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点应该放到哪里
今天的半岛晨报在A15-16版有一篇报道,标题是“九旬老太银行抢号抢出祸”,文章说“年近90岁高龄的王老太儿孙满堂,其乐融融,身体也还算硬朗。2007年11月20日早8时许,王老太单身一人到西安路周边一银行去取款,此时该银行还没有开门,门外聚集了众多等待的储户。由于银行按照排号顺序办理业务,所以银行准点开门后,储户们便互相拥挤着冲进银行内争抢号票,王老太在拥挤的人群中被撞倒,导致其头部受伤晕倒。老太被送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抢救,在医院抢救治疗17天后老太死亡。”文章把着眼点放在了银行方面,认为出现老太被撞倒是因为银行网点少,所以才出现排队领号,所以才出现拥挤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增加网点,二是要大力发展电子服务方式即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本人则认为,出现这样的事,应该把着眼点放到市民素质方面来。银行的网点少,需要办理业务的人多,会造成拥挤。但是,大家在银行开门时一拥而入,就能加快办理业务的速度吗?显然不能,窗口还是那么多,办每一笔业务该用多少时间还是要用多少时间。其实,从这一事故中,我们看到的是市民的素质问题。大连市被评选过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开放城市,一个旅游城市,一个国际展览业发达的城市,号称北方香港。这样的一个城市,为了早一点领到号,把一位年近90的老人推倒在地,这可能是一个个别现象,但这也从一个侧面映出大连市民的素质真的不高。
半岛晨报在报道这一事件时,只谈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而没有谈主观原因,本人认为是放错了着眼点。因为很多问题的发生都与市民的素质有关,如果全体市民的素质提高了,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比如,大连的路况与其他城市相比是比较好的,大连的汽车数量也并不太多,如与北京相比,其总量只是北京一年新上牌汽车的数量,可是,堵车现象却越来越严重。造成堵车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互相抢道,互不让行等。这都是由于市民素质不高造成的。市民的素质不高的原因何在,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想在这里讨论。但有一点是应该指出的,那就是舆论导向问题。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制订法律、制订各种规则的目的考虑,人都是自私的,因而需要约束。所谓文明城市,只不过那里的人,自私相对少些而已。
银行的网点有限,为了避免存取款有秩序,就应有取号排队的规则,以限制擅自插队的人。但,凡规则都有其短处。就比如,为了先取到号码,不顾别人一拥而上。
正如楼上所说,看待这一现象,不能局限于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市民素质需要提高。这才是本。
当然,为了防止这些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死活的“恶”,规则还是有所作为的。比如,银行可以设置绿色通道,不用和他人一同取号,老年人另设通道。让老年人一起取号,本来就有问题。当然,老年人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这让俺想起公交车上持有老年证的真假老人,很多人也喜欢在上下班高峰期间乘车外出,上了车还眼珠乱转找座位或指望人家让座. 还是规则的制定者考虑不周呀。
如果排号规则中有一个老人优先,问题不就解决了。
关键在于规则的设定者缺乏人性化的设计。
比如增加老人优先窗口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