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们学习中的经验和教训吧,也许对别人有用
一直想针对这个题目写些东西,不为别的,只是觉得自己走过的弯路,不希望别人再次走过。也许,自己的某些体会/经验,会对有人可能有帮助。不过,仔细想过来,发现没有太多的
经验和教训,不过,看到坛子里大家都很热心,golden21c版主更是想方设法鼓励大家,
我就先抛砖引玉吧!
教训方面,主要有一个: 做事要踏实,认真;不能浮躁。不能读死书。
可能由于小时候,整体的学习环境比较宽松,家里不用我干活的缘故,小学的功课
相对比较简单,因而靠这一点小聪明,数学还不错,语文过得去;高中努力学习了,但
有些内容没有认真,踏实地搞懂;到了大学,读书有些死板。
经验方面,也有一个:努力,刻苦。
(家里一直对我的学习很放手,这也是一个经验吧,不过是家长的经验。)
初中二年级,我还排在班上倒数,当时很贪玩,不知道学习。到了初三第一学期快
结束了,不知道怎么,自己突然要发奋,结果,还考上了县一中。
大学英语,由于听力基础几乎为零,自己便刻苦努力学习,当时系里,学校都有听音室,
从《英语900句》开始,先看内容,然后听,搞懂这本书以后,再听《Step by Step》;阅读
方面,也是对这字典,将一篇篇的精读课文搞懂。效果还不错,这是刻苦的结果。 《Step by Step》哈哈,看来大家都是这么来的啊,握手啊!!! 恩,我来说几条:
1.学生学习要有兴趣,这个兴趣是要有弄明白的态度和决心。
其次要在方法上要有自己特色。
2.最好要将枯燥的能用变成自己语言来学习。
3.要搞清研究对象,目的,才会有具体途径和方法,这一点初中几何证明
是训练这种思路的很好方法。 1.学而时习之,这样才不但不会忘记旧的知识,还会从旧的知识中体会出新的东西来
2.悟而知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则殆矣,学习原理方法更重要,这样可以一通百通
想想还是家长的带领最重要啊
家长对孩子的思维和行为都有最重要的示范作用
读书时候感觉那时候老师和家长对方法强调不多,总是强调学习的强度和次数,
不像现在很多课程都有多媒体光盘了,大家学习的乐趣多了 我是一名教师,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很多学习不太好的同学,上课的时候把老师讲的内容当作故事来听,没有开动脑筋。有的学生考试分数总上不去,学习也很刻苦,我检查他的考试试卷,发现很多题目并不是不懂,而是因为没有完全理解。还有的同学考试成绩忽上忽下,经过跟踪调查,发现这类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也能理解知识内容,但课堂上,不能准确记忆知识点中的关键词,造成知识点模糊。因此,我建议大家学习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点:1、理解知识点,2、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3、记忆知识点中的关键词。因为我是一名初中教师,知识理解难度不大,难点在于记忆知识点中的关键词。如果你是初中生的家长,你可以做个借鉴。 咱也来谈谈本科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吧,我在自己学习或教学中主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1、知识结构:本科阶段学习的关键是学会去学习,而不在于记住了多少知识,当然最基础的知识还是要记住的,因为这是学习其它知识或技能的起点。学习的目标是要学会面对一个专业问题,明白如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解,清楚要解决这个具体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哪里能找到需要的知识,如何才能快速学会这些知识。
2、逻辑关系: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快,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学,关键在于要学会从已有知识去推论,去举一反三,这样需要对知识有个融汇贯通的过程。因此,学习中面对一个知识点或问题,要学会分析写书者是考虑和分析这些问题的过程,包括前提假设、约束条件、论证方法和结论推导等,关键是要理解过程!
3、实例辨析:要想把知识学活了,需要把书本知识与社会或生活中的自然或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把书本上的科学问题与现实的实践问题联系起来,多想想为什么,不要盲目相信书本的结论,尝试自己去论证,感性的简单论证或采用专业的、规范的方法去论证都可以,知识会越辩越明。
说多了,啰嗦了~~~ 举个例子: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里面有很多模型和函数,怎么对应和记忆最难了,当时学的是五迷三道,后来有个学姐指导:
1)从函数的图形来做记忆归类
2)每个函数的特征和参数全部要死记硬背到滚瓜烂熟
3)做题
这些记忆的链条今天还记得,当时真是苦啊,呵呵 不动笔头,不看书
这是高中时候的一位数学老师教的,现在想起来,真是很有道理。书看完了,似乎也看懂了,但是合上书以后能自己把所得表述一下吗?动动笔,写点东西,这也算是个复习的过程吧。
在几个读书论坛看多了,下载的电子书也不少,但是自己还是习惯看书之后做笔记----用纸张和钢笔记录我的读书心得,总结技术要点
说点题外话,前几天遇到那位老师了,很多年没见,老了,都不敢认了,祝她老人家健康 随便说两句,不成系统
很多本科生职业目标并没有完全明确,学习目标也比较混乱,兴趣分散,甚至有些人心根本不在书本上,真对这种情况,我常说的话:
1、无论什么课程学透了都可受益终生,要逐渐培养自己的兴趣,学习和玩其实是一个道理,有人喜欢某项体育活动而有人不喜欢、有人喜欢打牌而有人不喜欢、有人喜欢打游戏而有人不喜欢,主要原因是他们碰巧从不会到逐渐掌握一些门道又进一步的接近精通了某些东西,从而兴趣逐渐浓厚,那么为什么不尝试去深入钻研一门课程呢,如果发现自己对这门课程真的感兴趣,或许就是你职业生涯的一个起点
2、即使认为某门课程对自己没什么用处,也要了解他的逻辑框架,是解决什么问题的理论或技术,这样你的视野才宽
3、学习课程,有些时候不仅仅是了解了课程内容本身,也是提高自己学习新事物能力,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大学里至少要有几门得优,哪怕只是一门,如果每门课程都是学的普通,说明你还缺乏那种一揪到底、彻底解决某个难题的经历。当然如果门门都优,也没有必要,反倒要思考自己是不是学死了,专攻考试技巧了
4、考试成绩不是最终的目标
5、要把学过的课程联系起来
6、老师讲的东西只是他们的理解,不是绝对的真理 首先,注意科学的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习与活动两者间的关系。作为大学生,来到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我们不是平白无辜的坐在这里,背后是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们学习的父母双亲,请问用我们的一年学费除以一年在大学的时间,我们坐在这里一天,用了父母多少钱呢?我们怎么能浪费青春,辜负父母与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呢?所以在大学期间,我不敢怠慢,不得不认真的学习!无论活动多忙,多累,我每天晚上都安排至少一个钟以上进行学习。
其次,具体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对于如何具体去学习,我想从小学到现在大家都有自己一套方法。当今的社会无论处到哪里都特别讲究一个效率问题,学习也同样,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东西。这就需要科学管理自己和时间。比如,什么时候背单词效率最高,什么时候解数学题的状态最佳,我是晚上学习状态好等等,不会盲目跟从别人晚睡早起,根据自己科学、合理、有规律的安排好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学习计划。 不能光看书,还要多做练习题。
上大学时就是只知道看书,读死书,究竟自己有没有真正掌握书本中的知识就不得而知了,到参加工作后才知道,在大学中我自己什么也没学到。到我考研时才发现,要有针对性做练习题,这样即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检验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 时间管理也是我们学生时代的最好先接触的好东西
现在自己上电脑上面有时候并行做几件事,才知道做好事情时间管理这方面的东西也很重要
典型的一天早晨比如很多人熟悉的日子:
1)先看公司给的数据
2)接着安排今天下午晚上的节目
3)紧急的一些要签单的事情
接着就是午饭了,这点时间还有抓紧休息,以便下午能有精神来做更多事情
4)下午对预约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差不多也是快到下班了
5)晚上还要安排自己充电的时间
我们这个时代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每天都在变化的事物中间适应,调试
所以建议学生们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娱乐家庭生活的习惯
要进入自己擅长的领域.
不要认为读书好就会有一切.
一定要在某方面比别人好. 我也来说说本科的学习吧
1、先要把书上的内容都过一遍。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把书过一遍之后就感觉心中有了底,不想原来那么抖豁了。
还有我周围有些同学喜欢把老师上课的PPT打印出来,当做教材看,这当然可以作为参考,但我觉得不是主要的,PPT上多是公式,但书上多是公式的讲解。
2、书中的重要公式都推导一边。许多课程都是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公式或者是中心方程的。比如半物的连续性方程、工程力学的拉普拉斯方程、电磁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这些搞懂了,那么这门课程的许多其他内容也可比较好理解。
3、把上课的例题、课后的作业巩固一下。
4、学习的时候专心一致,不要像其他事情。与其边学习,边玩乐,不如专心的学习后,定定心心的玩(打dota。。。)
以上三点可以让你既学到知识,又有一个不错的考试成绩。
~~~~~~~ 我来说几句吧!我现在正在读硕士研究生,
第一,学习是自己的事,千万别让学习变成被动!
第二,我是学工科的,动手和动脑要结合起来,有时候想的多比做的多强!
第三,自己的写作能力一定要培养!
第四,就是英语了,搞研究英语是必须的! 我来说点另类的吧:
1.端正思想,接收现实,有些课是必须要上,虽然它在某种程度上没用,不过你考过了以后就不用管了,考不过那你就继续受它折磨吧。
2.休息时间和学习时间规划好,不要哪样都没照顾好
3.请教别人,节省时间
4.设置阶段目标,逐渐完成学习任务 说说理工科的看书的侧重的问题吧。
看书不需要多关键是要看在点子上,这是谁都知道的;而买了一大堆书而不看或许是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的经历。这也许就是我们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其实一个人有长处有短处,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书和一本书的不同部分。如果是理解能力比较好的,就可以把对概念和原理介绍的部分略略带过,把精力着重在具体的演算和推导上;如果是计算能力比较强的就要注意检查一下自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也没有什么偏差和误解;分析能力比较好的,就要看看自己死记硬背的知识有没有遗漏。。。
如果能够做的以上的一些,我相信学习效率会有所提高的。。。 在学三角函数时,我发现那么多公式实在难记,不要说背不全,就算全部背了下来,到考试的时候也会怀疑是不是记错了.
在经过几次失败的背诵之后便放弃了.
借来一本数学手册,对所有三角函数公式用最基本的方法逐一加以推导,居然都能很快推导出来.
就这样,花了几天时间之后我便再也不怕三角函数了.我只需要记住几个基本方法就轻松的应付了考试.
现在总结一下,这便是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的过程:老师教我们三角函数公式,越讲越多,随后我们自己消化总结,要记的东西就逐渐减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