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q228 发表于 2009-1-4 08:13:27

2009-01-03【一笑教育笔谈】

对待古代教育理念的正确态度
答第7楼dspcan

引用第7楼dspcan于2009-01-03 22:42发表的 :
个人感觉我国古代的教育理念应用于现代社会会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是很不适合的。大学是迸射思想火花、思想冲撞的地方,学术研究上只有高下之分,而不应存在对错,应该让社会、世界的发展去淘汰。所以老师更应该是要去引导,而不是教导。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学生的知识来源更趋多样性,老师教导作用会进一步削弱,引导的作用此时更应加强。老师更需要作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认知事物、思考和总结发表自己的观点。

    兄的观点“个人感觉我国古代的教育理念应用于现代社会会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是很不适合的。”不知是怎么得来的?对于智慧的追求和获得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代人也有追求智慧并获得智慧的权利,而且有的地方古人达到的境界至今都无人能超越。

什么叫历史局限性?所谓“历史局限性”就是现代人不承认古代的智慧、用来维持眼下那点可怜的尊严的遮羞布。我们承认古人的过人之处,其实并不是什么丑事,我们应该引以为自豪才对。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承认其中有变化的部分,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其中也有不变的部分。承认有不变的,我们可以大胆地继承下来;承认变化,我们可以大胆地创新。而不是冠之以“有历史局限性”这个标签就万事大吉。我们的古人既承认历史中有不变的事物,也承认有变化的事物。《周易乾鑿度•卷上》 孔子曰:“《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周易讲变化的道理,也讲不变的道理。具体事物是变化的,事物发展的规律——“道”是不变的。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乎斯道也?”大家出门都必须打开门,才能出来。这是不变的。这就是“道”。面对不变的道,要继承。面对变化的世界,要创新。《吕氏春秋》和《韩非子》都说过,“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时代在变化,我们面对的对象也在变化,我们的教育管理策略也会有变化,但是,对于“严师出高徒”这样一个教育规律来说,古代如此,今天如此,万世以下,也当如此。严格的老师不出高徒,懒惰的老师、对学生什么也不管的老师就出高徒了?

我们承认大学是迸射思想火花、思想冲撞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得承认古人的“严格”并不是要扼杀思想,限制创新。《论语·述而》载: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反对遏制学生思想,强调要开展启发式教学.“愤”就是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就是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孔子认为,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兄所说的引导式教学不正是古人提出来的么?

我觉得在面对古人的思想时,先要分析其进步性,不要什么都冠之以“历史局限性”,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9-1-4 09:30:32

yq228

您的文章很好看

这样的系列笔谈我觉得很好,有时候没有一个系列文章的引导,我们讨论或者辩论的路径就没有什么规律,大家在这个板块其实就是参与共享,这样有领头的带头大哥带领,我想这个板块更活跃,这对大家很好


教师现在有这么多现象,我想起来古代燕国国君千金买马骨头的故事了,现在可能有很多资源浪费,但是全社会现在都重视教育了,都对教师教授的地位和待遇感兴趣了,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是人才净流入的良好循环环境了,这样对社会也是一个好的信号!

欢迎讨论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9-1-4 09:37:33

引用第8楼yq228于2009-01-04 08:13发表的 :


兄的观点“个人感觉我国古代的教育理念应用于现代社会会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是很不适合的。”不知是怎么得来的?对于智慧的追求和获得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的智慧不一定就不如古人。什么叫历史局限性?所谓“历史局限性”就是现代人不承认古代的智慧、用来维持那点可怜的尊严的遮羞布。古人也承认在时代的变化面前,策略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吕氏春秋》和《韩非子》都说过,“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时代在变化,我们面对的对象也在变化,我们的教育管理策略也会有变化,但是如果我们说,古代严师出高徒,到了现代就不是“严师出高徒”了?懒惰的老师,对学生什么也不管的老师就出高徒了?我看未必。

我们承认大学是迸射思想火花、思想冲撞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得承认古人的“严格”并不是要扼杀思想,限制创新。《论语·述而》载: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反对遏制学生思想,强调要开展启发式教学.“愤”就是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就是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孔子认为,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兄所说的引导式教学不正是古人提出来的么?
.......


古人已经做得很好了,
起码我们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对平民普及教育的(孔子)
全球第一个采用考试来选拔官员和利用教育来突破平民和贵族的阶层(科举考试)
全球第一个采用统一题目试卷来组织相对公平合理的考试教育制度(科举考试)

古人留给我们的更多是财富,当然也有包袱和缺点,但是还是财富更多一些

dspcan 发表于 2009-1-4 11:28:18

引用第8楼yq228于2009-01-04 08:13发表的 :


兄的观点“个人感觉我国古代的教育理念应用于现代社会会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是很不适合的。”不知是怎么得来的?对于智慧的追求和获得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的智慧不一定就不如古人。什么叫历史局限性?所谓“历史局限性”就是现代人不承认古代的智慧、用来维持那点可怜的尊严的遮羞布。古人也承认在时代的变化面前,策略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吕氏春秋》和《韩非子》都说过,“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时代在变化,我们面对的对象也在变化,我们的教育管理策略也会有变化,但是如果我们说,古代严师出高徒,到了现代就不是“严师出高徒”了?懒惰的老师,对学生什么也不管的老师就出高徒了?我看未必。

我们承认大学是迸射思想火花、思想冲撞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得承认古人的“严格”并不是要扼杀思想,限制创新。《论语·述而》载: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反对遏制学生思想,强调要开展启发式教学.“愤”就是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就是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孔子认为,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兄所说的引导式教学不正是古人提出来的么?
.......
一个不愿意自己严格的人,怎么能指望学生要求自己严格?所以做老师的,要出言谨慎,不该说的不要乱说,不准确的不要胡说,不正确的不说,正确的话也要注意场合,讲究策略。做事精益求精,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该做的要毫不含糊,不该做的要坚决不做,做了错事就要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做老师的,很多时候也会犯掩饰错误的毛病。殊不知,越是掩饰,越是弄巧成拙。须知,从来没有用正确的行为来掩饰错误行为的,只有用正确的行为来纠正错误的行为,若是掩饰,则错误会越来越大,最后不可收拾。老师做学问要严格,不能抄袭,不能乱讲乱写。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老师做人要严格,不能以社会上的一般标准要求自己。别人有情人,自己也可以考虑找个情人,反正法律现在很宽松。这样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须知,当我们抱着侥幸心里降低自己的要求的时候,往往是看不到自己行为的恶果的。而当我们想要回头的时候,门却不会朝着我们开放。你说,我回头了,还能做一个好老师,这个门,没有。老师做事要严格,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闻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说话做事谨慎,就不会犯错误。

--------^_^,不要介意哈。我说了,是“个人感觉”。感觉就来自与您文中的一段话,如上。您文中的字句比较抽象,因而理解起来可能有差异。比如,“不愿意自己严格的人,怎么能指望。。”不愿意自己严格”好像指的是“自己知道怎样就是严格,但不愿意实行”,那么怎样做就算是严格了呢?且不说人与人之间看待事物存在很多不同,就单讲“严格”,这是很难在现实中把握的,我们都知道应严格要求自己,可究竟该怎样作呢?每日三省吾身?古人可能会做到,但在现代社会中这大概不具有可操作性。兄讲得句句在理,可我强调的是“理”的运用,而不是对其“理”的质疑。诚然,古人为我们阐述了“理”,解释了“道”,这些都是发人深省的。可如今时代发生了变化,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这些“道”是必然要考虑实际背景的。我不是说要忘本,而是说在运用这些理上,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我们不仅要深入剖析这些“理”,包括其产生背景、发展、意义等,还要考虑依据现时代的特点而对其作取舍以服务当今教育!至于是否应该作取舍,该作哪些取舍,则不是你我所能解释得清了,因为我们对当今教育环境还都不太了解,我们获取这方面的信息还太少。所以应该采用科学研究的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的智慧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价。从这一点说,您所做工作是有很大的意义。

yq228 发表于 2009-1-4 13:55:56

2009-01-04【一笑教育笔谈】

严师首先严于律己
答第10楼dspcan

    首先,我不介意兄的直言。
    我说的“一个不愿意自己严格的人,怎么能指望学生要求自己严格?”,讲到的“严格”其实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外在的要求,老师只有要求自己严格,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如果老师对自己很随意,要求不高,他怎么可能去严格要求学生?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喜欢搞双重标准,自己无所谓,要求学生却很苛刻。学生怎么能接受这样的老师?“严格”这个詞,表达的是自律的意义。如果要求都是外在的,对学生来说绝对是很痛苦的事情,只有真正来自内在的要求,才具有重要的行动意义。
    兄所说的“我们不仅要深入剖析这些“理”,包括其产生背景、发展、意义等,还要考虑依据现时代的特点而对其作取舍以服务当今教育!至于是否应该作取舍,该作哪些取舍,则不是你我所能解释得清了,因为我们对当今教育环境还都不太了解,我们获取这方面的信息还太少。”我不敢苟同。
    我们的面前,只有一个世界,就是具体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我们处理的事务,没有抽象的事务,只有具体的事务。在具体世界里的具体事务,是非是分明的,是清楚的。我们之所以是非不分明,那是因为有所顾忌,因为利益关系而有所顾忌。在严师的问题上,也是清楚而明白的。在取舍上,你我都是能解释清楚的。教师是个良心活,心里明白就是了。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该取?什么事情该舍?这还不清楚吗?我们真正不清楚的是取舍背后的利益关系!我要是取了,会有多少好处?要是舍了,会有多少损失?做老师的要算大账,不能算小账。大账算不好,小账也迟早会出问题的。
    有的同志说,严格的老师越来越不受欢迎。老师越来越迎合学生的口味。这是不假的。这个问题很复杂,但尚不能成为老师能不严格要求学生的理由。
    应当说,严师不受欢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学习环境相对比较自由,受不了严格的苦,受不了苦,自然放弃的多。尽管他们放弃,但还是赞同严格的。另外一个情况就是,老师的“严格”本身有问题。严格不等于管得死死的,寸步不离,处处干涉学生的生活。我要求我的学生要看书,我自己先看书,我每天看书都在10小时以上。我要求我的学生多锻炼,我自己每天早起锻炼身体。老师对自己的严格是对学生严格的前提。上课的时候,老师备课认真,讲课风趣,能控制好课堂,发现哪些学生是认真听讲的,哪些是不认真的,哪些是有思想的,哪些是比较活跃的。对学生的作业批阅要认真,指导要认真。学生正是在老师的一点一滴的教育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严格的,老师认真,学生就尊敬老师的为人,举手投足之间都会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所以,我觉得,严师最终是受欢迎的。严师是教育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老师不能因为学生受不了苦,一时对老师有看法,或不选课,而放弃自己的风格。这是学生不懂事。学生不懂事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学生。老师如果不懂事,就是问题了。在这个问题上,老师们应该懂得这个是非所在。
    至于老师迎合学生的口味,那是老师搞错了教育问题的本质。老师有自己要坚守的道。老师立足本岗,做好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大可不必迎合学生。学生不感兴趣,老师应该研究学生为什么不感兴趣。找到原因,解决问题。老师的专业都做不好,怎么能严格起来呢?

yq228 发表于 2009-1-4 14:03:37

引用第6楼henry2000888于2009-01-04 09:30发表的 :
yq228

您的文章很好看

这样的系列笔谈我觉得很好,有时候没有一个系列文章的引导,我们讨论或者辩论的路径就没有什么规律,大家在这个板块其实就是参与共享,这样有领头的带头大哥带领,我想这个板块更活跃,这对大家很好
.......


承蒙夸奖,实在不敢当。也就是因为身为教师,体会颇多而已。不到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yq228 发表于 2009-1-4 14:25:53

2009-01-04【一笑教育笔谈】

超越功利和功利是统一的
答第6楼shami



引用第6楼shami于2009-01-03 09:15发表的 :


所谓的超越利益,引以为同道中人,亦师亦友,给人带来心灵的莫大愉悦,其实本身就是利益所得的体现。利益并不意味着处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出现这样的观点分歧,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利益的理解有所不同。利益中的利,包括利已,还有利他,你所言的利,主要是利己,而生活中利己之所以能够给自己带来持久的愉悦,还在于利己在很多情况下是以利他的方式实现的。我所言的利,既包括利己,又包含利他,是二者的协调统一。只有二者协调好了,真正统一了,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处理得恰到好处。


我们对利益的理解确实有所不同。

有一种利益,是超越利益的结果。老师追求智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超乎功利;老师爱学生,诲人不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超乎功利;学生爱智慧,不是看哪个知识能赚更多的钱,而是看哪个知识自己最感兴趣,深入拓展,超乎功利;学生和老师形成一个学术团队,认真研究,自然能带来巨大的收获。收获是超功利的结果,而不是说超功利就是功利。超越功利与功利是统一的,不能超越功利就不能得到最大的功利,斤斤计较于小功小利,就会患得患失,迷失方向。

孔子说,毋欲速,毋近小利。欲速则不达,近小利则大事不成。我们很多学生读大学的目的不是寻求智慧,而是谋一个好差事。其实这样的想法错了。一个不热爱智慧的人,能做好自己的差事吗?即使眼下考证通过了,也是不长久的。大学应当培养大学生的持续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老师要教给学生的正是持续学习的能力,这个是不能带着功利性去衡量的。

我的一个学生问我,“如果有的课觉得没有用,是不是可以不学?”
我问她:“你觉得什么课没有用?”
她回答说:“比如政治学啊。”
我说:“政治学的用处大了去了。一个不懂得政治学的人,怎么能懂得如何管理?怎么能懂得如何有效地组织团队进行创业?我们很多商人因为懂得政治学,所以从社会的政治空间里寻找到了新的商机。我们很多学生只知道有用的有用,却不知道无用的有用,只知道目前有用的有用,不知道长远有用的有用。”

追求智慧就是超越功利的,是不能问有没有用然后再选择的。我们能不能不问这些,沉浸在追求知识与智慧的美好氛围中?这里,只有求真、求善和求美,没有人心的险恶,没有利益的冲突,我们可以为真知而辩驳,为真知而叫喊,我们却没有丝毫的丑陋与卑鄙。超越功利,得到的却是现实的美好。为什么不呢?

jina 发表于 2009-1-4 14:50:06

正确把握师生之间的合理界限,是教育中的一对矛盾。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则为教育的艺术。
教育犹如司法,是一种行为艺术。

yq228 发表于 2009-1-3 09:19:40

【一笑教育笔谈】严师为难  2009-01-03

严师为难

    《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说得很经典。这个“严”字含义深刻。
   一方面,老师对自己要求要严格。一个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老师怎么可以严格要求别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不愿意自己严格的人,怎么能指望学生要求自己严格?所以做老师的,要出言谨慎,不该说的不要乱说,不准确的不要胡说,不正确的不说,正确的话也要注意场合,讲究策略。做事精益求精,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该做的要毫不含糊,不该做的要坚决不做,做了错事就要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做老师的,很多时候也会犯掩饰错误的毛病。殊不知,越是掩饰,越是弄巧成拙。须知,从来没有用正确的行为来掩饰错误行为的,只有用正确的行为来纠正错误的行为,若是掩饰,则错误会越来越大,最后不可收拾。老师做学问要严格,不能抄袭,不能乱讲乱写。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老师做人要严格,不能以社会上的一般标准要求自己。别人有情人,自己也可以考虑找个情人,反正法律现在很宽松。这样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须知,当我们抱着侥幸心里降低自己的要求的时候,往往是看不到自己行为的恶果的。而当我们想要回头的时候,门却不会朝着我们开放。你说,我回头了,还能做一个好老师,这个门,没有。老师做事要严格,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闻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说话做事谨慎,就不会犯错误。
   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要要求严格。老师对学生若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学生也会对老师嗤之以鼻,何谈师生情谊?老师严格要求学生,要持之以恒,不能平时放松,期末严格。平时不管,期末严格,学生怎么能听? 政法大学杨帆门事件即是此例。杨帆老师若是一开学就那么严格,估计那些不好学的学生早就不来了,剩下的就都是好学生,怎么会起冲突?至于最后大闹课堂吗?
   老师严格要求学生,要和关心学生结合在一起。严格要求正是关心学生的一种表现。若两者分开,学生怎么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若老师的严格使学生感受不到关爱,那么学生只能选择逆反。试想,一个让人感受不到关爱的严格管理行为,结果会好么?所以只有当老师的严格是因为爱护学生而严格的时候,学生才能听从老师的教导。
在制度面前,老师是强大的,因为制度是老师制定的。强大者就更应该关心和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老师严格,学生才能知道学问的尊贵,学生知道学问的尊贵,才知道要敬重这个学问。如果老师讲完课,对自己的讲授内容还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学生何以能敬重这个学问?《学记》的论述,可谓是经典。

yq228 发表于 2009-1-2 08:48:45

【一笑教育笔谈】老师与学生2009-01-02

老师与学生

    老师和学生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伴随人类相始终。老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讲,凡是超过自己的人都可以说是自己的老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中,就一定有一个人能够得上做自己的老师。照此说来,对一个人来说,够得上做自己老师的人就多了去了。狭义地讲,对自己实施教育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
    老师和学生,其实绝大部分的人是分得清楚的。但是分得清楚并不代表能准确地认识师生关系,也不代表能很好地处理师生关系。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文化上的关系。三人行,必有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既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那么首先就应该承认自己的不足,只有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有向人学习的起码态度。如果觉得自己了不起,怎么可能有一种求学的心态?觉得自己了不起,就只能有一种骄傲的姿态,教训人的姿态,怎么可能向人学习?所以孔子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孔子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首先就承认自己不是生来就什么都懂的人,所以他能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学习。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和这样的心态,所以孔子曾向很多人学习,所谓“圣人无常师”,最后成就了一代圣人。作为文化关系的师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各有优劣,谁也不要瞧不起谁,互相尊重,相互学习,所谓“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样的关系下,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就比学生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已。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才会谦虚谨慎,勤奋好学,不以己长炫耀于人,不以人短讥之于众,平淡和谐,仁厚豁达,是真师生。这就是亦师亦友,师生道同。
    从狭义的角度看,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一种利益的关联。教育机构在哪,老师就在哪,学生就在哪。老师是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一种身份,是一种谋职求生的手段,是饭碗。对国家来说,需要规范这个职业,需要建立一个价值链条,把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学生定在这个利益链条上。老师之间,学生之间也都有竞争关系。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性的光辉逐渐被扭曲,名利的小船在讲台上遨游,不为名利所诱惑的老师与学生越来越少,沉下心来追求智慧的教师与学生越来越少。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学生,也就有什么样的老师。老师和学生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交织在一起。所以明智的老师会很无奈,非常的无奈,极端的无奈。而聪明的学生也会因之丧失信心,随波逐流。
    其实,广义和狭义只是我们的思维为了便于分析才分出的两种情形,真实世界里是没有被分开的,也是分不开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兹列两点,以备参考。

其一,老师和学生既是平等的关系,又是不平等的关系。

    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知识和经验上是不平等的。人格上的平等,意味着要互相尊重,不能有任何人格侮辱的行为。知识经验上的不平等,是由知识与经验的差异造成的。有人问:差异和不平等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我要说,正是这种差异造成这种不平等。为什么呢?正是经验的差异使得拥有更多知识和经验的人拥有更强势的地位,拥有更多的利益。拥有更多知识和经验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老师因此而成为了老师,学生也因此而成为了学生。若学生不断地以自己的知识经验挑战老师的话,老师的这种象征受到威胁,老师的身份就会被动摇。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介入利益链条的知识和经验首先不是智慧的代言人,而是权利的代言人。拥有更多知识的老师必然拥有绝对的发言权。正是知识和经验的差异造就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在老师面前,学生永远是弱者。
    其实,在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上来讲,老师和学生又是平等的。既没有全能的老师,也没有全能的学生。所以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既是现实,又是幻象。做老师的不能只看到幻象和现实,还要看到在人性缺陷上老师和学生其实是一样的,为什么不谦虚一点呢?学生迟早要学成毕业,走出师门,干事创业。老师迟早要成为一个象征,一个曾经的角色。所以老师不要指望自己指导学生一辈子。一个能指导学生一辈子的老师是一个失败的老师。一个优秀的老师是善于向学生学习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平等的表象曾经使多少老师自大自满,霸道横行?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真实有使多少老师谦虚和蔼,诲人不倦,学而不厌?
    因此,做老师的永远不可自傲,不可贪图名利,不可盛气凌人,惟谦虚谨慎、勤学好道是务。做学生的,永远不可闻过不改,不可求小利,不可求速进,惟好真知、求智慧是务。不平等是表象,平等是实质。唯有平等待人,谦虚和蔼,宽厚仁义,方可成就大师,启迪后学。

其二,老师和学生是一对变化着的主体。

    老师与学生,都是变化着的主体。老师在变,学生也在变。老师虽然人生基本定型,但是时代在变化,老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跟进潮流,在潮流中把握时局之方向,掌握新知。如果不能紧跟时代,就会日趋保守,与学生之间的隔膜日益加深。学生在变,学生本是在学习之中,不断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随着认识的深入,看问题的角度与方法也有所变化,人生的基本定位甚至也会出现变迁,喜好、判断、能力结构都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古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学生三日之别,也要刮目相看。
老师的变,是要跟进时代,与时俱进;学生的变,是人生之船驶入新领域,发现新问题,获得新思想,是日益成熟。所以,不能以一层不变的眼光看待老师与学生。

总之,懂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可以端正一种认识老师和认识学生的基本态度,老师不可以盛气凌人,压制学生,学生亦不可以胡作非为,不受管教;学生不可以不谦虚好学,日有所进。懂得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老师当更珍惜手中的权柄,更谦虚谨慎,提携后学,关心后辈;学生当知尊师重道,有礼有节,勤奋学习。懂得师生都是变化的,就能理解变化的重要价值,汤之盘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周易》说:“日新之谓盛德。”老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个变化,鼓励学生每一天都进步。学生则要日知其所无,虚心受教,择善而从。

云之惑 发表于 2009-1-4 19:38:22

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教育的上上策是“耳濡目染”!

同时教育各各阶段,老师的定位也不同!

一个老师,特别是启蒙老师的言行,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是注重德,行等基本伦理的教育!

小学老师相对是教授学习方法,引导建立学习兴趣!

中学老师是教授基本的知识,形成对世界,对知识的基本框架!

大学老师则可以和学生相互学习了,这事不注重教学的技巧,讲究纯学术了!

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青柯 发表于 2009-1-4 20:34:12

教育是个沉重而迫切的话题,要谈,一定要谈,要知无不言言不尽地谈,有商有量地谈。

笑谈,我是做不到的。一来,没有穿透古今教育的智慧和经验,笑不动;二来,没有自我解嘲的幽默力,笑不出来。故,请允许我参与,也允许我一笑也不笑。

恕我直言,先提两个问题。

1、当代我们还没有一位得到公认的教育家,教育专家倒是很不少,原因在哪?该怎么办?
2、古代狭义上的“师”极少,“生”也不多,今天则“师”多生旺。公务员涨工资,教师拿《教师法》说话也不顶劲;经济不景气,学生就业前景黯淡,师也好,生也好,如何是好?

yq228 发表于 2009-1-4 21:49:20

2009-01-04【一笑教育笔谈】

应正确认识就业的问题
答第31楼青柯





引用第31楼青柯于2009-01-04 20:34发表的 :
教育是个沉重而迫切的话题,要谈,一定要谈,要知无不言言不尽地谈,有商有量地谈。

笑谈,我是做不到的。一来,没有穿透古今教育的智慧和经验,笑不动;二来,没有自我解嘲的幽默力,笑不出来。故,请允许我参与,也允许我一笑也不笑。

恕我直言,先提两个问题。
.......


不好意思,“一笑”是我的网名,并不是一笑谈,二笑谈,也不需要一笑也不笑。教育确实是个沉重的话题。兄可以多谈谈自己的看法。兄所提的两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回答的。本帖是个教育笔谈,是我即席创作,并不是写好之后照录的,所以错误之处和欠周全之处一定不少,敬请批评指正!

1.关于教育家的问题。我觉得中国这么大,教育家还是有的,不论是隐藏在民间抑或是官方所推许,教育家并不是没有。依兄所说,教育家没有,教育专家不少,想必是教育家与教育专家不是一回事。依我看,所谓“当代我们还没有一位得到公认的教育家,教育专家倒是很不少”,这是个假命题,因为我们找不到两者的确切评价标准,无从确知两者的数量。如果兄所说的确实也是个问题的话,我会说,原因是真正的教育家被名望和地位遮蔽了。只要社会开明,知识分子还能有傲骨铮铮的空间,教育家就会显露出来。所以大可不必担忧这个问题,历史会洗刷一切污秽,留给人们闪闪发光的金子。

2.我不知道兄所说的“代狭义上的“师”极少,“生”也不多,今天则“师”多生旺。”依据何在?不好评论。我知道古往今来,广义的师和狭义的师都是有的。过去讲亲传授受,就有狭义的师,怎么说没有呢?至于学生就业的问题,我想就更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了。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有人说,与金融危机有关。我看,金融危机并不是造成就业不好的决定性原因。因为,在没有金融危机的时候,就业问题就已经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了,金融危机只不过是雪上加霜而已。
有人说,与专业有关。我看,专业也不是造成就业不好的决定性原因。因为再冷门的专业,也有找到好工作的。
就业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澄清几点错误认识。
第一,不要认为教育就是迎合社会的需求。教育固然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教育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培养改变社会的人。若培养的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才,他会努力改变生存状态,不断创业,造福社会。若培养的人才没有创造力,谈什么改变社会?而且,社会需求既有长远需要,也有短期需要;既有理论人才的需要,也有应用人才的需要。我们不但要培养守成的人才,还要培养开拓进取的人才。不但要培养长线人才,还要培养短线人才。
第二,不要认为就业就是毕业找到工作。现在工作的流动性很大,有的大学生毕业时就业了,第二年就下岗了。怎么算?学校的就业率挺高,可是失业率谁算过?大学培养人才应该看重大学生的持续就业的能力和持续创业的能力,而不是找工作。那些认为就业就是毕业找到工作的,其实已经落后了。
第三,不要认为就业不好的原因就是学校没教好。《尚书.説命》说,“惟斅学半。”学校教育与学生学习各占一半。学生不努力,老师努力,没用。老师不努力,学生努力,也往往事倍功半。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有社会原因,也有人才自身的原因。
我们很多大学生对就业和人才素质结构认识是不清楚的,他们以为多考几个证,学好外语就行了。其实不然,汉语都没学好,外语再好,也有欠缺。和外国人交往,提到自己的祖国,一窍不通,外国人也会瞧不起这样的人。
对老师来说,要及时帮助学生认清楚一些基本问题,让学生懂得自觉地塑造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才。对学生来说,要抛弃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热心于专业的学习,精益求精,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青柯 发表于 2009-1-4 22:37:44

引用第32楼yq228于2009-01-04 21:49发表的 :



不好意思,“一笑”是我的网名,并不是一笑谈,二笑谈,也不需要一笑也不笑。教育确实是个沉重的话题。兄可以多谈谈自己的看法。兄所提的两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回答的。本帖是个教育笔谈,是我即席创作,并不是写好之后照录的,所以错误之处和欠周全之处一定不少,敬请批评指正!

.......


谢谢您的回帖。

1.关于教育家与教育专家的问题。

您认为我说的“当代我们还没有一位得到公认的教育家,教育专家倒是很不少”是个假命题。
我认为是个大问题,最重大的教育问题。

我也提不出什么评价标准,要说有,大约只能是时间和群众。

在我看来,教育家是指那些通过教育活动创造出有批判力、有继承力、有创造力的新人的杰出人物,不仅是理论家,更是实践家,不仅是言的巨人,更是行的高标,他们是社会的骄傲,是时代的骄傲,是民族的骄傲。

而教育专家,则是通过教育活动赢得某种个人专业称谓的人,可能是暂时的权威或威权,也可能是理论偏才或歪才,抑或只是教育洋鹦鹉,改革教教育分舵舵主,世称“白(领)骨(干)精(英)教头”,他们一骄傲,我们就免不了来气。

我们的新人批判力、继承力、创造力如何?我们的新人在新一轮文明建设中贡献几多?不用统计量化,我认为这是个大问题。

2.关于师生生活现状和未来的问题。

太沉重了,请允许我下帖分解。

yq228 发表于 2009-1-5 06:16:11

2009-01-05【一笑教育笔谈】

何代无教育家?但患遗而不知耳!
再答青柯兄



兄所言没有不对。但是没有不对的话,往往掩盖了很多问题,因而还是会有争议。

1.我说是假命题,那是因为,任何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精华,教育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华。我们不但需要教育家,也需要教育专家。我们不只有教育专家,还有教育家。或许这样的教育家还不为你我所知,或者这些教育家还没有被冠以教育家的名号而已。再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育家我们要,教育专家我们也需要。
《贞观政要》《论择官》说:
贞观二年,太宗谓右仆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 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对曰:“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太宗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於当时,不借才於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惭赧而退。
唐太宗说“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可谓振聋发聩。我们现在也是如此。我要说的是:何代无教育家?但患遗而不知耳!

2.兄觉得我们现在不如过去,不用统计就能得出这个结论。我看也是可以商榷的。
汉代的时候,很多学者都把三代放在理想政治的境界,只有王充提出来“宣汉”。宣汉就是推崇汉朝。王充说:
儒者称五帝、三王致天下太平,汉兴已来,未有太平。彼谓五帝、三王致太平,汉未有太平者,见五帝、三王圣人也,圣人之德能致太平;谓汉不太平者,汉无圣帝也,贤者之化,不能太平。又见孔子言“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方今无凤鸟、河图,瑞颇未至悉具,故谓未太平。此言妄也。
夫太平以治定为效,百姓以安乐为符。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百姓安者,太平之验也。夫治人以人为主,百姓安而阴阳和,阴阳和则万物育,万物育则奇瑞出。视今天下,安乎?危乎?安则平矣,瑞虽未具,无害於平。故夫王道定事以验,立实以效,效验不彰,实诚不见。时或实然,证验不具。是故王道立事以实,不必具验。圣主治世,期於平安,不须符瑞。
王充的文章很长,不一一引来。最后,王充说:
何以验之?周之受命者文、武也,汉则高祖、光武也。文、武受命之降怪,不及高祖、光武初起之佑;孝宣、〔孝〕明之瑞,美於周之成、康、宣王。孝宣、孝明符瑞,唐、虞以来,可谓盛矣。今上即命,奉成持满,四海混一,天下定宁。物瑞已极,人应〔斯〕隆。唐世黎民雍熙,今亦天下修仁,岁遭运气,谷颇不登,迥路无绝道之忧,深幽无屯聚之奸。周家越常献白雉,方今匈奴、善鄯、哀牢贡献牛马。周时仅治五千里内,汉氏廓土收荒服之外。牛马珍於白雉,近属不若远物。古之戎狄,今为中国;古之裸人,今被朝服;古之露首,今冠章甫;古之跣跗,今履〔高〕舄。以盘石为沃田,以桀暴为良民,夷坎坷为平均,化不宾为齐民,非太平而何?夫实德化则周不能过汉,论符瑞则汉盛於周,度土境则周狭於汉,汉何以不如周?独谓周多圣人,治致太平?儒者称圣泰隆,使圣卓而无迹;称治亦泰盛,使太平绝而无续也。
王充说,尧舜禹的时候,疆域很小,国家治理也很有限,有没有圣人,有没有符瑞并不能成为国家太平的标准。比较来看,汉代超过三代很远。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不能因为看不到名声卓著的教育家就说现代教育是失败的,从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和高学历人数来看,我们的教育已进入了历史上少有的进步时代。有人因缺乏教育家而贬低当今教育的发展,我会反驳说,教育家之所以产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教育的失败。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见群龙无首”的教育,大家都是教育家,就没有教育家了。而且,教育家是相对于受教育者而言的,受教育者水平的提高,也会使教育家日趋减少。因为在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的时候,神秘感就会渐渐消失,想要公众来推崇,就会越来越难。
所以,我说,兄所说的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希望兄在沉重的同时,要看到教育的发展和希望,要轻松一些才好!再说,即便是实际上教育就是兄所说这个样子,兄也不必如此沉重,都这么沉重,谁来推动教育的发展?对现在的教育,我们既要有担忧,又要有信心。既要沉重,也要乐观。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9-1-5 09:37:42

引用第32楼yq228于2009-01-04 21:49发表的 :
2009-01-04【一笑教育笔谈】

应正确认识就业的问题
答第31楼青柯

.......


关键是现在很多学校收了学生家长很多钱,在做学校专业说明时候常常不忘把本专业就业率这个虚幻的指标抬出来再忽悠一次,所以这也怨不得学生和家长,学生是纯不懂学校的学习成果,家长是因为自己在社会上的经验教训来规避,这样导致的倾向不是我们单单说学生不行就能说清楚的,要是在高中就告诉学生,大学不保证分配或者就业,那学生会这么卖命的往名牌里面钻吗?还有会有这么多学校玩并校扩张的游戏吗?都是局中人,学校和学生就业问题上都是有毛病的!!!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9-1-5 09:53:40

现在社会里面超级名校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学历基本是主流社会政商圈子的准入证了,很多这两个名校的学生基本靠着校友这个圈子就能混的很滋润了
很多其他名校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是又不甘这样落后,采取的是模糊策略来宣传,时不时把本校的高贵校友抬出来宣传,但是于毕业就业率的挂钩问题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大家都这么做的时候,社会形成了潮流,但是学生家长是不清楚很多事情,以为名校还都一样,其实就那么一两个有这种潜质,其他的不过就是“搭顺风车”

所以毕业问题和家长学生有关系,但是和学校或明或暗的多种暗示更有关系!!!

dspcan 发表于 2009-1-5 10:03:19

引用第31楼青柯于2009-01-04 20:34发表的 :
教育是个沉重而迫切的话题,要谈,一定要谈,要知无不言言不尽地谈,有商有量地谈。

笑谈,我是做不到的。一来,没有穿透古今教育的智慧和经验,笑不动;二来,没有自我解嘲的幽默力,笑不出来。故,请允许我参与,也允许我一笑也不笑。

恕我直言,先提两个问题。
.......

个人看法:
第一个问题:蔡元培是一位教育大家,蔡元培之后中国再也没出过像他这样的人物了。为什么?从蔡先生所作所为来看,我认为其与教育专家的根本区别在于蔡先生的出发点是服务于学术思想(相当于黑客帝国中的先知),而教育专家服务于系统,大到阶级小到单位。试想黑客帝国中没有先知的原因,那只能是系统构建者把不稳定因素彻底清除了,而不是去系统地研究它。怎么办?没事,照常生活,听系统的话,别当不稳定因素。
第二个问题:物质是精神的基础,老师也是人。在中国,知识分子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不行的话,搞副业吧,兼职家教也行。学生是惨了些,可没办法,大环境如此。温总理说了,要把学生就业问题放在首位,大家只能听招呼了。没看大学生已经开始卖豆腐了吗?

人人都要讲政治(不是我说的),教师也不例外!这就是因。

dspcan 发表于 2009-1-5 10:24:01

“第一,不要认为教育就是迎合社会的需求。教育固然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教育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培养改变社会的人。”
-----------教育的职能,也就是作用,就是要迎合社会的需求。邓先生说了,教育要面向四个现代化。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系统就应该输出怎样的人才,这是教育系统的职责所在!社会的发展需要推动力量,而这些力量来自于人才的创造性,这也是一种社会需求,是我党对教育系统提出的根本要求,这种职能同“教育要迎合社会需求”是不矛盾的!
   
    只是还不清楚您所说的需求和我所说的需求是不是一码事?见谅!

小环保 发表于 2009-1-5 10:55:14

首先,我认为中国的教育缺乏目的性,扩招后,把大学教育普及化了,但研究生的扩招实在是不应该,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一些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又不可能掌握高深的理论去搞科研,步入社会又不被接受,所以研究生的扩招的失败的,特别是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去中学,小学教书,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对提高国家的科研水平并没有任何益出。

教育缺乏目的性,也就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畸形,导师不是以引导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为目标,简单的以所谓‘老板’关系维系,这种关系也就算当几年的廉价劳动力,换取一个学位证,而学生最后有就是用时间换取证书。这样就失去了这种高等教育的本意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2009教育笔谈【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