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札记
教书近二十载,将近十年不当班主任,今年竟又当上了班主任。今天是教师节,早上除了花,还有一些学生家长买了小礼品要送给我(包装好了,不知里面究竟是什么),还有一个要送“卡”,都被我拒绝了,无功不受禄,即使以后他们觉得我使他们的孩子受益匪浅,我也不会接受他们的馈赠,那会贬低我的人格。不过因为当时有点乱,所以一个杯子没有物归原主(不知主人是谁,问学生也没一个人认领)。 我没有为学生做出特别的奉献,我并不高尚。放眼教师群体,比我境界高的肯定有,但我接触过的教师并不比我高尚多少,很多人比我低下。正如出了问题学生不能全怪学校,教师队伍这样令人担忧不能说他们“人性本恶”,跟社会大环境也有关,当官的无所事事,终日吃喝嫖赌,教师们自然心理不平衡,不受制约的权力一定会产生腐败,碰巧老师们也有一点“权力”,于是就把它变成“捞钱”的工具。人际关系也糟糕透顶,很多人宁做“鬼”不做人,我想蒲松龄老先生要是尚在人世,他肯定会再次慨叹当今的中国人鬼都不如。这正是鲁迅先生始终让人不能忘怀的原因所在。
不知从何时开始,ZG就在挖坑,现在这个坑几乎能容得下十几亿的中国人,可是我们伟大的ZG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是的我认为它自身也在退步——这好像是一句废话。 偶也正在学着当一名教师。
不容易啊! 好像也有将近十年没教过语文了吧,这学期也不再教英语,改教语文。刚开始上语文课总不自觉地要说英语,比如:stand up,sit down,还有OK,great 等,还好都刚到嘴边就咽回去了。习惯成自然啊,不过一周过去了,我好像改过来了,不再产生说那些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冲动了。 看到楼主的札记,不由得让我想起昨天已进入教育实习的同学和我说的事。
早上七点,在上海某初中校门口,已聚满了花贩,原因很简单——9月10日是教师节。
随着学生陆续进入学校,站在门口值班的新任女校长手里的花束越来越多,大大小小不等,不一会儿她的怀里就捧不下了。而此时,花贩们的生意正风风火火地继续着。
当同学来到办公室时,发现办公室几乎成了一个花店了,摆满了康乃馨和百合,充裕的花香使真个办公室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然后,听到一个老师打趣说:“咱们明年也去买花算了,肯定能赚不少钱,哈哈……”
而后,又听一个学生说道:“今天早上半小时就花了我100块零花钱,都买花了。”
貌似近年兴起了教师节送花热,而这个送花热的后面不知又将兴起什么“热”呢?
其实,对于老师来说,学生好好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送与不送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就我而言,从小到大从来没送过老师什么礼物,但老师们对我都十分关心且给了很多的帮助。
所以,没必要兴起送礼给老师的热潮。 楼主正直,赞.
我自己也不收礼物的,也支持家长不要送,免得推来推去还麻烦.无论送不送礼都一样认真地教,关键是学生肯学.
说句实话,很多老师本来就没那水平.你就是送了礼也教不好, 不过教师节的礼物有些变
看电视上说有的家长要让老师到他们的别墅住一晚
社会上的那些歪风也蔓延到学校了 楼主语文老师? 记忆中,这可是个最接近学生想法,最能启发学生的任课老师啦 记得我小时候入学时,班上有一个学生好像有“学校恐怖症”,每天上学一定要家人陪同,须臾不能离开,老师只好把他放在最后一排,他的兄长和他同桌。他的家人可能以为过一段时间他就会适应学校生活,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他还是要家人陪他上学,后来大概家人失去了耐心,一学期没读完他就辍学了。
我的班上也出现了一个类似的学生。听她父母说她曾在乡下念过一年级(所以从接受知识的能力上看她并不比别的学生差),虽然她现在仍属不足龄儿童。所以她应该没有“学校恐怖症”,她可能只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了一点,对新环境产生了恐惧,再加上她的父母平时可能很宠她,所以才会有别其他学生。入学的第二天,就有学生告诉我她“病”了,我于是打电话把她妈妈叫来了。她妈妈陪了她一会儿又走了,告诉我她没病,只是想家。接下来几天,她还是天天“生病”,又哭又叫,一会儿说肚子疼,一会儿说头痛、发烧,还用手顶自己的喉咙,装出要吐的样子。我问她要不要回家,她说不要,可能父母跟她说过叫她不要中途想回家,我也不再打电话给她父母,但是尽量对她和蔼可亲,问她要不要喝水,告诉她要是热就在电扇底下凉一凉,不舒服就趴在桌上休息休息。这样一安慰她也就不闹了,虽然不一会儿她可能又说自己这里那里难受。我还发现她有一种被关注的需要,我是班主任,跟他们接触较多,所以她可能格外在意我是不是关心她,如果她觉得我冷落了她,她会突然“犯病”以吸引我的注意,我跟她柔声细语一番之后,她往往刚离开我就屁颠屁颠地跑起来了。转眼两个星期过去了,这两天她“发病”的频率越来越低,她可能基本适应新学校了。 两个困难:
一是教材不熟。虽然教过十年语文,但十年过去了,现在的课本已变得面目全非,更何况本地现在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而我以前教的是人教社教材。
二是学生不熟。我指的是对低年级学生了解程度不及对中高年级学生的了解。虽然近二十年一直呆在小学,但接触低年级学生较少,更没教过一、二年级语文。虽然教过他们英语和音乐,但加起来只有三、四年时间,而从教二十年几乎天天跟中高年级学生打交道。
慢慢来吧,既然接受了就没有退路。 关注与学习中。。。。 对于学生的礼物,我就不像楼主那样一概拒绝。楼主这样做实在难能可贵。但我有我的原则:平时学生送的礼物就一概不收,但是教师节学生以班集体名义送的礼物就得收下,不收实在太不给学生面子了。也可能会得到反效果。 一星期前,班上有一位学生家长请我们吃饭,他前一天晚上就打电话跟我们联系,不巧的是我家电话那天出了毛病。第二天我没办法推掉了,因为他已经跟别的老师约好了,只好赴宴。结果席间8位男士喝掉6瓶白酒外加5瓶啤酒,三位东道主都喝多了,听说光白酒每瓶就要75元,虽说做生意的不在乎那点钱,但人家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所以以前有类似的生意人虽然请我们吃饭,但我们还是明显看得出他们有些舍不得花那么多钱的)。
下不为例,但愿这是我当班主任最后一次让学生家长破费。 班上有一个很可爱的女生,刚开始我觉得她比较能干,就让她当班长,可是她有个小毛病,紧张时总是几乎失声,即说话时用假嗓子,不少唱戏的也是用假嗓,问题是她那时候几乎有气无力,所以别人很难听清她说什么。我每次让她上讲台带读时,她都是这样,这让我有点烦,就让另一个学生替代她当了班长。大概是她有点不甘心吧,那之后她发言比以前积极了,而且几乎不失声,只偶尔有个别字说不出来,当然如果我在她没举手时让她发言她也会“失声”。她的发声肯定有问题,但说不出声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心理,即不自信——一个跳高运动员看见横竿就发怵想跃过去无异于天方夜谭。 引用第13楼benchren于2008-12-07 20:47发表的 :
班上有一个很可爱的女生,刚开始我觉得她比较能干,就让她当班长,可是她有个小毛病,紧张时总是几乎失声,即说话时用假嗓子,不少唱戏的也是用假嗓,问题是她那时候几乎有气无力,所以别人很难听清她说什么。我每次让她上讲台带读时,她都是这样,这让我有点烦,就让另一个学生替代她当了班长。大概是她有点不甘心吧,那之后她发言比以前积极了,而且几乎不失声,只偶尔有个别字说不出来,当然如果我在她没举手时让她发言她也会“失声”。她的发声肯定有问题,但说不出声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心理,即不自信——一个跳高运动员看见横竿就发怵想跃过去无异于天方夜谭。
越是紧张,发假声,越要让她说,否则她一直紧张发假声会成为她的童年习惯,将来特别难改.
每个人都有自己麻烦,回避总不是办法.
而且那女生很主动,希望改进.这个时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父母一万句话,顶不住老师一句话,一次行动.
只是我的个人想法. 天气变冷了,迟到的学生越来越多。上星期有个小女生迟到了,她爸爸把她送到了教室(每天她父母接送她上学、放学),说她六点多就起床了,但是吃饭时磨磨蹭蹭,催她快点,她说迟到没关系,说声“报告”老师就会让她进教室。这引起了我的警觉。教师对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常规训练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非常关键(其实对学生而言——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常抓不懈),虽然我经常强调要遵守校纪校规,比如迟到了要喊“报告”,不能上学要打电话跟老师请假,前不久我预料到迟到的学生可能会多一点,就要求他们早睡早起,尽量不要迟到,谁知这些都不如我在实际处理迟到的学生时不够严厉对他们的影响大。所以那天早读之前,我宣布了一条新的班规:一星期之内迟到次数不许超过两次,第二次迟到就在教室外面上早读。 班级学生构成:
总数47,其中女生只有16个,可能是计划生育政策和国人重男轻女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个班情况类似。男女比例失调会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班级来说也不是好事情啊。
班上有四个学生来自外省,一个河南人,一个河北人,还有两个来自湖南(以前教过的外省学生主要是福建和江浙人)。还有一个来自本省其它城市,其他虽说都是安庆人,但有十几个来自八县,剩下的二十多个基本是周边及本地户口(有的是外地人和本地人结合生的孩子)。据我所知本校交借读费的学生超过一半,学生组成复杂对班级管理和教学来说既有利也有弊。 楼主的点滴感受可以让我们这些园丁们有点感触,其实真正缺乏的就是这种长文,偶尔记录感触容易,但是在一个地方记录实时的感触给大家分享实属不易,顶楼主一个!其实从长文里头才能看出没有加工的真正反应教育本质的一些问题!送花,请客,其实都能看出一些问题来,呵呵! 昨天上《我长大了一岁》时,班上的一个女生(就是8楼提到的那位)忽然哭了起来,当她的同桌告诉我时,她大声哭了起来(刚才只是啜泣)。我问她为什么哭,她大声说:“我爸爸妈妈要离婚了!”我想可能是课文中的“爸爸、妈妈,我长大了一岁”勾起了她的伤心事。我赶忙说:“不会的,你听话,搞好学习,你爸爸妈妈就会喜欢你,就不会离婚了。”“不,她们会离婚的!”她肯定地说,哭得更厉害了。“好了,听话,下课到我办公室跟我说。”我不想因为这件事耽误上课。后来不知我说的哪句话打动了她,她渐渐停了下来。下课时,她立刻蹦蹦跳跳笑着跑出了教室,真是个小孩子。中午放学她没有回家,她说妈妈给了她钱让她自己买吃的。这我倒深有体会,每当父母冷战时,我放学回家时,灶台上总是冷冷清清。 希望楼主能继续坚持写给大家,这样的小故事还是很动人的
那个女孩子对父母离婚的恐惧和父母冷战的伤害是不是还有更多的故事啊,期待能继续看下去
这种伤痛是我们这代不曾体会的,我周围当时的同学和朋友没有出现父母离婚的,所以到现在对这种事情对孩子伤害和心理冲击都没感觉
期待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