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天鹅、大虾和梭鱼》到底说明了什么
《天鹅、大虾和梭鱼》是一篇著名的寓言,很早就被收进小学语文课本中了,不过我没教过它。记得它在以前的教材中是散文体,现在北师大的版本(第三册)却是诗歌体。据说《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都有这篇寓言,也许散文体译自《伊索寓言》,而诗歌体译自《克雷洛夫寓言》,相比而言诗歌体可能更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这篇寓言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诗的第一节就开宗明义说明了不合作办不成事的道理。不过听同事上课时我就想:天鹅、大虾和梭鱼不是不想合作,而是无法合作,它们的错不在心不齐而在于根本找错了合伙人(即合作对象)。大虾和梭鱼当然是要往水里跑,它们本性如此,天鹅找它们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从大虾或梭鱼的角度讲也是如此。巧的是有位老师也曾遇到一位学生作如是想(http://www.jhgjzx.com/jhgz/show.aspx?id=4588&cid=32)。有人要问:既然大虾和梭鱼的方向差不多,它们俩该可以合作了吧,相比天鹅它俩当然更容易克服障碍进行合作,但差异也是明显的,比如它们的速度不一样,习惯的水层也可能不同,你可能又会说:合作时这点差异是可以暂时克服的,这正是寓言要告诉我们的:相互迁就、配合才能把事办好。是的,有的人永远不能合作,有的人因为利益的关系走到一起会合作一阵子,但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sooner or later ,合伙人的“友谊”终将走到尽头。有人可能又要说:正如那位小学生所言,“天鹅、大虾和梭鱼根本就不可能一起拉车”,也就是说天鹅不可能找大虾、梭鱼来合作,即它们都没错,它们很可能是被别人捆绑在一起的,是“主人”硬要它们合伙干那件事的,如果真是那样,那说明那位“主人”很不明智。如果把“主人”换作领导,现实中这样的“主人”并不鲜见,比如派两位素来不和的将领去抗敌,结果一个要向西一个要向东,更有甚者还没和敌人开战他二位先干上了,这不说明作决策的头领很愚蠢吗?再比如书记和市长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他俩能把这个城市治理好吗?所以美国人把组阁的权力赋予总统或市长是明智的,总统一般不会把根本不能与自己合作的人选进自己的政府,而如果决策权在别人手里,那总统很难得到他期待的合伙人。 好像没念过,第一次听说,不好意思。 这个寓言故事我倒是看过。说往不同的方向用力,最终导致结果不如意。 我觉得这个寓言就理解而言正好说明不同文明在阐述道理时候思维上的理解不太相同:
我们来阐述:简简单单南辕北辙就正好全说了(因为中国历史地理是统一的,道路很常见)
这个西方寓言要构造一个系统,然后系统再定义不同角色,然后再分配任务,最后因为任务而得出结论,这个说明了西方彼此协作上面还没有到一个比较自如的阶段,也和西方地理分割现状有关! 嗨,看楼上感想得不亦乐乎的。这个所谓寓言无非就是为了说明“有劲不往一处使,就不会产生效果”这个道理,而随便捏造了一个场景。真正的生活中,怎么可能把这三个放在一起呢?天鹅不把鱼和虾吃掉了就不错了。我们小时候看过这样的童话多了,非要扯到什么“地理分割现状”,岂不可笑?
其实这个故事我印象很深,不过是在苏联人写的《趣味物理学》里。作者把三个方向的力合成了一下,发现合力其实是冲着水里去的,车无论如何也不会停在原地不动。当然,《趣味物理学》的作者自己也说了,这就是一个寓言故事而已,真的要和克雷洛夫较真就太可笑了。
嗯。 引用第3楼henry2000888于2008-11-18 22:17发表的 :
我觉得这个寓言就理解而言正好说明不同文明在阐述道理时候思维上的理解不太相同:
我们来阐述:简简单单南辕北辙就正好全说了(因为中国历史地理是统一的,道路很常见)
这个西方寓言要构造一个系统,然后系统再定义不同角色,然后再分配任务,最后因为任务而得出结论,这个说明了西方彼此协作上面还没有到一个比较自如的阶段,也和西方地理分割现状有关!
跟"南辕北辙"没什么关系. 创造一个寓言 目的就是把想说的道理 浅显易懂 直观地 柔和地表现出来~ 发现这个故事的新解 算是把故事逆翻译成道理时 偶然的收获~~
小时候读过的寓言 全都当故事读 赫赫 能发现出发点的瑕疵 现在的小孩厉害呀~ 中国的很多领导希望自己的下属窝里斗,那样下属就没心思对付他了(毕竟中国的官清白的没几个),他就可以悠哉悠哉地坐山观虎斗。所以说他们不是蠢而是“精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