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nuova 发表于 2008-10-16 12:50:06

对文化的反思

注:这是以前写的一次讲座听后感,由于文章须上交评分,所以不少地方纯属“逢场作戏”,不必当真。



对文化的反思

——“文化:我们自己的权力和责任――谈谈文化认同与哲学批判” 听后感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我们通常的理解也正是从这个定义出发。李德顺教授却对“文化”这一因人们过度熟悉而被忽略的词做了崭新的诠释:文化是一种生活的样式,是人选择和创造自己生活的权力和责任。这一诠释一扫上述定义的枯燥和机械,赋予了文化一词以活的灵魂,并且使之与每个个人的距离一下子接近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根据词典定义,文化被认为是一种财富,而且特别是精神财富,对于大众来说,这样一笔财富是玄虚的,人们往往因忙碌于物质财富的追求导致对精神财富的漠视,这恰恰证明了人们没有意识到“文化”是作为一个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结合体,而仅仅注意到其中物质的一方面,追求吃、喝、玩、乐,以满足物质的享受为生活的目的,这本是人类的最低的满足,但却成了许多人的最高希求。

如今,当我们向某些人讲文化时,他们会嗤之以鼻,以为文化是知识分子们摆弄的装饰而已,别无他用。重要的不是他们从纯功利的角度出发的人生态度,也不是他们对物质享受的汲汲追求,而是他们在生活道路上踏上了误区而错失了通向更高的生活形式的途径。他们之所以鄙夷文化,无疑与对文化缺乏了解有重要联系。长期以来,人们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对物质利益的敏感要超过了对精神利益的敏感。而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部分的文化又幽昧玄虚,只有少数的人意识到它的伟大意义;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物质文化是被排除出文化的领域的,并且为了提高精神文化的地位,反对对物质的过度沉溺,两种文化被尖锐地对立起来,形成互相争斗,势不两立的局面。这诚然是我们的一种深刻的灾难。因为在极端徘徊极容易使人类陷入泥淖,寸步难行。譬如为了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往往不得不作出越出理性界限的的反叛,正如我们从那一时期的著作中看到,他们表达的,不仅是打破禁欲,更有一种纵欲的意味。另一个显著的例子便是启蒙运动。

因此,为了避免文化上的盲目的对立,有必要使文化的含义明朗化、亲近化。文化是一种生活样式,这就使人们意识到,文化存于日常生活中:有生活就有文化。这样,文化一下从九天之上降落凡间,从巴别塔中迈向大众的生活。仅仅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文化的创造者,这还不够,还欠缺一种动力,去驱动他们去以更大的热情创造文化,提升文化的品位。因此李顺德教授接着便说,它还意味着人选择创造自己生活的权力和责任。文化竟然赋予了人以一项权力,这就使人自然地对它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其次,文化成了一种责任,便带有几分约束的意味,令人不得不重视它,去履行这一职责。可以说,李教授赋予了文化三个特性:1.平易性;2.实用性;3.约束性。文化就通过这三个特性融入到生活里,发挥它创造财富和升华境界的作用。

文化还有一个特性,便是自由性,这既是它的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一方面,文化自由使不同的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使不同的个人展现其独特的一面,扩展了我们的认识范围和生活样式;另一方面,文化自由导致的各民族、各人的差异,彼此难免出现冲突。这也就是李教授提到的文化多源化问题。对此,李教授认为,文化本无优劣之分,谁都不能不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人。以塞亚•伯林在《反启蒙运动》中阐释赫尔德的思想时也写道:“给各个文化整体的优劣划分出三六九等,是既徒劳又盲目的的做法。”接着又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Schwerpunkt(引力中心),除非我们理解了它,我们是无法知道它的性格或价值的。”正是理解。它是打开每种文化的奥秘殿堂的钥匙。如果我们觉得某种文化是低劣的、愚昧的、落后的,那往往只是由于自己还没有深入到这种文化的灵魂中去。什么是文化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歌谣、史诗、神话、庙宇和风尚,他们的衣着样式,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其作者是谁?是这个民族本身,是从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中流淌出的整个灵魂。”因而,“最野蛮的行为,莫过于无视或践踏一种文化的遗产。”

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随着世界一体化,文化间的交流愈加频繁,虽然了解不断增进,但摩擦和冲突更是迭生。多源的文化带给世界勃勃的生机和阔大的气象,也带来了流血和冲突。个中原因既有缺乏理解,也有是为达到追求文化上的霸权的目的。在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孔多塞看来,只有一种普遍的文明,它蓬勃成长的表现,此时由一个民族来代表,彼时又由另一个民族来代表。”先哲们追求普遍价值的愿望是美好的,本意是善良的(且不论是否符合实际),却可能为某些居心叵测的人所利用,作为他们实现霸权统治的理论依据。“代表”逐渐变质为“取代”,一取代了多,消灭了光辉的个性,给创造力加上沉重的桎梏。这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潜移默化式的融合,而是强行的磨合,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就在这磨合过程中被磨钝、磨掉。

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文化霸权可能获得成功。但这成功是短暂的、表面的。文化引力中心(让我们借用这个名词)将把失去的重新吸聚。要给自由的文化戴上枷锁以限制其发展,这是荒唐的。自然界尚且懂得尊重多样性,让百花齐放,百兽相竞,况乎有理性的人类?你可以在自家的庭院里栽你喜爱的花草,却不能强迫其他人也种植它。娇艳的玫瑰栽在英国的庭院敢情是好,却不适合种在阿拉伯沙漠里,他们也未必会欣赏。

花园里青松最美,林中最美的是黄槐,
水边白杨最美,高山上最美是苍柏。
——维吉尔

文化如同花草,同样讲求环境的适应。嫁接须先讲条件再论艺术。没有条件而硬要嫁接上去,结果必然枯萎凋零,只剩残枝败叶供后人凭吊而已。在别国废墟中建立的罗马,盛极一时,今也仅余废墟而已。没有一种文化能够作为人类绝对的尺度,它可能因其优势而得势一时,却终要被无情摧毁,不管它如何灿烂辉煌过。难怪法国诗人杜贝莱凭吊罗马废墟后发出除时间无物永恒的感叹。

值得自豪的是,我们从中国的文化中看到了她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56个民族总体上处于和睦相处的状态,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被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区域,却彼此相安无事,而且还彼此融合。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在中国深深扎根,即使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也获得其一席之地。中国人这种宽容自古有之。这使我想起白佐良和马西尼的《意大利与中国》一书中所讲述的早期欧洲人(多为传教士)在中国受到的礼遇。

但宽容很容易和另一种品质相混,即散漫。我所说的散漫,是指精神分散,对任何事物都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中国的文化宽容也遭到指责,如说她是个无信仰的国度。中国的“三教一庙”现象必然令许多国家惊诧不已,尤其是在那些宗教导致连绵战争的国家。李教授否定了中国人无信仰的说法。但我觉得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人确实缺乏信仰。如果他们信,那他们只能是信“无”。

他们看待一样东西,不是觉得他们是必不可少的,而是认为他们有用,用过就抛掉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临时抱佛脚”确实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思想上的特性。许多人觉得道教在中国的影响远不及儒教,其实不然。中国人的宽容胸怀我觉得跟道教有渊源。李教授概括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另一个词“大象无形”正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老子的另一重要思想即“无为而治”、“清静无为”,主张“无为而无不为”。这种超然的情怀为中国人所暗自认可。其极端的表现就是漠然、甚至(为鲁迅所深刻批判的)麻木。所以长期以来,中国人缺乏自我的意识,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恰成对照。西方人积极追求人的独立价值,中国人则于无形中消弭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这也导致了社会和文化某种程度上的凝固不动。在中国,封建制度可以延续两千年,并且几度繁荣。若不洋人的铁蹄的践踏,利炮的重创,不知还要存续多久。而西方许多国家则不然,封建社会只有几百年历史即遭到摧毁,以人为本的观念早就被提出来(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箴言),并且被一代代思想家所发挥,而中国似乎从来就没有明确的类似的概念。

这是一种致命的伤。它制约了中国人认识的广度,形成了许多难以弥补的空白。后来我们不断引进外国的技术、制度、思想,已经是病入膏肓的时候了。于是我们对待自己文化的心态也由极端自信转为极端的自卑(至少有这样的倾向)。不言而喻这也是盲目的看法。我们再次走入了对文化认识的误区。是否成为主导文化并非评判文化优劣的标准。主导文化适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我们可以说,他是先进的,代表着一个方向,但不能说它是最优秀的,唯一的。认识到这点,我们才知道如何在当前浩浩荡荡的文化碰撞大潮中稳固站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文化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