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8-9-30 00:01:29

金豆  留住记忆“09月30日”

历史上的今天:9月30日
http://world.people.com.cn/mediafile/200507/18/F2005071816280800000.jpg
http://www.langya.cn/gjxw/200711/W020071116324039849229.jpg
http://www.nxnews.net/mmsource/image/2005-5-13/xinsrc_552050212133390402542.jpg
石原慎太郎( いしはら しんたろう, Ishihara Shintaro )
  (1932年9月30日— )
  生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小说家、画家,同时也是日本著名右翼政治家。毕业于一桥大学法学部。现任东京都知事(县长)。国际知名反华分子,石原一直否认日本在军国主义时代所犯下的各种罪行,并以冒犯中国的言论博取注意,强调日本民族之优越性,不停扰乱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任职纲领与政治作风
  石原本人提出的“任职纲领”,在教育、环境、税改、治安危机对策上展开广泛的改革,观点激进。尤其是“新的东京革命”提倡东京市民共同面对心理问题,全面提升东京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博得广泛好评。同时石原也是日本商界有名的财阀,利用其政治财富资源,宣传“泛亚共存”(アジアとの共生‎)的思想;反对当前日美过于亲密的外交关系,提倡建立EAEC(东亚经济共同体),对于台湾问题,他认为北京与台北作为亚洲大城市网络的成员,呼吁他们的关系在国际上应超越政治立场。1958年石原慎太郎和后来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等人组织了一个叫做“若い日本の会”(青年日本会)的组织,反对日美安保。反美和反美也不一样,石原慎太郎是国粹主义的反美,老想恢复旧日大日本帝国的威光。
  2005年访美期间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战略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演讲。在演讲中公然煽动中美作战的可能性。石原慎太郎说,中国对世界的军事威胁越来越严重,如果中美作战,美国未必能赢。
  石原慎太郎称6月份中国潜艇发射弹道导弹的试验获得成功。石原称“这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东亚现在置身于紧张危险的状态,比美苏冷战时期更加紧张。”石原慎太郎一再渲染中日的紧张局势,称中国船舰经常出没于冲之鸟岛附近,中国的潜艇也在冲之鸟岛附近进行航路试验。
  石原慎太郎认为如果中美开战,美国不一定能赢甚至极有可能输。他的理由是,中国一直奉行轻贱生命价值观,相反美国奉行生命高于一切。所以如果中美作战,美国一定会输。他为美国出了一个“妙计”,为了避免与中国正面冲突,制衡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经济制裁。
  对日本历史的态度
  对于日本过去发动对亚洲各国的战争,他承认这段历史“日本的确在过去的战争中,一定为亚洲各国带来麻烦的了吧”(日本は确かに过去の戦争でアジアの国々に迷惑もかけただろう‎),不过他认为“总是维持过去的低头认错姿态,什么关系的发展也不能指望”(しかしながらいつまでもそのことだけにとらわれ、形式的に头を下げ続けるだけの姿势では何の関系の発展も望めない。‎)呼吁亚洲各国应当抛弃过去,共同进行全方位经济政治合作。只不过石原认为“历史应当为先代事业而服务”,并支持删除历史课本中包括侵华战争的大部分历史。他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并指“事件是中国人虚构的”,并称,中日战争期间杀人最多的是蒋介石领导的军队,以当时日本军队的装备,6个星期杀40万中国人简直是天方夜谭。他观点的是是非非在中日两国有着广泛的争论。石原还于2005年5月20日登上了中国与日本之间存有异议的冲鸟礁(日本称为“冲之鸟岛”,冲ノ鸟岛‎)。

点评:前事不忘,我们要记住这些日本右翼给我们的警醒!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8-9-30 00:01:55

历史上的今天:9月30日
弗兰克·里杰卡尔德1962年9月30日出生
http://images.sports.cn/2006/09/30/1450191374.gif
弗兰克·里杰卡尔德简介:
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里杰卡尔德既是一位优秀球员,也是一位优秀教练员。他在球员生涯中曾效力过AFC阿贾克斯、里斯本运动、皇家萨拉戈萨和AC米兰队。他曾随荷兰队夺取过1988年欧洲锦标赛冠军,并参加过1990年世界杯赛。在为AC米兰队效力期间,曾随球队获得意甲联赛冠军、欧洲冠军和洲际俱乐部杯冠军各两次。1995年,他随阿贾克斯队再次获得了欧洲冠军。

2000年,他作为主教练,率荷兰队打入欧洲锦标赛半决赛。2003年开始执教巴塞罗那队后,率球队于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夺取西班牙联赛冠军,并于2006年夺取欧洲冠军。2004年3月,他被球王贝利评选为目前在世的125名世界最佳球员之一。
点评:荷兰著名球员,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球星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8-9-30 00:02:07

历史上的今天:9月30日
http://www.cccpism.com/moskow/viewussr/2/3/time/15.jpg
http://www.10thnpc.org.cn/images/139065.jpg
http://english.hanban.edu.cn/images/139063.jpg
http://www.whereshow.cn/hotviews/russia/culture2/images/0633-2.jpg
http://news.nen.com.cn/72351236656988160/20050511/384757.jpg
华西列夫斯基(1895.9.30~ 1977.12.5)
  苏联元帅,军事家。生于伊万诺沃州新戈利奇哈镇一神甫家庭。1915年9月阿列克谢军事学校速成班毕业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任连长、上尉代理营长。1919年参加红军,历任副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参加过对波兰军队的作战。20年代任师属学校校长,并连续八年担任团长,出色完成部队训练任务。1931年5月调工农红军军训部工作。1934年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军训部部长。1936年入总参军事学院深造,翌年毕业后调总参谋部任职。1938年加入联共(布)。1940年5月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参与制订苏军在北方向、西方向和西北方向战略展开的作战计划。苏德战争期间,1941年8月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42年5月任总参谋长,10月兼任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主持制订一系列重大战役计划,参与领导解决各方面军所需人员、物质和技术器材保障以及为前线准备预备队等重大问题。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经常作为大本营代表亲临情况最复杂的前线,直接传达任务和指导工作,监督战役计划的实施。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直接指导和协调参战部队抗击敌军进攻,并主持制订反攻计划,为彻底击溃进攻之敌作出了贡献。1943年2月晋升为苏联元帅。同年夏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组织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协同作战。同年秋,领导制订并组织实施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解放顿巴斯以及乌克兰第4方面军进攻北塔夫里亚地区的战役计划。1944年1~2月组织乌克兰第3、第4方面军在克里沃罗格-尼科波尔战役中协同作战;4月协调苏军解放克里木的作战行动,在攻占塞瓦斯托波尔的作战中负伤。同年夏参与领导白俄罗斯战役的组织与实施,负责协调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1、第2方面军的作战行动,与负责协调白俄罗斯第2、第1方面军作战行动的另一大本营代表G.K.朱可夫一起,为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解放白俄罗斯作出重大贡献,获苏联英雄称号。白俄罗斯战役结束后,奉命为苏军向阿穆尔河(黑龙江)沿岸、滨海地区和外贝加尔地区集结兵力进行初步准备,领导制订对日作战计划。1945年2月在东普鲁士战役中,被任命为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率部歼灭德军东普鲁士集团。德国投降后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重新调整远东苏军的部署,成功地组织实施了消灭日本关东军的战略性进攻战役(见苏日战争),第二次获苏联英雄称号。战后任苏军总参谋长和武装力量部副部长,领导军队改组和加强部队军事训练等工作。1948年11月任武装力量部第一副部长,次年3月任武装力量部部长。1953年3月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6~1957年任国防部主管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副部长。1959年1月任国防部总监组总监。他具有丰富的统帅部工作经验,在领导、指挥大军团作战中显示出卓越的组织才干,其军事活动业绩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两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8枚。著有回忆录《毕生的事业》。
点评:消灭德国法西斯的伟大军事将领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8-9-30 00:02:21

历史上的今天:9月30日
http://www.zsda.gov.cn/Exhibition/images/img_history015.jpg
http://www.dysygz.com/jyzrw/2004q/xsxt/04-05shang/g1ls/10/data/images/tshy.jpg
http://www.d0086.com/FLM/Guangdong/SKM/bskk/images/2006325114527.jpg
1938年9月30日——前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唐绍仪遇刺身亡。
 唐绍仪,又名唐绍怡,字少川,生于1862年1月2日,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唐家村人。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唐父巨川是上海的茶叶出口商。唐绍仪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官派留学美国,经中学升至哥伦比亚大学文科。
  1881年唐绍仪归国后,被派往天津的洋务学堂读书。1885年进入天津税务衙门任职,1889年底被委任为驻龙山商务委员,即驻朝鲜汉城领事,在任上表现出干练的外交才能。在朝鲜期间,唐绍仪与当时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袁世凯建立友谊。1896年10月,清朝政府正式委任唐绍仪为中国驻朝鲜总领事。1898年9月,唐绍仪因奔父丧返国,结束其出使朝鲜近10年的外交生涯。

 抗日战争爆发后,唐绍仪发表了支持抗战的言论,冯自由认为唐是自卢沟桥事变后,“主张抗战最力之一人”。上海沦陷后,唐将妻室子女送往香港,自己仍留居上海,国民党对其只身滞留上海甚不放心,蒋介石、孔祥熙等不断派人游说,并以官衔及津贴笼络,希望他保持晚节,不要为敌所用。广东的抗日组织也派出代表劝唐离开此地,但他不从。与此同时,唐绍仪周围的一些亲友,却在打着他的旗号从事汉奸活动。日本亦有一个所谓“南唐北吴”计划。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还组织了一个对华特别委员会,负责做唐绍仪、吴佩孚的工作。1938年9月28日上午,土肥原在唐绍仪女婿岑德广的带领下,赴唐宅长谈,潜伏于上海的国民党军统特务侦知此事后,奉命于9月30日将唐刺杀。为掩人耳目,10月5日,重庆方面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长孔祥熙等名义,特地颁布《唐绍仪褒扬令》,同时拨付治丧费5000元,并令将唐氏生平事迹“宣付国史”。国史馆撰写的《唐绍仪传》,称唐晚年被日本人拉拢,要其充当傀儡,“终不肯出”。
点评:抗战期间的大事件,唐绍仪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复杂的印记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8-9-30 00:02:36

历史上的今天:9月30日
http://www.350769.com/UploadFiles/20071227101016344.jpg
http://images.ccppg.cn/old_site/a/zxs/images/0709/1005c82.jpg
http://sports.people.com.cn/mediafile/200709/11/F200709110107339103198171.jpg
2007年——第五届女足世界杯在中国落下帷幕,最终德国队以2:0击败巴西队,获得冠军。
点评:祝贺德国队,希望中国女足再努力加油

ishu 发表于 2008-9-30 00:07:13

1911年9月30日
意大利与土耳其争夺的黎波里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682_093003.jpg
的黎波里的死伤者  1911年9月30日,为争夺对的黎波里的控制权,意大利向土耳其宣战,宣战后意大利立即向土耳其发动进攻,数小时后炸毁土耳其在普雷韦扎港的一艘鱼雷艇。由于意大利海军位置有利,因此接着又封锁了的黎波里。这是在土耳其拒绝了意大利要土耳其交出利比亚的最后通牒后发生的。
  许多欧洲人都认为这一局势将导致地中海大战,奥斯曼帝国将会因此崩溃。现在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使战争局部化,将战火限制在的黎波里地区。据报道土耳其对意大利没有任何敌对行为,因此意大利的行径被广泛地谴责为鲁莽草率之举。英国的一家报纸说,意大利是“海盗”、“土匪”。可是意大利人民却走上街头表示支持参战。

评论:战争太残酷了。

ishu 发表于 2008-9-30 00:07:34

1926年9月30日
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738_093105.jpg
燕归人未归   1926年9月30日,开明书店出版了《子恺漫画》,这是以居士风度见称于世人的丰子恺先生的一本随笔即兴式的作品集。 丰子恺把自己的漫画创作分为四个时期:描写古诗句时代,描写儿童相的时代,描写社会相的时代,描写自然相的时代,初期所作描绘古诗词句的画,有《翠拂行人首》、《月上柳梢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丰子恺以自己的孩子为模特儿,创作了《瞻瞻底车》、《阿宝赤膊》、《花生米不满足》等充满童趣的漫画。描写“社会相”的漫画,有以熟悉人物为模特儿的《编辑者》、《明日的讲义》;有以农家、小贩等为题的《话桑麻》、《馄饨担》、《头彩十六片》;有以都市工人、堂倌、佣工、清道夫乃至乞丐等穷苦人为题的《渴者》、《脚夫》、《人如狗,狗加人》等。在漫画“自然相”时,作者希望自己的眼“从恶岁转入永劫”,他的笔下开始出现《油壁车轻蜀道难》、《满山红叶女郎樵》等风景画。 从日本归国后,丰子恺于春晖中学任教。一次,丰子恺信手把春晖中学校务会议上“那垂头拱手而伏在议席上的各同事的倦怠的姿态”画了下来,并把它贴在门背后欣赏。从此,丰子恺不断地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琐事和景象趁兴画出,有时把自己平日所喜爱的古诗句词句也“译作小画,粘在座右,随时欣赏”。 在创作这些小画时,丰子恺并没有想到拿去发表。1925年朱自清在他与俞平伯合办的不定期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上,首次公开发表了丰子恺的一幅小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郑振锋看到这幅小画后,便向朱自清了解了丰子恺的情况,并通过胡愈之向丰子恺索画,在他主编的《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郑振铎把这些画称之为“漫画”。 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738_093106.jpg
乡村学校的音乐课 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738_093107.jpg
瞻瞻的车 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738_093108.jpg
断线鹞

评论:丰老的作品太令人难忘了。

ishu 发表于 2008-9-30 00:08:02

1941年9月30日
莫斯科保卫战开始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683_093036.jpg
苏联的秋天,道路泥泞,给德军摩托化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德军在“闪电战”计划破产后,被迫缩短战线,妄图集中力量,迅速攻占莫斯科。莫斯科是苏联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铁路交通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希特勒认为,一旦攻占莫斯科,就能击败苏军主力,达到结束对苏战争的目的。
  9月30日,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攻势,妄图在十天之内攻占它。德军投入的兵力有七十四个半师,一百八十万人,一千七百辆坦克,一千三百九十架飞机,一万四千多门大炮和迫击炮。德军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苏军方面总共有九十五个师,一百二十五万人,九百九十辆坦克,六百七十七架飞机,七千六百门大炮和迫击炮。希特勒扬言要在莫斯科红场上检阅他的法西斯军队。10月2日,德军从中部突破了苏军防线,到10中旬的两周之内,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完成了三个大包围圈,两个在布良斯克附近,另一个在维亚兹马以西。在这三个包围圈作战中,德军共俘虏六十六万三千俄国人。面对这危急关头,苏军迅速在莫斯科以西约八十公里的莫日艾斯克组织了防线,阻止德军推进。
  10月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大将为西方和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迅速重建了四个集团军,以防守莫日艾斯克。10月中旬,在北、西、南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地段上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0月15日,苏联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外国使节迁往古比雪夫。斯大林留在莫斯科,亲自指挥保卫成,10月19日,国防委员会宣布莫斯科戒严,号召首都人民誓死保卫莫斯科。三天之内,全市组织了二十五个工人营,十二万人的民兵师,一百六十九个巷战小组。有四十五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在首都和全国军民支援下,前线军民英勇抗敌,浴血奋战。到10月底,德军被阻止在加里宁--土耳基诺沃--沃洛克拉姆斯克--多罗霍沃--纳罗--佛敏斯克--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以西一线。希特勒妄图在10月占领莫斯科的计划破产了。
  1941年11月7日,苏军在英勇保卫莫斯科的同时,红场依然进行着阅兵式。斯大林向全国军民发表振奋人心的演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11月15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第二次疯狂进攻。11月23日,德军占领克林,27日,又占领了离莫斯科仅有二十四公里的伊斯特腊。莫斯科处于德军大炮射程之内,德军用望远镜几乎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顶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莫斯科军民誓死保卫首都,苏军第316步兵师(后改名为潘菲洛夫第8近卫师),表现了苏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在阻击德军坦克通向莫斯科的杜波塞科沃要道上,持续战斗四个小时,击毁敌人十八辆坦克,为保卫莫斯科,英雄们全部壮烈牺牲。从11月16日到12月5日,德军损失官兵十五万五千,坦克七百七十七辆,而莫斯科岿然不动。
  12月初,莫斯科的气温已下降到零下二十至三十度,德军没有棉衣,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坦克上的光学窥镜失去作用。而苏军,他们习惯寒带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仅英、美根据莫斯科议定书就给苏联运送了一百五十万双军靴,一万零五百吨制靴皮革。随后又运去七百万双军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开大反攻。1 942年初,苏军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毙伤十六万八千人,把德军赶离莫斯科一百到二百五十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1941年德苏战场的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军被击溃五十个师,陆军伤亡八十三万多人。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683_093038.jpg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最著名的将领格奥尔吉-朱可夫 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683_093037.jpg
德军增援部队开往前线 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683_093034.jpg
苏军增援部队驶向莫斯科 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683_093031.jpg
莫斯科外围,德军步兵每师减员达三分之一

评论:德军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ishu 发表于 2008-9-30 00:08:55

1949年9月30日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681_093016.jpg
毛泽东为纪念碑奠基   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提议将“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在天安门广场”,这个意见得到代表们的一致赞同。9月30日,闭幕式后全体代表在北京天安门外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词说:“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全体代表脱帽默哀。毛泽东主席宣读碑文后,亲手执锹铲土,以表崇敬先烈。碑文系毛泽东撰写,周恩来手书。碑文为:“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681_093017.jpg
1949年9月30日,周恩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上讲话

评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英烈。

ishu 发表于 2008-9-30 00:09:15

1981年9月30日
叶剑英发表台湾回归的九条方针http://www.wst.net.cn/history/9.30/1664_093018.jpg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
进一步阐明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9条方针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大常委会、国务院,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9条方针政策。
  其要点是:(1)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2 )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3)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4)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5)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6)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7)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8)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9)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提供建议、共商国事。
  9条方针发表之后,中央党政领导人和各方面知名人士、爱国同胞,纷纷发表谈话表示拥护。有关机关团体还提出了相应措施,准备对台湾各方面人士归来予以优厚的接待。

评论: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央政府做了不少的努力。

猪仔虫 发表于 2008-9-30 00:33:03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9/0610922531064772.jpg

1946年9月30日
纽伦堡国际法庭对纳粹战犯宣判


纽伦堡国际法庭对纳粹战犯宣判

  1946年9月30日纽伦堡国际法庭宣判对德国法西斯头目的惩处。

  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根据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4国在伦敦签订的《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由4国指派法官组成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审讯,纽伦堡法庭从1945年11月到1946年9月对22名纳粹首要战犯进行公审。

  1946年9月30宣判纳粹空军元帅戈林、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凯特尔元帅、党卫队保安处长卡尔腾布龙纳、内政部长弗立克、驻波兰的纳粹刽子手弗朗克、虐杀犹大人的施特赖歇尔、纳粹“哲学家”罗森贝格,奥地利卖国贼赛斯-英夸特、约德尔元帅、第三帝国负责奴隶劳动的头子绍克尔以及希特勒私人秘书鲍曼共12名战犯绞刑,还有3名被判无期徒刑,4名有期徒刑,3名无罪开释。并宣布纳粹党的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党卫军等为犯罪组织。

  由于美国的庇护,法庭宣布不认为冲锋队、德国内阁、德国总参谋部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是犯罪组织。该行为遭到苏方法官的反对和世界舆论的谴责。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9/0610922531175473.jpg
纳粹战犯戈林在受审

评议:反人类必被人类所审判

猪仔虫 发表于 2008-9-30 00:34:39

1947年9月30日
东陵大盗孙殿英病死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9/0610922531568254.jpg
以盗挖东陵闻名的孙殿英

  1947年9月30日,以率军盗取东陵而闻名的孙殿英病重医治无效,带着对自己一生的忏悔离开了人世,时年63岁。

  解放军占领汤阴后,孙殿英的全部士兵被缴械,孙殿英的第三纵队全军覆灭,东陵大盗孙殿英被俘。解放军共毙、伤、俘孙殿英部9100余人。

  孙殿英的特点是反复无常,他虽身为国民党军司令,也投降过日军,但却曾请共产党员宣侠父当过他的秘书长,抗战时请来中共统战部副部长南汉宸给他当过顾问,也掩护过中共地下党员朱穆之、王北平等。这次,孙殿英被俘途经鹤壁大吕寨,刘伯承对他说:“抗日初期,不能说你们没有贡献,但是以后的阶段,确实做的太不好了。”

  由于孙殿英几十年的恶习,使他染上了烟后痢,难以治愈,但解放军仍找来医生为他医治,他在生命垂危之际,拉着前来看望他的人的手说:“我过去做了许多坏事,对不起民众,对不起共产党。”

评议: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猪仔虫 发表于 2008-9-30 00:36:15

1993年9月30日
印度发生强烈地震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9/0610922532868739.jpg
灾后哭泣的妇女

  1993年9月30日凌晨3时50分,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中拉图尔附近73座村庄被毁,死亡人数已逾两万多,印度有关部门估计可能最终会达到三万人,成为印度本世纪人员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人们也开始对这次地震提出一些值得思索的问题。

  死亡人数为什么那么多?

  印度孟买的专家认为,拉图尔地震死亡率高的原因,一是该地区人口稠密,二是地震发生于凌晨人们都在家中熟睡的时候,而更重要的是当地居民的房屋建筑特点所致。拉图尔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区,当地居民缺乏地震的经历,他们的房屋大多用石块土坯建成,墙厚实但不坚固,房屋均无地基,抗震性差,一旦地震,房屋倒塌,石块土坯纷纷砸下,成为一堆瓦砾,把熟睡的人们掩埋在里面。土石形成的瓦砾堆不像现代建筑的水泥柱板那样能为被掩埋者构成可以存活的小空间,从救援发掘可以发现,埋在瓦砾堆里的人鲜有幸存者,因而死亡人数多。

  地震为什么发生在这里?

  拉图尔地震发生后,印度最大的反对党印度人民党主席阿德瓦尼指责印度政府没有向当地居民预先提出警告,才导致如此众多的人死难。他说当地居民反映拉图尔地区自1992年9月以来至少发生过1500次小震,今年9月19日,拉图尔附近的赫拉雷地区曾发生过一次较强的地震,而印度政府始终对此熟视无睹。印度过去几次较大地震均发生在北部靠近喜玛拉雅山的地区,马哈拉施特拉邦一直不被认为是一个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区。印度地质勘探局副总局长帕迪表示:“我们感到迷惑,需要进行调查,看看是不是这一地区的岩壳裂缝活动了。”他说拉图尔地区处于南亚次大陆最古老和坚实的岩层构造上,印度地质勘探局一直认为,这一地区不会发生严重地震。有些印度舆论认为新建的一些大型水库是印度近年地震增加的原因,但专家们对此始终未表支持。

  能否防止灾难减少损失?

  拉图尔地震发生后,印度政府立即调动军队赶赴灾区救援。到10月3日,第一阶段搜寻幸存者和处理死者工作已基本结束,第二阶段安置灾民协助他们重建家园的工作正逐步展开。由于地震损失严重,印度政府自1947年建国以来第一次同意接受外国对印灾区的援助,救援物品已开始运往灾区。但震区居民仍心有余悸,拉图尔地区的居民已连续三天晚上宁可露宿而不愿睡在有屋顶的地方。还有消息说,今年12月或明年1月马哈拉施特拉邦还将发生地震,使人们更加惊恐。他们问,这样严重的自然灾难能不能防止,至少使其损失大幅度减少呢?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9/0610922532992490.jpg
死去的一家三口

评议:地震无情世间有情

猪仔虫 发表于 2008-9-30 00:37:39

1962年9月30日
美国黑人跨进白人大学引发骚乱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9/0610922531876772.jpg

白人种族主义者试图阻止黑人詹姆斯-梅雷迪斯入读密西西比大学,美国南部的种族暴力冲突的自此被引发

  1962年9月3O日,由于密西西比大学录取了一名黑人学生--詹姆斯-梅瑞迪斯,挑起了有种族隔离情绪的白人学生的暴力活动,导致骚乱并且迫使州长罗斯-巴内特与肯尼迪总统对话。但不论争执何等激烈,詹姆斯-梅瑞迪斯最终成为白人学生的学院中第一名黑人学生。

  大学理事会一星期以前,决定依照政府关于消除种族隔离的法律,准许梅瑞迪斯注册。这一决定激怒了巴内特,他发誓要与理事会和政府斗争,维护学校的种族隔离制度。肯尼迪与这位州长通过电话进行谈判,但巴内特毫不退让。肯尼迪总统以执行法律为名委派国家军队前往该地,强迫学生服从法律,先前下达准许梅瑞迪注册的决定时,州警察曾封锁他的住处。

  在梅瑞迪斯被授予入学资格后,爆发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骚乱。成群的被激怒的白人学生在校园内呐喊,以示抗议,至少有3人在搏斗中丧生。50人受伤。

评议:美国的种族问题至今仍在困扰公众

猪仔虫 发表于 2008-9-30 00:40:56

1938年9月30日
出卖捷克的慕尼黑协定签署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9/0610922524048092.jpg

参与签订《慕尼黑协议》的四国代表。前排左起:英国首相张伯
伦、法国总理达拉第,以及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意大利外长齐亚诺

  1938年9月30日,出卖捷克的慕尼黑协定签署。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心,不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军事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德国对它早就垂涎三尺。

  捷克境内有300万日耳曼人,大多居住在苏台德区。1938年4月,以汉伦为首领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党举行代表大会,提出把苏台德区从捷克分裂出去的“自治”纲领。希特勒以此为由,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以战争相威胁,酿成所谓“五月危机”。

  英、法政府决意把苏台德区“赠送”给希特勒,推动德国东进反苏。两国经过磋商后分别表示,它们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而战。

  英、法的纵容使希特勒更加强硬。德国制订了进攻捷克的“绿色方案”,预定9月16日下动员令,10月1日进军。9月15日,年近70的英国首相张伯伦生平第一次坐飞机,匆匆飞往德国。经过3小时的会谈,他只从希特勒那里得到一项“保证”,即在几天内两人再次会晤之前,德国不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英、法两国经过紧急磋商,决定满足希特勒的要求,压捷克割让苏台德区给德国。9月22日,张伯伦再次飞往德国,在戈德斯堡与希特勒会谈。不料希特勒并不买帐,又提出将捷境内其他操德语的地区统统划归德国,并对归并领土实行军事占领,限定10月1日以前解决问题。紧接着,希特勒宣布从9月28日起实行德军总动员,命令部队在9月30日以前作好战争准备。

  英、法政府被希特勒的战争叫嚣吓破了胆。9月29日,张伯伦在半个月内第三次飞往德国,同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一起,在慕尼黑举行英、法、德、意四国首脑会议。会议从29日12时45分开始,至次日凌晨1时半正式签署了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直到这时,一直在隔壁房间里等候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两名代表才被带进会议厅,告之协定的内容。迫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压力,捷政府在德国限定的6小时内接受了《慕尼黑协定》。

  1938年10月1日,德军开始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其他住有日耳曼人的地区。1939年3月,斯洛伐克地区分裂主义者蒂索按照希特勒的旨意,宣布斯洛伐克“独立”,要求德国“保护”。3月15日,德军开进布拉格,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9/0610922524046606.jpg

1938年9月15日,被希特勒的战争叫嚣吓破了胆的英国首相张伯伦,生平第一次坐飞机,匆匆赶到伯希特勒加登去见希特勒,乞求德国不要立即采取军事行动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9/0610922524151649.jpg

9月22日,带着英、法决定压捷克割让苏台德给德国的见面礼,张伯伦再次飞往德国,在戈德斯堡与希特勒会谈。不料希特勒得寸进尺,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给了一心求和的张伯伦当头一棒。图为神情黯淡的张伯伦与希特勒会谈后合影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9/0610922524237818.jpg
四国首脑会议完全满足了希特勒的要求,于9月29日凌晨一点半,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议》。图为签订协议现场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9/0610922524221136.jpg
自慕尼黑返回伦敦的张伯伦,在机场上挥舞着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评议:德国法西斯从此得寸进尺

gubangjin 发表于 2008-9-30 06:42:46

1983年9月30日 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逝世

1983年9月30日,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谭林逝世。
评论:开国的功臣,我们不要忘记。

gubangjin 发表于 2008-9-30 06:43:50

1984年9月30日 “小平您好!”横标的出现

1984年9月30日晚上9点多钟,北京大学的一间学生宿舍里,81级生物系细胞遗传专业学生郭庆滨、李禹、栾晓锋等议论着:明天就要游行,用什么能充分表达出自己对党和祖国的感情呢?他们决定制作一幅横标。写什么标语呢?有人说:“教育要改革。”有人说:“改革要加速”。有个学生脱口而出:“就写‘邓小平万岁’。”但“万岁”两个字立即被否定了。大家觉得,这两个字不亲切。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写“小平同志您好!”大家觉得这句话最能亲切地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最能表达对党中央的领导、对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

评论:人民发自内心的呼声。

gubangjin 发表于 2008-9-30 06:46:38

1960年9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这一卷收集了毛泽东从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即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

评论:是解放战争时期思想的集大成。

gubangjin 发表于 2008-9-30 06:55:18

1626年9月30日 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

努尔哈赤(1559-1626),建州女真人。
当时女真族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黑龙江女真四部,散居在中国东北,努尔哈赤25岁时以13副铠甲起兵,与明前交好,经30多年努力,统一了女真各邦,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称帝,年号“天命”,建国号“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开国第二年即誓师攻明,后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与明朝进行战略决战,结果歼灭包括明师主力杜松部在内的明军10余万人,从此取得了辽松战场主动权。
1626年(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堡(今辽宁兴城),被明将袁崇焕打得大败而归,9月30日(八月十一日)含愤去世。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是兼有军事、行政、生产和多种职能的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借鉴汉文而制定满文。这些都对发展民族文化,加速社会封建化,起了重要作用。

评论: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gubangjin 发表于 2008-9-30 06:58:21

2000年9月30日 中国建桥史上“第四座里程碑”——芜湖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2000年9月30日上午,铁道部和安徽省在芜湖长江大桥上举行该桥建成通车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与参加大桥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的代表以及芜湖市各界人士一起,热烈庆祝这座被称为中国建桥史上“第四座里程碑”的大桥胜利建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对芜湖长江大桥的建成作了重要批示。他说:芜湖长江大桥的建成,使我国桥梁建设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安徽和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希望全体参建职工再接再厉,再创铁路建设新成绩。

评论:芜湖长江大桥一个将近一个世纪的梦,终于梦想成真了!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金豆  留住记忆“0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