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简介
三聚氰胺,分子式C3H6N6,外观呈白色结晶粉末,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三聚氰胺最早由李比希于1834年合成。三聚氰胺通常被用作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的最大特点是含氮量很高,达66%,在业界素有“假蛋白”之称。因此,三聚氰胺又被不法分子用于食品工业造假。典型案例是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和2008年中国三鹿奶粉事件。
由于直接测量蛋白质技术上比较复杂,食品工业中测定食品的蛋白质含量常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的方法。此方法通过测定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因为三聚氰胺与蛋白质相比含有更多的氮原子,再加上三聚氰胺几乎无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成本又很低,所以最易被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三聚氰胺,会使蛋白质测定含量虚涨4个多百分点。
三聚氰胺一般被认为毒性轻微。但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会标明“不可用于微波炉”。
以上内容出自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878
由此可以看出,为什么会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除了利益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应该看到检测标准的不健全。当然正如某些专家说的那样,不能对所有的物质进行检测,但是,对于这个对已知可能(此时事件以前就知道吧)混入的物质,为什么没有检测呢,是没有方法吗?不应该吧?
如果真得没有,请看这个,虽然这篇文章是今年发表的。
国家标准是老旧的,新方法是可以测的,2007年美国也出过事,唉
什么时间政府能走来事故的前面? 到底加入的是尿素还是三聚氰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