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shua
发表于 2009-1-24 16:46:36
祝大家新年愉快,来年有好运!!!
daike_ren
发表于 2009-1-25 22:55:42
除了涉及自己根本利益的知识都是可以拿出来分享的,而且是多多益善。
记得新东方的某位老师曾经讲过一个轻身经历的故事:在大学本科的时候,一个宿舍住6个人,有个本地人家里还较富裕,每次周末从家里带来6只苹果,另5位同学还以为会分给他们一人一个苹果,哪知道,他是一天吃一个,一周刚好吃完又拿回家去。结果毕业后这位自私的同学找另外5位同学帮忙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帮他,认为他是不会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分享的,所以不愿帮他。另5位同学买了另5样东西,梨、桃等,互相换着吃,其实总量是一样的,但是吸收了各种营养,都很滋润。
举这个例子是说明分享就是交流,你分享给别人也能从别人那里吸取营养,是互惠互利的。
而把自己封闭起来,虽也能有一定发展,但效率低下,而且不容易被大家承认~
老钱秀
发表于 2009-1-25 23:22:39
嗨不是教师啊
moodykeke
发表于 2009-1-27 12:05:56
我在中学教书。知识架构的压力并没有那么大。所以经常集体备课,一切基本都是分享。今年谁评职称需要先进了,大伙也会选他。
我个人观点是可以分享知识的。前提是利益冲突不大。
nancyfriday
发表于 2009-1-29 13:10:39
我认为在知识结构上,老师之间的差别应该不大的,不存在说这个题目只有少数几个老师会做的现象。关键在于思路,教学的思路,解题的思路。学校一般都会组织听课,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体会其他老师的思路。
至于知识的分享,要看是什么知识了。在没有利益大冲突的前提下,我个人认为是可以分享的。但是,要和也愿意分享自己知识的一起分享。我分享一些,你分享一些,大家的交流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而对于那些只索取不分享的人,我们应该掉头而走。
longjun
发表于 2009-1-29 19:10:50
对个人来讲,知识分享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通过个人之间的交流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别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这是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分享别人知识,就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总之,分享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treesnake
发表于 2009-1-29 20:56:32
分享知识吗?我是年轻的老师,会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去请教和学生沟通的方法及教学的方法,自己还没有向他人说教的资格呢。但老师们在一起还是会探讨一些方法,如果以后资历更老了的话可能会向比自己年轻的老师讲一些经验吧。
lujun_1
发表于 2009-2-1 12:14:43
新经济时代的动力是知识,知识共享及其知识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如何将企业的智力资本转化为竞争优势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以下是人个的一些营造知识分享氛围的解决思路。
首先,改变价值观。在企业里,有些人的知识可能对企业非常有用,但他却很保守。如何说服这样的知识员工和大家分享知识,显然不太容易。企业的首席知识官(CKO)需要营造一个知识分享的氛围。首席知识官首先需要了解知识员工的想法:为什么保守这些知识对他那么重要?如果他认为自己有独到的知识,才会使自己价值增值,那就需要给他讲解,改变价值观,分享比独自拥有能带来更多的价值,因为个人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价值将受到个人经验的限制。能够说服这样的员工和大家分享知识,将带动更多的员工在知识的分享中创造新知识,产生新价值。反过来,任何企业自从创业以来就开始了知识积累的过程,企业所积累的知识应当能成为每个员工可以分享的知识库。像惠普、麦肯锡等国际公司显然是最好的典范,这些国际公司经常通过各种人格化的知识分享使知识员工快速成长。国内一些企业在这方面需要改进,很多企业把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深藏于电脑中或有限的几个人头脑,成为一种真正的沉淀,这些知识不能通过更多的知识员工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创新,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贬值,企业也难以快速成长。
其次,创新的知识分享形式。在一些咨询公司普遍流行头脑风暴讨论会,参加的小组成员对特定的选题自由谈论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和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分享,最后形成比较全面的解决方案,完成对个体知识的融合与创新,产生新的知识。这种知识分享的方式受到很多知识员工的欢迎,大家在分享中,自身也得到提高。而和客户分享知识的典型方式是“焦点小组”,通过广泛邀请客户参与,与客户就某个方面的问题交换信息,往往既能快速了解行业情况,也能很快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IT企业在知识分享方面有着更为生动的形式,拓展性的培训、知识资源信息系统、虚拟社区、知识论坛等等都不失为有效的知识分享形式。而那些广泛存在的非正式组织也是知识分享和创新的重要渠道,比如IT行业各种组织主办的各种专题论坛就是业界分享知识的重要形式。
最后,促动知识创新。知识分享为知识挖掘奠定了基础,而知识挖掘将促进新知识的产生。知识通过分享和挖掘,价值得到重新认识或者创造新价值。真正有创造力的员工往往通过重新组合,赋予那些我们熟视无睹的知识以新的意义。施乐的工程师PALO ALTO曾有一项能应用于鼠标、图像技术、手提电脑上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但施乐的管理者没有发现它的市场价值。相反,苹果恰恰采用了这种技术并获得了巨大成功。由此可见,新的知识往往蕴藏于我们已有的知识中,而这些知识将以分享为形式,以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为载体,经过再挖掘或再发现为企业创造最具价值的财富。
对多数IT企业而言,由于广泛存在的市场风险,首席知识官需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以保证知识分享和创造活动的持续进行。为了推进新知识的产生,首席知识官需要考虑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分享和创新,不要轻易惩罚失败。尽管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一些原因是管理者鼓励创新、鼓励尝试新事物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失败,他们的知识不会增长。首席知识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知识员工理解公司的战略思想及时终止一些无效的或是错误的尝试。
以某IT销售商的一个真实故事为例,小王是这个企业的销售经理,公司给予了他对于销售方面的相当决策自主权。小王在渠道管理方面遇到难题:对渠道商的回款审核发现,2家多年的合作大户长期拖欠货款,占用公司大量流动资金。经过反复考虑,小王决定在新的财年放弃给大户信用额度(这样的举措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加大追款力度。小王的大户信用政策方案交到销售副总周总的案头,他感觉小王的方案具有充分的理由,但是风险很大,因为公司的收入集中于几个大户,一旦因为政策的失误失去大户,对公司的打击是致命的,周总决定找小王、公司总裁等一起讨论方案,经过两轮讨论,最后确定了新的方案,包括信用额度、有条件的使用信用额度、新的奖励措施、追款等多种策略。事实证明,最后方案不仅在后来的实施中保证了客户的稳定,长年拖欠货款也逐渐追回。当然这个企业并未设置知识管理部门,但公司领导层在知识和经验方面的面对面分享使小王受益匪浅,而小王在渠道管理方面的勇于面对困难,并提出创新的思路也是企业需要鼓励和表扬的。企业首席知识官作用的价值在于不断积淀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并在动态中进行创新。在创新劳动中惩罚失败永远不是最佳选择,而防患于未然却可以让知识的创新显现柳暗花明的魅力
小花
发表于 2009-2-7 15:06:00
分享知识的方法:知识一定是可以分类的!工具类的知识我们鼓励多分享!能够共同提高教育水平!软性的知识不容易分享!就像学生的辅导技巧就很难分享!软性知识需要更多的经验和体悟的能力!
camio
发表于 2009-2-9 18:40:37
一般来说老师个人的知识分享度并不高,因为老师之间也存在竞争啊,看家本领都教给别人了,自己的优势就没有了,别人愿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成果也是个未知数,单方面的付出太不现实了。
如果对某个课题进行公关,而对积极参与者给予一些奖励,主要是职称之类的话还是乐于分享的。
学校应该改变用成绩来决定一切的评定方法,应加大对教学研究方面的奖励;参与分享者应该本着真诚互利的原则,有来无往非礼也,共同交流提高才是目的。
wjmuxs
发表于 2009-2-9 19:42:31
很好的问题,共享比较难,这是相互的啊,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luoxzen0
发表于 2009-2-10 22:25:51
文人相轻,敝帚自珍,千古皆然。但若不教学相长,相互交流,只能固步自封。知识须溶入习惯中才有用,所以不要怕分享后没有杀手锏。君不见名师讲学几何多,但又有多少人成为名师后呢?
天天爬树
发表于 2009-2-11 00:08:14
知识是否能够分享,除去看个人的修养,性格之外,环境是会起很大作用的。
如果学校的制度完善,导引老师们作为一个整体,一荣俱荣,这样大家会更倾向于共享知识。因为最终整体的结果会和个人的成就感,荣誉度甚至经济效益会有直接联系,所以大家会更容易分享各自的知识。
但是这种过度注重整体的制度有可能导向吃大锅饭的现象,所以制度中在整体为主的前提下,还是要设置有各个评价的体系。
如果一个学校的制度就是展开老师之间的种种竞争,那么分享的环境首先就不存在。就算你愿意分享,别人也不和你分享。
所以制度其实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好的制度能提高效率创造出好的成绩,差的制度绝对不会产生什么好的结果。
拿家园来举个例子。如果某个版面的版主总是舍不得给发帖的坛友加点钱,那么大家他的版面分享资料的积极性肯定不高。
一方面来说,人性本就有自私的一面,大家分享,一是为了看到众多网友回帖感谢获得一些荣誉感,版主的加分则更是关键的认同感。如果自己觉得发了很好很难得的资料,版主视而不见。显然,没什么积极性发资料了。
再会到老师分享知识的话题。关键一要看人品,如果一个老师真的一心一意就想着如何帮学生们提高成绩,学好知识,那么他更有分享的愿望;二要看分享后是否有回报,比如来自别的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的赞赏,如果分享了,换来的是别人看傻子一样的眼光,肯定不会有谁愿意分享了吧。
综合来说,一种完善的制度是引导分享知识的最有用工具。
sterling
发表于 2009-2-11 11:09:21
我愿意和同事分享知识,只要他不是我的直接竞争对手,如果是,就另当别论了.我的观点是有点自私,但这也是在现实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教训.
大学的氛围和中学的氛围大不一样,竞争的氛围更浓,因次少了点合作而多了点竞争的味道.是好是坏,不敢妄加评论.
zhubin1985
发表于 2009-2-13 07:29:37
共享什么,共享课堂吗,共享教案没有用处,主要是讲解
geli_9805
发表于 2009-2-13 07:57:41
其实很多时候因为我们总是保守,总是怀疑。导致彼此之间交流沟通的较少,知识本身没有太大的作用,如同论语说的:君子之学,小人之学,君子之学是修身养性,和大家共同提高的,小人之学是为功名利禄的,建议知识共享,交流。才能彼此提高
蝶无痕
发表于 2009-2-13 09:11:02
1、您现在所处的学校知识分享度高吗?
不高
2、在什么情况下您才能分享您的知识?
我愿意分享个人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个人的初始研究设想
3、也您需要分享对象或者学校为您做些什么才愿意分享呢?
可以构建一个研究团队,对于团队的个体按照贡献进行奖励,也就是成果共享,利益共享
4、就是说,您认为教师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目前的学术制度是最大的障碍,最典型是职称评定制度!!!如果不改变,中国永远出不了大师!!
hnmz
发表于 2009-2-16 22:14:18
按照俗语来说,同行是冤家,这个道理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大家都实施了这种保护主义,那老师如何才能提高个人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呢,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课堂与实践知识,没有了交流一切都无异于坐井观天。同时,在大学中,各个项目的申请与实行都讲究的是团队,没有了相互的交流,团队也就不复存在,因此研究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个人以为,这个道理与经济危机下各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概是同一个道理吧,呵呵
scwyyzs
发表于 2009-2-18 18:09:34
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能力。我们学校有些大学生知识功底深厚,自身素质也不错,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关键就是因为驾驭课堂能力差,语言不能做到抑扬顿挫,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说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知识可以分享,但教学能力却需要自身去提高,两人具有同样的知识水平,但教学效果可能却大相径庭。
一千零一夜_1
发表于 2009-2-19 10:00:49
“身为教师的您,愿意和同事分享您的知识吗?”
其实分享是一种幸福,但这个问题,这种幸福的分享很少为世人所接受,原因就在一个自私,有句俗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作为人的个体,你是否知道,是否明白,人是群体性的,为别人的同时,就是为自己,而且是最好的,最聪明的为自己,反之只想着自己,则是违背作人游戏规则的,那样,你的路会越走越窄,越走越黑;如果你把自己的好东西去与同事与他人分享,你的知识财富则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同时还会送给你人生的精神乐趣,多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