓卖儿卖女卖老婆换来的血泪钱,你倒是快乐了,可不想想人家老百姓怎么办。这事要佛主他老人家有知,那也得伤心的流几把泪。你看看你这罪过真是比佛塔还高,还谈功德?你缺德吧你。
  这刘胖子可是出了名的杀人不眨眼,他这皇位还是杀了自己的侄子后抢过来的,虞愿敢在杀人魔头刘胖子兴头上这么直言不讳,一点面子都不留给他,不怕被杀头,这份胆识也不是盖的。
  时“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当时连坐在那的尚书令袁粲,都被虞愿这举动吓得面无人色。
  “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刘胖子气得不行,喊来人就把虞愿给赶出殿去。人虞愿呢,嘿嘿,面不改色,慢慢一步一步的走,你急,你越急我就越要慢慢走,气死你。刘胖子当时心里肯定要气爆了,哈哈。
  赶走虞愿后,没过多久,刘胖子又想起了虞愿以前的好,就又把他召进宫里来了。
  刘胖子喜欢下围棋,但是棋艺很臭,又争强好胜,宫里头上上下下都怕他,只能顺着他的意,说皇帝您这棋艺高,实在是高,至少不低于三品。胖子就高兴了,把当时第一品的棋坛高手王抗找来下棋,王抗也怕他,所以每次下棋都有意让他。走着走着,就故意让他围死,说:“皇帝爷,您老的这招飞棋,臣扛不住。您飞棋一出,臣就只有认输的份了。”刘胖子听了后心里乐毙了,以为他的飞棋确实是神乎奇迹,从此天下无敌,独孤求败了。
  这正在兴头上,虞愿又过来了,板着脸说:“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上古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的尧就曾经用围棋教育他的儿子丹朱,围棋这东西可不是人君所应该爱好的游戏,要想当个好皇帝,就不能沉迷在围棋之中。
  虞愿这么泼上司冷水,按说可能又要被炒鱿鱼了,岂料“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虽然多次跟刘胖子抬杆,但奖赏还是不断,且与别人的不同,别人拿一份,他虞愿可能就拿两份了。
  “帝寝疾,愿常侍医药。”刘胖子生病了,躺床上不能动,这时候也是虞愿在他身边悉心照料他,送药送水。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刘胖子虽然常常被虞愿气,但紧要关头,还是最相信虞愿不是。因为他知道虞愿这个人啊,不溜须拍马,是个忠心正义的好臣子。
  刘胖子爱吃,这点他是很讲原则的,管你病得多不轻,也得大吃特吃,不能饿着。这就是所谓的死了都要吃吧。
  在当时有一种美食河豚肉,是用蜂蜜浸泡过的,那家伙咬起来可是特别的爽口。刘胖子就爱好这口,他一次就能吃好几钵。有一次,刘胖子问杨州刺史王景文说:“这东西可是奇珍美味啊,爱卿你喜欢吃不?吃的多不?”
  王景文说:“臣向来就喜欢这东西,特好吃,但是臣家里穷,买不起,勉强也就吃过那么一两回,要常吃,那还不早破产咯。”
  刘胖子听了后很高兴,哈哈,你们吃不着,我独吃,我拼命吃。这拼命吃的结果,直接就导致胃负荷过重,消化不良,呼吸困难。看看要挂了,左右侍从急忙撬开刘胖子的嘴,给他灌了数升醋下去,才慢慢缓解了点。
  后来这病越发严重了,吃不了饭,但是刘胖子一次还是要喝下汤汁三升才肯罢休,这样又引发了身体积水过多,病情是重上加重,服药也不管用了,看来是命不久矣。
  “大渐日,正坐,呼道人,合掌便绝。愿以侍疾久,转正员郎。”刘胖子死的时候还挺有个性,临死时,起身坐得端端正正,然后口中大呼道人,再把那双肥手一合,就断气了。这架式还真有点得道高僧临死时,双手合十,口念一声阿彌陀佛,然后圆寂一般。
  “愿以侍疾久,转正员郎。” 虞愿在刘胖子生病时,就一直侍在其身边,劳心劳力,所以刘胖子虽然死了,虞愿的官倒是升了,转为正员郎。
  “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 后来虞愿出任晋平太守,当时做太守的人大多都会自己置办一些产业,赚点外快。但虞愿不这样干,他啥业都不置,依然是只靠俸禄过活,两袖清风,粗茶淡饭。当时前郡守因为与老百姓有些事牵扯不清,就把人老百姓的儿媳妇给抓了起来当人质,要挟人家。这郡守真是太没人品了,你和别人有事解决不了,是你们的事,怎么能牵扯到他儿媳妇去呢。再说,你抢人家儿媳妇,那也是犯法的行为。
  这不,虞愿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就派人中途夺回了那名女子,把她还给老百姓,让那没人品的郡守扑个空。
  史书中还记载了虞愿两件比较有意思的事:
  第一件事是说虞愿在郡中设立学校,传道授业,为祖国培养人材。郡里人很高兴,都想表达表达这感谢之情,心想送点啥东东好捏?这送礼可是个大学问,你说送钱吧,虞大人肯定是不要的,而且还有点贿赂之嫌;送贵重的礼物吧,那人家虞大人也很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不收;送廉价点的东西吧,又显得太寒掺了。哎,反正这礼物是要不能太贵重,也不能太廉价的东西,还要有理由让虞大人收下才行。
  后来不知道谁就提议说送点土特产吧,又实惠,又有故乡气氛,家乡的特产虞大人肯定收的。大家听了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决定送特产,那时郡中盛产髯蛇,髯蛇胆可是很珍贵的药材。于是郡里人就把这么一条特产髯蛇送给虞愿,虞愿心肠好,不忍心杀掉那髯蛇,就带着它,跑到二十里外的山中,放生了。
  晚上,这条髯蛇不知怎么又跑回虞愿家,静静的躺在虞愿的床底下。敢情这髯蛇是要来谢谢虞愿的不杀之恩。虞愿回来睡觉,一看,呀,乖乖,你怎么又回来了,不怕被杀啊。于是觉也不睡了,连夜带着那条髯蛇,直接就给它送到四十里开外的山中去了,以为这次可以安安稳稳的睡觉了吧。隔夜,那髯蛇又跑回来了,真是有灵性啊。说不定这蛇是只蛇妖,要来报恩,如果虞愿能把它留下,那来一桩“白娘子传奇”也是有可能的。可惜虞愿还是坚持把那髯蛇给送到更远的地方去,髯蛇知道虞愿是不留自己了,也就没再回来了。
  从这件事也可看出虞愿也是个很有仁爱之心的好人啊。
  还有一件事就是说:当时啊,那海边有一块越王石,经常隐没在云雾中,一般人去看时,一眼望去,简直就是云里雾里,一片模糊。当地有个说法,相传只有清正廉明的太守才能看得见那块越王石,于是大伙就都来拉着虞愿前去观看。虞愿到那定睛这么一望,呀!真的是越王石,清清楚楚,毫无隐蔽,别的人就只能在那云里雾里了。
  后来琅邪人王秀之做了这的郡太守,在给朝中大臣的信里也称赞了虞愿公,说这个郡自从经过虞公的治理后,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民风。虞公留下的风尚使人很容易遵守,大的像那些杀人放火,抢劫越货的事,根本就没在这个郡出现过。小的像甚么随地吐痰,乱倒垃圾的啊,也很少发生。真是世外桃园一般。
  从这件事我们也能看出虞愿不仅自身作风良好,还能把这作风深入民心,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这不能不说虞愿确实是有一手。
  虞愿的老母年老需要人照顾,你想想虞愿的老爸老早就死了,老母一手把他拉扯大,这母子关系肯定是特别好。虞愿又是个孝子,所以为了照顾老母,就辞了郡守的工作,回家照顾老母去了。朝廷不肯就这么放走一个人才,于是又授了他后军将军之职。
  高官禇渊就经常去拜访虞愿,有一天去找虞愿玩,刚好虞愿不在家,于是就进屋去等他。坐在厅上闲着没事起来溜溜,到虞愿房里一看,那床铺上积满了灰尘,上面还摆放着好几套书。不由感叹道:“虞君之清,一至于此。”清廉到连个人来打扫一下房子都没有,于是“令人扫地拂床而去。”叫人来给虞愿的房子打扫了一遍,才放心的回了家。
  虞愿后来又升为中书郎,他老哥虞季死了,虞愿一听这消息,马上就从他那工作的地方中书省官署出来,步行回家,收拾打点了一下,假都没请,就东归奔丧去了。你看看,多有个性。
  后来改朝换代,南朝宋变成了南朝齐,齐朝把宋朝那些国君的牌位给移往了汝阴庙,虞愿泪流满面的在庙里向它们拜别,情真意切。
  齐建元元年,虞愿去世,终年五十四岁。虞愿还著有《五经论问》,撰写《会稽记》和各种文章数十篇。

maobu 发表于 2009-1-14 22:56:25

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142607-1-10.html

wdscxsj 发表于 2009-1-15 01:26:31

引用第1楼maobu于2009-01-14 22:56发表的 :
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142607-1-10.html
请楼主解释。暂不评分。

開卷有益 发表于 2009-1-15 11:04:33

火燚就是我

maobu 发表于 2009-1-15 11:08:52

3.若作品是原创非首发的帖子,请在标题末尾注明[非首发],在文章第一行注明“首发于 首发地址”,并在首发地注明“已转发到网上读书园地 链接地址”。如原贴无法修改,可以用同ID跟贴说明或解释说明清楚;

原创非首发主题帖未注明首发地址和在首发地未注明“已转发到网上读书园地 链接地址”的,不予奖励,版主会在标题处警醒“疑问贴”,经提醒管理后一个月内没有注明首发地址,按照伪原创处罚。

開卷有益 发表于 2009-1-15 11:21:04

已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首发]《南齐书》良政——虞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