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有光《汉语拼音正词法问题》笔记
该文载《周有光语言学论文集》,214-227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原载于《中国语文的现代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文章摘要:
一、什么是汉语拼音正词法
以“词儿”为单位的拼写规范。
二、正词法的规律
(一)语言节律的自然反映(二)视觉要求和听觉要求的矛盾统一(三)语音规律、语音规律、语法规律、构词法规律等多方面语言规律的综合体现(四)三进位制(五)合理性和习惯性的结合
三、正词法的内容
(一)分词连写法
又称“按词连写”。“分词连写”的基础是“分词连读”。XIAOXUE YUWEN JIAOXUE
(二)音译词拼写法
音译人名、地名,主张采用“原文借入法”。约翰逊:写Johnson,不写yuehanxun。如原文不是拉丁字母,“单一罗马化”。汉语拼音是中国地名的单一罗马化标准。
音译词中另一大类是科技术语,还待研究。
(三)同音词问题
1.什么不是同音词:
首先,“字”和“词儿”要分清楚。同音的汉字极大部分不是同音词。
其次,现代汉语应当跟文言古语划清界限。
此外,词组和词儿同音、略语和词儿同音不成为同音词。
2.怎样分化同音词?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在词形上分化,另一条是在词音上分化。
词形分化的方法:有人提出意类分化法。属于“拼音形声字”的性质。有人根据古音或方音来改写同音词。问题是:同音词依旧是同音词,不过写成“异形字”罢了。
词音上分化的方法:电话、电化:电气化;出版、初版:第一版。这是釜底抽薪的方法。不仅解决了看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听的问题。
(四)文言成分的处理
文言成分有能上口的和不能上口的。能上口的最常见的是文言成语。文言成语最初尝试过全分和全连,都不合适。后来改为按照文言结构分词连写。有对联式、四分三(měi-bùshèng-shōu)、并列式(chūn-xià-qiū-dōng)。已经“词化”的,全连:qǐyǒucǐlǐ(岂有此理)。
(五)略语和缩写的处理
“人大”:你知道是“人民大学”还是“人民代表大会”?
略语难于了解。在略语上加个标志,使人首先知道这是略语,可以减少误会。
缩写指字母缩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缩写为ZRG。
国际通例,常用的略语和缩写可以收进通用辞书。
(六)调号用法
不标变调。这是标调正词法的一种规范。
(七)大写字母用法
可以采用英文大写的原则,而适当增加有利于汉语的大写。
(八)标点和移行
汉字中的标点和拼音中的标点有一些不同。句圈改句点。顿号怎么办?
移行遇到行末原来有个短横怎么办?
四 正词法的约定俗成
正词法的成熟必须经过较长时期,而在正词法成熟以前拼音就可以发挥文字的作用。
个人读后感:
这篇文章深刻地探索了正词法的规律,这是“一个全新的题目”(作者语),具有很高的理论高度;全面地分析了正词法的内容,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指出了方向。
作者认为,略语和词儿同音不成为同音词。可是略语和非略语的界限不是很清楚的,汉语造词法中就有一种是缩略法。现在的词有很多原来是词组的缩略。略语经过一段时间,有些就不再具有略语的痕迹,而成为普通的词儿,例如“语文”。
对于分词连写,个人觉得要考虑一个经济原则或简便原则,就是要便于书写。周先生主张音译人名用“原文借入法”这就给书写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许多音译人名地名我们还得先查工具书才能书写,有的人名地名还得先考查它的原文是哪一个语言的。
文言成语分词连写分四种,太繁琐。这要求书写者特别熟悉成语的内部结构。全连怎么就不合适呢?因为它们不是词?其实,虽然它们是比词大的固定语,但是其凝固性和作用都相当于一个词。
页:
[1]