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课程如何设置
最近,公司花了几万元,请了一位博士给我们讲ANSYS,这才发现当初的数学,线性代数是如此的重要,反过来反思,是不是高校的课程改革也需要与时具进.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软件也在进步,不要让大家出了校门才后悔当初,为了学习软件,不得不又拿出尘封已久书,这也是一种悲哀吧 我是化学专业的,是没有学线性代数的。楼主的感慨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也希望大家也能有所领悟呵呵 嘿嘿,我也在学ANSYS软件,看到楼主发表的感想,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其实我觉得学习ANSYS软件和高校的课程改革是没有多大联系的:
首先,学校应该是个“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地方,学校教给学生的是方法,而不是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软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其次,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基础学科而言,每个学校放在上面精力应该都不少吧!过去是,现在也是,我想将来也不会少的。
第三,关于软件的进步。是的,软件是在进步,但是这个进步是否就是理论上的进步呢?也不一定的,比如说ANSYS软件所使用到的计算方法,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有很成熟的理论了;况且老师给学生上课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更多的东西需要学生们自己去挖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靠自身就这个道理。
这些年来,高校的课程改革的新闻看很多了,但感觉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进展,顶多就是换换教材,加上几门和专业毫不相关的课……所以高校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
楼主在学ANSYS,我也在学,所以很想一块交流交流,可惜园地的“大型软件交流版块”还没有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专门的交流平台,希望以后会完善起来!
我学习ANSYS有一段时间了,学的很缓慢很困难,也有一点点体会,在这里借助楼主的帖子也说一说我学习软件的体会吧,
1、不求懂得多,够用就行。计算机软件应用中存在一个2/8原则,即:80%的人使用着计算机软件20%的功能,20%的人使用着计算机软件80% 的功能。我想对于一个普通的软件应用者来说,掌握了软件20%的功能就已经足够了;比如咱们常用的office系列软件,有谁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它的20%的功能呢?恐怕没有人敢保证!可是就凭着掌握的这点功能,已经足以对付咱们日常的工作学习了。特别是对于ANSYS这种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来说,要掌握它的20%的功能已经是很困难了(融结构、流体、电磁场、声场和耦合场分析于一体),所以没有必要执着于另外的对于自己来说无用的80%!(即使学会了那80%,而平时又不用,也会很快忘记),何况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时间还不如多来书园品品茶……
2、要懂得原理。软件就象是一个黑箱,使用者只需要把数据输入,然后一回车(这时,操作者可以起身泡杯茶了^_^……,因为软件可能运行很长时间),等待结果!
我想开发软件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这是好的;可是专业软件发展到今天,自动化程度太高了,软件使用者无需熟悉软件内部结构,如何运行,甚至不需要了解太多的规范,一切由软件自动处理。这就使得人们对软件的依赖进一步加深,而忽略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对计算机给出的结果不能作出一个正确与否的判断。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所以要知道软件的运行原理是很重要的。
一点粗略看法,还请多多指教了。 我上学时学了很多软件,到工作时也学了很多,很多都不精通,但只要能完成任务就行,不用学那么全的。 据我所知,北大文理结合是国内的典范,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也很值得兄弟院校学习。
现在拿清华大学的英语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来说明。
全校性教育教学改革的设想是,学生四年的总学分为170(以前为200学分以上),其中课程学分为140(相关专业知识70学分,人文社科与艺术知识35学分,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35学分,即:70:35:35),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占30学分。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需要开设较多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例调整为:80:30:30,即,英语专业知识80学分,人文社科与艺术知识30学分,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30学分。
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包括三大模块:1. 英语专业类可供必修、选修的课程 2. 人文社科与艺术类可供必修、选修的课程 3. 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可供必修、选修的课程。
继承了朱自清先生主持人文学院中文系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古今贯通、中外融汇”的教学方针,应该还有发扬,即:古今贯通、中外融汇,文理皆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随之出现了很多的跨学科专业。面对新形势,教育部在1998年就提出对英语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很可惜,时隔10年之久,全国语言类高校除了北外,上外和广外等高校改革成功之外,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等课程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培养模式:除了基本的英语技能培训之外,学生缺乏“专业知识”素养,毕业之后很难很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目前,我所了解的国内文理皆通的成功学者代表人物为:冯志伟,俞士汶,陈小荷,詹卫东等。
其实知识很难分家的,文科学生在大学里应该去听听数学等基础课程,理科学生最好也去选修一下文学史之类的课程,当然前提是要有时间和精力。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知识结构不要过于狭隘。
一方之见,还望批评指正。 我想说几句。课程设计应该针对不同高校有所区分。现在,很多高校课程设置都是千人一面,个人感觉,这是一个笑话。各个高校应该结合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自己高校的特点来设置课程。比如说,像俺在的高校,教学型,应用型高校,还是工科,主要应该在应用上下功夫。个人之见,胡说八道,请原谅。 呵呵,理应根据各高校特点和专长以及地区优势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人才的培养,降低失业率。 很多专业知识总是相关联的,特别是数理化知识,都是大学课程的基础. 大学课程的设置问题一直为社会所诟病,为何?若课程设置得稍微全面,别人会指责你搞普及教育没有重点;课程设置得稍微专业一点,人们又会说这是典型的狭隘主义教学。关于课程设置方面我倒还没有太多成型的认识,尽管之前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不过有几点我觉得中国高校的课程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就理工科而言。
第一,应该设置基本的哲学课和数学课。正如楼上所说,其实数学在理工科研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到了硕士博士学习的时候,原来才发现实验数据的分析很多都需要数学手段才能达到。但有一点是比较容易忽视的,那就是哲学,似乎哲学就只有那些整天摆深沉的人搞的,那就大错特错,数数以前的大家们吧,基本上都是数(化、物理、天文)学家兼哲学家。。。。
第二,应文理兼顾,大学本科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为主。到了硕博士再向精、深方向转化。 恭喜楼主终于发现了线性代数的用处,可怜我至今还认为线性代数就是 用来锻炼人的逻辑思维的 ,大学的课程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程都存在很大的脱节,基础课的教学偏重很大,大且全设置,使人学了之后因为缺乏目标丢失了信心,专业课的老师更加缺乏专业,跟市场、社会要求脱节很大,我想这点很难弥补,大部分的专业老师也就是专业课程接触多了点,至于市场的发展还是很不及在外面工作一年的人,学术如何与专业接轨还是很需要研究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