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灭绝物种之——白颈长尾雉
一、概况介绍http://www.sqs.gov.cn/Article/UploadFiles/200808/2008081116270824.jpg
白颈长尾雉(white-necked long-tailed pheasant )仅分布在中国东南的灌木丛和竹林。白颈长尾雉俗称横纹背鸡、山鸡、红山鸡、高山雉鸡和地花鸡等。其体形大小与雉鸡相似。雄鸟额、头顶及枕部淡橄榄褐色,后颈灰,颈侧白而沾灰,颏、喉及前颈均黑;上背和胸均辉栗,各羽具金黄色羽端及羽毛中央的黑色次端斑;两翅亦为辉栗色,但具白斑;下背和腰黑而具白斑;腹白;尾灰而具宽阔栗斑。雌鸟体羽大都棕褐,上体满杂以黑色斑纹,背部具白色矢状斑;腹棕白;外侧尾羽大都栗色。它们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森林砍伐和猎取野味。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6/Bjchwzh.jpg/775px-Bjchwzh.jpg
二、保护现状:易危(在中期内可能有比较高的灭绝威胁)
白颈长尾雉是我国特产鸟类,已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T级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过去大量森林被砍伐,毁林开荒和林型改造,使白颈长尾雉的栖息生境遭到很大破坏,加之大量猎取,使种群数量日趋下降,数量稀少。
三、群分布区及人工繁殖
由中科院、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以及江西省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地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在对位于江西省宜丰县的官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白颈长尾雉资源进行长达两年的跟踪考察后,日前作出论证意见,确认官山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大白颈长尾雉种群分布地区,存活有1000多只野生白颈长尾雉。
人工饲养密度为每只鸟平均占5m2以上饲养面积为宜,并且,雄鸟在繁殖季节宜隔开饲养。密度过高使白颈长尾雉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个体的行为和生理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从饲养中看,白颈长尾雉雄雉的领域性很强。1只雄雉配5只雌雉,饲养在30—40平方米独立范围内,这种饲养状态下的饲养代价与效益比为最佳。
四、参考文献(纳米盘下载长期有效)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_ELLIOTI)的人工繁殖一起白颈长尾雉发病死亡报告江西宜丰发现千只濒危野生鸟类“野山鸡”江西省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资源调查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季节变化
五、保护措施探讨
1、建立自然保护区,优化白颈长尾雉的生态环境优越,使得水热条件适宜、丰富食物资源。
2、对偷砍偷猎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打击,促进白颈长尾雉及其它雉类出现回升的趋势。
3、各级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保护和管理设施建设,延伸保护区周边的保护范围
4、进一步改善白颈长尾雉的生境条件和栖息场所,实施白颈长尾雉及其它雉类的定位监测工程,彻底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白颈长尾雉的种群自然发展。
ps:官山自然保护区网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