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98eng 发表于 2008-11-4 00:02:34

金豆  留住记忆“11月04日“

1948年11月4日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日本战犯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11/06101122432720347.jpg
参加远东军事法庭审判的中国审判官梅汝敖  1948年11月4日,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读长达1136面的判决书,宣布:确认日本有对中国进行侵略战争及对苏联、美国、英国与其他盟国进行类似战争之罪。认为“九-一八”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日本是中日战争的侵略者。松井石根、武藤章、广田弘毅、梅津美治郎及贺屋兴宜等人,应对日本占领南京后,6周内屠杀中国人民30万人之世界暴行史上最残酷的事件负责,
  东京审判是继纽伦堡审判之后的另一重要审判。1946年5月3日上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11国法官组成军事法庭,审理了25名被告,有419名证人出庭作证,法庭处理的书面证据达4336件、判决书长达几十万字,审判历时两年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也是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
  判决书指出,日本暴行的证据为数众多,不可能一一列举,法庭只能就确定大批屠杀并虐待战俘与和平居民的罪行及国际公约所规定的其他战争犯罪的各种证据,作出一般的结论。
  1.对中国人民的屠杀:仅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被杀人数就达20万人以上,还不包括被日军焚烧的尸体、投入长江或用其他方法处置的人。日本法西斯奸淫烧杀,劫掠财物,无恶不作。2.对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的屠杀:他们曾在马来亚的亚历山大医院、泰国的琼蓬角、荷属东印度的望涯群岛、苏门答腊的库达拉查、爪哇的加达尔巴士等100多个地方实施了大规模屠杀,其暴行骇人听闻。例如:日军将妇女强奸后,把汽油浇在她们头上点火焚烧。3.拷问和其他非人道待遇:日军在其铁蹄所及之处,对被拘禁的俘虏与和平居民实施了惨无人道的酷刑,包括烙刑、电刑、悬吊、坐钉板等。4.解剖活人和吃人肉:实施解剖活人暴行的不仅有日本军医,还有其他军人。如在菲律宾,日军抓住了一个年轻妇女,将她的乳房和子宫割去。1944年底,日本第十八军司令部曾发出命令,让部队吃盟军的尸肉。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两年多时间的审讯,宣读了对东条英机等25个被告的个别判决及科别。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7人被判处绞刑;荒木贞夫、桥本欣五郎、田俊六、平沼骐一郎、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东乡茂德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重光葵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两大国际事件。此后,随着对关押在远东各国(主要是苏联和中国)的其他日本战犯罪行调查的深入,日本法西斯的种种罪行进一步被揭露。在此情况下,苏联政府组成特别军事法庭,于1949年12月25日至30日,在伯力城(哈巴罗夫斯克)对以日本关东军731部队为主的12名战犯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一案进行审判,这就是著名的伯力审判。
  此外,在中国也举行了多次审判。1946年2月,中国国民党政府组成了“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开始对侵华日军乙、丙级战争罪犯2000余人的审判工作。国民党政府分别在南京、上海、北平、汉口、广州、沈阳、徐州、济南、太原、台北等地成立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谷寿夫等一批罪大恶极的战犯被判死刑,在南京执行枪决。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11/06101122432793754.jpg
日本战犯受审时情形
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ztqaz 发表于 2008-11-4 00:03:00

Re:金豆  留住记忆“11月03日

军事家蒋百里病逝

http://tsp.qihoo.com/pic/1503123qc223f

1938年11月4日,蒋百里病逝于广西宜山。

蒋百里,浙江海宁人。1901年赴日留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士官学校。1906年留学德国。武昌起义后,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

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3年,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1917年,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1923年同胡适组织新月社。

1925年任吴佩孚部总参谋长。1933年赴日考察,认为中日大战不可避免,拟定多种国防计划.呼吁国民政府备战。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1936年赴欧美考察,回国后倡议发展空军。

1937年9月,他以蒋介石特使身份出访意、德等国,回国后发表《日本人》及《抗战基本观念》,断定日本必败,中国必胜。1938年8月代理陆军大学校长。著有军事著作《孙子新释》、《军事常识》、《国防论》等。

评论:现代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

ztqaz 发表于 2008-11-4 00:03:13

中共抨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http://tsp.qihoo.com/pic/1901d14qc7419

  1946年11月4日 中共抨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946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在南京签订侵害中国经济主权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2月,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顾维钧在纽约美国全国对外贸易会议上声明:按照“中美商约”,“全中国领土均向美国人开放”。

  11月26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评蒋美商约》。社论指出:蒋介石政府与美帝国主义在南京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这是历史上最可耻的卖国条约,是蒋政府把中国作为美国附属国的重大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又一次新的国耻。该商约在范围上包括了“中国领土全境”,在内容上包括了中国人民在本国领土上万难享受的各种权利。为袁世凯、汪精卫所不敢作的,蒋介石为取得内战资本,现在悍然地做了。

  12月31日,中共中央为此发出指示,提出要“造成最广泛的阵容”,“采取理直气壮的攻势”,“使此运动向孤立美蒋反对美国殖民地化中国之途展开”。


评论:反对出卖国家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ztqaz 发表于 2008-11-4 00:03:27

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率部抗日

http://tsp.qihoo.com/pic/1301449qc7000

1931年11月4日,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率部抗日。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辽宁、吉林得手之后即迸逼黑龙江省,形势非常危急,马占山受命代理省主席兼军事总指挥,奋起领导江桥抗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江桥抗战从11月4日开始到19日结束,历时16天,分为江桥第一线战斗和三间房战斗两个阶段。

  4日午间,日军百余名在守军左翼渡江,向守军猛攻,并以飞机5架掷弹,守军死伤数十名,大兴车站亦被炸毁。至是,守军忍无可忍,不得已实行正当自卫,日军乃退。日军连日苦战,迄未得逞,乃于5日变更阵容,驱张海鹏的军队在前,由日军督饬向守军猛攻,张部不支败退。是役守军伤亡百余名;敌军死伤数目,据日方发表,死者167人,伤600余名,张部死伤700余名。

  6月4日,日军进攻最为激烈,上面飞机,下面大炮,晚间有探照灯指示炮兵射击。是役日军伤亡亦重,滨本步兵联队几乎完全被歼,高波骑兵队亦死伤殆尽。这是日寇到东北以来损失空前的一次。守军伤亡约600余名。

 自与日军冲突以来,中方随时将战况向北平报告,新闻记者也发表消息:从此各地贺电有如雪片飞至。守军虽放弃江桥阵地,然而全军士气仍极振奋。马占山11月7日将连日战况和退保三间房阵地的苦衷,以及誓与敌周旋到底、绝不屈让的决心,通电各方。

  日寇在江桥受挫后,宣传苏联接济中方军火,以掩饰其薄弱真象,马占山于11日通电驳斥。是日晨,哈尔滨各界组织慰劳团约六七十人,携带物品到龙江慰问,由马占山代表全体将士致谢,并向代表表示抗敌决心,誓不屈服。各代表分头到各医院慰问受伤战士,午后返哈。是日有英伦《每日邮报》及上海《密勒氏评论报》记者亦访问了马氏,对马氏英勇奋战称赞不已。以后,中国各地纷纷汇款劳军,外国青年来信请求马占山签字的亦大有人在。中外报纸均争先登载黑龙江省抗日消息,足以说明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政策,为爱好和平的人民所深恶痛绝。

  黑龙江省战事消沉了4日,至15日战争又重新沸热。

  15日早3时,马占山乘载重车带参谋、卫兵赴前线督战,先到昂昂溪指挥部。是日午,日军坦克袭守军前进阵地,守军稍退。 16日上午11时,日飞机在富拉尔基上空投弹,同时日军以步、骑、炮、空、坦克部队约4000余名向守军全线猛攻,守军奋勇抵抗,双方鏖战,极为猛烈。守军以装备太差,死伤甚重。17日,日军利用飞机轰炸和重炮射击,以疲劳守军。18日晨,日骑、步、炮约三个联队对守军三间房主阵地实行猛攻,飞机、坦克、重炮配合作战。激战至午,多门师团前来增援。守军伤亡过重,不得已乘夜向昂昂溪方向撤退,大兴方面同时亦向后撤。沿途被飞机轰炸,死伤极多,步二旅团长吴德林在乌呼马站身受重伤。连日以来,部队伤亡过重,马下令全军退出省垣,当夜电告北平,并向各方面发出撤兵通电。

  19日4时,马率军、政两署入员退出省垣。日军前锋于是日午越过东铁乌黑站,见守军业已撤走,午后2时骑兵一部入城,晚间日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率大部进入省垣。  

马占山简介:

  马占山,1885年生,吉林怀德人。1911年投清军当兵。九一八事变后,任黑龙江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驻该省副司令。1933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闲居天津。七七事变后,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率部在晋绥抗击日本侵略军。

评论:抗日英雄值得尊敬。

ishu 发表于 2008-11-4 00:03:30

1922年11月4日
埃及法老图坦哈蒙墓发现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428_110415.jpg
霍华德-卡特在墓穴中工作   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在埃及底比斯的古代王陵地区经长期探测发掘,于1922年秋,找到一座古埃及王陵,11月4日,他在这座墓道尽头打开墓门小孔,发现墓门封印,确定为古埃及18王朝未帝图坦哈蒙(约公元前1361年-1352年)之陵墓。
  图坦哈蒙10岁继位,在位9年即去世,其葬仪之豪华和随葬品之丰富为现今所知的一切古代墓葬之冠。棺椁内外8层,外4层为木制圣柜,用石英岩雕成的内椁,椁内置3层人形棺,外两层为木质贴金,最内层为纯金制成,重60公斤,每层棺上均有大量金银珠宝,雕镂精细。棺内木乃伊遗体还罩有金面具、配以鹰、蛇表征的王徽,刻制之华美为世所罕见。墓内随葬品数以千计,包括金银家具、雕像、武器、王杖、包金战车等,历十余年才清理完毕。现墓内金棺、金面具和随葬物陈列于埃及开罗博物馆,被公认为古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代表。
  图坦哈蒙幼年继位,大臣和摄政者阿伊及军队总司令霍伦希布充任主要顾问。他迁居今开罗附近的孟斐斯,该城后来成为他的行政首都。在位第9年,埃及出兵叙利亚帮助结盟的米坦尼王国,但图坦哈蒙突然去世,年约18岁。死后无嗣,由摄政者阿伊继位。
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428_110416.jpg
国王的镀金木像,他手执一柄鱼叉站在木筏上 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428_110417.jpg
卡特在察看国王的石棺 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428_110414.jpg
卡特和卡纳冯以及他们的考古队在新发现的墓穴台阶外留影

评论:伟大的考古发现

ztqaz 发表于 2008-11-4 00:03:46

昆明首创以注射方式执行死刑


http://image2.sina.com.cn/dy/s/2003-03-18/1_1-1-21-952776_2003031815466.jpg

1997年11月4日上午,4名罪犯被注射了麻醉及致死性药物后安静地死去。刑场传来的消息说,他们的死亡时间分别为32秒、35秒、40秒和58秒。这标志着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新的死刑执行方式已获成功。

  昆明中级法院是全国首家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的审判机构,其大胆尝试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瞩目。该院新闻发言人称,《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2款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从1996年5月起,该院着手研究死刑的注射执行方法。课题小组和实验小组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论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经过反复比较,排除了剧毒性药物的致死方法,决定采用麻醉及致死性药物。然后在动物身上进行了数千次试验,最终形成了定型配方,其特点是非剧毒性致死,注射后进入临床死亡时间短,生理上无痛苦反应。

  昆明中级法院认为:对死刑犯采用注射方法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人道精神,体现了社会法制与文明的进步,同时从人力、物力的支出和刑场的选择,执行死刑的一次成功率等方面来看,注射方法都更先进。据悉,目前世界上保留死刑的国家有99个,执行死刑的方式有绞刑、电刑、毒气、斩首、枪决和注射,而采用注射方法的只有美国和中国。
  最高人民法院对昆明中级法院的实践表示了赞许。为进一步规范注射执行死刑的步骤和程序,昆明中级法院已配备了注射执行死刑的必要器械,开始建盖固定执行场所,使致死注射方法更规范、更有效、更文明。

评论:刑罚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ishu 发表于 2008-11-4 00:03:53

1942年11月4日
隆美尔在阿拉曼战役惨败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390_110407.jpg
英军死守的地中海沿岸的托卜鲁克基地   1942年5月27日,隆美尔在非洲率领纳粹非洲军团重新展开攻势。由于油料弹药充足,非洲军的坦克投入了长达一周的战斗。由于动作急速,又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在连续不断的打击中,英国的沙漠部队再度逃回距埃及边境不远的地方。
  6月21日,隆美尔只用了一天的功夫,便攻下了英军曾固守了9个月的托卜鲁克,23000名英国和澳大利亚守军成为俘虏,这里屯集的大批作战物资补充了非洲军。结果,非洲军再向东推进时,用英国卡车运兵,用美国坦克开道。
  英军大踏步后退,撤退的车辆把公路挤得水泄不通。他们倒不是溃逃,而是退到一个适当地点组织对苏伊士运河的防御。打阵地战。这也暗合中国古代兵法: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橹篙。
  6月底,非洲军挺进到距亚历山大港和尼罗河三角洲仅90公里的地方。这里叫作阿拉曼。
  非洲军如果再冲过阿拉曼防线,亚历山大港失守只是倾刻间事,而从亚历山大港再往东,则是苏伊士运河出口处的塞得港,那时墨索里尼策划的卡断英国补给线的“阿伊达计划”就实现了。英军己不可能再后撤。双方在阿拉曼防线顶死了,真正吃紧的时刻来到了。
  夏盛时节,丘吉尔来到埃及。这位谋略大师,这位讲演大家,此刻说什么都显多余,他只反复叮嘱一句话:千万不能让德国人到达苏伊士运河。
  要在阿拉曼一线抑制住隆美尔的进攻,还是老办法,让马耳他岛再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削弱通过地中海航线对非洲军的补充。此时,虽然地中海已成为轴心国的内湖,但英国人苦苦经营了100多年的马尔他岛还在英国人手中。9月初,由 14艘运输船组成的船队,在海军护送下,从苏格兰出发,定于9月中旬到达马耳他。马耳他岛上的英军阻截着德国对非洲军的补充,而他们自己也需要补充,尤其是粮食和油料,当船队到达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时,遭到德军的舰艇和轰炸机的疯狂拦截。9艘运输船被击沉,只有5艘冲出火网,到达马耳他。美国油轮俄亥俄号6次被击中,船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船舱里却是舰艇急需的燃料。船上的货刚刚卸完,它便沉入港口。
  马耳他岛得到了急需的补充,美国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的战斗机也驻到了岛上,使小岛有了防空手段,它又成了德国运输船队的屏障,向非洲军提供补充的供应船有四分之三被击沉。
  在同一个9月,隆美尔飞回柏林,谒见希特勒。他向希特勒极力陈述,非洲军推进到阿拉曼已付出了极大代价,眼下急需补充;金字塔已遥遥在望,只要有足够的补充,苏伊士运河这个头号战利品就到手了。但希特勒避而不谈增援的事,却授给他一根元帅手杖。事后隆美尔对别人说,与其给我这根棍子,不如给我增援一个坦克师。希特勒手中的精锐当时正困在苏联,手中已没有部队,就算有,也运不到北非。
  当隆美尔为补给发愁时,英军的补充却源源不断。随着美国新式谢尔曼坦克的大量补充,这支惊魂甫定的沙漠军渐渐恢复了生气。
  大战前夕,英军走马换将。新任第8军团司令是一个瘦小精干的汉子,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蒙蒂”,他就是英军中将伯纳德-蒙哥马利。应该说,蒙哥马利是一员福将,在他之前的沙漠军将领哪个也不差,但他赶上了英军装备最充足的时期。
  1942年10月23日晚9点40分,蒙哥马利一声令下,整个英军防线上的1000多门火炮打响,拉开了阿拉曼战役的序幕。23万沙漠军向不足8万的非洲军开始全面进攻。
  当时隆美尔正在维也纳住院治疗,他第二天赶到前线指挥所时,非洲军已败下阵来。他没有坦克,没有汽油,也没有预备队。他说;“我平生头一次不知该怎么办了。”
  非洲军的底子不错,指挥系统也是有经验的。它的各师团飞快地来回调动,抵挡来自各方的进攻,甚至还组织了反攻,但无济于事。
  沙漠军掌握了制空权,无情地轰炸非洲军的前沿与后方。11月2日,蒙哥马利的步兵突破了战线,非洲军全线发生动摇。
  隆美尔给希特勒发去电报,称现在撤退尚不晚。但希特勒坚决不同意撤退。两天之后的11月4日,隆美尔决定把残兵败卒撤下来,但为时已晚,撤下来是带轮子的,抛在身后的步兵只能听任命运摆布了。在15天中,非洲军撤退了1000 公里,一直撤到班加西以西,但伤亡20000人,被俘30000人。非洲军成为战争爆发以来第一支向盟军投降的轴心国部队。
  阿拉曼战役一役,英军沉重打击了德、意法西斯在北非战场的军事力量,德、意联军伤亡和被俘达5.9万人。这次战役成为北非战局的转折点。
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390_110405.jpg
托卜鲁克被非洲军攻陷后,两万多名英国与澳大利亚守军被俘 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390_110406.jpg
英国第8军团司令伯纳德-蒙哥马利中将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390_110404.jpg
蒙哥马利部署阿拉曼战役 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390_110403.jpg
阿拉曼战役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来到埃及

评论:德军在非洲损失惨重

cool98eng 发表于 2008-11-4 00:04:01

1980年11月4日
“棒球王”--王贞治退役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11/06101122433413104.jpg
王贞治独创的“金鸡独立”式击球法  王贞治是“世界棒球之王”,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共获本垒打王15次,得分王13次,首位击球手5次。
  1940年,王贞治出生在东就墨田区,父亲王仕福,原籍中国浙江温州青田县;母亲登美女士是日本富山县人。父母双亲以经营饭馆为业,算得上一个“小康之家”。
  王贞治从6岁起,就在墨田区念小学。小学五年级,他在一次观看棒球赛时,得到了一棒球名将的亲笔题签。他兴奋极了,从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立志从事棒球运动的念头萌生了。
  中学时代,王贞治长得身体魁悟,臂力过人,英俊挺拨;初中时,他矫健的身影经常活跃在棒球场上,练就了一手上好的球技。在高中读书时,他参加了闻名的早稻田实业学校棒球队,并成为棒球队主力。
  高中毕业后,由于他拒绝放弃中国国籍,因而日本许多职业棒球队将他拒之门外,而著名的职业球队“巨人队”则独具慧眼,将他招入队中。“巨人队”于1958年10月4日在东京会馆为他举行隆重的入队仪式,当众把1号球衣授予了他。从此,王贞治便开始了职业棒球运动员的生涯。
  1962年是最不平凡的一年。这年,他创造了“王式”击球绝技----“金鸡独立”姿势。就在这一年的7月1日迎战大洋队时,王贞治第一次把“金鸡独立”姿势展示在观众的面前。这个堪称一绝的击球姿势,犹如一尊蕴含着力与美的大理石塑像,深深地立在观众心中。“金鸡独立”打法的创立,标志着日本棒球史上“王贞治时代”的开始。
  这位奇特的左手击球运动员,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和荣誉,更加满怀信心地向世界纪录进击。1977年9月3日下午7时,历史性的时刻来临了。在东京后乐园棒球场,王贞治创造了756次本垒打的世纪新纪录,从而登上了”世界棒球王“的宝座!更难得的是美国运动员汉克-阿伦创造的755次本垒打是在第12364次击球时完成的,而王贞治破纪录时的击球数只有8000次。
  王贞治此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保持最高的本垒打纪录是868次,直到目前仍无人能破。因而他也被人称为“国民英雄”、“世界奇才”,成为受人敬仰的一代球王。
  1980年11月4日,王贞治含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退出了驰聘22个春秋的球坛。
   王贞治是位著名的棒球运动员。

ztqaz 发表于 2008-11-4 00:04:06

首届“华罗庚数学奖”在京颁发

http://www.zjknews.com/uploadfile/200511474616344.jpg

1992年11月4日,由中国数学会组织评选的首届“华罗庚数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在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著名数学物理学家陆启铿因在多复变函数论方面的杰出工作,而双双荣获首届“华罗庚数学奖”。这是数学家陈景润在从事数论研究工作(资料照片)。

评论:华罗庚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数学家。

ishu 发表于 2008-11-4 00:04:09

1995年11月4日
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445_110428.jpg
8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出席了拉宾的葬礼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正值犹太教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日。平时,以色列国内的大部分交通工具都会停驶,许多娱乐场所和大小商店亦会关门歇业。可是,夜幕降临后的特拉维夫却灯火通明,热闹异常。约10万市民沐浴着习习海风,从四面八方涌到市中心的“国王广场”,在那里举行支持和平进程的盛大集会。
  面对欢声雷动的人海,波翻浪涌似的彩球、横幅,拉宾站在主席台上,显得特别激动。他看到有这么多人热情支持和平进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并不时向人群招手致意。
  此次集会是由“支持和谈结束以阿争端总委员会”组织的,这是10多年来特拉维夫规模最大的一次公众集会,集会的主题是:“要和平,不要暴力”。拉宾总理、佩雷斯外长和许多以色列政要应邀出席了集会,一些知名演员还主动登台助兴,手持麦克风在拉宾和佩雷斯中间高唱和平颂歌。集会正式开始后,拉宾慷慨激昂地发表了决心继续中东和平进程的演讲。他说,只有和平才能解决以色列面临的各种问题。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实现和平的机会,如此盛大的集会表明,以色列人民希望和平。当地时间晚上7时50分,拉宾演讲完毕,在众人的簇拥下健步走下主席台,准备乘车离开广场。拉宾一边走,还一边同两旁的人握手。当他走近轿车正要抬腿迈入车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犹太青年,掏出手枪几乎贴着拉宾的身体从背后向他连开数枪。枪声响过,年过七旬的拉宾愕然失色,随即身体前扑倒在地上,殷红的鲜血染透了他的衣服。两名保镖赶忙扶起拉宾,救护车火速将昏迷不醒的拉宾送往附近的伊奇洛夫医院进行抢救。拉宾在被紧急送往医院途中,司机还听到他喃喃地说:“这不可怕,这不可怕。”然后他才垂下了头。在医院急诊室,大夫们尽一切努力挽救拉宾的生命,但他终因伤势过重,在被送入医院后仅过了19分钟,心脏就停止了跳动。经医生检查,拉宾身中3弹,其中一颗子弹打在腹部,另一颗致命的子弹正中他的胸腔。拉宾是以色列建国后被谋害的首位政治领袖。
  73岁的拉宾,1922年3月1日生于耶路撒冷,从小在一个左翼犹太复国主义贵族家庭里长大。学生时代在以色列农业技校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度过,本想当一名农业专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声打破了他的梦想,使他在叙利亚投身到抗击法西斯的斗争中。19岁入伍,由于骁勇善战,拉宾很快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战功赫赫的“拉宾将军”。1948年5 月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他是著名的哈雷尔旅旅长,1964年晋升为三军参谋长。1967年第三次中车战争爆发时,他是以军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6天之内攻占了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成为以色列的一代英雄。
  长达27年的军旅生涯,使拉宾养成了直率、果断、务实的性格。他于1974年和1992年两次出任工党领袖和内阁总理。也许是因为身经百战而更能体会到和平的珍贵,他自1968年退役后即为阿以和解奔忙,他不同意对阿拉伯人采取“寸土不让”的政策,而是主张“以土地换和平”。199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拉宾“博瓦尼和平奖”。 1994年,拉宾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作的努力受到普遍欢迎。
  凶手开枪后,现场一片混乱。拉宾的保安人员也因慌神而开了几枪,一名贴身保镖被打伤。蓄着黑色短发的凶手被当场抓获,保安人员将他推入一辆轿车,并组成人墙将那辆轿车团团围住,以防凶手被人灭口。警方初步查明,凶犯名叫伊贾尔 -阿米尔,今年27岁,曾参与在约旦河西岸“违法扩建定居点”的运动,现在一所大学的法律系就读。阿米尔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说他的行动“完全出于自愿”,是遵照“上帝的意旨”干的,因而对所犯罪行“不感到后悔和遗憾”。此前,他曾两次试图行刺拉宾,但因保安措施严密无从下手。拉宾遇刺后,有人向以色列电台打去匿名电话,声称一个名叫“犹太复仇组织”的团体对这一事件负责,并诅咒拉宾同巴勒斯坦人和解“背叛了犹太圣经,出卖了以色列人民”。
  自从拉宾与阿拉法特实现历史性的握手起,巴以双方的极端分子就已多次向拉宾发出死亡恐吓,但军人出身的拉宾毫不畏惧,他强调和平努力的成功,将挫败这些极端分子的阴谋。拉宾遇刺身亡的噩耗强烈地震惊了整个以色列,也震惊了世界。拉宾是在以色列正迎接四年一次的大选、国内面临激烈的党派斗争的严峻时刻遇害的,是在巴以和平刚刚扩大到约旦河西岸的关键时刻去世的。他的死,无疑使绝大多数以色列人感到十分突然和悲伤。当晚,当拉宾遇害的消息公布后,守候在伊奇洛夫医院门外的数百名特拉维夫普通市民,禁不住失声痛哭,许多人自发地在街头点燃一支支蜡烛,以悼慰拉宾的亡魂。在当晚举行的以内阁紧急会议上,同拉宾朝夕与共的阁僚们有的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们用黑纱罩住拉宾主持会议时常坐的椅子,以寄托无尽的哀思。一些反对派人士也认为,拉宾的遇害是以色列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445_110427.jpg
阿米尔连开数枪后,被警察抓捕。戴上手铐后他
幸福地笑了,他自认完成了“捍卫犹太人的使命” 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445_110429.jpg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
和外交部长佩雷斯同获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评论:对中东和平进程有很大的影响。

ishu 发表于 2008-11-4 00:04:28

1956年11月4日
苏联镇压匈牙利“十月”事件

http://www.wikilib.com/images/thumb/e/e9/Hungarians_inspecting_a_tank.jpg/250px-Hungarians_inspecting_a_tank.jpg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的非斯大林化在匈牙利引起很大震动。在匈牙利党内外,特别在知识分子中间,对拉科西时代政治和经济上所犯的一系列错误,尤其对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行为强烈不满。

  1956年7月拉科西下台后,匈党在纠正拉科西错误方面决心不大,措施不力,加剧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加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活动,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成千上万的学生和市民走上街头,要求匈牙利革新政治和经济。一些武装人员占领了电台、国际电信局、党中央机关报编辑部、武器库和警察哨所,攻守双方曾发生抢战。随后成立了以纳吉- 伊姆雷为首的政府,11月1日,纳吉宣布匈牙利中立,退出华沙条约。同时他要求联合国讨论匈牙利问题。在此形势下,苏联出兵干预并平息了这次事件。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于10月30日便已宣布解散,以卡达尔-亚诺什为首成立了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11月4日,组建了工农革命政府。

  多年来,对1956年事件的评价在匈牙利党、国家和社会中一直是敏感的问题。1989年以前,匈官方一直坚持是反革命事件的看法。1989年匈党中央委员会为这一”事件平了反,认为它是人民起义。对1956年事件的再评价成为匈牙利政治、经济剧变的序幕。

评论:苏联干涉别国内政。

cool98eng 发表于 2008-11-4 00:05:14

1922年11月4日
奥斯曼土尔其苏丹被废黜帝国崩溃  1922年11月4日,在土耳其,64年奥斯曼的统治宣告结束,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已在安卡拉被大国民议会废黜。
  据公告,共和议会宣布“苏丹王位由于几个世纪以来的腐败愚昧给国家带来了无数弊端,已成为历史。”议会将以一致选举称为“人民和农民”的代表来管理国家。他们将推举哈里发为宗教领袖。
  尽管苏丹激烈抗议说安卡拉政府把他撵下台是非法的,但预料他会提交辞呈。这个巨大的变动无疑将会引起本月下旬近东和平会议上协约国的密切关注。
  奥斯曼帝国(1300-1922)创始人奥斯曼一世出于乌古思突厥人的卡伊部落,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在苏莱曼一世时(1520-1566)形成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从16世纪中叶以后,帝国由盛转衰,苏丹多不亲政,大权落到“大维齐”(宰相)之手,禁卫军又参与政治,控制苏丹,1683年以后开始失地累累,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土只剩下安纳托利亚半岛、伊斯坦布尔及色雷斯一部分。1921年1月改名土耳其。


土耳其乃波斯湾强国之一!

ishu 发表于 2008-11-4 00:05:54

1979年11月4日
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发生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438_110424.jpg
伊朗的“革命青年”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留52名使馆人员,以强迫美政府引渡流亡美国的前伊朗国王巴列维,遭美拒绝,两国关系陷入危机。
  在一批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之后,另一些学生又在5日占领了英国驻伊朗大使馆;直至午夜前不久才撤出。
  在伊朗西北部的设拉子和大不里士,学生们还占领了在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革命后就关闭了的两个美国领事馆。在学生占领英国大使馆之前数小时,伊朗国家电台广播了霍梅尼的一个谈话,指责英国包庇伊朗国王倒台时的最后一个首相巴赫蒂亚尔。英国大使馆早些时候发表了一项声明,否认巴赫蒂亚尔在英国。
  霍梅尼在这次谈话中肯定了伊朗青年占领美国大使馆并扣押一些使馆人员当作人质的行动。他说,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国王掠夺这个国家达五十年,杀害那样多的人民,他们对美国给这个下了台的国王庇护所感到愤慨。他要求美国把国王、英国把巴赫蒂亚尔引渡给伊朗。他说:“如果他们不把这两个卖国贼交出来,或者至少是把他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们就要采取另一种行动方针了。”
  据来自华盛顿的消息说,有人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美国政府对占领美国大使馆的伊朗学生的要求反应如何?霍丁-卡特说:“回答是:不。”他说,美国政府的立场是:国王是得到允许到美国来治疗癌症的,时间的长短未定,但是不会同意他长期留在美国。
  在伦敦,英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否认关于英国庇护伊朗前首相巴赫蒂亚尔的指责。发言人说:“就我们所知,这位前首相目前是住在巴黎。”
  伊朗政府还废除了伊朗在1959年同美国签署的一项条约以及1921年同苏联签署的友好条约的某些条款。
  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同年4月25日,美国派出飞机潜入伊朗,试图以武力营救人质,遭失败。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经阿尔及利亚的斡旋,1981年,美伊双方作出让步,就释放人质达成协议。伊朗释放全部人质。
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438_110426.jpg
伊朗的“革命青年”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http://www.wst.net.cn/history/11.4/2438_110425.jpg
在纽约的穆斯林包围了为巴列维国王治疗的医院

评论:从此美国伊朗关系交恶。

cool98eng 发表于 2008-11-4 00:06:07

1930年11月4日
阎冯通电下野中原大战结束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11/06101122430442220.jpg
中原大战能够结束,得力于张学良起兵拥蒋。因此德
国一家报纸称赞张学良维护国家统一,热爱世界和平  1930年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至此,历时7个月的中原大战结束。大战中,蒋介石与阎、冯、李双方投入兵力多达110万,伤亡30余万。战线东起山东,西至襄樊,南迄长沙,绵延数千里,战火席卷中原大地,生灵涂炭,不可胜计。
  由于桂系在此之前的蒋桂战争中失败,在中原大战时已无能为力,因此东北张学良的态度成了双方胜负的重要砝码。蒋介石对张学良诱以海陆空军副总司令的头衔,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并率东北军入关,在阎冯联军背后发起进攻,阎冯联军迅速瓦解,阎冯被迫通电下野。
   张学良起兵拥蒋起到了关键作用。

cool98eng 发表于 2008-11-4 00:07:20

1903年11月4日
黄兴、宋教仁等创建华兴会  1903年11月4日,是革命党人黄兴30岁生日,友人刘揆一、章士钊、秦毓鎏、宋教仁、陈天华、彭渊洵、翁巩、柳聘农、周震鳞、胡宗畹等11人在长沙保甲局巷彭渊洵家中设觞为他祝寿。在寿宴上,他们商定建立反清革命组织华兴会,推黄兴为会长。拟定华兴会在长沙联升街设立机关,为了避免官方的注意,这个机关对外是“兴办实业”的“华兴公司”,华兴会的骨干都是公司的股东,入会者均称“入股”,股票即为会员证。会员通讯也都用商号作为化名。
  华兴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又与会党首领马福益建立同仇会作为联络会党的组织,准备11月在长沙起义。未发事泄,署湖南巡抚陆元鼎下令搜捕,黄、宋等逃亡日本。次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会员相继加入,华兴会遂停止活动。


华兴会在当时是个进步的组织。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8-11-4 00:10:40

11月4日——重庆农民工日

http://news3.xinhuanet.com/photo/2007-09/28/xinsrc_1620904281903015706449.jpg

http://img2.tfol.com/10026/10130/2008/11/2/2008112141736_4841370.jpg

点评:好日子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8-11-4 00:12:13

11月4日——俄罗斯人民团结日
11月4日俄罗斯人民团结日还没有真正成为俄罗斯人的传统节日,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做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

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2日发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0%接受调查的人不打算庆祝人民团结日,还有18%的人表示难以对答他们对这一节日的看法。




http://www.hljic.gov.cn/zehz/sszx/W020071105312555782437.jpg


点评:俄罗斯的团结还需努力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8-11-4 00:14:24

1889年——第一任印度总理尼赫鲁诞生

  尼赫鲁 (1889~1964)印度民族主义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1947~1964)。1889年11月4日生于联合省(今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一个婆罗门家庭。自幼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1905年去英国求学,1912年携律师证书回到印度。
  为争取印度独立而奋斗
  1912年年末参加国大党年会。
  1916年在国大党勒克瑙年会上首次会见M.K.甘地。甘地的影响以及以及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促使尼赫鲁走上职业政治家的道路,他先后两次担任国大党总书记(1924~1926,1928~1929)。
  他对1922年甘地下令停止不合作运动表示遗憾。他访问联合省的许多农村,了解农民运动的情况和农民的疾苦。1927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被压迫民族大会上被选为反帝大同盟执行委员,随后访问了莫斯科。同年12月,国大党马德拉斯年会通过由他提出的关于给予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1928年11月,他和S.C.鲍斯组织印度独立同盟,反对由他父亲起草的《尼赫鲁报告书》。1929年12月由他主持召开的国大党拉合尔年会上再次通过了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在该届年会上,由甘地推荐当选为国大党主席。从此,他便以党内青年领袖的身份活跃在印度政治舞台上。以后多次担任国大党主席。尼赫鲁追随甘地,同他亲密合作,被公认为甘地在政治上的继承人。1933年以后,尼赫鲁逐渐成为国大党内实际上的最高领袖。1921年12月至1945年6月,他先后9次被捕,过了将近9年的铁窗生活。他在狱中撰写《自传》、《世界历史一瞥》和《印度的发现》等重要著作。
http://bbs.chinanews.com.cn/attachments/day_081101/20081101_7367b587931fea57a2b5w08qRxCavDsA.jpg
http://travel.96963.com/hg/lypd/lyzx/zx/200804/W020080417333402701540.jpg



点评:著名印度政治家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8-11-4 00:15:53

1939年——百岁教育家马相伯逝世。

 中国教育家,爱国人士。原名志德,又名钦善、建常、绍良,改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清道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840年4月17日)生于丹徒(今镇江),襁褓间即受天主教洗礼,洗名若瑟,亦作若石。5岁入塾读书,喜探询天象运行奥秘。12岁来沪,入法国耶稣会办圣依纳爵公学(后改称徐汇公学,今徐汇中学),继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清咸丰八年(1858年),全家从镇江转至沪定居。清同治九年(1870年),获神学博士衔,加入耶稣会,授司铎神职。同治十三年,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教务,讲授经史子集;并兼耶稣会编撰,继续研究哲学、数理及天文,译著《数理大全》等书百卷。

http://www.xhby.net/pic/0/10/07/83/10078359_571892.jpg

http://www.xhby.net/pic/0/10/07/83/10078363_247012.jpg

点评:著名教育家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8-11-4 00:20:51

 1847年——门德尔松逝世,德国作曲家(1809年出生)。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年出生于汉堡一个犹太家庭。祖父是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父亲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费利克斯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中成长。他的母亲是钢琴家,他的钢琴启蒙课就是母亲教的。姐姐范尼·卡西里(1805-1847)也是一位在钢琴和作曲方面的可造之材,而且是费利克斯珍贵的挚友。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是钢琴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16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20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这是1829年,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年赴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队,这是他十次英国之行的第一次。在苏格兰度假后,以《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和《苏格兰交响曲》(No.3,A小调)表现他的观感,虽然这两部作品是直到他1830-1831年访问意大利时才动笔写作的。在罗马与柏辽兹邂逅,并开始酝酿《意大利交响曲》(No.4,A大调)。下一个主要停留点是巴黎(1831-1832),在那里与李斯特和肖邦相遇。1833年返回德国,完成《意大利交响曲》并在杜塞尔多夫就任音乐总监。1835年成为莱比锡著名的布业大厅音乐会的指挥。1837年与出身于法国胡格诺教派家庭的塞西尔·让莱诺结婚。1842年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又设法再度访问英国,在1846年的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取得辉煌成功。此时他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次年他心爱的姐姐病故,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的死亡。他于六个月后去世。享年38岁9个月1天。


http://www.edengood.com/fengguang/fg0002/xinsrc_9f8900d2850e11d6b5d000b0d03f0b06.jpg

http://www.fzsd.cn/yiyu_image/germany/wypx_germany_clip_image029.jpg

点评:著名音乐家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金豆  留住记忆“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