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评:《蔡元培影集》一则(非首发)
首发链接在这本书中有关于蔡元培的教育理念方面的介绍。
原文如下:
『1912年2月公布的近五千字长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完整地体现了蔡元培当时的教育思想和方针。蔡元培把他设想的教台内容归结为五项: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军国民教育在晚清持殊的同势背景下,一育是声势甚高的一项社会运动.与1902午的浑国民教育会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而民国的国际环境并无大变,抵御外悔仍为总芽,故对此项教旨“不能不采之”;实利教育着限于“人民生计”,意在增扩国家“财力”,也是“当务之急者”;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法国大革命所标举的“自内、平等、亲爱”三项。有意思的是,蔡元培在这里以儒家教义来对应阐粹其内涵:
孔子曰: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曰:大丈夫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渭也。古者盖谓之义。孔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之谓也。古者益谓之恕……孔子曰:己欲立而主人、已欲达而追人。亲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仁。
这种以古证今、以中证西的理解方式多少有点“六经注我”的味道,好像法国轰轰烈烈的一场革命,就是为了恢复中国的三代之制似的。深受儒家精神浸润,又于留学欧洲时接受了开明民主思想的蔡元培,在这里其实是想达到“中西合壁”的目的、所以才会更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而对其貌台神离的诸多歧异点,却没有加以细辨。』
作者在这里说蔡先生的理解方式有“六经注我”的味道。这恐怕不是正确的理解。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各种文化虽然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共通性,而且尤其文化是人的产物,既然是人,那么自然有其相同的或相似的内容,这也是比较文学发展的前提。因此,当我们面对一种新的文化时,其实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求诸己”,然后才是差异性的探究,只有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才能催生是出健康的交流。
这种健康的交流在中国的历史上并非没有出现过。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首先经历了“格义”的过程,然后才在健康交流的基础上扎根生长,衍生出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已经不是单纯的印度宗教,而是属于中国的宗教文化。
在我们当代的文化交流中,蔡先生的这种“格义”行为已经近乎荡然无存,反而真正代之以“西洋传声筒”式的单向传播。甚至对很多我们输出的内容,进行再输入,使得很多印着“中国制造”字样的产品成为了向过国人夸耀的资本。更有甚者,一些人完全否定了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在享受着文化经久价值的同时,却无视这些文化的价值的存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